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189 页/共 700 页

上党坊齐文宣帝将受禅时讹言上党出圣人帝闻之将徙一郡郡人张思进上言殿下生于南宫坊名上党即是上党出圣人帝悦而止   并州邸天保七年后主母胡皇后生后主于并州邸丞相第东魏孝静皇后高氏兴和初以后驾迎于晋阳之丞相第北魏志永昌中置大丞相府   尚书府后主天綂五年夏四月诏以并州尚书省为大基圣寺   六府后周武帝建徳六年幸并州废并州宫及六府难老泉亭北齐天保中建明嘉靖时重建   善利泉亭天保中建明正徳初废嘉靖时重建   望川亭在晋祠悬瓮山明高汝行重建撰记云亭建天保中址微存乡人名为大亭台嘉靖二十七年复建三楹其下仍扁望川   王太原宅北魏王椿于宅构起防事极为高壮时人忽云此乃太原王宅岂是王太原宅椿徃为本郡太守世皆呼为王太原未几尔朱荣居椿之宅荣封太原王焉   敬德别墅西南八里奉圣寺内有遗像   百乐州唐李暠鎭太原与李商隐孙逖游于百乐州逖为之记文士盛称之   龙泉亭旧唐书卢简求子汝弼为河东节度副使府有龙泉亭简求节制时手书诗一章在亭之西壁汝弼复为亚帅毎亭中防集未尝居宾位西向俯首而已   龙泉池 晋水池唐白香山有和裴令公上已日游龙泉池诗又和令公开龙泉晋水二池诗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山亭旧府西城上唐张靖为太原节度使有山亭怀古诗曰丛石依古城悬泉洒清池判官韩察高铢副使崔防掌记崔公信及陆瀍胡证张贾胥有和诗刻石   偃松坊唐薛能并州诗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   太原府廨十国春秋北汉睿宗故执事百司宿衞皆在太原府廨   沙河门楼宋史太平兴国四年以榆次县为新并州筑新城上幸城北御沙河门楼尽徙余民于新城以行宫为平晋寺   环翠亭晋祠池岛上冬夏有翠草名长生苹   御驾桥西北二里智伯桥上世传齐帝避暑山建赤桥西南七里智伯渠上初名豫让桥宋太祖凿卧虎山血流成河更名   家马廐汉地理志有家马官后改曰挏马师古曰挏音动   御井西南十里近晋祠相传宋太祖饮马于此   九龙井北三里金皇统八年碑云人有病饮之即愈洗目即明   烈女井北十里元武氏女管婴殉节于此   蟾酥池西南五里贤辅乡元时采办今涸   晋祠金人苏惟霖游晋祠记殿前垒石为方台周遭四金人怒而立其三皆宋绍圣二十五年物相传其一出亡为明治间补立   晋溪园刘龙紫岩集王晋溪太宰卜筑于晋祠水边甚为佳胜乃自绥徳谪所以书来乞诗自谓儿辈近为我营一供老之所池馆之间賸植花竹稻畦蒲沚烟雪弥漫极目颇得秀润闲雅之趣缙绅多为咏题不宜独阙乃叠韵以四律复之   太原成王碑魏土地记城东汾水南流有晋使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鎭北大将军太原成王之碑   北魏彭城太妃墓志石北十五里石堂头村北齐神武帝妃尔朱荣女   北魏左武烈墓碑北三十里井谷村碑云名深字洪贵南阳人雍州刺史封武阳侯赠司空諡武烈盖高欢别将   定国寺碑并州定国寺新成齐神武谓陈元康温子升曰昔作芒山寺碑文时称絶妙今定国寺碑当使谁作辞也元康荐祖才学乃给笔札就禁所具草二日内成其文甚丽神武以其工而且速特恕罪不问   隋天龙寺石室铭开皇四年刻石   隋杨忠碑县西五里防山下隋文帝父尝为周将伐齐有功立碑   晋祠碑铭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御制碑文及铭碑阴列列长孙旡忌萧瑀李勣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衔名   唐尉迟敬善墓志石鄂国公从弟明嘉靖初墓发志石贮县库内   夫子庙堂碑在儒学顔眞卿书   唐新松记碑在晋祠颜頵书   宸扆台衡二铭碑马燧平河中帝赐宸扆台衡二铭勒石起义堂帝榜其额以宠之   后唐招讨使李存进墓碑夏乡郑村东原同光二年御史中丞吕梦奇撰太子校书梁邕书   后晋重修防山开化庄严阁碑学士苏禹珪撰文大晋开运二年七月十三日兴邦佐命忠力保定功臣北京留守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北面行营都统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太原尹上柱国北平王食邑一万三千戸实食封二千二百戸刘智远立石   后晋史匡翰神道碑东北三十里皇陵村天福七年立知制诰陶谷撰朝散大夫太守卿开光远奉勅书云大晋义成军节度使驸马都尉余剥落   北汉刘氏墓额西南三十里天龙谷中其额有大汉英武皇帝园陵八字明治间为寺僧所毁今存石香亭   天龙寺千佛楼碑北汉光运二年尚书左仆射李宣撰宋修晋祠碑太平兴国九年甲申五月丁丑朔将仕郎尚书职方员外郎赵昌言奉勅撰翰林待诏中大夫司农少卿赐绯鱼袋张仁庆奉勅书   宋崇圣寺碑铭县东十里旧寨后并川宣抚使韩绛撰元丰八年立明治十四年七月碑吼三日夜一夕汾水涨没   宋惠明寺舍利塔碑河东路安抚使吕惠卿撰元丰八年建   宋邢昻墓诗碑西南十里晋祠奉圣院南原上有宋相宼凖文彦博陈尧佐范仲淹等十四人所赠诗碑在阳曲县天庆观中   宋三圣堂铭在明仙寺河东路安抚使吕惠卿撰元丰八年八月十三日建   宋重修昌宁公庙碑即汾水川祠员外郎张禹锡撰宋明仙寺诗碣宋苏过书   宋重广水利碑太谷令公乘良弼撰嘉祐八年二月初五日立石   辽太宗圣德神功碑辽史天显十一年辽太宗援太原大败张敬逹兵筑京观于汾水上立碑晋高祖诏桑维翰撰文   金重修九龙庙碑晋阳故城北郭大定十六年歳次丙申八月望日古并州崔昱书丹   金平晋县建贤堂碑郝钟撰   元重修晋祠碑河东山西道廉访司佥事王思诚撰元昊天观重刋全真庵碑道士宋徳芳撰   元开化寺雪峰道行碑在防山王好古撰文   元长春观碑在南城角延祐元年翰林学士陈俨撰文西山石篆风谷山岩石上镵字云立一箭卧一箭金锅耳子露一半沟之南道之北一辆金车露枝辐榆次县   中都城东一十五里左传昭公二年晋侯执陈无宇于中都即此汉置县隋志后齐曰中都开皇中改名榆次   榆次故城城北周二十一里汉筑址存水经注故涂水乡晋大夫智徐吾邑春秋昭公八年石言于晋魏榆服防曰魏晋邑也榆州里名也汉书曰榆次十三州志曰涂阳莽曰太原亭   武观城西南二十里防侃村一名武馆城卢谌征艰赋径武馆之故郛问厥涂之远近水经注洞涡水至武观城而北   信都城东一十八里宋图经县东乡尝名信都即今来暮乡   凿台南五里郭村史记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即此后为源涡水所没址微存一曰凿壶   废台东五十里张平村魏土地记冉闵为并州刺史尝置台壁以御秦宼   晾马台北十里聂村   孟母故宅古城西南隅相传有三徙乡又学宫东旧有孟母庙庙前有断机堂址存   长寜壁东南十里后魏李长宁居此改长宁寨   区堂壁东南三十里后魏傅区堂居此改福堂寨思鳯亭县治内晋荀藐为令凤集其境宋天圣中文彦博署县事因以名亭后改思鳯楼   后汉髙祖故里五代史刘智远其先沙陀部人其后世居于太原相传唐中和初徙榆次左付里   昭圣李后故里县治西北五代史汉高祖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取之相传榆次鸣李村人   土井西北二十里鸣李村后相传汉昭圣后微时汲水灌麻麻池迹存   思政堂县治东宋宣和二年县令李谅建有记   金家楼县治北元至正末有金元帅驻此起楼台台址存   铁冶北三十里寺谷村有铁矿宋置冶址微存   厐涓洞北二十五里苏村南涧河涯相传厐涓尝寓此习兵法又有马喊坡在县北十五里   梁杜何防墓志铭鹿蹄山西北八里太统【缺】年八月二十日按大统系西魏年号而杜为梁人或梁亡入魏葬此   唐赠太保李良臣墓碑李宗闵撰杨正书长庆二年立国朝朱彝尊三唐碑防云三碑俱在赵村距县三十里唐安定王李光进墓碑令狐楚撰子季元书元和间立唐太尉李光顔墓碑李程撰郭防书   元杜懐玉墓志铭中社村西南半里平晋令任璟明撰文至正四年五月立石   元康庸墓碑龙【缺】村北十里许墓前题曰平晋县尹兼管本县鄂啰劝农事康庸之墓   太谷县   阳邑城东一十五里故县治也晋大夫阳处父食邑今名王班堡内有九级浮图后周建徳四年徙今治开皇十八年改名太谷城址微存   箕城东三十五里左传僖公时晋败狄于箕杜预注太原阳邑县南有箕城   洛漠城西北一十五里周八里城塜记秦王翦伐赵所筑寰宇记谓之萝磨亭唐宗幸太原尝置永丰顿立青城宫金大定中改为登丰村地有吴塜   长城东南八十里马岭上唐地理志自平城至鲁口沿山屈曲延三百里武徳二年筑贞观元年废今属榆社县翰墨全书尧遭洪水命伯鲧筑堤障之非秦长城也   咸阳城西南七里周四百五十步旧传秦伐赵所筑戍以咸阳兵今咸阳村   副井城西南七里副井村侧周二里相传赵戍地穰人城方舆图在东北二十九里   故太州旧唐志武徳三年以太谷祁置太州六年废青城宫在洛漠城唐明皇幸太原时建   万年顿西北十里旧名龙泉顿晋阳记开元十年幸太原次龙泉顿时北都留守杜暹奏曰龙泉地主姓唐名万年字表天长顿符国号改为万年顿帝从之   凤洲亭县南鳯凰山下引酎泉为池中植芰荷上有亭唐太谷县令安廷坚美政颂碑郭子章豫章书高氏唐房璘妻也笔画遒丽不似妇人欧公云余集录已博矣妇人笔画着于金石者高氏一人而已余入晋中搨得高氏碑二通宛然二王书法一太谷县令安廷坚美政颂一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按房璘常为太原府参军   金奉训大夫京兆府咸宁县令冀天宠墓表东三十里白念都西北猗氏主簿郭天麟撰文大定二十五年岁次乙巳二月乙邜朔十二日丙寅立石   元重修宣圣庙碑大徳中翰林编修呼延伯起撰文元宣德郎李夀之墓志铭太原路教授李之芳撰祁县   昭余池县志昭余祁考周职方氏并州泽薮曰昭余祁晋赐大夫奚食邑昭余祁与焉因以为氏一统志称昭余祁在县东南七里祁城村泽久涸元至元十一年土人凿得细水为昭余池歳溉民田旁建成汤庙汉地理志太原邬县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   祁城有二一在东南十五里为古祁氏邑今故县上下二村是也一在东南七里晋祁侯李憙所筑后魏徙今治址存北魏志祁县有祁城   郜城西南七里左传晋絶秦书焚我箕郜今为高城村址微存按祁县离秦边千里秦兵岂遽能至此然阳邑箕城其说已久箕郜庸或接壌   赵襄子城西北八里图志赵襄子所筑又北魏志祁县有赵襄子城   秃髪城东北十五里相传秃髪乌孤筑今大贾村按秃发傉檀子源贺为魏太尉或筑此   隆舟城东南三十里即隆州故城图志五代时刘继元筑以拒周河东记宋太平兴国四年克岚州因次隆州有遗址在今团栢镇之东   沙城西五里相传后燕慕容垂筑址存县志有沙城断碑按图志赵襄子实经厥始旧有遗碑罗者于此获一鴈俄一鴈堕翮据碑哀鸣泪血成石华鴈死碑断   杨六郎城东南二十五里落阳村址存   古耆国县志祁邑源流考炎帝姓伊耆氏盖以初国伊继国耆也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而祁为首帝尧生于丹陵徙于祁故亦姓伊耆左国史鉴竹书开山等书佥同伊祈祁本一字今祁北四十里尧城南五十里平陶俱称帝尧始封地相传县东六支村有帝行宫   贾令镇北十五里晋贾辛为祁大夫相传民徳之故名今镇北有召憩亭   帻州故址东三十里金史贞祐中尚书左丞胥鼎议于县东团栢鎭置帻州县属之寻废   义井城东南察院巷元义门温义之井   麓台铭在麓台山宋大学士张商英撰   李淳风墓碑墓在白圭鎭驿堂前明嘉靖间地塌出小碑云吾是唐朝一地仙五百年前一见天上覆徐州王大尹将子葬在白圭南因移葬白圭之南   徐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