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万历本 - 第 261 页/共 280 页
马 寅 字明旸,侯官人。嘉靖乙酉乡荐,任衢州府教授。寅以宽为教,肫肫训士,贤愚皆获其益,时称其“喜怒不形,宠辱不惊”云。见《衢州府志》。
张世宜 字伯时,怀安人。嘉靖乙酉乡荐,司训祁门,性和易,博综三礼,士多质正,贽馈未尝及其门,一时誉髦之盛,皆其造就。见《祁门志》。
陈 钟 字惟瑛,侯官人。嘉靖戊子乡荐,授青阳教谕。清介刚方,量高养粹,与邑大夫交,恪而正。训迪诸士,心虚而教谆。卒于官,贫甚,士哀而赙之,以归其丧。见《池州府志》。
周 坤 字朝顺,福清人。嘉靖甲午乡荐,初授新昌教谕。操行清苦,于学无所不窥,日为诸生讲解未尝倦,冬月犹衣单夹,曰:“士能忍饥寒,乃不可失已。”其议论如此。后迁国子监助教,官至韶州府同知。见《绍兴府志》。
李 中 字时卿,闽县人。以岁贡任临江府教授。学邃行端,绝口不言利。设立规条,士风丕奋。旧学宫滨于江,申议改建。春秋祀品,烦苦里甲,力请厘革,士与民交怀之。升保昌知县。见《临江府志》。
郑克恭 怀安人。由岁贡任峡江 教谕,以师道自持,月试诸生,评其文,无不心服。言稍及利,色即赭然。后以邑诸生取罪当路,罢归,士皆泣送不忍舍。[HT6SS]见《临江府志》。
陈文瑀 长乐人。以贡任龙游训导。廉正刚介,与诸生以道义相勉励,取与一介必慎。见监司不途跪,欲拂衣。督学使者敦留之,竟托微故申前志致仕去。见《衢州府志》。
周 澍 罗源人。嘉靖间,以贡授金华府学训。真诚狷介,馈贽一无所受。上人知其贤,委署东阳篆,执法不阿,吏民畏之。升栖霞教谕,去之日,惟敝衣一函而已。见《金华府志》。
翁兴贤 字懋卿,侯官人。万历初,以贡司训建阳。历延平、金山教授,与诸生谈经讲业,一禀宋儒传注。徙两浙运司判官,遂不欲往,叹曰:“吾安能舍青衿对驵马会也。”陈牒乞归。所著有《易经理解》十二卷。
论曰:国家设为学校,以养士育材,师儒之官綦重矣。经纬天地,燮理阴阳,爱养民庶,绥奠区宇。固士之能也。夫非师之教哉?二百年余,谈道术者纷纷而事,争变其师说。于是视师儒日轻,而其教亦日益不振。三山称邹鲁之乡,自吾道南来,靡有二说,入则经明于家,出则教敷于世。盖自林伯予诸广文而下,造就多士,为国家陶冶誉髦以弼成文德者,其功与循吏埒矣。余故次第而并纪之,见善政善教,其揆一也。
陈日光 长乐人。成化中,为海丰县丞。邑僻而习玩,前政率因循,一切条纲睪攵坏,奸豪寝而不戢。日光始振刷之,抑强振废,绰有能声。既去,邑人立石□绩。见《广东通志》。
陈 玑 福清人。由吏员授进贤仓大使。正统元年,侍郎赵新荐知高安。长才宏略,应酬如响。先是,邑之远民不附,玑示以恩信,弗率者以法绳之,境内翕然大治。[HT6SS]见《江西通志》。
陈用明 福清人。弘治间,以知印绶金坛巡检,郡檄筑堤备旱涝,用明勤于民事,邑人德之。擢主簿黄梅,弃官归。
苏梦赐 闽县人。以椽司南都官狱,闻往有孙一谦者,善其职,遂踵一谦所为。戢狱卒,不使患苦诸囚,其他稽察抚恤,法甚备。料囚米有余,白诸曹郎,请为槥以待死者,无若先时弃不收,置窦中为群犬食也。诸曹郎大是之。未几,转粤东吏目,中丞丁公宾署司寇,怜其贫,资遗之甚厚。郎中沈珫指狱户曰:“此故生地狱也。苏司狱去,吾不敢系人也。”其见异如此。
论曰:昔程伯子有言,“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古之人不卑小官,即乘田委吏,抱关击柝,曷尝不以修职为兢兢哉?我国家弘薪槱之路,其升于泽宫者无论矣。然有起自刀笔吏,而能效一官者,缙绅之士,亟推引之,未始以人废也。余因举其著者附之于篇,盖官人犹用木然,大木为杗,小木为桷,木薄栌侏儒,椳闑扂楔,施以成室,则匠氏之能耳!故曰:“君子不器,及其使人也器之。”
人文志八
孝 友
唐
陈执中 字允之,侯官人。观察使徐晦闻其贤,辟致幕下。居亲之丧,躬负土营墓。郡守黎植、杨发相继荐于朝,官终汀州司马。
陈 谨 字昌言,侯官人。登三史科,官终韶州刺史。性仁孝,尝以便养丐本郡长史,居官余禄与交亲共之,乡人高其行。
林邭阳 闽县人。举博通三史,入内侍,讲授廷尉平。丁艰归,以孝闻。后终潮州刺史。
林巨卿 长乐人。有孝行,葬父,庐墓侧,甘露降焉。后应文行科出仕。
五 代
林 安 福清人。事母至孝。母死,庐墓傍。有石自裂涌泉,闽王异之,以其庐为涌泉寺。
宋
林殆庶 字希颜,闽县人。淳化三年进士。累官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知明州。淳懿孝友,士大夫多重之。弟四人:太素,相州节度推官;太微,殿中丞;太易,永嘉县丞;太蒙,兴化县丞。其家世贵,子弟皆彬彬好学,称德门云。
陈 烈 字季慈,侯官人。性孝友,居亲之丧,盖勺饮不入口者五日也。动遵古礼,虽童仆如对宾客,从学者数百人。以乡荐试京师,不偶,遂绝意仕进,仁宗屡诏不起。卿大夫、郡守又交荐其贤,以为本州教授。欧阳修又言之,召为国子直讲,皆不拜。元祐初,部使者申荐,诏从其上,以宣德郎致仕。明年,复以为教授本州。在职不受廪俸,家租有余则推以周贫者。
高宗信 长乐人。养亲承志,里人陈烈上其行。元丰四年,以孝廉举官至金紫荣禄大夫。
邹 异 长乐人。亲终,庐墓六年,有甘露芝草之瑞。元祐三年,举经明行修,有司改其里曰“宾贤”。
陆 祐 字亦颜,侯官人。宣和间进士。为莆田主簿,判湖广南路宣抚司,准备差遣福建茶盐司干办公事,年老里居,乡人状其学行,乞添差教授本州。守臣叶梦得以闻,命下而卒。祐具至性,执亲之丧,既外除矣,犹不允去墓侧也。刻意问学,不求荣进。或劝以治生,笑不答。生平不随俗尚,一以礼经从事。居官所至,咸举其职,尤尽心察狱,民怀之。
林子冲 字通卿,侯官人。之奇从子也。淳熙中进士。累官南丰簿,摄吁江郡学。迁将乐丞,未上,其父死,徒步扶柩归侯官,以哀毁卒。子冲少为之奇所器,门下教授尝数百人。在南丰,吁郡太守陈歧延修礼乐书,当时名公周必大、杨万里皆许其精密。
林正华 字君甫。至和中,游太学,弃归养母。母卒,水浆不入口者累日。已而,卜葬涌泉山,躬凿石茔圹,庐于其侧,号慕不已,有祥云甘露之瑞。正华乃安六代孙也,故世称涌泉大小孝子。
许 俭 字幼度,闽清人,朱文公门人。俭不畜私财,不置私器,三世不分异,庭无间言,丞相郑性之尝大书“孝友”二字匾其堂,林羽为之记。
刘子玠 字君锡,砺之子也。父卒,鞠于外家,六岁哭其叔父如成人。既长,从黄幹学,平居退然恭让,及见义必为,则皆人所难者。尝逊田数百亩与兄弟之子,以成母志,乡人咨美。
林公遇 字养正,别号寒斋,福清人。公遇性孝谨,初承公瑑荫,补宁化尉,以不忍违朝夕养,乞奉祠南岳。及父丧,服阙,调建之户曹,辞不就。闺门雍睦,周给宗党,乐施不吝,里闾化之。一时名公卿若李韶、赵以夫,屡荐其贤,不起。韶复荐之,诏主管仙都观,卒。公遇研道理,博古今,退让恬淡,为时所重。著有《石塘闲话》、《求心录》。弟养直,亦以孝闻。
邵 整 古田人,清之子也。整与其从子景之,以家学自相友,门下教授常百余人。整终布衣。景之,胡宪门人,事继母以孝闻,终莆田令,著有《玉坡集》。
元
刘从竹 字友直,福清人。母终,庐墓。所居门楣及墓石,俱产芝,熊禾诗纪之。
许知言 闽清人。兄逢言,弟知自、知什、知亿、共五人。母病,昕夕不离侧。越三月,药弗效,知言乃斋戒吁天,刲股以进,母病遂愈。及母卒,知言兄弟哀毁踰礼。进士许叔度为之立传。
陈 誉 字誉夫,福清人。母林病,刲股疗之。子观泗,字双达,亦笃孝,刲股疗病,有誉之行焉。郡守吴涛诗云:“他日启予足,惟天知此心。”
国 朝
郑 英 字伯华,福清人。性至孝,家贫,祖父母未能葬,英承父志,假贷营之。越数载,父卒,哀毁踰礼。洪武间,举明经,以母老辞。母数遘疾,英侍汤药,未尝解带也。后举孝行,授广西南宁经历。
林兴祖 闽县人。洪武间,从父宦游,遂家潮之海阳。以才行举官,终广西参议。所著有《棠阴清趣集》。事母以孝闻。
张 灿 字彦明,闽县人。少孤,事母朱,以孝闻。朱尝病,灿刲股和药进之。景泰丙子乡荐,终南宁教谕。灿历四县学,举其官。
黄 熙 字汝明,长乐人。天顺甲申进士,历官南京吏部郎中,卒于家。熙性至孝,初领乡荐,以父老不赴礼部试。父没,登进士,复以母老乞终养。前后居丧,哀毁骨立。其卒也,命其子薄敛,“吾昔家贫,丧吾父母,未能尽礼故也。”
林廷庸 以字行,闽县人。成化丙戍进士。令肥城,有惠政。补睢宁,亦宜其民,以父病自免归。
袁宗燿 字世明,闽县人,性至孝。正德癸酉乡荐,以母病不上春官试。嘉靖初,授铜陵教谕,盖不徙官者九年。四十余,尚未有子,妻为置妾,见之,曰:“吾日暮矣,勿更累人。”即遣还。后其妻举息,喜曰:“吾素多病,本不慕荣进,而嗣续是忧。今幸有子,归老决矣。”擢开封教谕,不赴,时年甫五十。家居敦尚行谊,父爱庶子,分产悉让其弟。
林 惠 字仁泽,闽县人。父没,庐墓三年,凡祭必先敬,将祭必斋。兄弟六人,同爨四十余年,虽妯娌亦无间言。为督学贵溪江以达闻其贤,旌之。嘉靖间岁贡,官终增城教谕。
陈德宗 字克修,长乐人。性至孝,八九龄时,侍母王疾,晨夕不离侧。母卒,事继母,服劳无异所生。兄弟四人,同爨五十余年。嘉靖间,以贡授始兴训导。
洪世文 字国华,闽县人。英之曾孙,晅之子也。嘉靖戊戍进士。由户部郎擢湖广参议,浙江、山东副使。世文历楚藩,有平徭功。转浙,值倭乱,戢暴掠。居斋,值岁荒,广赈贷,民皆德之。寻以母老乞终养,盖承欢者十年余。其后弟世武殁,复为抚视其孤。世文累世贵显,视轩冕漠然。至于孝友,则其天性也。世武,嘉靖丙午乡荐第一,官终评事,书得兰亭笔法,有诗名。
林 秋 字贞义,闽县人。元美曾孙。嘉靖癸卯乡荐。性孝友,慷慨好施。兄曦,宾州吏目,卒于官,赀荡然。秋既偿其负矣,又万里归其丧,嫁婚其子女。晚至鬻其居,穷约自守,未尝以告人。秋历官所至,皆著廉平,仕终靖江长史。
叶廷萃 字允升,侯官人。嘉靖癸卯乡荐,积官南京工部郎中。廷萃和易坦直,笃于伦行。兄弟五人,廷萃居其叔,尝自言曰:“兄所不欲我者,不敢施诸弟;弟所不欲我者,不敢施诸兄”。为官所入俸,悉以分给兄弟,随手尽,兄弟犹不满也,时非意相加,廷萃不难假贷副之。晚岁贫约,处之泰然。卒之日,几无以为敛。
林 堪 字尚乾,闽县人。嘉靖癸卯乡荐。堪为人外温而内肃,生平一语不妄发。性至孝,大母许治阃内严。堪幼侍大母,竟日未尝移寸趾。其奉父母,承颜顺志。有弟一,父母爱之,以已产业均焉,曰:“吾三子,弟一子,异日以三子较一子,则贫也。然吾终不为子孙牛马矣。”初授澄迈谕,日与诸生辩皙经义。邑故无志,穷搜成之。壬子,分校南畿,过姑、熟,有两上舍持数千金怀刺求进,堪署纸尾曰:“藉赀而负所学,受赀而负吾君,皆天戮民也。”两上舍愧而遁。寻转宣化令,时同安洪潮选参粤藩,堪素与朝选善,而朝选与直指龚恺抗,恺劾朝选,波及堪,遂解组归。后主爵者以御史言不当,调朝选而出御史,堪怡然以亲老娱养终其身。
吴时昭 字以德,侯官人。嘉靖癸卯乡荐,官琼山县令。时昭天性孝友,兄弟五人,一门食指数百,悉令同堂会食,抚迪犹子与已子一也。宦业故薄,悉力经营,凡婚嫁殡葬,咸取给焉,盖四十余年无间言。晚年,仲兄时钦尚存,时昭事之甚笃,怡怡相对,家庭雍睦,三山称为德门。后时钦以子万全贵,赠旴日台知县,而万全厚视其同堂诸史弟,亦不异于昭云。
赵 璧 字希和,侯官人。嘉靖戊午乡荐第四。璧天性孝友,与人交,久而不忘。抚其弟奋而教之。迨奋登第,自司李至学宪,以病乞归。璧为调汤药,连床风雨,未尝离也。奋将卒,以二孤付璧。复为抚视,过于所生。盖不上春官者近十年。后于道中闻其弟之长孤殇,悲痛而卒,士绅莫不哀之。
陈学麟 字尚经,怀安人。嘉靖戊午乡荐。学麟天性孝友,为父置侧室,晚得二弟,抚视教诲,不异父师。念父爱少子,以新居奉父与二弟,而自居其敝者。每晨夕往来定省,无间寒燠,数十年如一日也。所置田,以已之六子与二弟均焉,士绅莫不高其行。始,学麟教番禺,宰高要,声籍甚,廉明慈爱,远近皆来质成。佐郡潮阳,剿抚李仲山、朱良保诸寇,威名大著。会总兵参戎希制府意,欲杀良民数百命冒首功,学麟察其无辜,尽释之。制府怒,疏劾学麟,夺其官,而潮民至今思之不置。
囗梦龙 字启瑞,侯官人。嘉靖甲子乡荐。令合浦,以采珠忤抚臣归。归时父母双鬓皤如矣,梦龙奉甘旨,务协其欢。缘父意,取诸父及兄弟之子孙聚居宇下,服食、婚姻费皆已出。始梦龙廉于官也,以百口稍不给,展转称贷无替。其初。岭南叶春及为之传,有曰:“归谢一钱,居希百忍。”人服其确论。
王梦麟 字维振,闽县人。父景宁令,子聪,廉吏也。遗四弟,贫且稚。梦麟舌耕哺之,让宅诸弟,躬僦敝祠以居。脯脡所入,未尝至私室。以贡举隆庆庚午顺天乡试,官至桂林通判。历俸所入,悉散之弟。尝为父营葬,形家谓妨冡子,梦麟曰:“犹子非子乎?父兆未卜,遑恤我后?”闻者称为善言。麟狷介,居官负强直声。初判吉安,郡多崇月无,执法不阿。调岭右,积羡余盐课六万缗,请蠲民间粮十余万石。再判颖州,管敬仲墓芜没千余年,麟筑而修之,为戒樵牧,颖人颂麟不容口。寻以病自免归,箧中仅图书数卷。
詹洪基 字子震,闽清人。隆庆戊辰进士。初授中书舍人,转刑部员外郎,云南佥事。洪基温恭乐易,与人交,坦夷出肺腑。其事母至孝,旦夕不忍离左右。年未五十,遂上疏乞终养。既得请,以奉菽水为欢,杜门三十余年。先业未尝长尺寸,孝友之行,洵无间言。
郑云镐 字周卿,闽县人。生而为伯父坦后,坦妻邓氏以柏舟自矢,抚云镐如已出,其严迪云镐不啻父师,而云镐笃事邓,尤不啻母也。自少逾壮,凡可奉母欢者,罔不毕备。殁后犹孺慕不少衰。当云镐为诸生食饩时,本生父卒,上书学使请终丧,使者心善之,然弗许也。隆庆庚午乡荐,守连、靖二州,俱有廉声。官终益府长史。余尝谓为人后者为之子。母之节而贞,贞而贤也;子之嗣而孝,孝而显也。如镐盖厪厪云。
郑时化 字维雨,福清人。万历乙酉乡荐。时化性孝友,其生平温和有执。为诸生时,父卒于燕,既奔数千里扶榇还,而弟贾于楚,岁久无耗,复重茧入楚,携与俱归,身陷大泽中几危不悔也。以广文校士贵阳,放榜皆名隽。其令和平,备盗救荒,绩甚著专。卒于官,而家之食贫,无改其旧。
论曰:昔夫子言:“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夫《春秋》、鲁国之史耳。然罪许世子止,以教孝也;罪郑伯克段,以教弟也。及其闲居,与曾子论孝,又自天子以至庶人,列其目有五。夫孝,岂有二乎哉?分有所制而情不获自伸,力有所穷而心不得自尽。故守宗庙,保禄位,则卿大夫士之孝也;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止于庶人而已矣。三山一郡,宗族称孝,乡党称弟者,更仆未易数。然举其难能,则士绅韦布,代有其人。余故次第列之,以为世劝。鸣呼!许世子之不尝药,郑伯之克段于鄢,是皆无所制而不自尽其心者也,卒受恶名,可以戒矣。故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又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范 御 长乐人。父琼,洪武十四年荐明经,任黄岩丞,会征粮稽迟,官悉论死,琼与焉。御年十九,击登闻鼓,上书请代。太祖嘉叹,诏释琼等。御竟以擅击登闻鼓舑杖下死。邬孟妻王氏亦乞赎夫罪。京师为之语曰:“范琼子,邬孟妻,贞而孝,孰可齐。”
蔡 梅 闽县人。母陈疾,吁天求代,刲股和粥以进,母疾寻愈。王偁为书《孝子传》,林志为《赞》以美之。
林戆孙 字达叟,罗源人。少孤,事母笃孝。时邑有山寇,戆孙负母以逃,采拾为养,备历险艰。寇定归家,市薪自给,而供奉必极滋味。乡人名其居曰:“孝巷”。
黄文会 侯官人。母高得风疾,文会每夕祷北辰求以身代。母卒,哀毁几绝。及父又卒,庐墓三年。丧服已毕,每月朔望及忌日,犹必斋戒至墓哀哭,或留其侧,旬日,不忍归也。弘治间,有司举孝行,诏旌之。
黄 恭 怀安人。府庠生,性至孝。父得风疾,恭每夕吁天。及卒,哀毁几于灭性,水浆不入口者旬日,不御酒肉者三年也。后丧母,如居父之丧。提学副使周孟中闻而礼之。
高 均 字惟一,江西佥宪旭子也。旭卒于官,均闻讣,恸几绝,欲庐墓侧,母不可而止,则每月朔之墓,哭甚哀。其丧母也如其丧父。既合葬,庐其侧,寝苫枕块,盖日夜号慕不绝声也。三年之丧毕,乃归。弘治间,有司上其事,诏旌之。
杨 崇 连江人。自其高祖宗连传至崇,六世同居。其家法,子弟无私财。若田圃所入谷米之属,必白于长,藏之廪;若商贾所得钱帛之属,必白于长,藏之库,以供婚姻、丧葬、祭祀,饮食费,各有常数。一门之内,雍雍如也。其家旧隶戎籍,有司征之。崇诸弟方争行,适崇子孟自外归,又请曰:“孟世嫡也。”即辞父母于役。成化初,有司以其义行上闻。
陈文亮 字景明,连江人。少孤,事母笃孝。母尝有疾,文亮每夕泣祷,病有瘥。母没,居丧哀毁,乡人称之。后以子鸿渐贵赠官。
李 墉 古田人。性孝友,居母丧,不御酒肉者三年。弟求分异,墉对之面壁,不忍闻也。后弟竟拆先产,悉取膏腴,墉终身未尝有言。
何 铁 福清人。性孝友,少孤。父客死连江,母已嫁矣。及长,乃扶父柩反葬于其乡,又迎母归养。伯叔之子散四方者,招之聚居,婚娶葬费皆已出。
林元明 福清人。有孝行,母病,刲股疗之。及母丧,家贫不能葬,不御酒肉者盖数年也。
廖文子 字子文,古田人。父没,事继母陈以孝闻,饮食必亲馈。姪卫少孤,抚如已出,与其子均产业。
王应朝 字懋启,侯官人。为诸生,家贫,舌耕以供二亲。二亲死,不克葬,殡于先垅旁舍,去城稍远。每遇节序除夕,必往焚香,伏柩作小儿啼,达曙乃还。柩再迁,庐其侧,昼夜哭不绝声。及至葬,方谢蔬食,盖茹素者二十余年。居尝有志性学,自号“未醒子”。
郑汝信 闽县人。宋文肃公湜之裔。天性孝友,事继母如其所生,抚孤弟甚笃友爱。年九十余,尚矫健,人问颐养有术乎?曰:“铅汞龙虎,吾所不知。少思寡欲,庶几有之。”年九十九卒。
郑静夫 闽县人,少孤。嘉靖岁,有倭寇,静夫弃二子,一手携布囊纳神主,一手负母避山中。遇贼索金,见囊空,欲并杀母。静夫泣告:“母老且病,杀我足矣。”贼刃其右臂,臂断,神主囊堕地,犹以左肱卫母。贼怜,舍而去。寻仆,母坐守一夜,死,族人收瘗其骨,二子竟不知死所。
张天极 字于北,侯官人。父领课铁输京师死,同郡人为藁葬塚中。凶问至,天极昼夜泣不休,徒步走京师,函父骨,窘不能归。会王职方应时者擢江西佥事,乃代携杂书簏中还,犹捐金葬之。天极誓终身茹蔬如持父服时,未婚卒。
郑天挺 闽县人。母丧在殡,倭至,天挺独守柩不去。贼问金所在,天挺拜且哭:“家故贫,无金所。不去者,母柩耳。”贼欲舍,乡导者诱令杀之,并焚母柩。
林向荣 字子灿,闽清人。父蚤世,母池守节。嘉靖末,广贼掠闽清,荣与母逃匿,贼竟杀之。荣痛母死,伏尸且哭且詈,贼遂并杀。时年二十,御史李邦珍旌之。
林宅贤 闽庠生,居于合北之沧湾,事父母极孝。家贫,教授里中。其兄有狂疾,动作失常如鸟兽,举家人厌苦,囚之。宅贤自外归,辄出兄,与其饮食,有美味,必授匕进兄,兄食已乃去。宅贤生平无怒容,善成就人子弟,海滨士蒸蒸多出其门。人有非理,宅贤见之微庄容,乡人訾之曰:“汝见怒于林君,足耻也。”人敬爱之,庶几于彦方云。
论曰:为人臣为人子者无以有已。是故杀其身焉,苟有益于君亲,忠臣孝子之所甘心而不悔者也。唐史所载:安金藏自剖以明睿宗,贾直言代其父饮毒,皆自分必死,生者特幸耳,此岂可尝试而漫为之哉?《旧志》孝子剖肝以瘳亲病者,二人焉,则予未之敢信也。夫孝子者,欲瘳其亲,非必至于杀身。而割肝,则杀身之道也。又能瘳其亲者,何哉?且所谓割肝者,使人割之邪?抑自割之邪?人割之,则世未有割无故操刀而杀人者:自割之,其人已死矣,又安能内探五脏,辨其所谓肝者,而后割之邪?甚哉,其妄也!此必无之理也。世或传之,传者妄也;出于其人,则其人妄矣,又岂足为孝乎?是故肝不可割,割肝亦何益于其亲之病:予故削之,不使诬世。而存其庸行之常者数人焉,其事固人之所能行,而亦不易得也。鸣呼!事亲者,使法数人,可以无悖德矣,何必行怪骇俗以取名哉?林文恪《旧志》。
人文志九
儒 林
宋
周希孟 字公辟,侯官人。通《五经》,尤邃于《易》。与陈襄等为友,闽人所号“四先生”者也。部使者相继荐其贤,诏赐粟帛,授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上表力辞。门下教授七百余人,前后守州,多造庐问业。希孟卒,门下相与祠于五福寺。所著有《诗·春秋义》并文集。
陈祥道 字祐之,闽清人。治平进士。尝著《礼经》一百五十卷。近臣以闻,诏尚书给笔札录进,除国子监直讲。后官终秘书省正字。又有《论语解》行于世。
刘康夫 字公南,闽县人,屯田员外郎奕之子也。康夫为儿时,遭父丧,僚佐怜而厚赙之,康夫却不受,曰:“勿以浼吾考也。”长,学于周希孟,主乡校者三十载,从游千余人。知州张伯玉、元绛、程师孟交礼重焉。熙宁中,朝廷索所为文,进《志术》二十七篇,其文皆根柢仁义。时苗后方行,尝状其事,为图籍以献,言极剀切,不报。卒后,郑侠表其墓。著有《经训集文》、古律诗行于世。
刘 铣 字应伯,福清人。性至孝,执亲之丧,有芝生墓侧,乡人异之。登熙宁进士。时朝廷闻其知乐,累迁大成府典乐。铣遂上历代雅乐因革及宋制作之旨,因言“今燕乐音高急,曲鄙俚,恐不足感召和气。宋火德也,音尚征。臣按古制旋十二宫以七声得正征一调,似不可缺。惟陛下裁取。”上善其言,遂命铣按古钟。铣曰:“此与今太簇大吕声协。”取大成钟扣之,果应。铣又言“钟击之,无余韵,不如石声”。复取合之声,益谐。上悦,又命纂《续因革礼》官终太常寺少卿。
李 复 字履中,闽县人。绍圣间,为西边使者,犹及识横渠先生。其论孟子养气,朱文公谓得大旨;又曰:“近世诸儒,多以过高失之,甚者或流于老庄,不若此说为得。”著有《潏水集》。
李 樗 字若林,闽县人。与林之奇俱师吕本中,后领乡贡。其学以穷经力行为主,及门之士,亦往往志尚修洁。黄幹尝称之曰:“吾乡儒学彬彬,其以文行为学者宗,则若林其杰然者也。”学者称迂斋先生,有《毛诗解》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