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95 页/共 974 页
张家湾城记 徐 阶
自都门东南行六十里有地曰张家湾凡四方之贡
赋与士大夫之造朝者舟至于此则市马僦车陆行
以达都下故其地水陆之而百物之所聚也嘉靖
癸亥冬世宗皇帝以有警诏发营兵戍之先声播闻
寇不敢犯然戌者无所据依昼夜被甲立势实不可
以乆甲子春顺天府尹刘君畿因以城请司空雷公
礼上议曰城于戍便于守固世宗报可勅顺天府丞
郭汝霖通判欧阳昱内官太监桂琦以二月二十二
日始事财取诸官之赎及士民之助者木取诸营建
之余砖取诸内官厂之积石取诸道路桥梁之废且
圮者夫取诸通州之卫卒及商若民之饶于赀者工
既举而财不时集阶具以闻诏光禄寺出膳羞之余
金三万两贷之于是诸臣咸悦以奋而巡按御史董
君尧封王君用桢程督加严越三月遂以成告周九
百五丈有竒厚一丈一尺髙视厚加一丈内外皆甃
以砖东南濵潞河阻水为险西北环以壕为门四各
冠以楼又为便门一水关三而城之制悉备中建屋
若干楹遇警则以贮运舟之粟且以为避兵者之所
舍设守备一员督军五百守之而湾之人南北之缙
绅中国四夷朝贡之使岁漕之将士下逮商贾贩佣
胥恃以无恐至于京师亦隠然有犄角之助矣仰惟
国家建都燕蓟百六十年于兹乃湾之有城实自世
宗遣戍之诏始盖世宗雄才大畧出于天纵而吁谟
睿筭又得于夙夜计安天下之心非偶然者其功在
社稷庙称为世虽未易以名言然此固其一也夫覩河
洛而思禹情也亦义也今而后登兹城者于世宗能
无思乎诚使文武吏士体保固郊圻之意而殚谋以
殿封疆兵之守者懐据依之便居处之安而竭力以
奋武卫其在宾旅遡周防曲之恩而各修厥职以
供朝廷之事则庶几为能思世宗矣阶不敏敢因纪
成以规焉
顺徳府通判记 归有光
余尝读白乐天江州司马记言自武徳以来庶官
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
于上中下郡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俸在余以隆庆
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莅任实司郡
之马政今马政无所为也独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
而已所谓司马之职尽去真如乐天所云者而乐天
又言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髙气清富有佳境守土
臣不可观游惟司马得从容山水间以是为乐而邢
古河内在太行山麓禹贡衡漳大陆并其境内太史
公称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其谣俗犹有赵之风
余夙欲览观其山川之美而日闭门不出则乐天所
得以养志忘名者余亦无以有之然独爱乐天襟懐
夷旷能自适观其所为诗絶不类古迁谪者有无聊
不平之意则所言江州之佳境亦偶寓焉耳虽江
州其有不自得者哉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
史自娱顾衙内无精庐治一土室户西向寒风烈日
霖雨飞霜无地可避几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
石余南人不惯食黍米然休休焉自谓识时知命差
不愧于乐天因诵其语以为记使乐天有知亦以
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
顺徳府通判右记 归有光
国家之制郡有守有佐贰佐贰则常因有事而増其
员顺徳府故有通判一员其后复设一员责以马之
政而其职于太仆寺自国初使民户养马议者谓
虽行之而善犹不免袭宋熙寜保甲之弊法未为马
之善政而先以疲畿内之民其后此法亦益弊不可
复振而有官或以扰民反若赘疣然隆庆二年秋余
自吴兴来迁今少司徒赵公以巡抚在浙过辞之赵
公乃郡人为言此官于今唯以无事为得职余叹其
真长者之言余病不能来明年五月始至赵公自司
徒出董淮漕时尚在家见之其言如初于是余居邢
之三月益有味其言之也盖河北之民困乆矣不当
复扰以马之事苐奉行文书之外日闭门以谢九邑
之人使无至者簿书一切稀简不鞭笞一人吏胥亦
稍稍遯去余时步空庭槐花黄落遍满阶砌殊欢然
自得而赵公又亟称前判王君之贤余既闲无事欲
考前官姓名以识于壁因问王君行事无知者惟一
老卒能言之谓王君于马政不熟惟闲居不捶楚人
颇似吾君侯若求其有所建明抉摘无有也而郡人
至今称官之有遗爱于民者莫逾王君余又自喜何
以能比迹前贤抑王君之居此者九年而余以疎愚
度不能容于世而老病侵寻不乆且告去矣王君名
云衢字道亭山西髙平人以国子上舍来调嘉靖二
十八年至迨嘉靖三十六年始迁润州丞以去余苏
州昆山人其诸前贤之名阙于所不知故不书
歴黄榆马岭记 王世贞
余歴三关返邢之内邱宿晨由内邱出南门异道而
行可四十里得陂陀土山又数里转山足为黄寺使
者当屯所也署踞寺门而庐割寺三之一前伏泉如
济汇为池中有亭亭焉折而右度岭得大涧两山夹
之中流泉铿然鸣巨石如象而黒者累累若下饮循
涧可二十里得村曰米花度米花村数里得一岭始
与泉左岭益髙忽下坠为谷若井然山类多土亡竒
者稍可以田忽苍翠而耸出其背为障数阙可以架
笔问之土人曰此所谓龙霄山也又穿一二岭乆之
山益束而陿两壁陡上数百仞竒石挐攫争奋为下
舆猿接萦纡乃上步数踬又可十余里山忽两却而
辟成巨壑可屯数万人旁稍髙阜居民庐之百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