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万历本 - 第 262 页/共 280 页

王 普 字伯照;刘藻,字昭信;任文荐,字远流,俱闽县人。朱文公常评福州先辈明礼者三人。普为最优,藻次之,文荐又次之。普兼精律历,官至侍郎。藻终布衣,尝解《易》有曰:“见险而止为需,见险而不止为讼,能通其变为随,不能通其变为蛊。”文荐,绍兴进士,官终秘阁修撰,王十朋尝称其直道立朝,所著有《六经章句》。   陈宋霖 字元滂,长乐人。登绍兴进士,官终秘监。初知同安,适朱文公为簿,因得友于文公。其孙枅,字自修,遂受业焉。当时为文公所友者,又有古田程伯荣,沈有开,傅子渊。   刘世南 字景虞,长乐人,乐昌尉嘉誉之子。嘉誉,字德称,李延平门人也。世南少从林之奇游,与吕祖谦为友。秉礼蹈义,乡党敬之。官至吉州司理参军。子,砥、砺。   砥 字履之。六岁日诵千言,每览古人忠孝大节,辄激发慷慨。初尝读释老书,叹曰:“此不足习。”乃治举子业,又叹曰:“此不宜专习。”闻文公得濂、洛之传,遂与弟砺师事焉。文公盖深器之。举乾道二年进士,以时方攻道学,不复有意仕进。为文宏博,亦工于诗。   砺 字用之。幼颖悟,中童子科。及从文公游,笃志于学,蔡元定编置道州,砺与其兄独冒时禁厚馈之。   林 谟 字丕显,连江人。始与吕祖谦同师林之奇,及祖谦讲学金华,谟往从焉。祖谦谓诸生曰:“此闽中瑞物也。”后又谒朱文公,自以年且老,不得时见,乡人有得文公学者,必造而问之,笃志如此。   潘 植 字立之,怀安人。父滋,林之奇高弟也,黄幹尝学焉。植与弟柄往武夷从朱文公游。雅工文词,而不肯试有司。其学以务实为本,师友称之。   余 偶 字占之,古田人。朱文公门人,与吕祖谦、黄幹为友。所著有《克斋集》。时同邑游朱文公之门者,又有林师鲁、林大春。   蒋康国 字彦礼,古田人。绍兴进士。尝从朱文公讲论,文公《楚辞集解》多资之,学者称鼎山先生。   苏大璋 字颗之。古田人。少颖悟绝人,庆元间进士。除道州教官,以阐明正学为己任。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郎。时方严伪学之禁,大璋转对,力言其不可,执政恶之,出知吉州。归卒于家。初,大璋父鸿,乡人称其有阴德,及大璋贵,邑尝大水坏民田庐,岁比不登,大璋又为邑上书,诏遣常平使者赈贷,乡人尤德之。   林亦之 字学可,福清人。莆林光朝门人也。讲学聚徒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未及命而亦之卒矣。学者称纲山先生。刘克庄评其文高处过《檀弓》、《谷梁》,平处犹与韩并驱。著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玉融志》、《纲山诗集》。亦之之学传之陈藻,藻之学传之林希逸。藻,字元藻,希逸,字肃翁,俱亦之同邑人也。藻甘贫苦学,著有《论孟、庄子》、《杜诗解》并诗集,学者称乐轩先生。希逸,绍定进士,授平海军节度推官,以清著声。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登对,乞信任言官,又乞早决恢复大计,以慰人望。上皆开纳。后官终中书舍人。所著有《易讲》、《春秋传》、《老庄、列口义》、《考工记解》、《竹溪稿》行于世。初,林光朝之学,传至希逸益显,希逸既贵,言于朝“亦之、藻,经明行修,终于布衣,宜褒录以厉后学”,诏从其请,俱赠迪功郎。   林万顷 字叔度,福清人,著《诗、易、春秋解》。同县有夏良规,字遵矩,著《六经、语、孟解》。林环,字景温,著《通鉴记纂》。林文昭,字宗范,著《论语注》。又有连江李琪,字孟开,官至国子司业,著《春秋王霸世纪》。   林用中 字择之,古田人。始从林光朝学,其后又从学于朱文公。文公喜其笃信,尝目之曰“畏友”也。与建阳蔡元定齐名。用中不求仕进,赵汝愚帅闽,尝亲造问政焉。弟允中,字扩之,文公称之“晦外而明于内,朴外而敏其中”者也。用中有《草堂集》,真德秀为之序。   林夔孙 字子武,古田人,朱文公门人也。党禁起,学者惧及祸,遂变其学,多更名他师,惟夔孙从讲学不辍。嘉定中特奏名,为县尉。有书《本义中庸章句》并《蒙谷集》,丞相江万里尝师夔孙,为序其集以行于世。   林学蒙 字正卿,一名羽,永福人。从朱文公学。伪学之禁起,因筑室龙门庵下,讲明性命之旨,不求仕进。所著有《梅坞集》传于世。弟学履,字安卿,亦游文公之门。   潘 柄 字谦之,怀安人。年十六即有志于道,与兄植同往武夷从朱文公游。潜修笃行,著有《易解》、《尚书解》,发明圣经之秘,学者尊为瓜山先生。   国 朝   郑 旭 字景初,闽县人。洪武初,举学行,为国子掌仪。上幸大学,亲选才德兼备者十人以传东宫,旭居第二。后以蜚语谪吏云南二十余年。建文中,复以明经起为高安训导,卒。旭居家孝友,其学于五经、百家、诸史无所不窥,为名士王偁、林志所推重。著有《诗经总旨初学提纲》、《咏竹稿》诸书。见《云南通志》。   陈 全 字果之,长乐人。永乐丙戌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修《大典》书成,召赴行在。又修《性理大全》,以劳擢侍讲,署翰林院事。全公勤笃慎,所著有《蒙庵集》。   陈景著 名从,以字行,闽县人。举永乐乙未进士第三,授翰林编修,预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丐禄便养,改本府教授。及父没,复以母老不愿仕,终于家。   孙 芝 字廷秀,连江人。宣德中,以国子生授庆都县令,擢守沔阳。时有建议欲删削《孟子》书者,芝上疏极论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后官至参议。   陈克震 怀安人。成化辛卯乡荐,授慈溪训导。克震教人,以身率之。诸生中贫而力学者,资其费。门下明经举者甚众。初,克震少贫,耕于野,以舟载粪,舣石桥侧,时月夜,诸生方聚讲《中庸》,克震戟手从旁听,窃笑之。诸生怒:“吾辈讲学,傭也何知?”克震曰:“不然。吾家贫业农,盖常学而闻于师,异乎诸君之说也。”遂为讲解其义,诸生叹服,改容礼焉。官终长史。   郑守道 字用行,侯官人。嘉靖戊子乡荐。守道于书无所不窥,而学务穷理,尝主白鹿洞教事。著《太极图说意》并《易乾坤上下系辞解》、《大学讲章》,深思精诣,能阐周、程之秘,盖大有功于来学者也。其令夏津,扶弱抑强,风节矫矫。复建书院,与诸生讲晰经义,而一时文学之士诜诜兴起。善政善教,实兼之云。见《东昌府志》。   论曰:昔宋王介甫以《新经》簧鼓天下,凡有绍明正学者辄斥其伪而攻之,凌夷至于乱华,其祸若斯之烈也。   明兴大一统,诸不在孔氏之科者,绝勿使并进,其学以濂、洛关、闽为宗。正、嘉间,新说复起,弥近理而大乱真,士附其门者皆得缩取荣名,于是一唱百和,如伐木者呼耶许,然徐而叩之,不过徼捷径于终南,而其中实伥伥然莫之能省也。晋安诸先正不敢倍其师说,盖自郑景初而下,阐明道术,演绎圣真,修己诲人,笃行力学,亦庶几于升洙泗之堂,而尊博约之训者矣。呜呼!秦恶儒生而坑之,苏子瞻以为李斯乱天下,皆出于其师荀卿高谈异论而不顾者也。此非有慨于王介甫而言与?然则世之习为新说者,可以悟矣。    人文志十  文 苑      唐   陈通方 闽县人。贞元十年及第,号称名士,省试《春风扇微和诗》,至今诵之。   陈 诩 字载物,闽县人。贞元十三年及第,三府交辟,以文名于时。官终户部员外郎、知制诰,有诗集十卷。   邵楚苌 字待伦,闽县人。贞元十五年及第,以诗名,有题《马侍中轩亭歌》著于时。终校书郎。   王鲁复 字梦周,连江人。大历间献诗,得从事邕府。鲁复自高其才,尝谒郎中皇甫湜,久未获见,移书责之:“韩文公接贤乐善,孳孳不倦。公师其文,安可不师其道乎?自此当携酒吊文公墓,不及门矣。”湜乃谢之,在京师,尝草衣骑牛,闻台省有疑狱,白时相,愿往鞫之,其清狂若此。   陈去疾 字文医,侯官人。元和十四年及第,得告还家。观察使裴义特礼异之,改名其乡曰桂枝。后为邕府副使。卒,有诗一卷行世。   欧阳衮 字希周,闽县人。友于项斯,与齐名。宝历元年及第,官监察御史。二子琳、玭,皆登进士,复中宏词,以诗赋世家。   林简言 字欲讷,福清人。少有文名,举太和四年进士,官终漳州刺史。尝慕韩文公为人,上书自通。所著有《汉武封禅论》,见《唐文粹》。   郑 鍼 字申虞,闽县人。会昌二年及第,文笔峭绝。累官国子司业,刑部郎中,郢、安、邓三州刺史。同邑又有林滋,字厚象;詹雄,字伯镇。时称“調文、滋赋、雄诗,为闽中三绝。”滋会昌及第,累官兵部郎中。雄布衣。   陈 镛 字希声,侯官人。大中元年及第。文类西汉,尤精史传,终鄂州刺史。   林 杰 字智周,侯官人。六岁赋《王霸坛诗》云:“羽客已登云路去,丹砂草木尽凋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礼旧坛。”大中四年举神童,年十七卒,副使郑立为作《奇童传》。   连 总 字会川,闽县人。咸通九年及第,善作赋,诗人温庭筠称之。   张 莹 字昭文,连江人。大顺元年进士。词赋高丽,蔚有时名。仕至礼部尚书。   黄 璞 字德温,侯官人,后徙莆田,少与欧阳詹齐名。大顺二年进士,官至崇文馆校书郎。昭宗时归隐杜门。黄巢兵入闽,以璞儒者,戒勿毁其居。自号雾居子,所著有《闽川名士传》及文集二十卷。   沈 崧 闽县人。乾宁三年进士,与临安罗隐齐名。因归省过临安,钱肵留为镇海军掌书记,奏授兵部尚书。及元膟即位,拜丞相,卒谧文献。有集二十卷。   翁承赞 字文饶。素工诗文,乾宁三年进士,擢宏词科,任京兆参军。天祐初,以右拾遗受诏册王审知为瑯琊王。梁开平间,复为闽王册礼副使,寻相闽。有诗集及《昼锦宏词》等集,见唐《艺文志》。   林 谞 闽县人。养高不仕,善属文,搜采异闻,作《闽中记》十卷行于世。   五 代   林 鼎 闽县人。父无隐,以诗名于时,寓居明州之慈溪,鼎从焉。鼎善属文,能书,仕吴越为丞相,有文集数十卷。时古田有余膟,字裷美,仕南唐,著有《拾遗集》,亦寓居南剑之将乐。   萧 膺 字次元,侯官人。开成三年进士。是岁闽中登第者四人,朝士诗云:“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江南折四枝。”闽,于是号“文儒之邦”。膺,官至大理司业。   宋   林洪范 闽县人,幼苦学,长博通经传,属文宏丽,构思敏捷,累举不第。后还家教授乡里,著《诸经义方》数十卷。   林 陶 闽县人。景德四年中宏词科,累官比曹员外郎。著《元统》二十卷,文旨精博。   蔡伯俙 福清人。祥符中应童子科,真宗见而嘉之,赐诗有云:“七闽山水饶灵秀,四岁儿童应盛时”。寻赐东宫伴读,官终乾州佥判。至今名其乡曰:“蔡奇。”   陈简能 字知柔,闽县人。深于古文词,尤有士操,祥符五年及第。   林子充 林仲嘉 俱福清人。子充著《论语诗》五十首,林之奇解《论语》,多引用之。又有《指南集》三卷、诗二卷。仲嘉工于诗,名流郑侠、王圣时、林图南、李天与俱与为友,有诗三卷。时号“古屯二贤。”   郑叔豹 福清人。元祐间,上《兵器图》、《宗祀书》、《明堂制度》及《酌享冕服之仪》数卷。兄叔熊亦好谈兵。   黄邦俊 永福人。政和二年进士,累迁大理丞,后知英州。著《真阳共理集》二卷、《胥训告文》三卷,纂《韵谱》六卷、《强记集》八卷。   陈若冲 字德用,福清人。绍兴二年进士。以经学词章为汪彦操,柳彦质、李邴、赵鼎所知,著有《蓝溪集》。同邑许拱辰,著有《玉融新对》。高若虎,字仲容,著有《渤海诗话》。   萧德藻 字东夫,闽清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常宰乌程,后遂家焉。所居屏山,千岩竞秀,自号“千岩老人”。杨万里称云:“近世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所畏也”。著有《千岩择稿》。   陈友声 字广宗,长乐人。嘉定进士。尉上高时,吏民安之。前此邑士罕寻声律,友声选赋百余批点与诵,俾知作赋之法,上高词赋遂甲他邑。闽县曾噩,字噩甫,学问淹贯,文章简古,庆元时尉上高,亦有声。   朱金发 字冕仲,福清人。尝作《天人相与之际论》,陈傅良称之。福清有二仲,谓冕仲与余南仲也。淳熙十四年擢第,调龙岩簿,著史论三卷。   林文之 字子彬,福清人。宋季,文体纤弱,文之独刻意追古作者,刘克庄常谓之曰:“后来文印属之子矣。”所著有《通鉴纲目朱墨》并《若存文集》。   林宗道 字仲学,福清人。景定间乡荐。性聪敏,为文章立就。又善隶书,晚年用笔益苍劲。   余元泰 罗源人。文词博雅,景定中进士。常采邑先贤事可裨名教者类编成书,名曰《钟嶂嘉话》。其后邑人陈灿又为补遗。灿,字文奎,事母以孝闻。   余发林 字希董,古田人。咸淳七年进士,授崇安县尉。博学有俊才,为文操笔立就。及卒,门人集其文,号《爱梅集》。   郑东起 旧名震龙,福清人。家居教授常百余人。为文章有气魄,亦善书,人多宝爱之。   黄 谔 字忠甫,福清人。博群书。所著有《玉融志》、《容安拾稿》。同县卓立著《西溪文集》,陈宽著《龙门集》、《纪梦集》、《黄锐集》、《龙山集》,陈革著《中隐集》。   吴 鉴 闽县人。工文词,简洁清新,为时所重。其集多散逸,而残编断简,士夫家间有存者。   元   郭 隚 字德基,长乐人。至元中,举遗逸,授泉山长,迁兴化路教授,改吴江州,再迁兴化,卒。隚为人易直修洁,其诗文亦平和沉深,不以琢镂为工。   国 朝   林 鸿 字子羽,福清人也。少任侠,喜读书,洪武初,以荐授将乐训导,居七年,擢拜膳部员外郎。高皇帝临轩试《龙池春晓》、《孤雁》二诗,一日名动京师。无何,自免归。归益肆力为诗,数游三山,三山士从者如云,周玄、黄玄、赵迪、林敏、郑关皆知名。迪,字景哲,连江人;敏,字汉孟,长乐人;关,字公启,闽人;二玄自有传。其后闽人言诗者皆本鸿也。有《鸣盛集》十卷。   高廷礼 一名棅,字彦恢,长乐人。本宋尚书张镇后也,祖麟继于高,遂氏焉。棅事亲以孝闻,博学工诗。尝总唐人三百年诗,扬扢其品,定其正变,凡百余卷,曰“品汇”、曰“正声”,要其宗旨,则归于开元、天宝间,鉴精论核,海内翕然宗之。   文皇帝时,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迁典籍,卒。棅又善书画,客有求者,辄自戏“欲我作无声诗耶?”,世称棅有三绝云。有《啸台》、《木天》二集。   王 恭 字安中,闽县人也。少食贫,樵群山中,自称皆山樵者。善为歌诗,挥毫立就。永乐初,以荐至京师,与修《大典》,同郡王偁戏之曰:“君无以会稽章绶故来耶?”恭笑谢曰:“无深诮我。我山中斧柯,故自无恙。”及《大典》成,授翰林典籍,不就也。归益徜徉丘壑间,足迹所历殆遍。有诗数十卷,曰《白云樵唱》、曰《凤台清啸》、曰《草泽狂歌》。庐陵解缙称其“布衣萧然,不慕宠荣,强之而起,若凤鸣朝阳”云。   王 偁 字孟易攵。其先灵武人,父翰,元季为闽行省郎中,后遇革命,弃官匿永福山中,遂家焉。偁少孤,从父友吴海学,于书无所不通,意气豪爽,解缙常称其“人品当在苏长公之列,文亦相类,至于诗则凌轹汉唐,眉山不及也。”偁,举洪武二十三年乡试,游太学,以养母归。母卒,庐墓六年。永乐初,以荐授翰林院检讨,为《大典》总裁官。后从英国公张辅平交趾。交趾叛,偁坐谪交州。又坐与解缙善,逮囗诏狱,庾死。所著有《灵舟集》。   陈 亮 字景明,长乐人。故元儒生也。其为诗冲淡悠远,有陶、孟之致。洪、永中,累诏郡县征遗逸,或推毂亮,亮笑不应,作《读陈搏传诗》以见志。筑小楼山中,购四方名书藏之,每与文士,高僧命酒泛舟,登山寻寺,意豁如也。其诗辄不尽传。   唐 泰 字亨仲,闽县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授行人,历官陕西按察司副使。泰善为诗,然多轶不传,所见《善鸣集》中。   郑 定 字孟宣,闽县人也。善击剑,工古篆、行书。陈友定辟为记室。友定败,亡命交、广间,久之还,遂居长乐。洪武末年,征授延平训导,历国子助教。所著有《澹斋集》。   周 玄 字微之,闽县人。永乐中,以文学征,授词部郎。其为诗瑰奇悲壮,尝赋《揭天谣》,论者以为不减长吉云。初,玄游长乐,令苍头肩书数千卷,止高廷礼家,无何别去,尽弃其书,曰:“在吾胸中矣。”其颖悟如此。   黄 玄 字玄之,本将乐人也。林鸿为将乐教官时,玄严事之,鸿尝有诗谓“青衿二十徒,达者惟黄玄”云。及鸿家居,玄挈妻子入福州,终身师焉。久之,以岁贡授泉州训导卒。自林鸿以下,皆同时相倡和,称“闽中十才子”。其一为王褒,另入名臣传。同时又有马郡丞英,字德华,福清人;唐编修震,字士亨,闽县人;王明府键,字时钥,侯官人;郑布衣恺,闽县人;郑布衣洪,字公量,怀安人。然著作不少概见。震扈驾道卒。高皇帝遣使归其丧,亲为文谕祭焉,亦异数也。   张以宁 字志道,古田人也。元泰定中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洪武二年,征至京师,奏对称旨,命撰《钟山说》,上之,仍拜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遣使安南,未至其国,会安南王已卒。国人请授印于世子,以宁不许,使介驰请命。上大悦,玺书嘉劳,又御制诗十章慰勉之。以宁寻卒交州,诏迎柩归葬,给三岁禄,恤其家,皆异数也。以宁忠厚通敏,娴于词令。所著有《翠屏淮南纪行》诸集,金华宋濂称其“丰腴雄峭,清圆委蛇,为一代奇作”云。   陈子晟 字仲昭,连江人,善属文。洪武壬子举于乡,时方弱冠,朝议少之,俾入太学,迁为荆王伴读。从学士宋濂学,文益奇进。久之,随王之国,誉直敢谏,藩僚谀者辄面折之。还京师卒年二十六,方孝孺铭其墓,称子晟敏而专,退朝览诵不少辍,每一文出,诸老儒皆叹以为不及也。   郑居贞 其先新安人也,父潜官闽,遂家于怀安之瓜山。潜自有传。居贞,洪武中举明经,历官河南左参政,既去,吏民怀之。居贞雅与方孝孺友善,孝孺教授汉中,居贞作《凤雏行》赠之。孝孺难作,居贞亦坐死。所著有《闽南关陇归来桧廷》诸稿十卷。孙垍,亦能诗。   陈 登 字思孝,仲进子也。仲进见良吏。登举才学,仕浮梁丞。永乐初,以登书拜中书舍人。登博极群书,于篆籀学最精。凡周、秦以来石刻残缺无可考,皆能辨之,十不失一。入直,时待诏吴郡滕用亨负书名,见其后进,忽之,屡众辱登,登不校也。一日,辨难许氏《说文》,登随问条答,如指诸掌,用亨愧服,不敢出一语。宣德间,卒于官。   陈 辉 字伯炜,闽县人。举永乐乙未进士,授监察御史,官终广东按察副使,居官有清名。辉才识高远,工诗,善鼓琴,名其集曰《琴边清唱》。草书学怀素,老而笔力尤劲,解缙雅推服之。   陈 廉 字平叔,福清人。性旷远,不乐仕进,筑室黄山,读书其中。善草书,得怀素法,尤工篆、隶,求者如市。每遇故人兴会,辄解衣挥洒,顷刻数十纸,其他贵要求之,不屑也。林鸿,王恭等皆与游,重其为人。其后正德间有林火阜,嘉靖间有林天骏,王建中,皆闽县人。火阜,字惟大,工署书,迳丈逾佳。天骏,字守良,官胶州知州,其小篆学李斯。建中,字懋德,官博士,草书学陈廉。皆声价重一时,诸公贵人丐请无虚日。然此数子者,非独其技工也,诗文亦有可观者,故得并论。   傅汝舟 字木虚,侯官人。博学有异才,攻四声擅名。时御史李元阳闻而欲见之,汝舟角巾道服至戟门,见御史岸坐堂上,却立不肯进。元阳不得已,迎之入,与谈经史、性命、象纬、术数、诸子百家,其应如响,始大惊异,卒上客礼之。然汝舟性高旷,翛然有世外之想,远游桂林、象郡间二十余年,乃归,卒于家。所著《啽呓弃存》、《越吟》诸稿。同时有林釴,字克相;高濲,字宗吕,三人者皆以诗与郑善夫友善。釴,举进士,官御史,其为文好用奇字,令人不识为工,久之己亦不识也。濲,终布衣。   林 炫 字贞孚,工部尚书庭木昂子。正德甲戌进士,授礼部主事。炫才识通敏,为诗文富丽便捷,以是早得时誉。嘉靖初,以议大礼忤执政,废于家,益肆力文章。喜宾客,车骑填门,觞咏自适,与邑人袁达、张万里赓和,每一诗出,人争传诵之。后起,官至通政司参议,卒。子世璧,自有传。   林春泽 字德敷,侯官人。正德甲戌进士。春泽邃于礼经,学者多北面之。其诗词秀味永,正、嘉初鲜有俪者,林文恪宗伯亟称焉。官至程番太守,享年百有四岁,洵人瑞也。子,应亮。   应亮 字熙载。嘉靖壬辰进士。早有诗名,而雅以经世为抱,由郎署历藩臬,晋户部右侍郎,谢事归。尚奉太守公杖屦几二十载。时孙如楚,亦以学宪在告。金紫三世,莱彩一堂,海内传为盛事。   廖世昭 字师贤,怀安人。正德丁丑进士。世昭为人,体不胜人,而金苦读书。始授海州守,以病丐教职。居官吾伊不辍,襆被萧然,无何夭死。同时有郭波,字澄卿;方邦望字表民,皆喜为诗。波古健,学杜而短于才;邦望平淡,学孟而学不足以克之。波举进士,官户部主事;邦望举于乡,官惠州府推官。   袁 达 字德修 张万里字广陵 皆能为诗。达,才富而词冗;万里,思敏而理疏,故名皆不显。达博学强记,性迂,不晓事,世谓达为癡。免贵溪令,家居,自负其才。嘉靖间诣阙下献赋,执政以其无奇也,罢之。达大穷归。万里有侠气,受知于督学江以达。及贡之京师,以达因事下诏狱,万里倾身护之,卒脱其死,不令知也。然负时名,久不第,郁郁不自得。性嗜酒,醉后睥睨达官胜己者,辄使酒谩骂,人多畏而避之。官终广湖都司经历。   祝时泰 字与亨,侯官人。嘉靖壬午乡荐,授工部司务,官终德府长史。时泰长于诗,法律严谨,间出奇语。善与人交,缓急不侵,为然诺。罢官归,寓武林,与诸名士结诗社。   龚用卿 字鸣治,怀安人。嘉靖丙戌进士第一人,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用卿美须眉,丰神朗莹,精举子业,为古文诗歌不尚浮靡。其同时有陈节之,字尹和,闽县人。嘉靖己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未几,改翰林院编修,迁中允。扈驾南巡,卒于途。其文亦简劲有法。   林懋和 字惟介,闽县人。少丧父,家无立锥,顾好读书,不事事,族戚咸厌弃之,独与寡母茕茕相依,即冻馁,志益励。懋和天资绝人,举嘉靖辛丑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郎,有廉能声。出督楚学,所识拔皆知名士。历广东左方伯,丐归,年才四十耳。懋和虽扬历中外,手不释编,家藏书数万卷,闭户读之。三教九流,历数医卜之学,罔不穷究其秘。每与客谭,坟素外无他及也。诗文秀整典则,不尚浮靡。年八十余卒。所著有《栎寄集》及《双台诗选》。   刘鹤翔 字云卿,世扬子。嘉靖辛卯乡荐,官彭泽知县。鹤翔能为古诗文,亦雅健有典则。其同时孝廉有谢宜相、谢启元、薛钦、徐褃、叶麟,俱云能诗,然步趋不失,而正始之音寝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