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万历本 - 第 260 页/共 280 页
陈 艮 字从时,长乐人。洪武中,以明经荐授吏部主事;永乐初,与同僚萧仪因天变陈言忤旨,下诏狱,仪死,艮谪交趾。寻复官,遣阅辽东,又陈“军中弊政”四事,当事者忌之,出判严郡。舟行,有大蛇随之,艮曰:“是必有妇人冤者。”到官讯鞫得情,遂释之,人以为神。性友爱,与诸弟分产,田取其瘠者,有古人风。
张惟康 永福人。由选举,洪武中任武强知县。廉能干济,宽厚爱民。后以代去,民颂之不置。《一统志》作闽县人。
郑 珇 字孟文,福清人,洪武乙丑进士。授监察御史,坐事忤旨,调令吴县。吏民畏而爱之,以治行卓异,复入为御史,按广西。卒官。见《姑苏志》。
胡 龙 闽县人。洪武戊辰进士。任星子知县,廉勤公正,蔬食布衣,除革吏弊,民深德之,擢监察御史。见《江西通志》。
陆 引 字惟远,罗源人,性鲠直。洪武中,有荐其材者,上问为政治民之术,引对大称旨,遂授象山县丞,给之以符,有曰:“往,尽乃心,勤乃事。他日来觐,朕将合焉,以考尔职。其敬之哉。”引小臣,天语叮咛,惊喜过望。之官,锄强植弱,吏畏民怀。常俸外,一毫不取。视事二年,计口植蔬,家人盖不知肉味也。以勤民事积劳卒。先一夕,城隍守庙者寝,梦传呼甚喧:“新城隍乃陆丞也。”惊觉,走县问之,而引绝矣。见《宁波府志》。
林 源 字士仁,长乐人。洪武二十年,以贡中应天乡试。永乐初,知余杭县,首兴学校,劝课生徒,科目得人为盛。均赋役,缓催科。凡部使行县询林令,莫不以公勤廉敏称云。[HT6SS]见《杭州府志》。
嗣 字继之,一字宗彦,连江人。洪武甲戌,贡入太学。宣德二年,授连州判官,兴利除害,卓有政声。先是州累岁苦剧寇谭应真聚劫为害,嗣亲谕以祸福,悉纳款归化,境内戢宁。擢户部主事,州祀之名宦。后历河南参议,交趾布政,以老丐归。见《连州志》
李 骐 字孔逸,福清人。洪武丙子乡荐第一。初授陵水教谕,选刑科给事中,坐事谪景川学正。大学士杨荣荐其贤,擢弋阳令,公勤廉慎,吏畏民怀。见《广信府志》。
萧 福 福清人。洪武末,以儒士授嘉兴县典史。福廉勤宽恕,争讼者咸称其平。虽处卑官,而理剧余闲,读书讲学不辍也。永乐元年,又补乐安典史,其声无改于嘉兴。寻擢为监察御史。见《嘉兴、乐安二县志》。
李 兴 字希杰,怀安人。永乐初,以国子生授太平府推官,廉慎公恕。入为户部郎,擢知严州府。宽以抚民,严以束吏,设量衡于市,以平交易,催科度缓急预悬之期而民不敢后,闾里无惊呼之扰。改知广州府,行李萧然。见《严州府志》。
林 真 字汝实,闽县人。永乐乙酉乡荐,授慈溪令。秩满,擢江宁。尝上言时事,文庙嘉纳之。以疾乞补外,改宜兴,能勤于其职。妖贼龚伯谅词所连甚众,真办八十余人。
吴 复 字克礼,闽县人。永乐间,知印授太平府丰济仓大使。擢海盐簿,改吴县,以才著,遂擢为令,历官工部郎。景泰初,超拜通政,转工部侍郎,遣治河决。还报称旨,命督易州柴炭厂,居久之。天顺七年,以老乞骸,易州吏民诣阙奏留。后屡上疏,又屡乞留。复乃丐省墓,朝廷知其意,遂下复前章得谢。大学士南阳李文达以文华其归。见《嘉兴府志》。
刘 麒 字伯祯,闽县人。永乐乙未进士,授御史。宣德初,知南康府,作兴士类,勤课农桑,政治聿兴,士民爱而戴之。见《江西通志》。
陈 灏 字继周,长乐人。永乐丁酉乡荐,授松阳训导,改封川。擢监察御史,疏劾左右奸贪置于法。以佥事督学山西,转陕西按察使,致仕。初,灏为教官时,同郡严烜荐其才于朝,及灏为御史举职,故世以烜为知人。
林元美 名镠,以字行,闽县人。永乐辛丑进士。授上犹令。重建县治,修举百废,民畏而怀之,擢知宁海州。天顺元年,守抚州,以廉静镇浮俗,忠谨醇悫,政通人和,去后立祠祀焉。初,在海宁,途遇二僧,侦其盗也,亟收之,果他郡越狱者,人以为神。其在抚也,征士吴与弼献“金井水,玉壶水”六字,以况其清节。武林于肃敏公谦,素相引重,元美致政归,书“四知”字赠之,谓“其三知邑、州、郡皆九年,而卒知几以去云。”见《江西通志》。
陈 复 字鼎初,怀安人。永乐甲辰进士,历户部郎。正统四年,以荐知杭州,廉明简静,讼狱大减。公庭无事,日坐堂上读书,时或与群吏讲解律令。杭,剧郡也,复处之裕如。会以忧去,遮留者数千人。省臣上闻,诏夺情视篆。未几卒,杭民罢市巷哭。贫无以敛,民竞致赙,其子不受,泣曰:“吾父生平清白,讵可殁而污之。”按察使轩袿为归其丧。[HT6SS]见《杭州通志》。
叶 光 闽县人。永乐间,以明经为南海簿。莅政初,每事逊于尹,及摄邑廉明,吏不敢欺,民歌之:“南海簿,性不贪。百鸟凤,人中难。”见《广东通志》。
郑 建 字弘中,怀安人。宣德庚戍进士,改翰林庶吉士。宣庙亲试《诸葛孔明可与兴礼乐论》,擢建为第一。未几,授南雄府通判。郡民苦徭役,多逃窜,建奏蠲逋,招使复业。改处州,专莅银矿。民争讼累年,建为均其役,争息课完。闽寇邓茂七反,侵掠浙境,建分守龙泉,率民兵偕其子黼力战数月,斩首五百余级。复奉尚书石璞檄歼除余孽,建又直捣巢穴,散其胁从,还所虏男女二千余人。有司上功,升本府同知,食三品俸。官终浙江按察司佥事,致仕卒。
林 渭 闽县人。宣德元年乡荐。正统中,知海丰县,惇笃而介,吏民不忍欺。在治未三载,兴利弊革,庶务一新。卒于官。见《惠州府志》。
孙 珏 侯官人。以贡宣德间知铅山县,清勤仁肃。秩满当代,民不忍其去,赴阙丐留。复再任,前后几二十年。珏尝植松于坛庙,今皆林立,思其德者以比甘棠。见《广信府志》。
李 灿 字子珍,福清人。正统乙未进士。授万载令,转判衡州。灿居官猛宽得宜,所至民讼为之衰息。雅重教化,礼遇诸生,士论翕然归之。观风使者韩雍荐其廉能于朝,后卒于官。见《袁州府志》。
王 英 字孟育,侯官人。正统壬戍进士,历南京兵部、户部郎中,成化初,擢参议广东。会岁侵,雷、廉、高、肇四郡盗大起,都御史韩雍檄英赈之。英立法平籴,四郡赖以济。又与雍谋立饶平县控盗区,由是贼遂衰息,广人德焉。官至云南参政致仕。英性恬淡,不事表暴,所至以廉勤著。既得谢,杜门不出二十余年。
林 锦 字彦章,连江人。景泰庚午乡荐,授合浦训导。素知兵,时广寇充斥,巡抚叶盛闻锦名,檄摄灵山。未几,遂荐为令,诏许乘驿之官。锦单车叩贼壁,前后谕降二十余垒,又纵兵剿其不服者,斩获无算。督府上功,擢同知廉州。又用都御吏韩雍荐,擢按察司佥事,赐玺书,专守廉,进秩副使。锦完城浚池,立营堡,练士卒,贼遂不敢犯。又以廉通诸邑,水陆险远,为辟道梁舟。所在积谷备岁歉,贻廉数世利,广人深德之。锦负雄略,临事果于有为,而谦抑自持,能甘淡泊。莆田彭韶常称其清操可质神明。
林 璟 字继文,怀安人。景泰辛未进士。初授御史,后左迁曹州同知。才识明敏,虽案牍纷委,剖决如流,时称老法司。见《山东通志》。
邵 铜 字振声,闽县人。景泰甲戍进士。授监察御史,巡视京城,督两浙盐课,大著风裁。
英庙复辟,曹吉祥、石亨擅威福,与同列连章劾之,上怒,下锦衣狱,谪知寿光,改博罗。莅政严明,门无私谒,厘革弊窦,吏卒不敢为奸。尝督造册籍,括为易见图,至今博罗传以为式。抚臣荐其贤,擢知温州府,后致仕卒。见《惠州府志》。
张 浚 字文哲,闽县人。天顺已卯乡荐,授宁国教谕,改四会,擢饶平令。浚学有实用,其治饶平,修教令,兴学校,廉能公恕,人不敢干以私。时斗老谢全顽梗乱政,浚笞杀之,全子讼当道,浚不自白,郁惋病疽卒。家人垂橐归。民思之,祀于名宦。先是浚在四会。有海寇,浚以策干总兵陈锐,督府识其名。至是海寇充斥,抚臣檄督揭阳四邑兵御之,贼平,功未录,人惜焉。见《潮州府志》。
王 俊 字世英,闽县人。成化丙戍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户部主事,以养归。复起,擢知袁州。俊为治持大体,吏民始畏惮,久而怀之。凡修学宫,浚水利,为袁人久远计。满九载,迁参政广东,抚化猺獞,广人深戴其德。见《袁州府志》。
邓 珙 字弘中,闽县人。成化丙戍进士。令常熟,为政严明,锄强扶弱。邑有巨豪马凯,每令至,即结以厚赀,恣其暴横,珙箠杀之,民称刚果。都御史毕亨疏其贤,耆民史信等诣阙乞留,诏下旌异之。后入为户部郎中,官终贵州参议。见《姑苏志》。
郑 琳 字文玉,闽县人。成化戊子乡荐,知象山县。性刚方廉介,执法不阿,权贵无敢以私干之,屠太宰目曰:“此硬头官也。”时人呼为“郑硬头。”孙,逑,字世美,嘉靖庚戍进士,仕至江西参议,刚介不能俯仰,绰有祖风。见《宁波府志》。
李 烨 字文晖,闽县人。成化壬辰进士。选御史,以言事谪武陵丞,清白自持,厘革奸弊。郡有剧盗,民诉之官,辄以贿免,烨至,察其情,悉置于法。武陵路当四达,民疲于传送,疏请所辖州郡分其劳费,民甚德之。寻飘然乞骸骨,垂橐而归。见《湖广通志》。
杨 彻 福清人。成化八年,以监生知遂溪。廉洁宽和,政修事举,民胥颂之。见《广东通志》。
陈景隆 字如初,长乐人。成化乙未进士。授武康令,改德清,选监察御史,擢山东佥事,守制归,卒。景隆襟度坦夷,号为长者,而居官廉介有立。为县令时,中官奉使倚势横索,景隆拒之:“吾官可去,剥民媚人,不可为也。”在台弹劾无所避。今武康、德清俱祀名宦。
宋 景 字世达,侯官人。成化乙未进士。宣令定海,持已廉,驭下肃,吏不能欺。值岁旱,徒行百里祷雨,辄应。用按察使杨继宗荐,擢户部主事,遣榷盐,闽广巨商无敢以私凂者。未几,卒官。见《宁波志》。
林 璿 字衡玉,闽县人。成化戊戍进士。授胶州守,改莒州,擢南京户部员外郎,后历官辽东苑马寺卿致政。璿再为州,俱有善政。在胶,断疑狱,脱无辜甚众。莒值岁饥,赖以赈救。二州人皆立祠祀之。见《胶州志》。
陈 崇 字德崇,怀安人。成化戊戍进士。授乐平令。乐平旧俗生女辄不举,婚娶多违礼,崇严禁之。又著《厚伦》、《正俗》二篇示民,由是俗稍变。擢监察御史,奉命按应天,发奸摘伏,人称神明。崇性纯谨,而遇事刚果不避难。同列彭程尝以言得罪,崇具疏论救,深为时议所韪。
黄源大 字子通,闽县人,成化癸卯乡荐。正德初,任襄阳府学教授。学博行廉,严立科条,教诸生日夜不怠,一时登进者多出其门。转知瑞昌县,兴利除弊,介然无所挠,政声籍甚。教谕魏暹采其事,题曰“遗德十迹”。见《湖广江西通志》。
叶仕美 字邦彦,闽县人。成化丙午乡荐。正德中,知蕲州,耿介明毅,见忤宗藩,不为少屈。流贼入寇,单骑集兵御之,城赖以全。见《湖广通志》。
阮时懋 字勉夫,闽县人。成化丙午乡荐,授训导。擢令宜山,锄强发奸,无所畏避。居久之,转庆远判。庆远苦洞夷时出杀掠,郡人闻时懋至,喜曰:“是铁宜山也,吾属无患贼矣。”时懋为设方略御侮,又请于其上,筑四关土垣,保障之功,至今赖之。后擢思明同知,未任卒。
陈元宪 字一章,连江人。弘治己酉乡荐,授崇明令。先是邑有施氏、纽氏,皆豪族也,因争田各聚众千余,官捕急,惧诛,遂航海为盗。元宪至,谕令复业。事闻,诏赐金币旌之。擢临江判,会大帽山贼掠诸郡县,元宪以兵讨贼,俘获甚众。内有五十余人,贩商也,为贼所虏,太守疑其贼党,元宪鞫实,悉纵焉。元宪有吏才,而存心仁恕,所至人深德之。后迁云南提举,以亲老丐归。见《临江府志》。
李廷仪 字鸣凤,闽县人。弘治庚戍进士。授定海令,有惠政。满九岁,迁判顺天府。外戚夺民田。为直其事,以田归民,忤外戚,谪六安州同知。属邑霍山饥,巡抚牒赈,所全活甚众。用救荒劳,擢贰南安。南安,岩郡也,贼阻山谷,时出剽掠,募能走险者,帅之进讨,俘斩五百余,降渠魁陈白能等数十人。督府攘其功,耻于自言,遂以老疾引归。廷仪为人恺悌率易,无他肠,雅嗜酒,善声诗。内行纯至,笃于天伦。少乳于丘嫂,母事之,嫂没,哀恸,遂至感伤不起云。子源,举乡荐,官至嘉兴通判,有诗名。见《宁波府志》。
王 介 字节父,侯官人。弘治壬子乡荐,授婺源训导。转令咸宁,改江夏,擢广州府判。正德间,知全州,忤贵人意,以为武定军民府同知。未几,竟坐前事罢。介为人刚正,而果于有为,所在人怀之。历二县令,民以其不阿也,号“铁尹”。去之日,老幼扶携,追送依依,泣不忍别。判广州,百姓歌之:“金玉满万,难得府判。”全州有光禄丞唐夔者,横于乡,介稍裁以法。夔,蒋少宰姻也,遂入其谗,归,僦屋居,无担石储。子镗,进士,官至吉安同知。兄子蓥,字鼎文,正德已卯年乡荐,授沔阳学正,历官刑部郎中卒。蓥通晓世务,尝守寿州,有惠政,都御史下其法列郡。家居孝友,镗少孤,实抚而教之。见《湖广通志》。
黄 澍 字文泽,镐之子。以荫入太学,领弘治壬子顺天乡荐,历姚安知府。澍守郡清平明恕,建栋川书院以课生徒,购朱能剧盗以雪冤狱,郡称神明。见《云南通志》。
何继周 以字行,闽县人。弘治壬子乡荐,知莱芜县,廉慎有为,讼无留滞。时有奸民暴横,悉实于法,境内肃然。尝建书楼以教生徒。旱蝗,斋祷,天雨,蝗尽死,迁知胶州,民为立石。官终南昌府同知。见《山东通志》。
傅 显 字达夫,侯官人。弘治壬子乡荐,出守武岗州。显仁恕明允,民至其庭者一见不忘。有司六事无不修举。暇则与诸生辩疑解惑,有古循吏风。其居家也,以孝友称,夙为乡评所重。见《湖广通志》。
陈文试 字道衡,长乐人。弘治丙辰进士。授临川令,首除豪猾,政声大著。选监察御史,际孝庙励精治道,乐闻谠言,文试陈“敬天修学”十二事,多见采行。[HT6SS]见《抚州通志》。
谢廷瑞 字邦应,长乐人。弘治壬戍进士,知琼州府。守郡数载,有经略而心事炯然,威慑峒黎,民藉帖席,琼之父老称为“百世牧摹”。见《琼州府志》。
李时仪 字端夫,长乐人。弘治间,以贡知颖上。省刑薄敛,不阿贵势,邑人以“扳李”目之,编户增为一十九里,民至今颂其善政。见《颖上县志》。
林 高 罗源人。由岁贡,弘治间任阳山知县。劳心抚字。政尚宽和。县自改设以来,凡草创,高悉心综理,视邑如家,县署学宫,罔不新饬。邑之良吏以为首称。见《连州志》。
郑余庆 字崇善,闽县人。正德丁卯乡荐,为定海令。劳心抚字,不务繁苛。嘉靖初,岛夷入贡,构隙倡乱,庆缮城隍,严备御,境内获全。又为建闸作碶,灌溉民畴;修学置田,作兴士类,奖缪廉五世同居,以风顽嚚。岁饥,发廪,陈“救荒十事”以赈贫困。用积劳卒,民哀而怀之。余庆少孤,奉母至孝。大母欲以先业多分叔父子,余庆请于母,承志弗违。舅氏以屋售,既受矣,母色不怡,余庆即以券还舅。士大夫私谥之曰:“恭孝。”见《宁波府志》。
陈伯亮 字执之,福清人。正德戊辰进士。初知崇德县,严制豪强,痛绳奸猾,讼狱衰息,废坠振修,境内肃然,民不知扰。以最入为监察御史,督学南北畿甸,多士服其公。复以为四川督学副使,未上卒,中外惜之。见《崇德志》。
陈 坡 字克荣,怀安人。正德庚午乡荐,任高明知县。严明果断,吏不敢欺。筑堤防,劝农桑,兴学校,修廨宇。贼劫小峒等都,坡率兵御之。斩首十余级。又诛导贼区克已等二十余人,境内遂安戢。见《肇庆府志》)。
林继显 字德纯,闽县人。正德癸酉乡荐。嘉靖初,任新宁知县,尚教化,省刑罚,均徭役,举废坠。廉介之操,八年如一日。百姓思之。为立碑以志爱。见《湖广通志》。
张文造 古田人。弘治乙卯乡荐,授新宁令。先时,邑多盗,民卧不帖席。文造至,始为方略,革去总甲,设乡长总统之,村长分统之,各乡动息,月朔必报关。民间有不法,无不先知者。以故令行禁止,盗息民安。逾年卒,民抚膺叹曰:“天若假令以年,吾夜户可无闭矣。”见《广东通志》。
陈毓贤 字则英,长乐人。正德丁丑进士,历工部郎,擢陕西参议,转兵备山西,终广西参政。毓贤有治剧才,为工部,以浚漕渠劳,超拜陕藩兵备,地傍塞。毓贤又晓畅军事,边境赖之。代王左右欲于冀北界凿河溉庄田,毓贤不可,赂以黄金数十斤,危言拒之,乃不敢强。在广西,有军功,未上卒。居官二十余年,橐无长物。
林士元 字世仁,闽县人。正德已卯乡荐,知香山县。士元宽厚慈爱,每听讼,恬声与之细语,尽得其情。久之,民益相亲,如家人父子然,一讯即吐其实矣。学宫在蓬峰山下,科第久缺,为改建城中,自是贤书相续。有行部者索之贿,士元奋衣起,曰:“朘以奉上,吾死不为也。”遂以母老乞改教,竟为所尼,迁审理,致仕归。见《广东通志》。
高应祯 字贞甫,闽县人。正德辛巳进士。初知湘潭县,时安攸流寇越境啸聚,祯多方缉治,境内获安。而尤兴学育材,创书院,与生徒讲学其中。邑有祠,廖道南为之记。[HT6SS]《见湘潭志》。
林庭杓 字利高,翰次子。以荫入太学,授南京都事,擢经历庆远知府。出牧远方,能以清静宜民。满九载,将赴吏部,卒于途,行李萧然。庆远民思而祀之。
吴世泽 字宗仁,连江人。嘉靖癸未进士,由郎署出守严州。世泽明慎练达,兴贤劝学,节用爱人。时遂安矿徒猖獗,亲捣其巢擒之。衢婺大水,豫为之备,民赖以安。擢广西副使。见《严州府志》。
李 性 字仲复,长乐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初任东莞县,不以家累自随。政尚平易,而公庭肃清,吏胥望而畏之。时势豪夺海利,性追而归之疍民。徭役悉均,里甲不扰,称良吏云。官至辰州知府。见《广东通志》。
高廷忠 字允卿,长乐人。嘉靖乙酉乡荐。令奉化,首刬法之不便于民者十余条。每日戴星出入,不务钓名,惟顺人情,宜土俗,期于政行事集而已。尤能节用,不滥费,不苟取。有馈海错而潜置金其中者,即默返之,不扬于众。其贞而律已,而容人之过类如此。值夏旱,屏盖步祷,凡五日,雨如注,民赖不饥。其竞竞自守,六年如一日也。民德之。为立祠以祀。见《宁波府志》。
陈 京 字世周,怀安人。嘉靖丙戍进士。由大理寺正,出知金华府。政持大体,不事烦苛。严禁溺女,所活者以千百计。郡有势宦请城中隙地,京曰:“是安可以与人乎”?当地檄与之,竟不听。城内四牌坊久废,京伐石复建,或曰:“镌巨宦姓名乎?”京曰:“吾守郡则经野恤民,通商惠工,吾事也。镌此何为?”于显要一无所狥。暇则作书饮酒以自适而已。当道有议其不事事者,遂飘然解组归。见《金华府志》。
王德溢 字懋中,连江人。嘉靖丙戍进士。初授慈溪知县,清介自持,谦恭下士。里有去县远者,盗贼充斥,亲临缉薙。又择其子弟可向学者,考校奖掖,以鼓其趋,嚚顽之俗一洗。又浚杜、白二湖以广灌溉,民戴之如父母。应召去,老幼泣送于途。擢监察御史,官终广西佥事。见《宁波府志》。
王时中 字执之,侯官人。嘉靖戊子乡荐。初署顺德谕,师范端方,教人必以求放心为要,因号“心斋”,诸生敬而信焉。寻迁阳朔令,擢守横州。行政廉平,断狱多从宽恕,作兴士类,爱惜民财,横人戴之如父母。后以简于承奉,改调归,遂终养不出。见《广西通志》并《广州府志》。
邓 迁 字世乔,闽县人。嘉靖戊子乡荐,令香山。首下车,即峻绳里胥贽饣鬼,一邑肃然。县多寄庄,另立顺德、新会等都,推才干一人为领袖,赋役尽完。修建书院,暇则与诸生讲学其中。政教兼举,治行最于诸邑。升嘉兴府通判,署嘉善,有筑城功。见《广东旧通志》。
陈子文 字在中,闽县人。嘉靖己丑进士。授麻城令,转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擢知长沙,改池州,官终湖广按察司副使。子文精敏沈毅,始为麻城,麻城俗喜讼,号不易治,子文绰然有余,老吏猾胥缩手,不得取民一钱,隶卒立庭中,凛若木偶。期年县内称治,俗为之变。后擢他官,并为郡,大抵治仿麻城。在湖广,以勤民事卒。初,子文父钅基,雅有知人鉴,教谕贵溪,识夏相言于诸生中。及子文贵,夏相以通家子欲致门下,子文固谢避。夏相怒,遂不复省录。士论以此尚之。
林 恕 字道近,长乐人。登嘉靖乙丑进士。授江西知县,历都察院经历,擢守雷州,后官终云南按察使。恕在雷有惠政,浚湖渠,筑海堤,为民利。锄强扶弱,不避权势。郡人镌石于庭纪其绩。见《广东通志》。
王子聪 字汝达,闽县人,领嘉靖甲午乡荐。初知于潜县,清勤守官,不取一钱,而民间利病,微隐毕见,邑号为“玉壶水。”破天目山大盗鲍邋遢等,斩获贼党三百余人。御史舒汀荐治行第一。未几,丁艰去,再补景宁县,其治犹于潜。迁任日,行李萧然。两邑人俱祀之名宦。见于潜、景宁志。
陈元珂 字仲声,怀安人。嘉靖乙未进士。初,以户部郎谪判德庆州。擢南雄同知,视郡篆,擒妖贼陈永富、杨天庆等。擢金华知府,政尚严明,重风教,举乡约,一时称治。升宁绍兵备,建狼牙营,筑余姚城,佐督府胡宗宪歼贼于海上,余党攻舟山督府,檄元珂监军破之。擢湖广参政,会有齿奇齿乞督府者,元珂俱报罢。庚申,福州三卫卒变,偕侍郎马森出谕之,卫卒随定。见《金华府志》。
李丕显 字宪文,长乐人。嘉靖乙未进士,丕显初以举人署休宁教谕,操行廉正,日集诸生谈经较艺,士悦而心服之。既登第,知永嘉,治剧理烦,爱民养士,贤声大著。擢南京监察御史,官终赣州知府。见徽州、温州二郡志。
翁世经 字可直,福清人。嘉靖乙未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擢梧州守,官终广东布政。世经峻洁有才,在郎署著声。为郡,厘剔积弊,梧人称便,抚臣至,下其法为列郡式。秩满三岁,观风使者奏留之。郡立祠以祀。见《梧州志》。
王继芳 字师启,闽县人。嘉靖庚子乡荐,知仁化县。操行廉介,首以兴学爱民为务。事持大体,动必以正。捐俸建濂溪书院,日集诸生讲业其中。民始畏而终怀之,建碑以纪其绩。官终永定知州。《见仁化志》。
李 庶 字季卿,福清人。嘉靖辛丑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初知金华县,守正奉公,抑强扶弱。时有柄臣北上,道出兰溪,郡邑皆往候,庶曰:“劳民伤财以庇吾官,心窃耻之。”竟不往。上官有所过,私相戒曰:“无令李知县知也。”甲辰、乙巳两岁大饥,庶竭诚祷祈,发廪平籴,全活甚众,邑人德之,祀名宦祠。见《金华府志》。
周文燫 字伯熙,闽县人。嘉靖癸卯乡荐,知三水县。守廉洁而政宽平,诸不便于民者毅然去之。营建逸举,民不告劳。上官高其能,荐知六合县。见《广东通志》。
石 磐 字民渐,长乐人。嘉靖丙午乡荐。初令临淮,公审编、省里甲,招还流亡甚众。有吏部子经其邑,家奴过索夫役,破仪门,磐笞之,系于狱。留守太监令向伏谒,磐绝不与通,太监遣人来诃责,磐亦笞之,弗顾也。河决沛以西,磐力主筑马堤,功成,人呼为“石公堤”,尸祝焉。擢职方主事,条边事甚悉,尚书霍异奇之。两广倭乱,时磐为岭西佥事,行至肇庆,倭陷双鱼所,雷、廉大震。磐躬督将士出战,复双鱼,斩首一千五百,生擒四百人,追余贼于牛牯墩,富林、铁场,悉平之。擢参议,时督府欲多叙功,磐不可,忤督府意,竟罢归。
林 森 字起新,闽县人,嘉靖己酉乡荐,知嵊县。森奉母孝,尝曰:“吾无以怡母,当为好官以慰吾母。”恤困躬,抑豪右,均图役,吏胥束手。凡例金皆却,以然不能事上官。以调去,行李萧然。里老醵赆,森曰:“必橐中无一钱,我心始安。”卒不受。有行部使者署其考曰:“气尚如山,心清如水”,人以为确言。见《绍兴府志》。
王希周 字文治,闽县人。嘉靖乙酉乡荐,初授瑞安教谕。周秉性冲夷,持身端谨。士之贫者,常捐赀恤之,士以是爱而怀焉。嘉靖辛酉,擢和平知县,仅三月,东埧居民张德杰者,有邻邑人寄宿去,通判黄佳以为盗也,纵牙爪捕之急,德杰受迫而死,因言东埧居民尽窝盗,欲屠之,促县同举,希周不听。夜勒开门发兵,希周曰:“事急矣,无如之何?”遂拔剑自刎,佳乃止。见瑞安、惠州志。
论曰:昔孟氏言:“所恶有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有所不为。”彼王令何患之避而继之以死也。百里之命,惟令所操。民而盗也,令能诛之;民而枉之以盗也,令能直之。胡区区一郡,卒堕左右之奸,而屠戮吾民,且挟令与之俱也。令于斯时,陈说利害,理谕势禁,卒虽凶残,敢不宁承以退,如其不然,则拔剑当车,卒即悍然执兵以与我从事乎?乃智不出此,仓皇自刎,亦其计无复之耳!鸣呼!令何以死哉?虽然令不死,东埧不生,余又安可谓其死之与鸿毛等也?
李遇春 字以仁,闽县人。嘉靖壬午乡荐,由户部郎出知柳州府,调寻甸。遇春和易慈祥,以兴革为己任。筑河堤,浚渠道,置仪田,寝征调,严闭纳石岗等矿场,分属四十三寨夷落,以忤抚臣。再调不赴,寻人至今思之。其居家也,夙以孝友著,盖宗族乡党无间言云。[HT6SS]见《云南通志》。
陈懋观 字孔质,长乐人。嘉靖癸丑进士。初知会稽县,甫数月,政声流浃,以忧归。服除,适山阴令缺,邑人愿得懋观,遂补山阴。懋观为人廉静宽和,顺民好恶,缓征简讼,恬淡若寒士。邑当前令暴虐之后,民喜若更生。征拜给事中,以言事谪推官,调南京吏部郎中。出为庐州知府,士民爱慕,不啻会稽,山阴也。戊辰觐还,渡淮舟覆,不死,人谓天实庇之。寻卒于官。越之民祠于卧龙山麓。见绍兴、庐州二府志。
郑惇典 字君敕,侯官人。嘉靖壬戍进士。初授无为州知州,历刑部郎中,出知袁州府。惇典廉公有威,励精果断,拊循贫弱,禁戢豪强,清逋负,节浮冗,境内肃然,袁人为之谣曰:“抱案吏从水上立,诉冤人向镜中来。”先在无为,筑圩以障水患,民至今德之。为江陵党所挤,居乡以方正称。见《萍乡县志》与《无为州志》。
谢汝韶 字其盛,长乐人。嘉靖戊午乡荐,初授钱塘谕,端士习,正文体,弟子翕然称得师。历令武义、安仁,以廉明著,有惠政,迁承天同知。承天大贾以赀结江陵相,怙势不法,汝韶廉得罪状,置重辟。德安守藏吏多猎民间金,汝韶按治无所贷。以持正,多与时忤,左迁傅吉藩。无何,江陵予告归,诸宗藩稇载而馈,汝韶导王以常礼修唁,江陵大怒。故事王傅客见监司赵观察,故江陵党,希相意,欲抑令如属吏。汝韶笑曰:“王傅之膝可易屈耶。”遂挂冠归,年才四十余。杜门著书,凝尘满席,外事不问也。所著《碎金集》、《天池存稿》。见钱塘、武义二县志。
叶朝荣 字良时,福清人。应隆庆改元恩贡,授九江通判,主督赋。朝荣洁已恤民,逋赋毕登,佐榷关主进,秋毫不缁,免商缗无算,台使者贤之,数令摄邑。瑞昌城有瀼河患,为凿河疏其下流,城得无啮。彭泽城圯,即鸠工修筑,屹然为江省门户之障。二邑人尸祝至今。满六载,擢知养利州,复筑城建学,凿陂塘,垦田导水,经画创置,皆贻民百世利。暇则与诸生谈说经术,迪以纲常,至蛮夷君长亦欵关受学,州俗一新,埒于中土,卒之日,僚属检其囊,仅书数函,衣数袭而已。士民奔走巷哭,立祠以祀。朝荣攻苦督学,专务穷理,以力行为先,而要归于诚,曰:“一不诚则百美莫赎矣。”授徒时,四方士执经如云,以科名显者甚众。大司马吴公文华称曰:“真古人”,大司徒谢公杰称曰:“学为醇儒,士为循吏。”所著有《诗经存固》、《四书述训》、《芝堂稿》行世。见彭泽县、养利州志。
林庭植 字槐聊,福清人。隆庆辛未进士。万历初,知上虞,调龙川县。庭植操履端毅,首禁佛教,定婚礼,建学宫,修县庾,悉却鱼苗牛剥诸例金。猴岭贼作难,霍山白莲社作变,设计剪除,民免荼毒。寻卒于官,士庶罢市巷哭,立祠以祀。见《龙川县志》。
郑懋洵 字克睿,闽县人。万历癸酉乡荐,知南和县,一尘不染,百废俱兴,吏畏民怀。性简亢,与僚属相龃龉,诬以侵赈,遂夺官。时值蒋以忠守广平,怜之,为输其赎。复授徒于临清年余,籍其束脯始得归。见《南和县志》。
论曰:六合元元之众,委命于剌吏,宅生于县令。苟非其人,民受其殃,诚哉是言也。自封建而郡县,汉室良吏为盛,然品而隲之,则爱民如子,吏不忍欺者,上也;所居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者,次也;下此则苍鹰乳虎,令民重足一迹而已矣。三山一郡,乘朱轮而绾墨绶者,奕奕累累。然以慈仁著则驯雉烹鲜,以廉介称则悬鱼尘甑,要皆垂爱民之泽,贻去后之思者也。余详采郡国之乘,悉收而纪之,非有所载,不敢以燕石与荆璞并称。《诗》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呜呼!若赵景纯以下诸前修,庶几近之矣!
林 赐 字伯予,长乐人。洪武癸酉乡试第一。永乐间,教谕乐平,问学该博,持守端严,巍然一时之望。见《饶州府志》。
林 钝 字叔鲁,闽县人。永乐癸卯乡荐,授常山训导。常山久阙科第,钝至,立条约,勤训导,与诸生讲论,或至夜分忘倦,由是士相继登贤书。迁兴国教谕,作人如常山。所在诸生怀之。钝卒,常山、兴国咸立祠祀焉。钝行谊高洁,精于礼经。子三人,后皆登第,曰清源、曰泮、曰濬渊,时谓之“三凤”。
赵 正 闽清人。宣德己酉乡荐。景泰间,授上海教谕,终日坐堂上讲授不辍,夜则振铎以警诸生。既仕而休。及门之士犹念之,曰:“安得如斯人者以励后进乎!”见《上海志》。
陈 汉 怀安人。正统辛酉乡荐,授新兴训导。经明行修,训诲不倦。时寇攻城,汉设策御敌,贼遂引去。有司以其能,檄往招抚,贼首罗寅弟等凡二万余俱闻风归服。见《肇庆府志》。
谢 睿 字元思,闽县人。正统丁卯乡荐。景泰间,授靖安教谕,训人有方。后官至国子监学正,兼翰林院检讨。
翁 宾 字文兴,连江人。景泰庚午乡荐第一。为束鹿训导,学纯行洁,训迪多士,一时彬彬称盛。见《保定志》。
林 荣 字尚仁,闽县人。景泰庚午乡荐。宣德间,为海盐谕,以经义德行为教,诸生贫而束脯者,辄谢绝之。卒于官,几无作敛,士哀而慕焉。见《嘉兴府志》。
曾师孔 字囗囗,怀安人。景泰癸酉乡荐,初授嘉善谕,再补合肥。师孔宅心严正,问学有渊源。势利声华,未尝一涉胸臆。诸生贫者,往往捐常禄助之。禄地弟子交称为良师。见嘉善、合肥志。
吴伯璋 以字行,闽县人。天顺已卯乡荐,授宣城训导,改全州,迁乐清教谕。伯璋三典教职,勤于诲诱,诸生有美质者汲汲造就之,惟恐其不能成也。性恬淡,不以一毫干人,所在有司礼重焉。全州大司空蒋升与其弟少傅冕俱出门下。文定受教尤深,至今粤人谈之。
陈 明 字文显,闽县人。成化戊子乡荐,善属文。历官高唐、沔阳学正。四方之士负笈来学者甚众。
郑 升 字仲平,侯官人。成化癸卯乡荐,署揭阳教谕。问学该博,历寒暑必衣冠与诸生训解经义,尝和龟山《此日不再得》诗以励之。时有议省学仓于际留者,升争之曰:“此祖宗成法,不可变也。使吾师生候支于县司,岂所以养士哉?”事闻,巡抚是之,岭东道学仓赖以不废。升国子助教,官终岷府长史。见《广东通志》。
陈德懋 字时勉,侯官人。弘治辛酉乡荐,任平阳谕。德懋善讲解,于经书要旨多独诣。常集诸生于斋舍,督其课业,察其勤惰,至丙夜不辍。而赈贫却馈,多士相庆得师。见《温州府志》。
郑伯和 字节之,闽县人。弘治辛酉乡荐,授无为州学正,转国子博士。秩满当迁,吏部郎薛蕙,伯和门人也,雅欲超拜伯和他官。伯和固求散地,乃以为寿府长史。居久之,致仕归,卒。伯和坦夷长厚,未第时,以礼经授门下士甚众。及拜官,又每以教为职,故不乐他徙。退而处乡,犹谆谆诲诱后进不倦。闻人之善,若已有之,见人子弟力学,有得辟举者,若已子弟得之也。天性至孝,嫡母林幼抚有恩,遇忌日必哀慕,年逾耳顺,祭犹泣下。亲党贫者,随多寡周给,力虽不足,而意每有余,乡人咸敬服其德焉。见《无为州志》。
高应经 字继道,闽县人。正德已卯乡荐。初授祁门教谕,性行刚介,作人先道德而后文词。语爽气和,恩意恳至,士习翕然不变。历崖州知州。卒,贫无以葬,祁之弟子尚赍金往助,其怀慕若此。见《微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