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91 页/共 974 页

遗城还京时止留四门其宣徳承安髙逺并窒之以  慎所守永乐甲辰秋仁宗嗣分遣将臣大饬边防命  永寜伯谭公广佩镇朔将军印充总兵官来镇于斯  修营垒缮甲兵严斥堠复命工甃围四门创建城楼  角楼各四座以谨候望铺宇百七二间以严廵防二  十年间边燧不兴兵民安于无事宣宗及今上改元  正统之五年予自内台奉玺书出巡塞北凡兵民安  否粮刍盈耗边备弛张刑狱清滥并听厘而正之睹  其城土不坚雨辄倾坠非直人疲于修筑遇警亦不  利战守因封章上闻特命都指挥使马升督属分兵  伐石陶甓炼石为灰以包砌之自辛酉夏启工时则  有叅将都督朱公谦都指挥纪公广叅谋戸部侍郎  刘公琏同寅协恭左右赞理乙丑秋又得今总戎武  定侯郭公玹以戚里世勲之重来代谭公委心自任  夙夜孜孜督同都指挥董斌暨诸官属严励士卒殚  力竭诚至丙寅秋九月工始完其城厚四丈五尺址  甃石三层余用砖砌至垜口髙二丈八尺雉堞崇七  尺通髙三丈有五尺面阔则减基之一丈七尺四门  之外各环以瓮城甃砌如正城之法瓮城之外又筑  墙作门设钓桥遇警则起以絶奸路隍堑浅狭尚有  待于浚涤复即城东偏之中筑重台建髙楼七间崇  四丈七尺余五寸深四丈五尺广则加深二丈五尺  五寸焉上置鼓角漏刻以司晓昏昼夜十二时之节  俾人知儆动而不懈于经理其檐二级南扁曰镇朔  北扁曰丽谯盖取镇静髙华之义其规制可谓宏丽  周密矣总镇诸公曰永固功成茍无文以纪来者孰  知修营之难哉因速予为记予惟城池者古今保民  之藩屏也粤自周公营洛邑其制乃备后世因之以  基太平之治我国家列圣相承措天下于泰山盘石  之安者亦惟城池是赖虽中州内郡列城相望而况  边塞乎诸公汲汲于斯真虑及万世而不负重任矣  继自今人望层楼翚飞万堞岩耸直拟古之金城天  府亡外侮是惮也享其逸则思其劳允宜慎修俾毋  有圮壊亦前后相成之义是用悉其本末勒之贞石  以昭示无穷焉纟以诗曰北有名藩曰维上谷原隰  衍夷山川清淑三边扼塞斯为要冲内卫中国外遏  羌戎立之屏翰镇服疆圉戍卒云屯如貔如虎都城  匪坚鼎新砌营辇石运甓六载而成诸将効勤众工  毕力手足胼胝一劳百逸金汤巩固穹竁畏威海宴  河清共乐雍熙我作诗歌纪功载政万世无虑四方  底定圣人御极寿禄无疆永保家邦地乆天长   显功庙记          商 辂  中山武寜王蚤以雄材大畧首从太祖髙皇帝举义  平定天下混一海宇已而率师漠北収其余民比还  留镇于燕慎固封守为长治乆安计以平滦榆关土  地旷衍无险可据去东八十里得古迁安镇其地大  山北峙巨海南浸髙岭东环石河西绕形势险要诚  天造地设遂筑城移关置卫守之更名曰山海关内  外截然然一重镇也自山海以西若喜峯若古北  大关小隘无虑数百葺垒筑塞既壮且固所以屏蔽  东北卫安军民厥功甚伟景泰甲戌今右都御史李  宾奉命巡抚卫人萧汝得等合词告言昔中山武寜  王镇此城池关隘皆其创建边陲寜谧殆将百余年  矣愿立庙祀以报土功为请诸朝许之属岁屡歉事  未克就成化辛夘李进握院章追惟前诏因谋诸总  戎募义敛材卜日藏事乃即山海卫治之西建王正  殿三间翼以两庑树以重门缭以周垣兴造聿始适  巡抚左佥都御史张纲下车鋭意倡率时镇守太监  龚荣总兵右都督冯宗叅将刘辅李铭悉以俸赀来  助用底完美实癸巳春三月也纲告成于上赐额显  功仍降祝辞命有司春秋致祭岁以为常山海军民  闻命欢呼踊跃称快有以见王之功徳及于人者深  且逺矣李以事之始末属守关兵部主事尚綗述状  征予以记谨按祭法有云能捍大患则祀之若王之  设险守国使百年之间敌国莫能窥其隙室家得以  奠其居其功不亦大乎祠而祀之岂不宜哉虽然王  为开国元勲当时南取吴越北定中原东平齐鲁西  入关陜王之功居多独山海之人思慕之深者盖王  镇抚燕蓟十有七年丰功盛烈宜非他处比庙祀聿  严有以也夫王姓徐氏讳达鳯阳人累官太傅中书  右丞相进爵魏国公追封中山王谥武寜其履歴备  载国史兹不重述姑述立庙之意俾刻之坚珉庶来  者有考焉   开平中屯卫新城记      姚   永平禹贡冀州之域秦汉为右北平郡唐为平州元  置平滦路我太宗文皇帝入正大统迁都北京而永  平去京师五百里遂为畿甸重地又以滦负山带河  尤为要害乃于义丰旧县置开平中屯卫卫自大寜  沙岭徙来今去州九十里旧有土城颓圮成化改元  之明年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公以其地密迩边境宜  有城以备非常奏准下有司讲修筑之政于是巡抚  右佥都御史阎公镇守印绶监右监丞龚公总兵官  东寜伯焦公相与恊谋经画而府卫咸听约束择  济官得永平府通判段玑忠义中卫副千戸陈昶董  领厥事计货食之出入量工程之多寡因旧増新百  堵既完乃作南门以正面势作东西门以通徃来浚  沟隍布桥梁疏水道是故甲兵有宿室家有晨昏  警严钟鼓分明民居帖安诚可谓一劳永逸者也周  计尺九千二百七十有八髙为尺二十有三始事于  成化三年十月一日讫工于明年五月十二日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