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430 页/共 437 页

马希孟,(云濠案:一作晞孟。)字彦醇,庐陵人。熙宁癸丑登第。着有《礼记解》七十卷。陈振孙曰:「亦宗王氏者。」   侍郎方先生悫   方悫,字性夫,桐庐人。性至孝,父死,庐墓三年。领乡荐表,进《礼记解》于朝。诏赐上舍释褐,而颁其书于天下,学者宗之。居官以刚廉称。(云濠案:先生政和八年进士,仕至礼部侍郎。)家置万卷书堂,虽老,手不释卷。朱文公尝曰:「方氏《礼记解》尽有说得好处,不可以新学而黜之。」   孟先生厚(别见《刘李诸儒学案》。)   王先生昭禹   王昭禹,字光远。着有《周礼详解》,用荆公而加详。(参《周礼订义》。)   谢山《题王昭禹周礼详解跋》曰:「荆公《三经》,当时以之取士,而祖述其说以成书者,耿南仲、龚深父之《易》,方性夫、陆农师之《礼》,于今皆无完书。其散见诸书中,皆其醇者也。独王光远《周礼》至今无恙,因得备见荆公以《字说》解经之略。荆公《周礼》存于今者五官,缺地、夏二种,得光远之书,足以补之。尝笑孔颖达于康成依阿过甚,今观此书亦然。」   郑先生宗颜   郑宗颜,着有《考工记注》一卷。(参万历《内阁书目》。)   门下耿希道南仲   耿南仲,字希道,开封府人。与余深同年登第,提举两浙常平,历试太子詹事。钦宗即位,拜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未几,免签书。以东宫旧臣,赐宅一区,升尚书左丞、门下侍郎。金人再举乡京师,李纲等谓不可和,力沮之,为主和议,故战守之备皆罢。康王起兵入卫京师,二帝北行,乃与文武官吏劝进。高宗既即位,薄其为人,罢知宣州。已而言者论其主和误国罪,责临江军居住。降授别驾,安置南雄,行至吉州卒。建炎四年,复观文殿大学士。(参史传。)   太保王初寮安中   王安中,字履道,号初寮,曲阳人。进士及第。宣和中,累官翰林学士,尚书左丞。金人来归燕,以初寮为燕山府路宣抚使。以郭药师将叛,力求罢。靖康初,贬官。初寮为文,丰润敏拔。有《初寮集》七十六卷。(参《姓谱》。)   (梓材谨案:初寮官至太保,亦从新学者。其为人,详见《景迂学案》。)   ◆龚氏门人庐陵三传。   忠公邹道乡先生浩(别为《陈邹诸儒学案》。)   太学沈石经先生躬行(别见《周许诸儒学案》。)   ◆陆氏家学   陆元钧先生宰   陆宰,字符钧,农师佃之子,放翁游之父。农师撰《春秋后补遗》者,先生所作也。(参《直斋书录解题》。)   (梓材谨案:《宋史.艺文志》载农师《春秋后传》二十卷,又载先生《春秋后传补遗》一卷。朱氏《经义考》并云未见。)   ◆陈氏家学   侍郎陈先生旸   陈旸,字晋之,福州人,祥道弟。中绍圣制科,授顺昌军节度推官。徽宗初,进《迓衡集》以劝导绍述,得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礼部侍郎赵挺之,言其所著《乐书》二十卷,贯穿明备,乞援其兄进《礼书》故事给札。既上,迁太常丞。累官礼部侍郎,以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尝坐事夺,已而复之。卒,年六十八。(参史传。)   ◆元钧家学(庐陵四传。)   中大陆放翁先生游   陆游,字务观,山阴人,农师佃之孙也。母梦秦少游而生,故以秦字为名而字其名。绍兴间已为浙漕锁厅第一,有司竟首秦,寘先生于末。及南宫一人,又以秦桧所讽见黜,盖疾其喜论恢复也。绍兴末,赐第。学诗于曾茶山,又尝从张紫岩游,具知西北事。官至中大夫,遂致仕,誓不复出。后韩侂冑固欲其出,慈福赐韩以南园,先生为之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相侔,盖寓微词云。(参《四朝闻见录》。)   陆务观语   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此圣门一字铭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圣门三字铭也。   (梓材谨案:此从谢山节录王氏《困学纪闻》移入。)   ◆和甫续传   宝文王复斋先生厚之(别见《象山学案》。)   王学余派   翰林李屏山先生纯甫(别为《屏山鸣道集说略》。) 卷九十九 苏氏蜀学略(全氏补本)   苏氏蜀学略 (全祖望补本)   苏氏蜀学略表   苏洵       (子)轼  (孙)迈   (庐陵学侣。)        (孙)迨   (孙)过   (从孙)元老  张浚(别为《赵张诸儒学案》。)   黄庭坚(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晁补之   李植   (父中行。)   秦观   张耒   李荐   王巩   李之仪(别见《高平学案》。)   孙勰(别见《高平学案》。)   孙勴(别见《高平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