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281 页/共 437 页

车似度,隐居瑾之子。与其子景山皆老于儒。(参《柳待制集》。)   车先生倬   车倬,字章甫,隘轩子。能世其家,以身为乡社倚重者四十年。(参《台州府志》。)   车密林先生景山   车景山,号密林,敬斋孙。博学能文。举乡科,上春官不弟,遂老于家。(同上)。   车韶溪先生安行(别见《木钟学案》。)   聘君车玉峰先生若水(见下《立斋门人》。)   迪功车双峰先生若绾(别见《木钟学案》。)   ◆敬斋门人   蔡起岩先生梦说   蔡梦说,字起岩,黄岩人。尝从车敬斋游,究心濂、洛之传,开门授徒。黄超然、高志伊、方仪皆其高弟。所著书多散亡,独《笺诗》八卷藏于家。(补。)   ◆立斋门人刘、李四传。   聘君车玉峰先生若水   车若水,字清臣,黄岩人。贾似道再聘入史馆,不赴。先生尝登篔陈耆卿之门。篔学古文于水心叶氏适而得其传者也。是时,吴子良先从篔,已登科,声誉甚震。先生以晚进,一旦篔于人前扬之过当,同门皆不平,久之乃服。已而事杜清献公范,乃自以为求道之晚。尝着《道统录》,自周子至勉斋,讲明性理。自号玉峰山民。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修。)   (梓材谨案:《玉峰传》及《脚气集》,黄氏原本在《金华学案》,今据《序录》入是卷。)   玉峰脚气集   养气要紧在有事与勿忘上,工夫自到,又不可责近效,所谓大段着力不得也。着力则气壹动志,前功不保矣。勿正,是为常有事者言也;勿助,是为勿忘者言也;揠苗,是为已耘苗者言也。不曾耘苗,草长而苗且不存,又何之可揠乎!告子不肯做有事与勿忘工夫,只愿勿正、勿助。其曰:「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言,勿求于心。」此后世释氏之不动心,非儒者之不动心。   祖望谨案:所谓揠苗,非指告子。   濂溪不言知格,径说定以仁义中正,而主静以上,皆知格也。厥彰厥微,弗灵匪莹,其知格也至矣!定之仁义中正则着实,主静则立本,其知格也至矣!   《礼运》首章,载孔子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道既隐,始以礼义为纪。离礼义以言道,是老子之言也。(补。)   汉时士大夫奏事宫中,要便入来,只是不到后庭,所以公孙宏燕见,武帝或时不冠。又不冠不见汲黯,犹是《周礼》古意。自武帝以宦者典章奏,而士大夫遂疏,门禁森严,全隔绝矣。于是亲宦官宫妾之时多,亲士大夫之时少。(补。)   禅家之法,只是要人静定,痴守一向,更不思别路,久而自能通达。此吾儒至诚如神意。吾儒公溥,他只是自私。他要不落窠臼,诚是不落窠臼,然亦有可搏摸者。问:「如何是佛祖西来意﹖」曰:「庭前柏树子。」此语最好,是吾儒一个仁字也。「如何是佛﹖」曰:「干屎撅。」谓前人往矣,我自当作工夫,说前人甚么。此句与吾儒别。有问:「请师安心﹖」曰:「将心来与汝安。」百丈谓沩山曰:「汝拨炉中有火否。」沩山拨云:「无火。」百丈起,深拨得火,云:「此不是火!」吾儒亦如此教人。但今听之者不把作事看,反不如他能信向服行也。然既曰悟道,必当首先悟吾父母何如,三纲五常,身体发肤,七颠八倒,反借吾儒名分之说,与四海五湖无所系着之人掜合交道,而自谓高于一世,而人亦以是高之,然若无朝廷见成饭与吃,见成法与持,亦定坐禅不成也。   程子令人类聚《论语》言仁处玩味,此最切于教人。仁实是难训,看来看去,自晓得可也。上蔡识痛痒之语亦切,盖出于程子痿痹不仁之语意。愚尝讲程子观鸡雏可以观人仁,说得几句,自谓有功于诸儒。   明道先生说:「今学者敬而不见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亦是太以敬来做事得重。此恭而无礼则劳也。恭者,私为恭之谓也。礼者,非体之,礼是自然底道理也。只恭而不为自然底道理,故不自在也。」人把「礼者非体之礼」作句,所以都说不得。「礼者非体之」是一句,「礼是自然底道理」是一句。礼者不是将吾身体得出来,乃是自然底道理。纔说体之,则便非自然,便身与礼为二。   格物是穷理,不可易也。而以格为至,则有可筹绎者。格于上下,可以训至,格物难以训至。曰致知在至物,非辞也。愚尝谓格且比方思量之谓,此为是,此为非,此为正,此为邪,此为轻,此为重,今之谚欲知轻重,则曰以称格之。此字必有传承。《玉篇》云:「格,至也,量也,度也。」《广韵》亦然。彼之字义,多出于古时经注。「格,至也」是《尧典》注,不知「度也」、「量也」出在何处。以此训格,正与今文合。向曾以告星渚,星渚以面看屋,久之无说。   自先王之礼不行,人心放恣,被释氏乘虚而入,而冠丧葬祭皆被他将蛮夷法来夺了。冠礼如他初削发受戒之类,其丁宁告戒甚严。古时亦有几个好僧,今时受戒出坛便破。丧礼则有七次之说,谓人死后,每逢七日,其魂必以经阴司,受许多苦,凡七次。愚夫惑其说,请僧追荐。然今读书人既辟佛、老,不用其说,而于吾礼自不曾尽,朝夕无奠,朔望无奠,饮酒食肉,若罔闻知,则又夷狄之不若也。火化是大逆,又被他说火化上天。施斛一节,既荐祖先,因请客共享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盖是理之必然。然后世小人,但知自己饥饿,何曾思亲!往往虽有子孙,亦是若敖。则施斛毕竟是一祭祀,以僧代巫,或亦致死致生之道。吕居中云:「郑慥堂先生亦不信佛、老,亦不废施斛,但要择僧。」(补。)   魏文侯自请于周为诸侯,又为田和请。吾为卜子夏、段于木耻矣。(补。)   颍考叔取蝥弧以登,纯孝者如此!(补。)   古者人鬼不相袭而相得也,后世人求鬼,鬼求人,鬼亦非其鬼矣!   程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释氏所谓识心见性是也。若存心养性一段,则无矣。」愚谓释氏但能存其无用之心,养其无实之性,却不尽心知性也。   干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文王《卦辞》,元亨利贞,本只两意,元而亨、利于正而已。今诸卦都是如此。孔子《文言》,自以所见,拆作四字说,自是一项道理,然非文王系卦之本意也。孔子到此却又就文王本意作两件说。自干元发出,豁达呈露,生意满,无不亨通,所谓始而亨也。然皆可见者气也,须有理主于其中,何尝有不好底生意。盖纯粹至善,是干德之本,然干之性情,只是利于正也。干之性情如此,则凡资始于干者,皆如此。是故人可以为善,不可以为恶,盖其本来情性,只是利于正也。   (梓材谨案:玉峰《脚气集》,洲所录者十一条,今以其一条为沈可亨立传于后,又一条移入《木钟学案》,一条移入《沧洲诸儒》。谢山所录十条,今以其一条为金叔明立传于后,又移入《象山学案》一条、《木钟学案》一条、《蜀学略》一条。)   附录   王鲁斋曰:「近得车玉峰书,谓《大学格致传》未尝亡也,欲以知止而后有定一段合听讼共为一章,不动斧凿而元词俨然,诚追亡之上功也。昔日严陵吴守盘亦有此说,见庐新之跋。尝以此说请教于西山叶先生,曰:「且去涵养。」   宗羲案:鲁斋以知止为格致之传,发自玉峰。凡玉峰之所论著者,鲁斋未尝不叹服其学力也。玉峰于鲁斋在师友之闲。鲁斋之门,如吉甫、玉峰,皆所谓知过于师,方堪传授耳。   ◆玉峰讲友   胡思斋先生常   胡常,字立方,号思斋,黄岩人。好修,不慕荣利,亲扫户庭,一唾不委于地,几案光洁如洗,书籍图画,端正完整,若手未触。观书必端坐,未尝行动挟携。虽在市廛,跬步不出户外。汇编《朱子语录》十卷,又着《戛釜吟》三卷。与车玉峰友善,玉峰以兄事之。王令华甫亲访其庐,洪令穮、赵守景纬皆加敬礼,时就问政,阴及物者甚众。天子锡恩台土,使尽赴春官。徐守宗臣曰:「若思斋,不可挽之。」其相重如此。一日疾革,神色如常,时犹奋语及《大学疑义》,以书抵玉峰。已而属纩,玉峰志其墓。(参《台州府志》。)   堂长王石潭先生贲(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沈先生可亨   沈可亨,玉峰友人也。玉峰《脚气集》云:「赵几道说诚无为几善恶。作一图,上写一诚字,直落写个善字,偏旁一丝写个恶字,以恶是诚之庶,善是宗嫡。可亨疑之,以问。此疑甚善。几道自谓可胜胡氏同体异用之说,不知其尤非也。且如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当其未发,只是至善,至于发时,始有中节与不中节。中节者是不走作这中;不中节者是走作这中,却不是这中。先生个中节,旋生个不中节,如水之清,有以浊之,不是当初带得这浊来,若是庶,亦从他身上出,岂不枉屈!」   (梓材谨案:赵几道《说朱子文集》,属之几道从弟致道。)      ◆玉峰同调   隐君蔡春山先生希点   蔡希点,字子与,号春山,太平人。博学善诗,隐居授教,从游者以百数,多擢高弟,跻膴仕。先生安贫乐道,以终其身。所著有《春山杂稿》。(参《台州府志》。)   秘监戴泉溪先生良齐   戴良齐,字彦肃,黄岩人。嘉熙进士,累官秘书少监,以古文鸣,而尤精性理之学。所著有《中说辩妄》、《通鉴前纪》、《曾子遗书》、《论语外书》、《孔子年谱》、《世谱》、《七十子说》。林公辅《答徐始丰书》有曰:「当今经书,虽皆具完,而《礼经》独为残缺,加以汉儒之记有不纯者,郡先哲戴大监尝力为之辩。草庐吴文正公师之,得其说,于今未大行也。」观此,其学之源委可见。(参《赤城新志》。)   (云濠谨案:谢山《札记》有「戴良齐《泉溪集》」六字。泉溪盖先生之号。)   ◆木居门人   戴蠢翁先生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