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69 页/共 100 页

米仁百合杏仁人参天门冬麦冬知母五味子   家秘温肺汤   款冬花生姜陈皮百部苏子桔梗   [卷三:不得卧论] 内伤不得卧   【胃不和不得卧之症】胸前满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头眩眼黑,睡则气逆,此胃不和卧不安之症也。   【胃不和不得卧之因】胃强多食,脾弱不能运化,停滞胃家,成饮成痰,中脘之气,窒塞不舒,阳明之脉,逆而不下,而不得卧之症作矣。   【胃不和不得卧之脉】右关滑大,痰多火少,滑而若数,火痰相兼,滑大沉实,胃中食【胃不和不得卧之治】右关滑大不数,二陈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最佳。滑大数实,二陈平胃散加栀连。若大便坚结,导痰汤,胃脘作痛者,方可用滚痰丸下之,甚则小胃丹,但   二陈平胃散   即二陈汤合平胃散。   导痰汤   胆星橘红半夏枳壳甘草白茯苓   滚痰丸   青礞石大黄黄芩沉香   小胃丹   芫花甘遂大戟大黄黄柏上照原方合服。   [卷三:不得卧论] 内伤不得卧   【心血虚不得卧之症】心烦躁乱,夜卧惊起,口燥舌干,五心烦热,此心血不足,心火【心血虚不得卧之因】曲运神机,心血耗尽,阳火旺于阴中,则神明内扰,而心神不宁【心血虚不得卧之脉】左寸细数,沉按多疾。若见钩洪,心火旺极,肝脉若数,木火通明。尺脉若数,水竭火盛。   【心血虚不得卧之治】阴虚则阳必旺,故心血不足,皆是火症,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宜滋阴降火,用归芍天地煎、黄连安神丸,虚人天王补心丹。   归芍天地煎   即天地煎加当归、白芍。   黄连安神丸   方见后心痹。   天王补心丹   方见后心痹。   [卷三:不得卧论] 内伤不得卧   【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二便时滑,目漫神清,气怯倦怠,心战胆寒,时时欲睡,睡中自醒,喜热恶冷,此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也。   【心气虚不得卧之因】真阳素乏,木不生火,心气虚则心主无威,心神失守,而夜卧不【心气虚不得卧之脉】左寸浮散,按之无神,左关无力,木不生火。肝肾脉迟,水中无【心气虚不得卧之治】脉散无神,人参养荣汤、归脾汤。肝肾脉迟者,八味丸。左关脉弱者,补肝散。脉若带数,即非心气虚,乃心血不足,不得妄引此条。   人参养荣汤   人参白芍药陈皮黄桂心当归白术甘草熟地茯苓五味远志   归脾汤   当归白术人参甘草白茯苓木香远志黄枣仁龙眼肉   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   补肝散   见后肝痹。   [卷三] 痿症论   秦子曰:痿与挛,受病相同,症形有异。挛者,拘急不能屈伸,《内经》所谓短为拘也。痿者,痿弱纵缓而不能起立,《内经》所谓弛长为痿也。若时伸时纵,则曰螈,强直反张,则曰痉,皆与痿挛各自一门者也。   [卷三:痿症论] 外感痿症   【风湿痿软之症】小筋弛长,手足瘫痪,痿弱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此风湿【风湿痿软之因】或居处卑湿,或冒风雨,留着经络,则纵缓不收,痿软之症作矣。   【风湿痿软之脉】浮缓主风,浮濡主湿。浮缓而濡,乃是风湿。若见浮紧,乃是寒湿。   若见浮数,风热而湿。洪数而浮,风湿在表;洪数而沉,风湿在里。   【风湿痿软之治】身发热,脉浮紧,羌活胜湿汤。关节重痛,寒气胜,桂枝汤加苍术、风、羌活、独活。热气胜,脉浮数者,荆防平胃散。脉沉数者,荆防二妙丸。皮肤不仁,   羌活胜湿汤   方见湿热肿。   家秘桂枝汤   治太阳经寒湿。   桂枝麻黄芍药甘草苍术防风羌活独活   荆防平胃散   治阳明经上部风湿。   荆芥防风苍术浓朴陈皮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