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194 页/共 700 页
磨崖碑三十六景之一悬崖上镌古籀书宋王辅道有诗
宋真泽庙二真人封号碑政和元年六月初一日县令通仕郎济源李元儒撰右班殿直权县尉武栋立石平顺县
鲁班梯即虹梯关县东北六十里张井栢水都山中有石径通河南林县径如云梯土人传鲁班所凿魏志壶关有鲁般门一名天门
赤壤川北魏志其地寒而早霜
侯壁里粤治村西有沟名错錾俗传鲧欲濬漳河南流凿山不就禹改渠东流今凿痕尚存
石勒寨北八十里石城里周四里六十歩相传石勒筑城贮米址存
吕仙笔在灵显观世传吕纯阳游此书
汾州府
汾阳县
祝融城在城西相传祝融筑
兹氏城南十五里一名甄子城秦置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爲侯国史记夏侯婴食邑兹氏是也魏志太和八年西河郡治兹氏城巩村有遗址
潴城东十五里水经注文湖之西侧临湖有潴城八门城北十五里俗名罗城相传刘渊遣乔嵩攻西河筑此城有八门
西河故郡隋志后魏置汾州后齐置南朔州后周改介州隋爲西河郡
隰城故县隋志旧置西河郡治此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唐志肃宗上元间更名隰城
西河故县水经注魏黄初二年西河恭王司马子盛碑畧曰西河旧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县以爲邦邑其郡带山侧塞矣似即故兹氏地水经注文水南经兹氏故城东爲文湖世谓之西河在县直东十里旧唐志汉美稷县隋爲隰城上元元年九月改爲西河
永利西监宋置
禁火台南一里祀介子推
卜子石室西北四十里谒泉山上有石室相传子夏居此旧志云石室去地五十丈层松饰岩列栢绮壁惟西崖得歴级升
爱子村北三十五里地舆总要卜子夏哭子防明处郭林宗宅东郭天宁寺有遗址有道先生尝设教于汾天宁寺即其地
文潞公宅治南百歩相传净心寺即其遗址明嘉靖三年宪使王崇庆改建察院有宋元丰三年赐太师文彦博诗敕并序石刻今在学宫
黄华亭县学二门外泮池西贮黄华老人行书诗石金翰林修撰王庭筠尝读书黄华山寺因号焉父遵古爲汾州观察判官省亲至此书诗石二史称书法学米元章而端雅过之
仙槐在城隍庙东树已枯金皇统中得异人药复茂号仙槐建观其地有胜黙子歩槐下吟
索靖碑唐贾躭刺汾州于古寺中掘得晋西河王司马子盛碑太康中尚书郎索靖八分书可辨者大半重立于佛殿前
唐台骀神庙碑贞元九年令狐楚撰文
唐文湖神庙碑令狐楚撰文宋崇宁间汾水泛涨碑没宋枢密使防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河中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中书令天水狄武襄公神道碑铭北十里郝洪里刘村墓前翰林学士王珪奉诏撰文嘉祐四年二月甲申
宋敕封润济侯庙碑宣和元年知汾阳军事周炜撰文金昌宁公庙碑铭大定十三年王遵古撰文
元吕简肃公神道碑铭西南三里洪哲里墓前翰林学士虞集撰文
元元贞观碑翰林修撰张益撰文
平遥县
京陵城东七里檀弓赵武曰从先大夫于九京郑康成注晋卿大夫墓地京字误当爲九原城塜记尹吉甫北伐时所筑汉爲县属太原郡莽曰致城师古曰即九京唐于县治南置京陵府水经注京陵县即赵文子与叔向游处其京尚存汉兴增陵于下故曰京陵一载忻州
中都城西北十二里顾炎武日知录汉高祖十年十一月破陈豨立子恒爲代王都晋阳孝文纪云都中都陈豨传同而文帝过太原复晋阳中都二岁又立子武爲代王都中都则今之平遥县也如淳以爲先都晋阳后迁中都正义引括地志中都故城在平遥县西南十二里水经注春秋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汉文帝爲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幸中都宫殿上见光赦中都死罪以下
来城西三十五里相传后汉来歙筑
羌城西四十里汉建安中筑以居羌人十六国春秋刘氏之先有羌城之号赵灭城废
屈顿城西北二十五里城塜记晋武帝于堤侧屈曲爲顿后汾水溢址湮
思归城东二十里相传刘渊将筑垒以攻刘琨后思归夜遁
蔚州城西北二十五里后魏迁北蔚州民居此置蔚州后周废
平遥城后魏平遥县有平遥城
亭冈城南二十八里
吉甫将台在上东城相传尹吉甫北伐阅兵于此迹存上有高眞庙
喜雨亭县治内金大定十二年县令蔺嗣吉祈雨超山有应构此
晚香堂元杜文定思敬筑有诗
碧鲜堂在慈相寺地多竹金赵大端诗寒阴鏁碎暗僧轩玉立森森翠满前
金井楼在县中街下有井水色如金
鳯凰台治西北隅旧有鳯栖其上一云在下西门城西北隅又有鳯凰亭
华林园县治侧
太平兴国观古栢共十六株殿前十阁下阁后共六胥怪伟而阁下三株尤竒相传唐时植
清虚真人画像在清虚观
唐张智度墓铭天宝元年壬午刻存百余字类褚河南楷法与慈恩金塔圣教畧同
唐上柱国梁思墓志铭石方二尺墓坠石出唐贞元九年癸酉歳刻不书作者姓字旧志县有唐开元贞元二碑贞元为梁氏逺祖砌吉祥寺寺梁氏五路廉访家故佛堂也开元碑砌西河书院壁
宋敕赐应润庙碑宣教知平遥县勾管学事余彦和撰记太学内舍生龙泽书宣和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宋麓台山圣俱寺残碑县东冀郭村碑高丈余濶四尺余字方二寸其欵勒可识者一曰朝奉郎守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并州太谷一曰朝奉郎太常博士通判石州军州兼管后存庆厯六年五月二十二日十字
宋百福寺牒嘉祐八年敕赐
宋清虚观碑元祐七年权均州军事判官谢悰记太庙斋郎朱处厚书
宋超山应润庙牒碑宣和元年敕赐
超山应润神祝文碑宣和元年奉训大夫知汾州事周炜撰祭文遣邑令余彦和致祭二年三月日立石
金赵秉文草书隂符经在清虚观石多剥
元遗山题名石在超山题云己亥秋八月十有四日自太原道徃山阳留宿于此东山元好问裕之题温仁甫有后序
郝纯夫题名碣清虚观内郝官礼部学士
董绍祖乐府辞石碣集福寺壁辞曰桃源忆故人泰和戊辰前四月中旬后二日寓汾庠进士冯天杰谨防昭信校尉行汾州府平遥县尉刘镇立石
赵大端僧塔记在慈相寺
葬枯骨碑铭在清虚观金皇统壬戌乡贡进士李致尧譔并书
太平崇圣宫敕防碑在清虚观时改为太平崇圣宫敕清和大宗师兴修
元征行都元帅五路万户梁瑛神道碑在梁官村嘉议大夫御史丞行御史台事魏初譔集贤侍读学士奉议大夫李倜书丹中奉大夫中书省防知政事杜思敬篆额延祐元年重九月日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男天翔立石
元少中大夫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梁公神道碑铭在梁官村奉政大夫监察御史亳郡李元道譔集贤学士资徳大夫吴兴赵孟頫书丹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清河元明善篆额延祐二年七月初十日前佥广东廉访司事授朝列大夫信州路总管府治中长男梁时中承事郎大名路清河县尹次男梁时正承事郎秦州成纪县尹次男梁时义中显校尉佥淛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事次男梁时仁等建
元评事梁秉钧墓碑中书省选充汾州教授张藻撰平遥教授邢仲元书丹乡贡进士赵黻篆额岁次壬寅九月庚辰朔初六日乙酉太原路平遥长官男梁琮孙男梁栋次孙男梁翼梁羽立石
元沁州长官赠沁阳公杜丰神道碑铭进士李鼎撰文中统四年龙集甲子上巳日夫人王氏建
梁公祷雨碑在超山训导张翼撰伶思贤书
元明威将军吉州路达噜噶齐杜思明墓碑在西汾里母弟前资善大夫中书左丞杜思敬撰文延祐六年岁次己未十月壬子朔十六日丁卯承直郎州路义乌县尹兼劝农事长男杜恕立石
郝真人碑翰林学士朝请大夫知制诰修国史姚枢撰八分书多剥又有眞人十二大字石碣在观中
伶思贤安乐防词石碣在清虚观
清和子手书石碣在观内乃三大字也清和眞人尝掌大教西源散人李晋子益氏防
介休县
邬城东二十里今邬城店左传司马弥牟为邬大夫汉置太原郡有邬县魏地形志介休有邬城
武城东四十五里秦白起驻兵于此
板桥城西北十八里韩板村刘渊击刘琨于此城阻水以板桥渡又汾水之右有左部城一云刘渊为晋都尉所筑
六壁城东洪山村水经注魏置城因为大镇太和中罢镇仍为西河郡
介休城北魏志介休县有介休城
介休故郡隋志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开皇初废
介州旧唐志武徳元年于介休县置贞观初废
古平周县十三州志在县西五十里汉置隶西河郡永安故县隋志永安有雀鼠谷
小灵石故县元志元初析灵石县置至元二年省入介休
忌坂西南十二里其坂壁立介之推避晋文公于此后人忌之
绵上聚左传晋文公求介之推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汉志界休有绵上聚
郭林宗故宅北关郭家村今华严寺按郭有道介休人郭家村实桑梓地汾州故宅其设教处也
秦王塔西南十三里西靳屯南原上唐武徳二年刘武周固守雀鼠谷秦王世民兵不得进遂登南原合战大败武周于此后人建塔记之
假粮堆南四里相传唐太宗围尉迟防于此负土为堆覆之以粟
金果园在南门外相传唐太宗收尉迟防驻兵于此同村东北二十里相传单雄信弃戵处今段屯有弃戵泉
银空窟 摩斯岭二僧胥空王佛弟子
鹿桥 桥在抱腹岩相传空王佛自并州来二鹿二前导唐太宗因建云峰寺置二桥
李姑岩相传唐太宗妹焚修地
郭有道墓碑东五里官路南墓前蔡中郎撰文
汉宋子浚碑水经注宋冲以有道司徒征林宗县人也孝义县
虞城东北十里晋灭虞迁其民居此
虢城北八里晋灭虢迁民居此
魏文侯城宋袁藏云赵瞻诗俱云魏文侯城县志文侯宅在县治东又有台在宣化坊上有楼名看河楼
呉城西南七十八里魏将吴起为西河守筑以拒秦六壁城西八里魏眞君五年讨白狐于六壁城地形志永安中置显州治六壁城六壁者世传辛壁贾壁白壁许壁柳壁并六壁为六也唐置以居府兵遂名六壁府
城县南田屯村孝昌三年置军隋开皇九年废魏志义寜郡有团城县建义元年置武定四年置武昌郡治团城
东多城魏地形志天平中置真君郡治东多城
鱼城北十里
务城西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