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万历本 - 第 264 页/共 280 页

齐德成 字中孚,闽县人。质实好义,事亲极备孝养。弟卒无嗣,抚孤女如所生,营葬治奁,悉从其厚。先世业医,至德成擅国技,贫者施以良剂,更助之,不望报也,婴孺因以全活甚众。巡抚赵参鲁闻其行,延至公庭劳之,表其闾。年八十余卒,著有《全婴宝鉴》。   论曰:昔子贡方人,欲以好恶评于乡,乃夫子则以好必于乡之善,恶必于乡之不善也。而后其行端矣。以今观于吾乡,往牒所载李长孙诸人,盖皆务行其德,而急人之困者也。所谓一乡之善士非欤?古称匹夫而化乡人,余奈何使之终于泯泯呼?汉司马迁尝言无岩穴奇策之士,长贫贱好语仁义以为足羞,至谓夫子名布扬于天下,子贡鬻财于齐鲁间,实先后之天,必人富而仁义附焉,安取于乡之好恶为哉?迁羞贫贱,其是非之谬如此。    人文志十三   方 技      宋   林 霆 闽县人。精历数之学,尝作《致日经》以占决,多灵验。理宗朝,得召见。   张宏图 字巨济,福清人。宫保义郎,精星历。宁宗时,尝上封事,谏西湖宴游,诏转一官旌之。著《大礼记》十数卷。   林文韬 字崇孟,福清人。精星历,尝论《史记》、《汉书》中皆书汉大初元年丁丑,而二说不同,盖《史说》祖颛帝历,《汉书》祖黄帝历也。所著有《历集》若干卷。   杨士瀛 字登父,怀安人。精医学,著《活人总括医学真经》行于世。   林 泳 福清人,希逸子。善墨竹,自号弓寮。同邑有陈天民者,幼随父游泰山,学日观道士知归子葡萄,尽得其妙。   费道宁 怀安人。大观中,以丹青召入画院。尤善花卉,多作交枝。闽县有僧圆悟,号枯崖,亦能诗,善画竹石。   陈 通 长乐人。与弟灵皆有道术,能驱雷雨。宣和中,尝召至京,有征验。没后,人多祀之。   元   陈义高 长乐人。有道术,元太祖召赐金帛,归悉以赈施贫者。晋王尝北征,命从行,王欲试其术,时方六月,令高祈雪,高执皂旗麾之,须臾六花飞洒军中。   周颐真 字养元,福清人。至元中从永嘉,弱冠时,遇西蜀吴人,授以隐书及壬遁返闭之秘。岁旱,请祷,每出雷电于袖中,有讦其左道,捕之,颐真立桥侧,而捕者不能见也。自号山雷子,有《洞浮老人集》。   明   钟 志 字汝持,闽县人。精阴阳地理之术。又善楷书,深得欧阳询笔意。同邑有陈旭,字叔旦,亦善楷书,时士大夫皆重之。   郑 浆 字孔济,长乐人。工医术,诊脉能豫知数年生死。亦能诗。   高 凤 闽县人。善卜,遇物辄以意推,不专《周易》。傅鼎未登第时,求占,凤曰:“君第一人也。”既而果然。或怪问其故,凤曰:“吾适剖椰子,而傅君至,其象解员,故占当为解元。”后闽县林士元亦举第一,先数日有镇守内臣欲豫知其人,书一“兴”字令占之,凤曰:“吾窃观尊意,得无在兴化乎?不然也,今所书‘兴’字者,乃从俗省书也。其人在中,而八府俱下,必闽城矣。”凤术奇中多此类。凤尝自占语人:“卜若可信,凤直儒学吏耳,当至五品京职,不知何从得之?”弘治间,果召入京占验,恩授工部郎中。   朱宗明 福清人。善鼓琴。永乐初,征至京,未几卒,赐之棺敛,给驿归。   郑克刚 福清人。善画马,得韩干,赵仲穆笔法。宣德间,诏征入京师,赐御画,其家至今宝之。同时,闽县有周文靖,长乐林景时,皆工山水。文靖又擅长于古松,尝征入京,直仁智殿。   朱孟渊 闽县人。善画人物、番马,效李伯时,同邑时有马景约,工山水;长乐有林真士,亦工山水,俱知名。张士达,工芦雁;林叔弼,工花竹;张德辅,工鱼鸟;林遵性,工墨竹;林宏显,工墨梅;刘祥、李焲,工龙虎佛像,各有所长,而祥犹精医术。   高 淮 字鲁仲,长乐人。工山水,远追房山,近方漫士。登永乐丁酉年乡荐,未仕卒。族子景度,亦工山水;维端,工葡萄。   林 垍 字惟坚,侯官人。善墨竹,海内贵其尺幅。及夏太常昶晚出名,遂稍逊。信阳何景明极推重之,有“临风写雨夺天巧”之句。时有高鉴,工山水,尝自谓种兰道人。鉴子濲,画胜其父。   任 纲 字必用,闽县人。精堪舆家术,所著有《阴阳述》。而赋性耿介,乡人有居官累钜万者,以厚币求卜宅兆,纲深拒焉,退告人曰:“若得吉壤,岂天道耶?吾术固择人耳!”   陈铿韶 字尚声,闽县人。年二十余丧妻,遂散家资求学长生术,时时至鼓山绝顶,默坐竟日,久乃能辟谷。其父以为病狂也,拘系焉。数日见其不食,乃复舍之,铿韶遂远游大茅、武当诸名山,途遇乡人,间有识之者,辄不与言。数年复归,以药囊遗母,乡士大夫或慕之,迎致他馆,亦不与言,后莫知所终。母启视其囊,悉干桑叶也。   论曰:君子务其大者,远者;小人务其小者,近者。然《周官》一书,医卜象数以逮百工,各执艺事以献,是圣知之上,明察之官未尝废也。溯观往昔,扁鹊视垣一方,卜凤占妫五世,束束以微中见奇,九九以□能致大,披图则卧游一室,测圭则坐致千年,是无用之用,曷尝不为有用之用也。《语》不云乎?“泰山不让土壤成其高,沧海不择细流成其大。”世之人奈何以其致远之泥,猥弃而目笑之也。余故悉为论次,见小道可观,俾游焉。    人文志十四   迁 寓      陈   虞 寄 字次安,会稽人。寄仕梁,为宣城王国左常侍,娴于文词,常上《瑞雨颂》。武帝谓其兄荔曰:“卿家士龙也。”侯景乱,避地入闽。陈宝应据郡,欲署幕职,固辞。宝应有逆志,寄上书屡谏,不从,遂隐居东山,杜门称疾。宝应怒,遣人焚其舍,寄安卧不动,纵火者寻自救之。宝应败。僚佐宾客多诛死,惟寄获免。闽人爱寄,名其隐所曰虞公庵。   唐   韩 偓 字致尧,京兆万年人。昭宗时为翰林学士。避朱全忠乱,与常侍李洵、中书舍人王涤、补阙崔道融、司农王标、吏部郎中夏侯叔、员外郎王拯、刑部员外郎杨承休、弘文馆直学士杨赞图、王倜、集贤殿校理归传懿,皆文学名彦,周游荆襄吴楚间,以闽最安,遂同依王审知以居。天祐间,天子思偓忠,复召之。偓终不敢入朝。著有《内庭集》、《金銮密记》、《香奁》诸集。   周 朴 字太朴,吴兴人。唐季,避乱居福州乌石山僧寺。性喜吟诗,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旰忘返。与僧灵观、长官薛逢为友。黄巢陷城,得朴,将用之,朴曰:“吾尚不臣天子,肯从贼乎?”巢怒杀之,涌白膏数尺。后人以为神,祀乌石山,诏赐庙号曰:刚显。   宋   李 纲 字伯纪,邵武人。建炎间,拜丞相,为言者论罢,屡遭贬窜。绍兴初,始许自便,居福州。后数岁卒于寓舍,葬郡之沙溪山。纲,宋名相,虽流落,不忘国家之忧。韩世忠既克范汝为,欲屠建州,纲急往救之。世忠入城,乃别诛有罪者,谓父老曰:“全汝曹命,李相公力也。”初,张浚在谏垣,三疏攻纲。及浚亦自政府谪福州,纲与之欢然相得。浚召还,因附奏以进。高宗虽不能用,深知其忠,叹曰:“大臣不当如是耶?”纲事详《宋史》。   朱 熹 字元晦,婺源人。父松,宦闽,生熹,因家建阳。熹绍兴十八年进士,官终华文阁待制,谥曰文,赠太师,追封徽国公。赵汝愚守福州,时熹避伪学禁入福州,名山胜迹,杖履殆遍,若鼓山、方山、乌石、凤丘诸处,皆有题刻,至今存焉。郡从学者甚众,黄幹、林谟、用中、允中、学蒙、学履、夔孙、师鲁、大春、宪卿、刘砥、刘砺、潘植、潘柄、程若中、余偶、蒋康国、陈枅、孔硕、孔夙、曾逢震、郑文遹、性之、昭先,皆其著者也。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十四日,踪迹在闽日居多。事详《宋史》。   元   郑 潜 字彦昭,歙县人。元至元中为福建监察御史,擢廉访使,后以泉州路总管致仕,寓居怀安瓜山。尝建义仓以教里之子弟,又置渡舟于白苗、阳崎二江口,买田给操舟者之费,郡人至今利之。   蓝 光 字仲晦,临川人。元末,受业吴澄,与危素为同门友。素入中书,荐之,适朵仲谦参政江西,辟光从事。以功授南安路知事,转闽省照磨。寻升检校,综理闽清邑事。改行省都事,因家于闽。元亡,素复为国朝侍从官,又荐光。光谢病不起,深衣幅巾,家居教授五十余载。卒年九十九,葬玄沙。   国 朝   罗 伦 字彝正,吉永丰人。成化丙戌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始,伦对大廷,引宋臣程颐言“人主一日之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宫妾之时少”以为讽,执政欲易之,伦不从,时论韪焉。既拜官,仅两月,大学士李贤葬父还京,乞终制,不许,遂视事。伦上疏历陈古今起复之非,反复千余言,词甚切直。忽旨从中出,谪伦福建市舶司副提举。有请于贤以文彦博待唐介故事者,贤曰:“潞公市恩,归怨朝廷,吾不可袭也。”是冬贤死,明年,召伦还,为南京翰林院修撰。寻以疾乞归,垂十年,卒于家。正德中追谥文毅。伦在闽,学者仰之如山斗。创一峰书院以祀。   舒 芬 字国裳,进贤人。正德丁丑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十四年己卯,武皇帝欲南巡,登泰岱,历淮扬,泝吴越,浮江汉。时宁藩久蓄异志,待衅而发,中外以为忧,大臣科道交疏,谏不听。于是翰林部司咸起而诤,芬疏先入,兵部郎中黄巩等疏亦连入。上大怒,下巩等于狱,罚芬等跪午门。明日,命锦衣卫杖芬等一百有七人,各三十,为首者调外任,芬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世皇帝嗣位,召复原官。寻以忧还,卒,隆庆间赠谕德,谥文节。芬与伦风节相类,今并祀于两贤祠。   丰 熙 字原学,鄞县人。嘉靖初,熙为翰林学士,与永嘉张相议礼不合,谪戍镇海卫。寓于三山之西郊,盖十有七年而卒。熙有文名,陆沉既久,旅舍恒不给,颇干有司。然世以其忤权客死,莫不怜焉。   论曰:自汉以贾谊傅长沙而迁客之名起焉,世之问谪居者辄引为况。然长沙有谊,千古重此郡矣。晋安越在南服,迁寓相望,避地者托迹于崇阿,辞荣者幽栖于空谷,若宋之李伯纪,则以排和议而摈于权奸,朱元晦则以明圣真而指为伪学,斥逐禁锢,坎土禀终身。而一时小人攻击纷拿,张朋党之罗,直空人国而后已。乃易世而下,杖履所临,千岩增色,寸石腾辉。彼蔡京、章惇、吕惠卿之流,至令子孙羞以为祖,后之人奈何竟相寻不悟也?   明兴,罗彝正、舒国裳诸先进皆左迁兹土,或忤权相,或婴逆鳞,迹其所遘,固不啻贾生然。而三山嶙峋亦增重矣!    人文志十五   仙 释      汉   何氏兄弟九人 武帝时父为淮南王客。九人逆知王必败,遂入闽。初居福州九日山炼丹,后徙九鲤湖仙去。四方乞灵,多奇验。   徐 登 永福人。少牧牛山巅,遇异人,得仙术。时有东阳赵炳者亦得仙术,遇于高盖山,各试所能,登能禁水为不流,炳喷酒着树辄成花。又有庄君平者,不知何许人,居福州,人亦疑其仙云。   董 奉 字君异,侯官人。少得道,尝游交州,刺史杜燮病死已三日,奉以三丸药纳之口中,食顷更生。奉尝山居种杏七万株,森然成林,虎为之守。乡有白鼍能作祟,奉驱符斩之,绝其妖。长乐至今称其山曰董峰。   梁   王 霸 自齐时渡江入闽,居西郊之外。少好黄老之术,尝于怡山凿井炼药,能为黄金,岁饥则鬻炼金,市米以济贫者。唐贞元中,观察使即其宅建为冲虚宫祀之,并祀任放、董奉、徐登,为四仙祠。   唐   任 放 天宝中修炼于福州大鹏山,后于此山上升,因名升山。今洗药池、升仙台遗址犹存。按《陶隐居集》云:“晋太康中,任敦自茅山往居大鹏山王霸宅,得金版仙诀。”未知孰是。   黄太和 侯官人。少好导引术,年三十余即弃家入鼓山,妻子求之不得。大顺初,趺坐蹴鳌桥,黄璞游山偶见之,问其家世,则璞五世祖也。璞悲泣,请还家,坚不听。明日率家人往谒,不复见。   宋   白玉蟾 字白叟,原姓葛名长庚,闽清人。七岁能文,应童科。后隐武夷山,事陈翠虚九年得道。博洽儒书,为诗文操笔立就,草书若龙蛇飞动,尤精篆隶,著有《白真人文集》。   彭 耜 字季益,闽县人。早有文誉,师白玉蟾、得太乙、刀圭、火符之术。隐居鹤林,与妻潘蕊珠烹炼九鼎,厥后俱尸解。诏封鹤林真人。   张 圣 永福农家子,貌绝丑。采薪山中,遇异人,啖以苦桃,又与以瓢中水,自此绝粒。素不知书,忽援笔能作字,言人休咎,多奇中。卒而乡人祀之。   唐   义存 姓曾氏,年十七落发。通咸中,卜雪峰开堂说法。唐僖宗赐号真觉大师。著作《雪峰语录》。侍御史黄滔铭其塔。   师备 闽县人。布衲芒屦,终日宴坐,阅楞灵经,发明心地。时诸方禅学有所未决,必从请益。诏赐宗一禅师。   神晏 姓李氏,其先大梁人。年十二出家。梁开平初年,闽王迎主鼓山。尝诵经灵源洞,水声喧轰,叱之,水逆流东涧。   义收 不知何许人,居万岁寺。时春不雨至夏,义收乃积薪通衢,自焚以祷,烟举而雨降。其后洪州大旱,闻其名,诣请,收断左臂与之。臂入境,雷雨大作,其臂随飞去。是日收闭关入定,出关两臂宛然。   大智禅师 长乐人。幼事龙泉禅师,浣巾于井,见二小龙戏水中,以钵探二龙献于师,师奇之,令削发游方,因戒曰:“逢马则参,逢丈则止。”后至百丈山参马祖禅得道。著有《丛林清规》传于世。   僧铨 居连江独觉岩。宣宗时,与怡山大沩为友。峰顶有巨石,铨指叱之,诘旦,移山下,俨成一室,铨趺坐其中。岩有猛虎,为猎矢所中。铨为拔去,后数日疮愈,虎来谢,出入相随。政和元年,敕赐慈惠禅师。   宋   本逸 闽县人。九岁出家,参庐山禅师,入室顿悟宗旨。元丰中,诏住大相国寺,赐正觉禅师。   论曰:攻乎异端,圣有明训。仙释之流,君子所不语也。然盈宇宙间,有穷于理而为众有之所无,亦有生于事而为众无之所有者。是故辽东归鹤,去家已越千年;山中残棋,罢局忽更数世;尚方之双凫栩栩,西还之只履翩翩,此皆志之《齐谐》,要当存而不论耳。若夫羽翰生于白日,何益寻常;盂钵发乎青莲,总归幻妄。祈灵者空劳于泰畤,舍身者罔救于台城,司世教者毋以正从邪,毋以邪乱正,则常道大明,而群慝不作矣。《诗》曰:“我求懿德,肆于时夏。”    人文志十六   邪 佞      宋   林 希 字子中,福清人。嘉祐二年进士。神宗朝,同知太常,礼院遣使高丽,希闻命惧形于色,上怒,责监杭州店务。历迁中书舍人,言者疏其行谊浮伪,士论羞薄,不足玷同列,出知苏州,进知成都府。会哲宗亲政,章惇用事,欲使希典书命,逞毒于元祐诸臣,且许以执政,希欣然任之,遂留为中书舍人。时方推明绍述,诸密议希皆与闻,凡司马光、吕公著、大防、刘挚、苏轼、苏辙十人之制,悉希为之,词极丑诋,至以“老奸擅国”阴斥宣仁,读者无不切齿。一日,希草制罢,掷笔于地曰:“名节坏矣。”历迁吏部尚书。始惇疑曾布于枢密间已,使希为贰以相伺察。希怨惇不引为执政,遂叛惇附布。会邢恕论希罪,惇因并去之,罢知亳州,布不能救也。徽宗立,以其词命丑诋之罪,夺职以死。希祖高,父概,弟旦,皆名贤,希独不类,为家声之玷云。   林 摅 字彦振,长乐人,徙姑苏。以父荫得官。蔡京讲明熙宁、元丰故事,引为援,累迁翰林学士。初,朝廷数取西夏地,辽为请命,摅报聘,承京密旨,语言激怒辽人,以开边隙。辽绝其饮食者三日,乃遣还。言官论其生事挑畔,犹除礼部尚书。因辽人来诉,出知颖州。寻召为开封尹。会张怀素妖事觉,摅同郡史余深杂治,得士民交关书疏数百,摅请悉焚之,以安反侧。而京与怀素最密,摅实为京地也。京德之,加秩二等,一岁九迁,至光禄大夫,值胪唱贡士,摅当传姓名,不识“甄、盎”字,帝笑曰:’卿误也。”摅不谢,而肆诋同列。御史弹其寡学倨侮,失人臣礼,黜知滁州。寻起越州永兴军,徙大名府。复为帝言辽国携贰,兼而有之甚易,盖以曩辱故修怨云。其后北伐,实兆于此。加观文殿学士,言者复论罢之。还姑苏,疡生于首而卒。诏录其子伟直秘阁,数月死,嗣遂绝。靖康元年,以京党追贬。   余 深 罗源人。元丰元年进士及第。累官御史中丞,治张怀素狱,事连蔡京与开封尹林摅,曲为掩复,狱辞连京者辄焚之。京遂立引深,骤至执政。京既致仕,深不自安,累疏请罢,出知青州。政和初,京再赴都堂治事,深复入为门下侍郎。七年,拜少宰,迁太宰,进少保,封丰国公,寻加恩特进观文殿大学士。深谄附蔡京,结为死党。京奸谋诡计,深之功多焉。屡为言者所弹。建炎初,降中大夫,临江军居住。子日章徽猷阁待制,亦以论免。   王祖道 字若愚,闽县人。治平二年进士,累官左司谏。徽宗疾其依阿苟容,出知海州,转知桂州。蔡京方开边,祖道欲乘时徼富贵,诱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土,夸大其辞,言向慕者百三十峒,五千九百家,十万余口,幅员二千里,宜置溪峒司主之,诏以祖道为怀远军。又言黎人为患六十年,今愿内附,得地千五百里,请增提举溪峒官。又言地、文、兰、那四州皆内附,请立安抚都监。累进祖道兵部尚书。徭黎渠帅胥忿之,蜂起侵剽。诏问不能对,京庇之,犹除端明殿学士,知复州。复以刑部尚书召,卒赠宣奉大夫。祖道在桂四年,厚以金帛官爵,挑诸夷建城邑,调其戍,辇输内地钱米无算,地瘴疠,戍者亡大半,实毫无益于县官也。蔡京既自为功,祖道遂躐取显荣。张商英为相,追贬之。京重相,复还其秩。是后庞恭孙、张庄、赵遹、程邻皆以招地受上赏,大都效尤祖道。祖道起冗散,骤致美官,而朝廷受其敝矣。   郑 丙 字少融,长乐人。绍兴十五年进士,积官吏部尚书。初,浙东提举朱熹行部至台州,奏台守唐仲友不法事,宰相王淮庇之,丙迎合执政,竟劾熹欺世盗名,不宜信用,御史陈贾和之。其后为庆元学禁,善类被厄,丙实戎首云。尝知泉州,为政暴急,黎民仇之。   陈自强 字勉之,长乐人。淳熙五年进士。尝为韩侂胄童子师。侂胄一日毕集从官,先延自强,再拜,次召从官同坐,徐曰:“陈先生穷途可念。”明日从官交荐其才,除太学录。数月,迁秘书郎。半载,擢御史中丞。一月遂登枢府。由选人至内地,才四年。嘉泰三年,拜右丞相,历封祈、卫、秦国公。侂胄专权,苞苴盛行。自强尤贪鄙,四方致书,必题其缄:“某物并献”,无则不开。纵子弟亲戚关通货贿,仕进干请,必谐价而后予。自强家火,侂胄遗之万缗。执政及列郡闻之,各有助随,获六十万缗,倍所失之数。创国用司,自为国用使,掊克民财,州郡骚动。方侂胄欲为平章,犹畏众议,自强首率众官入奏,每称侂胄为恩主恩父,而呼其堂吏史达祖为兄,苏师旦为叔。侂胄将用兵,自强实赞决之,遂开边祸。吴曦有逆谋,求归蜀,厚赂自强,为请于侂胄,纵之归。曦卒受金命为蜀王。侂胄诛,诏罢自强丞相,未几追三官,永州居住。又责韶州安置,复籍其家,责雷州安置,后死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