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1068 页/共 1125 页
十四日,入内东头供奉官康德辅降一官,坐施帐蔽车以观车驾,法当罚铜,特有是责。
二十二日,提举亳州明道宫梁惟简除名,送全州安置,其后永不收叙。以三省言「惟简负罪当诛,先帝曲加容贷,不能感悔,复引陈衍济其余恶,惟简仍居要职,今衍已窜岭表,而惟简犹以使职领宫观,刑不称罪」故也。
三年正月二十日,西上合门副使苗履特责授太子右清道率,添差监峡州酒税。以进状称孙览挟情劾己、绝无悛惧之意故也。
二十一日,杨畏落宝文阁待制,依旧知河中府。中书舍人盛陶缴还词头,遂移知虢州。以右正言
孙谔言:「畏在元丰间为御史,其论议皆与朝廷合。及元佑末,吕大防、苏辙等用事,则尽变而从之。绍圣之初,陛下亲政独断,则又偷合诡随,缔交执政,倾乱朝廷,天下之人谓之『三变』。今畏罢帅真定,仍以宝文阁待制知河中府,非所慰公议。」故有是命。
五月七日,孙谔罢右正言,差知广德军。以详定重修敕令蔡京言谔所言役法诋诬先朝,故有是命。详见役法门。
二十五日,知睦州吕希纯知归州。以隐匿不回避张次元亲故也。
七月二十八日,集贤殿修撰、知潞州吕陶落职,差监潭州南岳庙;通判范钺特追一官,令吏部与监当。以粜常平斛纳下私小钱三万余贯,容纵私铸、惠奸民故也。
八月二十三日,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范祖禹责授昭州别驾,贺州安置;责授奉议郎、试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南安军居住刘安世分司南京已见分司门。特责授新州别驾,英州安置。以元佑中造诬谤故也。
九月十三日,前福建路转运判官文勋、前两浙路转运判官陈安民,并吏部与合入差遣,以奉使无善状故也。
十月十二日,姚 落宝文阁待制,管勾杭州洞霄宫。以宝文阁待制、知瀛州路昌衡言「 无行,尚玷从班,今止罢磨勘,罪大罚轻」,故有是命。
十二月三日,知同州、宝文阁直学士吕大中降授宝文阁待制,差遣如故。以陈奏边事与元佑所言反复故也。
四年二月四日,故司空、同平章
军国重事吕公着可追贬建武军节度副使,故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司马光可追贬清海军节度副使,故端明殿学士、左朝请郎王岩叟可追贬雷州别贺,夺赵瞻瞻:原作「赡」,据《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四改。、傅尧俞赠谥,追韩维致仕及孙固、范百禄、胡宗愈遗表恩例。以三省言「司马光、吕公着唱为奸谋,诋毁先帝,变更法度,及当时同恶之人偶缘已死,不及明正典刑,尚且优以恩数,及其子孙亲属,使后世乱臣贼子何以创艾 至于告老之人,虽已谢事,亦宜少示惩沮」故也。
五日,诏文常昨缘文彦博致仕所授五台主簿特追夺。
七日,承议郎张竞辰罢提举夔州路常平等事,以御史蔡蹈言其尝谄事吕大防、苏辙故也。
二十三日,内殿承制、提点都亭驿班荆馆、兼提点修营所黄卿从添差监南安军盐税,系陈衍党人故也。
二十八日,诏降授中大夫、守光禄卿、分司南京、安州居住吕大防责授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降授左朝议大夫、试光禄卿、分司南京、蕲州居住刘挚责授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降授左朝议大夫、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苏辙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降授左中散大夫、守少府监、分司南京、鄂州居住梁焘责授雷州别驾,化州安置;大防等分司东京,并见分司(四)[门]。降授通议大夫、知随州范纯仁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资政殿大学士、太子少傅致仕韩维落资政殿大学士,特降授左
朝请大夫致仕;左朝议大夫、充天章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范纯礼落天章阁待制,依前官管勾亳州明道宫,蔡州居住;朝议大夫、充天章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赵君锡落天章阁待制,依前管勾亳州明道宫,本处居住;朝请大夫、充宝文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马默特落宝文阁待制举:原作「奉」,据《宋史》卷三四四《马默传》改。,依前管勾南京鸿庆宫,单州居住;朝散大夫、天章阁待制、知歙州顾临落天章阁待制,依前管勾洪州玉隆观,饶州居住;降授朝散郎、充宝文阁待制、知滑州范纯粹落宝文阁待制,依前管勾江州太平观,均州居住;朝散郎、充宝文阁待制、知宣州孔武仲特落宝文阁待制,依前官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中大夫、充宝文阁待制致仕王汾落宝文阁待制,依前官致仕;朝请郎、充集贤殿修撰、知饶州王钦臣落集贤殿修撰,依前官管勾江州太平观,信州居住;承议郎、直龙图阁、管勾亳州明道宫张耒落直龙图阁,依前官添差监黄州酒税;朝请大夫、管勾亳州明道宫吕希绩降授朝请郎,差遣依旧,光州居住;降授朝请郎、监均州酒税务吴安诗责授濮州团练副使,连州安置;承议郎、充秘阁校理、通判亳州晁补之落秘阁校理,依前官添差监处州盐酒税务;知齐州贾易添差监海州酒税务;通直郎程颐追毁出身文字,放归田里;并钱勰、杨畏,并依绍圣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指挥,永不叙复;郴州编管秦观移
送横州编管。吴安诗、秦观,令所在州差职员押伴,仍谨护视之。朱光庭追贬柳州别驾,孙觉、赵并追职并两官及遗表恩例,李之纯追职及遗表恩例,杜纯追职,李周追贬唐州团练副使。以三省言:「近降朝旨,以司马光等造为奸谋造:原无,据《宋史全文》卷一三下补。,诋毁先帝,变更法度,各加追贬,其首尾附会之人亦稍夺其所得恩数,其余同恶相济幸免失刑者尚多,亦当量罪,示其惩艾。」故有是命。
闰二月一日,太师致仕文彦博诸子并令解官侍养,司马康追夺赠官。
二日,朝请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随州居住韩川特责授岷州团练副使岷州:原作「岷川」,据《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改。,道州安置;朝请郎、尚书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峡州居住孙升责授果州团练副使「升」下原有「降」字,据《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删。,汀州安置。以附奸凶讥讪故也。
五日,观文殿学士、太中大夫、知定州韩忠彦可依前官,降充资政殿学士。
七日,郑雍落资政殿学士,依前太中大夫、知大名府;安焘落观文殿学士,依前左正议大夫、知郑州。并以中书舍人蹇序辰言其附会奸恶、同为毁訿也。
同日,故朝奉郎、试中书舍人孔文仲追贬梅州别驾,及追遗表恩例;鲜于侁追左谏议大夫、集贤殿修撰;故朝请郎吴处厚追贬歙州别驾。
十七日,叶涛可罢中书舍人,依前官知光州,以不草安涛降授资政殿学士诰词也。
十九日,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轼责授琼州别驾,移送昌化军安置;韶州别驾、贺州安置范祖禹移送
宾州安置;新州别驾、英州安置刘安世移送高州安置。
四月十八日,故追贬建武军节度副使吕公着特追贬昌化军司户参军,故追贬清海军节度副使司马光特追贬朱崖军司户参军。公着制词略曰:「废体国之大义,忘事君之小心。阴结奸臣,私怀异意,谤讪先烈,变乱旧章。积恶终身,久益暴露。」光制词略曰:「尝与凶党,实藏祸心,至引宣训衰乱不道之谋,借谕宝慈圣烈非意之事。兴言及此,积虑谓何!虽免严诛,载加贬秩。」盖用邢恕之谮也。
十九日,诏:「范纯仁元佑四年罢相恩例不追夺,其已追夺并给还;王岩叟依吕大防等例追夺,司马光、吕公着遗表恩例并依例追夺。」又诏:「赵追元任太中大夫、中大夫两官并历任职名,所有赠官亦行随夺。更有似此者,依此施行。」因吏部、刑部有请也。
二十四日,故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王珪追贬万安军司户参军,从给事中叶祖洽请也。
五月二十四日,降授左朝议大夫致仕韩维责降崇信军节度副使致仕,均州居住。以三省言其乃先帝东宫旧臣,在元丰末朋附司马光最为尽力故也。
八月二十二日,西上合门使、端州刺史、权环庆路兵马都钤辖张存落遥郡刺史,降本路兵马钤辖。以统制将兵牵制泾原进筑筑:原作「策」,据《长编》卷四九○改。敌,失亡数多,故有是命。 ,逢西贼
九月二十七日,折可适、辛叔献特追诸司副使,文思副使曲
充特降两官,原州通判李之仪特差替,经略使章楶特罚铜二十斤。以泾原路进筑,同统制擅遣充作先锋,继领人马追贼,亡一百三十三人。叔献总领蕃兵,轻易出塞,亡失士马,付原州根治,虽会两赦,特罪之。李之仪以鞫勘卤莽,经略使章楶以失案举,故并坐。
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大夫、郴州安置刘奉世责授隰州团练副使副:原无,据《长编》卷四九三补。,郴州安置;知常州刘当时差监潭州衡山南岳庙。以御史中丞邢恕言奉世兄弟元佑间附吕大防等也。
十二月十七日,秘阁校理刘唐老落职,添差监桂阳监茶盐酒税卖矾务。以唐老元佑党人,故有是命。
元符元年三月九日,诏徙内侍张士良羁管于白州。先是,章惇、蔡卞痛诋垂帘,结宦官郝随为助于上欲追废宣仁圣烈皇后,自皇太后、皇太妃皆力争之,上感悟、焚惇、卞所上章。随觇知之不悦此句疑有误,或当改「之」为「上」。又《长编》、《宋史》多处记载无「不悦」二字,删去亦可。,密语惇、卞。明日再上奏,坚乞施行,上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皇宗庙乎 」以其奏抵地抵:原作「诋」,据《长编》卷四九五改。,惇、卞不得已,请于雷州取宣仁殿御药官张士良付诏狱。士良至,即以旧御药院告并列鼎镬刀锯置前,谓之曰:「言有即还旧官,言无即就刑。」士良仰天大哭曰:「太皇太后不可诬,天地何可欺也!」乞就戮。奏至,上不以惇、卞为直,遂徙士良白州,押赴贬所。
四月十四日,御史中丞兼侍读邢恕知汝州,以私怀怨憎,扬言排击,妄意进用,不计后先,故有是命。
五月三日,诏刘挚、梁焘诸子并特
勒停,永不收叙。先是,少府监主簿蔡渭奏渭:原作「确」,据《长编》卷四九○改。:「叔父硕曩于邢恕处见文及甫元佑中所寄恕书,具述奸臣大逆不道之谋具:原作「且」,据《长编》卷四九○改。。及甫乃彦博爱子,必知当时奸状。」诏翰林学士承旨蔡京同权吏部侍郎安惇即同文馆究问。初,及甫与恕书,谓「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又济之以粉昆,朋类错立,欲以眇躬为甘心快意之地」。及甫尝语蔡硕,谓司马昭指刘挚昭:原缺,据《长编》卷四九○补。,粉昆指韩忠彦,眇躬及甫自谓。后蔡确母又言,梁焘尝与怀州致仕官李珣言,朝廷若存确则当除邢恕,以告邢恕,诏令恕详具以闻。其后三省(及)又言李珣元佑中常对尚洙说梁焘语言,诏李珣限指挥到日,画时供具从初语言诣实,仍结罪委无漏落,实封以闻。既令恕详具以闻,而又以诘珣,至是洙等所言无实,乃诏逐人偶皆亡,不及考验,故特有是命。
六月一日,徙方泽知万州。以权吏部尚书叶祖洽言,「近照验在部官名籍,伏见方泽熙宁十年为提举官,奏请乞放罢见顾役人奏:原作「奉」,据《长编》卷四九九改。,将三等人户仍旧差役。坐不知职守,诏送审官东院,与合入差遣。而泽于元佑二年诉理,遂得除落元丰指挥,继除知州差遣,外议未安」故也。
十四日,知霸州李昭珙降一官,通判侍其琮追一官勒停,权通判寇毅并依冲替人例,推官郎涣差替郎:《长编》卷四九九作「梁」。,界河同巡检王溥、勾当搉场徐昌明各追两官,刘家涡莫金口巡检贾嵒、刀鱼巡检杨拯各追一官勒停拯:《长编》卷四九九作「极」。,河北路沿边巡抚使、东上
合门使、资州刺史李谅落遥郡,别与外任差遣,副使刘方降一官,机宜张棠差替。昭珙等坐昨为北人盗拆霸州桥,入搉场杀伤人兵,并无措画,亦不豫为堤防,虽该赦,特责之。
九月二日,诏王珪诸子并特勒停,永不收叙。以权吏部尚书叶祖洽言:「近刘挚、梁焘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王珪罪恶比挚等最为暴着,今罪罚轻重不相准,何以慰天下 」故有是命。
十六日,诏吕大防诸子并勒停吕:原无,据《长编》卷五○二补。,永不收叙。以权殿中侍御史邓棐言:大防子景山见任宣义郎,乞依范祖禹等诸子例。
二十一日,诏罢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使吕温卿浙:原作「州」,据《长编》卷五○二改。,仍就近供答文字,有罪不以前来赦原。以察访孙杰言其不法故也杰:原作「谔」,据《长编》卷五○二改。。
十月十四日,奉议郎、权知陕州马城降为通直郎。以元佑间尝言元丰傅致鍜炼、抑就深刑抑:原作「却」,据《长编》卷五○三改。,故有是责。
同日,王觌特责授鼎州团练副使,澧州安置。以看详诉理所言:「元佑臣僚上言,乞展诉理日限,所贵衔冤之人皆得洗雪。按所言于先朝不顺。」故有是责。
二十三日,朝奉大夫、前夔州路提举阎令降为朝请郎。先是,令因推勘王光祖事特追两官勒停,元佑除落,显属不当。其元佑指挥勿行。
同日,新除京东路转运判官秦定知濠州。以权殿中侍御史邓棐言,定顷缘侄观与苏轼、苏辙厚善,遂擢监司,乞罢新命。
二十五日,朝散郎汪衍、瀛州防御推官余爽并除名勒停,永不收叙。衍送昭州,爽送封州编管,
仍备坐本人所上书行出。先是,三省言:「衍、爽元丰末各上书诋讪先朝,爽又元佑中曾上书乞宣仁归政,险诈反复。」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邢恕特降授承议郎、知南安军。以中书省言:「元佑间,恕为起居舍人,上书言王安石之短,吕惠卿之奸,及言韩维端谅名德,乃与司马光、吕公着一等。」故有是诏。
二十九日,朝请郎、秘阁校理、权知潞州欧阳棐落职,送吏部与合入差遣。坐朋附元佑大臣故也。
同日,王愍特落军权,依旧吉州刺史,充熙河兰会路副总管。以经略司言愍北讨贼,不能深入破荡巢穴,故有是命。
十一月三日,诏孙杞缘右司郎中身亡合得恩例勿行。以殿中侍御史邓棐言其察访河北日,曾荐执政大臣亲党门人也。四日日:原作「月」,据《长编》卷五○四改。,故通直郎宋保国追毁出身已来文字,除名。以三省检会元佑七年,保国曾奏请太皇太后行躬谒太庙之礼也太皇:原作「太后」,据《长编》卷五○四改。。
九月,朝散郎王巩特追毁出身已来告 文字,除名勒停,送全州编管。通直郎张保源特勒停,仍展三期叙,峡州居住。坐元丰、元佑累上书议论朝政故也。
十二月二十一日,朝散大夫谢景初男谢愔特勒停,韩忠彦、王存各赎铜三十斤。以看详诉理文字所言:「朝散大夫谢景初昨任成都府路提刑有踰违,特追两官勒停。元佑初,孙永、李常、韩忠彦、王存乃奏景初事出暧昧,显涉冤抑,特与奏雪。」而愔亦坐与其父诉理,言涉不顺故也。
二十三日,
陈禹功特送邻州编管。以看详诉理所言「元佑诉理除雪故屯田员外郎陈舜俞不奏行常平法降监当等不当,及其子陈禹功妄有言」故也。
二年正月十七日,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知大名府韩忠彦,资政殿学士、右正议大夫致仕王存各降一官。先是,中丞安惇言存、忠彦奏雪谢景初语言不顺,各罚铜三十斤,议罪未惬,故有是命。
二十四日,诏夺赵景先元授恩泽。以看详诉理文字所言:「元佑诉理所公案,前知徐州赵鼎在任,于官船附带私物,及以买绢为名,差破人船附载骨肉,各坐私罪。元佑二年,特与除落。本所看详,显属观望。」及吏部供元佑四年吕大防等札子:「陛下临御之初,察鼎非辜身亡,其家无人食禄,殊可矜悯,子景先推恩补郊社斋郎郎:原作「即」,据《长编》卷五○五改。。」诏元佑指挥更不施行。
同日,朝散郎、差知吉州周邠送吏部,与合入差遣,以诉理不当故也。
二月四日月:原作「十」,据《长编》卷五○六改。,奉议郎、充高密广平郡王院大小学教授陈并送吏部,与远小监当差遣。以尝上书毁佛道不当也。
三月十一日,吏部员外郎孙谔送吏部,与合入差遣。以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左肤言:「谔在元丰中以监制 库漏落条贯罢去,而元佑中三省有诉陈,且言幸遇朝廷钦恤刑狱,使衔冤饮恨者皆得以上闻。谔独指元佑为钦恤,则是先帝未尝钦恤。」故有是命。
十六日,朝奉大夫致仕叶伸特降三官,陈郛、吴俦、苏嘉、朱光裔并特勒停。
以御史中丞安惇言:「元佑初,奸臣置诉理所,将熙宁、元丰以来断过刑名辄行奏雪。陛下委官考阅案牍凡千余人,其元断重轻,一一当罪,已具闻奏改正。元看详官刘挚、孙觉、胡宗愈、傅尧俞,管勾文字叶伸、苏嘉、朱光裔、吴俦、陈郛等罪迹显著,义不可容。」故有是命。
二十二日,熙河兰会路经略判官、降授宣德郎锺传责授连州别驾降:原无,据《长编》卷五○七补。,韶州安置;试户部侍郎陆师闵落职,知蕲州;前权知熙州、直龙图阁张珣特责授歙州别驾,池州安置;前秦凤路提点刑狱故陈敦夫追元与一子官及所赐钱;熙河兰会路经略司勾当公事、宣德郎陈中夫特除名勒停,歙州编管;司户参军钱升特除名勒停;秦凤路经略司管勾机宜、承议郎任鲲特勒停;熙河兰会路经略司勾当公事、宣议郎董采,承议郎李夷行,熙河路经略司管勾机宜文字、承务郎李毅,通远军通判、奉议郎李深,佥判、承事郎胡泳,各特降一官,内李毅无官可降,展四年磨勘,董采仍冲替;陕西转运司勾当公事、承议郎李宗愿,熙河路经略司勾当公事、礼宾副使王原,各特降一官;通判熙州、奉议郎孙适特降两官;侍禁王士元、沧州司理参军章綎特勒停;侍禁康厚降一官;走马承受、入内供奉官周珪特追一官勒停;前东头供奉官满志行特除名勒停,岳州编管;熙河兰会路钤辖、崇仪使、成州刺史王舜臣追十官,除名勒停,留充泾原路 用准备
使唤;熙河兰会路都监、知河州、皇城使、荣州防御使王赡追十一官,免勒停,权管勾河州及安抚司公事;熙河第五将、知通远军、降授庄宅副使康谓追七官,免勒停,权管勾通远军;权知岷州知:原无,据《长编》卷五○七补。、皇城使、昌州刺史李澄追十四官,免勒停,权管勾岷州;熙河路都监、右骐骥副使李泽追十官,特除名勒停,送均州编管;熙河第二副将、文思副使秦世章追十八官,特除名勒停,送江州编管;熙河第一将、左骐骥使姚师闵追十二官,勒停;河州都总管、领蕃兵将、皇城使刘戒追十七官,勒停;熙河第三副将、庄宅副使张论追十五官,勒停;熙河第五将、前崇仪使辛叔献追三官,勒停;副将、西作坊使董隐追四官;兰州都总领蕃官将、礼宾使李忠追一官;余部队将、使臣、人吏、敢勇、 用等,各等第追降、勒停、编管、决配有差。内曾有战功、并听陕西、河东路经略司留充 用,准备随军使唤。传等皆以白草原讨荡妄增首级,冒受功赏,虚上首级与使臣亲戚,付秦州制勘得实,故有是命。
四月六日,看详诉理所言元佑诉理不当:宋乔年、梁铸冲替,元佑改作差替;符守规冲替事理重,改作事理轻;王安上追两官勒停,改作追一官;王棫、张舜民、曹辅、刘符元追两官,改作追一官;李夷行、陈述之元追三官冲替,张宗谔、张升卿元追两官勒停,并与除落;王觉赃罪,改作私罪;王防私罪徒,改作私罪杖;周常差替,与除落。乞重行改正。诏元佑指挥更不施行。
十七日,董必罢新除工部员外郎,以左司谏、权给事中陈次升言必劾衡州粜常平平:原作「米」,据《长编》卷五○八改。,置狱潭州,瘐死者三人故也。
二十二日,朝奉郎、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睦州居住黄隐特责授平江军司马,南安军安置。以与元佑党偷合取容也。
二十六日,陈次升罢职,添差监全州盐酒税。以在元佑间任御史,所上章疏率附会权臣、诋毁先政故也。
五月二十四日,如京副使韩资罢泾原西路同总管,令吏部与闲慢差遣。以元佑中诉父存宝事语涉不顺也。
六月二十三日,监内香药库李之仪放罢。以权殿中侍御史石豫言:「之仪因苏轼知定州日,荐辟勾当机宜文字,岂可更居此职!」故有是命。
八月五日,龙图阁待制盛陶知和州,以言者论陶昨在元佑中,缘诋毁先烈,协比权臣,排毁旧弼故也。
九月十一日,观文殿大学士、降授通议大夫、知陈州范纯仁可落观文殿大学士,知随州。以纯仁言:「吕大防等窜谪江湖,已更年纪,未蒙恩旨,久困拘囚。伏愿宸衷独断,因大礼赦文放令逐便,使得自新改过。」诏以纯仁立异邀名,故有是责。
闰九月一日,朝请郎贾易特责授保静军司马,邵州安置。以言者论易在元佑中任台谏诬毁先烈也。
二日,奉议郎、知昌州文辂,奉议郎、通判泗州沈衔,宣德郎持服人王高,淮南节度推官、知达州新宁县张湜,各特冲替;奉议郎杨阜依冲
替人例。以诉理所言辂等进状语涉讥讪故也。
三日,知解州刘斐,通判刘公明,同监解池郭群、郑道安、张侁,监安邑池苏之纯、解敞、刘世隆,各特除名勒停,送逐处编管。判官崔贯之,推官刘公谨,监门李景、张琪,安邑主簿刘忞,虞乡县尉陈希高,各特勒停,仍展五期叙。录事参军、权推官徐琮,特冲替。权判官高兴礼,特依冲替人例施行。安邑县尉毕大纯,特差替。以解盐池决溢,斐等坐不谨护视故也。
八日,李公弼、陵彦回、李复、杜谭、王箴、李惇礼李惇礼:原作「李惇李礼」,据《长编》卷五一六删一「李」字。、谢瑾、邓球、方希哲、董夔、方次夔、袁符、刘唐肱肱:《长编》卷五一六作「服」。,各特冲替;冯豫、崔振、王申、周惟和、张松年、郭复、张宝臣、王常、张茂先,各特差替。并坐诉理言涉诋讪故也。
同日,王吉甫知磁州,以安惇言「吉甫授蔡河拨发,臣昨被旨看详诉理文字,辟吉甫充管勾官,观望畏避,不肯就职」故也。
九日,奉议郎、前知扬州江都县吕振追出身已来文字,除名勒停,抚州编管,坐自盗赃故也。
十四日,泾原路第三将、皇城使孙文「皇城」上原有「副」字,据《长编》卷五一六删。,副将副将:原无,据《长编》卷五一六补。、皇城副使许元凯降一官,并降充准备将领。西京左藏库副使翟士彦降一官,充准备差遣。以不体探西贼动息,致八巡检入界,为西人掩杀也。
十八日,泾原路经略使、端明殿学士、太中大夫章楶降授中大夫,以稽留朝命、不即修置烽台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