宋会要辑稿 - 第 1066 页/共 1125 页
九月二十六日,前京东路转运使、朝散大夫、集贤校理、知亳州刘攽落集贤校理,降朝请郎,增差监衡州盐仓,坐任内不能修举职事、经用阙乏也。
十月八日,东上合门使李缓,合门
看班祗候、主管簿书宋:原作「环」,据《长编》卷三四○改。,各罚铜十斤;客省使曹评、东上合门使曹偃、客省副使曹诱,各罚铜六斤各:原作「客」,据《长编》卷三四○改。。坐失点检江东转运判官郏亶见有罪被劾乞上殿故也亶:原作「擅」,据《长编》卷三四○改。。
十六日,广南西路转运判官马彦先冲替,坐与副使马默不协,所奏岁计异同,故有是命。
十九日,宜州监押陆原贷命,免决刺,除名,配沙门岛。普仪寨监押何希古、权融州都巡检李贯除名,千里外编管。通判曹觏前坐他罪,候当叙日展三期。推官孙立节、司户张峒各冲替,土丁指挥使莫令顽、石聘,副指挥使陆计副:原无,据《长编》卷三四○补。,宜州澄海十将谢进,并特放罪。初,安化州蛮贼千余人钞劫钞:原作「致」,据《长编》卷三四○改。先退,觏征讨稽期,立节等失出令顽流罪,而令顽等以尝累白陆原,欲出救应之故也。 ,原等坐与蛮贼
二十一日,朝奉大夫、试尚书户部侍郎蹇周辅降一官,江陵府长林县主簿蹇序辰除名,市易务下界监官宋乔年、梁铸、内殿崇班符守规、借职史安世各冲替,三班借职宋仲约刺面配车营务三班借职:原无,据《长编》卷三四○补。,少府监修制官宋世隆刺面配沙门岛。周辅坐不觉子贷官钱,以措置江西、福建盐事有劳免废黜;序辰贷度僧牒钱,乔年、铸不觉吏乞取宋世隆钱宋世隆:原作「安世降」,据《长编》卷三四○改。,余并以贷官钱连坐,会赦特断也特:原作「时」,据《长编》卷三四○改。。
同日,祁州官吏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吕公着以下八人各降一官,坐违法差禁军防送罪人也也:原无,据《长编》卷三四○补。。
同日,皇城使、惠州团练使李舜聪免勒停,降两官,展三期叙。坐提举开封府界贼盗巡检私使兵级,及
事发自讼不实,会恩也。
十一月二十四日,户部尚书李承之、侍郎蹇周辅各罚铜六斤,金部郎中晁端彦、员外郎井亮采各罚铜八斤,户部及都省吏以差罚金,以议茶法不当也。
十二月二日,监察御史陈师锡送尚书史部,坐乞罢诸生习律,唱为诐说诐:原作「陂」,据《长编》卷三四一改。、惑乱士听故也。
七年正月十一日,提举京西南路常平等事、承议郎叶康弼冲替。以尚书户部言,六年终提举官岁考功过簿,康弼比诸路上簿独多故也。
十三日,户部侍郎蹇周辅罚铜六斤,员外郎陈向八斤,坐违法割门下侍郎章惇俸钱于相州也。
十八日,广南西路累任转运使张颉累任:原无,据《长编》卷三四二补。、陈倩,副使苗时中、马默、朱初平、吴巘,判官朱彦博、谢仲规,各罚铜二十斤。坐本路提举常平等事刘谊于桂州治廨舍,费官钱万缗,不切觉察故也。
二十四日,知渭州卢秉、知延州刘昌祚各罚铜三十斤,坐得兰州被围闻报,不即出兵牵制也。
二十八日,降右谏议大夫赵彦若一官,试秘书监,坐辄侵越御史论事故也。
二月十二日,降引进使、高州防御使李浩为四方馆使,皇城副使、吉州防御使苗履为左藏库使,以奏贼犯兰州事异同也。
十三日(二月)十三日:《长编》卷三四四记此条于三月壬子,是月庚子朔,壬子为十三日。,前汀州通判、奉议郎郭祥正勒停,坐权漳州补僧道亨住持不当受金,悔过还主,及违法差送还人,经赦也。
三月九日,知洺州、朝请大夫王荀龙,通判、奉议郎孟蕴,各降一官,坐差禁军防送也。
十三
日十三日:原缺「三」字,《长编》卷三四四记于壬子日,据补。参前注。,监察御史朱京降监兴国军盐酒务,坐言董扬休扬:原作「杨」,据《长编》卷三四四改。、宋彦磨勘不当故也。
十六日,诏浮图寨监押、殿直晁立贷死,免除名,勒停,追两官,冲替。坐令十将续琏杀投降都头寨主王杰也也:原无,据《长编》卷三四四补。。
二十五日,鄜延路第二将、西头供奉官张禧追一官,勒停。初,经略司劾禧罪,法当罚铜。既而刘昌祚言:「禧故不禀本司处分,至杀无罪十四人,有司议法不当情,恐将佐观望,以误边计。」故有是命。
二十七日,宣德郎、权检详枢密院兵房文字黄寔冲替。坐御史朱服言:「寔以舅陈朴之丧,率敛士大夫以为赙,内有武臣隶枢密院,尤于事体有嫌,望付有司推治。」诏送大理鞫实,故有是命。
三十日,广南西路转运判官许彦先已差替,改为冲替。坐辄以本职事妄移他司,肆为张皇,諠言阙乏,内摇士卒之心,外亦示弱蛮夷,有亏边备,故有是命。
四月二日,秀州军事推官桑景彝、左侍〔禁〕李侔并除名,宣德郎裴陟追三官,勒停。景彝仍送唐州编管。景彝、侔皆博徒,以巧胜陟钱,并坐污滥也。
十七日,广南东路转运副使孙迥、提举常平等事朱伯虎各降一官,知广州、朝请大夫、宝文阁待制王临落职知濠州,通判毕居卿、司理滕伯雄、陈谔、番隅县尉石大受、转运司主管文字连希元并冲替。临坐鞫孙迥求嘱,居卿随从临、迥,不检举辖下兵替换优重差遣,及失出入邓满等罪,伯虎奏事不实,伯雄鞫何卿私盐不尽,谔鞫石大
受事不尽,大受以官板造匣、栲平人,希元随顺迥不检举辖下兵,虽会赦,特降是命。
五月九日,供备库副使、知火山军康昺冲替,以在任籍行人粮斛故也。
二十二日,通直郎、宝文阁待制、知潭州何正臣,奉议郎、提点湖南路刑狱刘载各降一官,通判潭州李纲罚铜十斤。正臣知庐州,载、纲并冲替。纲坐私忿提点刑狱司吏,教人举首而案其罪,正臣、载坐互论奏故不以实也载:原作「再」,据《长编》卷三四五改。。
六月一日,太中大夫、龙图阁待制、知江宁府陈绎免除名勒停,追太中大夫,落龙图待制,知建昌军。子承务郎彦辅冲替。绎坐前知广州作木观音像易公使库檀像,私用市舶乳香买羊,亏价为绢二十八匹,彦辅坐役禁军织木棉、非例受公库馈送而报上不实。
七月十一日,侍御史张汝贤落侍御史,知信阳军。坐论王珪、王安礼陈乞子侄差遣不实也。
同日,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麦文 冲替,以管押回鹘、鞑靼蕃到熙河,令人于蕃界内市快行马等,故责之。
十八日,判大名府王拱辰罚铜十斤,馆陶尉姜子厚、冠氏尉桑嘉之、知县郑仅各罚铜八斤,坐擅役保甲,会赦特责之。
八月五日,吏部郎官罚铜十斤,都省郎官六斤。给事中韩忠彦言「吏部奏钞,拟注江宁府司录参军、前刑部法直官郝京试大理寺直,废条用例」故也。
九日,监察御史来之邵为将作监丞。先是,御史中丞黄履言,之邵顾杂户女为婢,乞付
有司根治,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六宅使、泾原路都监、知镇戎军张世矩追两官,免勒停,罢都监,领荣刺史、知镇戎军。坐先为河东军马上出界功状, 用贾仲实重伤不实,卢秉等言,乞少宽假,诏候案上取旨故也。
九月二十五日,河东都转运使、朝请大夫、天章阁待制陈安石,权判官、奉议郎庄公岳,各罚铜二十斤;主管文字、奉议郎晏明,宣德郎王惟正,各十斤。坐不应副麟、府州赏功绢也。
十月二十四日,泰宁军节度推官、知大名府莘县晁端礼追三官端:原无,据《长编》卷三四九补。,赎铜二十斤,勒停,千里外编管。坐以官钱贷进士阎师道,及师道请求欲预借保甲钱买弓箭,为提举保甲司所劾也也:原无,据《长编》卷三四九补。。
二十九日,诏河北路转运使蹇周辅罚铜十斤,坐奏供备库副使翟仪避责罚乞致仕,朝旨依冲替人例,仪子元建言乞定夺,刑部考实如元建所言,乞冲替故也。
十一月五日,大理寺断官罚铜十斤,余干系官各八斤,刑部干系官吏各六斤。以尚书省言「大理寺断潞州民王德与弟亮妇程奸,造意与程谋杀亮死,程案问从故杀处死,德减死流二千里刺配,案王德不应用程为首减等」故也用:原无,据《长编》卷三五○补。。
八年三月一日,诏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追入内副都知内:原重此字,据《长编》卷三五二删。、武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应熙河兰会路差遣并依旧,以遣将讨贼有功,特免勒停。安州观察支使、主管机宜文字锺传除名勒停,郴州编管。东头供奉官、合门祗候、
书写机宜文字李宇追合门祗候。右侍禁、点检文字蒋用,左班殿直、熙河北关守把兼制置司译语米安,并追一官,罚铜十斤,免勒停。右班殿直皇甫旦除名勒停,南安军编管。左侍禁、通远军榆木岔巡检何贵,西头供奉官、熙河路监牧指使张守荣,并降一官,免勒停。坐奏边功不实也。
五月八日,太原府路兵马钤辖钤:原作「轸」,据《长编》卷三五六改。、专管勾鄜延路军马公事张之谏降充鄜延路兵马都监。以本路经略司言,之谏措置乖方,与诸将不 故也。
二十四日,户部侍郎李定、给事中兼侍讲蔡卞、起居舍人朱服,各降一官;权知开封府蔡京、判官胡及、推官李士良,各罚铜八斤。卞、服坐知贡举日贡院遗火,京及士良坐救火延烧,虽会赦特责故也。
十月二十五日,朝散郎、直龙图阁、权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范峋落职,知临江军,以应奉山陵与户部更相论奏不直也。
十一月十六日,王子京罢知泰州州:原作「军」,据《长编》卷三六一改。,以前任福建路转运副使日买茶抑配故也。
哲宗元佑元年正月十二日,朝散大夫、光禄卿吕嘉问知淮阳军吕:原无,据《长编》卷三六四补。,以监察御史孙升言,市易之法初行,嘉问实领其事,罔上坏法,失陷甚多,故有是命。
二月十四日,福建路转运副使贾青添差衡州在城盐酒税青:原作「清」,据《长编》卷三六六改。,转运副使王子京添差监永州在城盐仓兼管酒税务,转运副使陈纮坐罚金。先是,福建路按察张汝贤言:「青提举盐事,严督州县,广认数目,令铺户均买;子京
相承违法,过为督迫;纮明知新增盐额高大,曾无辞。」故有是命。
二十二日,刑部侍郎蹇周辅落职知和州,权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朱彦博知兴国军,承议郎、司封员外郎蹇序辰签判庐州,奉议郎程之邵罢提举梓州路常平等事。以右正言王觌奏:「窃见江西、福建盐法皆蹇周辅等相度,增添课额,害民罔上。」故有是命。
二十八日,成都府提点刑狱郭 特差替,以右司谏苏辙言:「近以蜀中卖盐、搉茶及市易比较为人疾苦, 体量事实,畏惮茶官陆师闵、提举韩玠权势,不依限体量,乞罢黜黜:原作「出」,据《长编》卷三六九改。。」故有是命。
闰二月四日,知邵武军张德源特冲替,以右司郎中张汝贤言德源增盐额抑配故也。
同日,提举荆湖南路常平等事张士澄特冲替,郏亶送吏部与合入差遣。以江南西路按察司言,蹇周辅请运广盐代淮盐,例涉搔扰,陈戚、士澄附会增数,肆行抑配,而亶亦与焉。戚已死,士澄、亶故有是责。
二月十八日,刘淑罢祠部郎中,差知宿州。江西湖南路发运使蒋之奇特展二年磨勘,仍罚铜十斤。以监察御史孙升言:「江西、湖南盐法之害,知吉州魏纶虚增盐数,民最苦之。纶既以丁忧去官,而发运使蒋之奇乃荐纶悉心职事,乞候服阕再令知吉州。江南西路转运使刘淑再任本路,首尾五年,坐视毒虐其民,曾无一言,今乃除祠部郎中。望特正蒋之奇、刘淑之罪。」故有是命。
四月十八日,李宪降节
度观察留后一官,提举亳州明道宫;王中正降遥郡团练使、刺史两官两官:原无,据《长编》卷三七五补。,提举兖州太极观。并本处居住。石得一降为左藏库使,管勾西京崇福宫。宋用臣降为皇城使,添差监太平州茶盐酒税。以御史中丞刘挚、殿中侍御史林旦言:「中正元丰四年将王师二十万,由河东入界,徘徊境上,逗遛不进,公违诏书,坐失兴、灵会师之约。天寒大雪,士卒饥冻物故者十七八。李宪之于熙河,贪功生事,一出欺罔。兴、灵之役,宪首违戒约、避会师之期,乃顿兵以城兰州,遗患今日。及永乐之围,宪又逗遛,不急赴援,使数十万众肝脑涂地,罪盈恶贯。宋用臣奋其私智,以事诛求,搉夺小民衣食之路,琐细毫末,无所不为,使盛朝之政几甚于弊唐除陌间架榻地之事,伤污国体。石得一领皇城司,夫皇城司之有探逻也,本欲知军事之机密与夫大奸恶之隐匿者,而得一恣残刻之资,为罗织之事,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上之朝士大夫,下之富家小人,飞语朝上而暮入于狴犴矣。是四人权势烽焰,震灼中外,先帝未及肆其诛于市朝而以遗陛下。伏乞圣慈以臣章付外,议正四罪,暴之天下而窜殛之。」故有是责。
五月六日,梓州路转运副使李琮知吉州。先是,臣寮言琮在江南、两浙、淮南路以根究逃移为名,增常赋取民,令监司考实。至是,诸路言琮以远年开阁税赋令人户均纳,故有是命。
十八日,相州观察使、知潞州张
诚一特追观察使、遥郡防御、团练使、刺史,依旧客省使,提举江州太平观。以左司谏王岩叟言诚一盗取父墓中犀带,故有是命。
二十七日,吏部员外郎吕升卿通判海州。以右正言王觌言其有状引用朝旨及先帝德音乞理知州资序,贪竞反复,故有是命。
六月十二日,金部员外郎吕和卿权知台州。以右司谏苏辙言其愚騃贪残,不宜寘在省闼,故黜之。
同日,知济州、朝请郎段继隆特勒停,权知开封府蔡京特罚铜二十斤。继隆坐妄冒奏荐恩泽,而京失根治也。
二十五日,中散大夫、光禄卿、分司南京、苏州居住吕惠卿前责见分司门。责授建武军节度副使,本州岛安置,不得佥书公事。以司谏王岩叟言前责未厌众议,故有是命。
二十七日,宝文阁待制、知庐州杨汲落待制,刑部侍郎崔台符知相州,大理少卿王孝先知濮州。以监察御史孙升等言,孝先等乘先帝不豫之时,断王仲京 情曲法之罪故也。
同日,承议郎、都大提举成都府永兴军等路搉茶事陆师闵降授奉议郎、主管兖州东岳庙。以御史中丞刘挚言挚:原作「贽」,据《长编》卷三八一改。,师闵领数路,与为奸者众也。
十月十八日,章惇依旧知汝州,罢扬州新除。以左司谏朱光庭言其在枢府悖慢,失大臣体,谪官未踰年,遽移大藩,迁升无名。
二十六日,江西路提举常平等事曾孝廉特不以赦原,追两官勒停,送房州安置。以抚州制勘到孝廉驱迫知州石禹
勤狱死勤:原作「勒」,据《长编》卷三九○改。,及奏事不实故也。
二年二月十六日,观文殿大学士、正议大夫、知陈州蔡确落职,守本官知亳州。以御史中丞傅尧俞等劾奏确居相日窃弄威福,故纵其弟,养成奸赃故也。
二十八日,新除知亳州蔡确知安州。以给事中顾临、右谏议大夫梁焘、右司谏王觌共言其奸恶,乞重行屏斥,故有是命。
五月四日,西京左藏库副使、邕州左右江都巡检使成卓责授内殿承制,添差监均州酒税。以枢密院言其保任交人不当保:原作「任」,据《长编》卷四○○改。,及擅将黎文盛所上书状录与安南等罪故也。
同日,前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张颉、提点刑狱林颜各展二年磨勘,转运副使高鏄、转运判官张升卿各降一官,升卿仍与小郡通判。坐言者论颉等不戢将佐,因捕岑探杀及平人故也。
二十三日,朝请大夫、充龙图阁待制知洪州熊本降朝散大夫,以先知桂州分画地界失当故也。
六月八日,朝散大夫、新除吏部侍郎、兼侍读傅尧俞为龙图阁待制知陈州待制:原无,据《长编》卷四○二补。。先是,监察御史张舜民以论夏人边事失旨,诏罢舜民御史,以秘阁校理判鼓院。时尧俞为御史中丞,言:「比闻监察御史张舜民因论边事、文彦博照管刘奉世失实罢言职。窃以朝廷置御史,盖虑下情壅塞,以开广聪明,故得风闻言事。今舜民一言不当,便夺官改差遣,于舜民何损,而无益陛下,亦非彦博所敢安者。」监察御史上官均言:「舜民所论文彦博事得于传闻,不
敢隐默以负朝廷。使其言为是,陛下所宜虚心而行之;其言为非,苟无邪枉附会之意,陛下亦当察其疏直无他,以开谏诤之路。今以一言之失,遽行罢黜,臣窃恐自是言者以舜民为戒。望还舜民职任,以安士论。」右司谏朱光庭言:「舜民有正直之节,司马光贤之,荐充馆职,陛下擢至御史,士论皆以为得人。(令)[今]视职纔两月,正直之节未获少伸,一言不合大臣,已闻罢职。自陛下临御以来,天下之人唯知从谏如不及,圣德冠古今,若遽使舜民罢职,使陛下今有逐言事官之名,臣为陛下惜之。望还舜民旧职,以尽其 。」右司谏王觌、右谏议大夫梁焘、侍御史王岩叟、监察御史韩川等相继论列,章数十上,诏令三省、枢密院召尧俞等赴都堂,出舜民章示之。仍谕以「舜民不独妄论大臣,且今日朝廷务以安边息民为心,而舜民谋动师旅,非体国也。然知其无他,故止去言路,徙他职,恐外庭不知,故兹宣谕。」尧俞等退,终守前论。已而尧俞、岩叟因言:「殿中侍御史吕陶、监察御史上官均皆为臣等言,亦尝论留舜民,各于众坐诵其疏中语。今都堂之召,二人不预,疑二人有欺。」有旨陶、均分析。陶状云「始欲论之始:原无,据《长编》卷四○二补。,其后意寝」,均状云实有疏不妄。而焘一日遇给事中张问于禁中,面诘问以不能驳还舜民制命为失职,老而不任职,贪禄不去,是不知世所谓廉耻。监察御史孙升因劾奏问不职,而疏引焘语。既而批旨付三
省,曰岩叟、光庭、觌、川等久在言路,多所补益,宜稍迁擢;焘于禁省诟同列,升朋附焘焘:原作「党」,据《长编》卷四○二改。,宜罢。于是岩叟等第迁,皆避新命,岩叟改直集贤院、知齐州,尧俞改吏部侍郎,兼侍读如故兼侍读:原作「侍讲读」,据《长编》卷四○二改。,尧俞乃言与岩叟事始末同末:原作「未」,据《长编》卷四○二改。,愿并罢补郡,故有是命。
七月四日,知绛州李元辅转官、减年磨勘各追夺一半。元辅初以转易川陕钱物有劳迁官,至是御史吕陶言其侵渔冒赏,故有是命。
八日,新少府少监沈季长罢少监,知秀州。以左谏议大夫孔文仲言:「季长本无学问技能,徒缘宰相王安石族婿,鼓唱王氏经义,聋昏众学,一旦召从外路,副贰寺监。季长之党,布散如蚁,一季长进则百季长相继而来,不可拒矣。」故有是命。
八月二日,朝奉郎、右司谏贾易知德州,以言事失当,故黜之。
言其险刻也。 十二日,司农少卿宋彭年权知邢州,以御史赵
十月二十八日,资政殿学士王安礼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初,安礼除知成都府,辞不行,言者论其托疾辞远,故有是命。
十一月八日,肃远寨巡防、右侍禁戴荣追两官,蕃官东头供奉、巡检慕化追一官罢任,以擅入西夏界侵略也。
三年二月八日,司勋员外郎何洵直特展二年磨勘,以亡失司勋印及告身故也。
二十四日,蔡确、章惇罢所复职,确知邓州,惇知越州。以给事中赵君锡论驳也。
四月二十五日,诏龙图阁直学士、提举南京鸿庆宫卢秉降为宝文阁待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