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 第 74 页/共 100 页
苍术熟附子
苍柏二妙丸
见前湿热痿。
[卷三:痹证论] 外感痹症
【热痹之症】肌肉热极,唇口干燥,筋骨痛不可按,体上如鼠走状,此《内经》所云阳气多,阴气少,阳独盛,故为热痹之症。《内经》原有热痹,方书止列三条,误也。
【热痹之因】阴血不足,阳气偏旺,偶因热极见寒,风寒外束,《内经》云:灵气相薄,则脉满而痛。此热痹所由生也。
【热痹之脉】浮大而数,热在经络。沉大而数,热已深入。大数属气,细数者血。寸脉数大,热在于上。尺热数大,热在于下。
【热痹之治】热在经络者,四味舒筋汤。热已深入,潜行散。气分有热者,苍柏二妙丸
四味舒筋汤
治腿足肿痛,脚筋挛缩。
独活当归黄柏苍术四味等分同煎。
潜行散
滋阴补肾,壮骨健行,此方独胜。
黄柏一味炒研,水丸服。
苍柏二妙丸
治湿热伤气分者。
苍术黄柏二味同研水丸。
虎潜丸
治湿热入血分者。
龟板胶(四两)黄柏(四两炒)知母(四两)川牛膝(二两)熟地黄(四两)白芍药((四两)当归(四两)虎骨骱(一两,炙)上为细末,玄武胶溶化为丸。
[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肺痹之因】或形寒饮冷,或形热饮热,肺为华盖,恶热恶寒,或悲哀动中,肺气受损【肺痹之脉】寸口脉涩,责之在肺。或见迟弦,寒饮所伤,或见洪数,乃是伤热,浮迟【肺痹之治】火热伤肺者,家秘泻白散。肺气受损,肺虚液少,生脉散,加二冬二母。气虚上逆,参橘煎、人参平肺散。
家秘泻白散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石膏川连
生脉散
人参麦门冬北五味三味同煎。
参橘煎
人参橘红二味同煎。
人参平肺散
人参桑白皮地骨皮肥知母天门冬橘红甘草
[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心痹之症】即脉痹也。脉闭不通,心下鼓暴,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下痛,夜卧不安,此心痹之症也。
【心痹之因】或焦思劳心,心气受伤,或心火妄动,心血亏损,而心痹之症作矣。
【心痹之脉】左寸沉数,沉为心痛,数为心热。或散而大,散则失志,大则失血。
【心痹之治】心火盛者,导赤各半汤。心神失守者,安神丸。虚弱人,归汤。虚火旺
导赤各半汤
川黄连甘草生地木通山栀麦冬犀角
朱砂安神丸
朱砂川连生地当归
天王补心丹
人参玄参丹参桔梗远志肉酸枣仁柏子仁天冬麦冬五味当归生地
[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肝痹之症】即筋痹也。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腹大如怀物,左胁凝结作痛,此肝痹【肝痹之因】逆春气则肝气怫郁,恼怒伤肝则肝气逆乱,惊动魂魄,则肝气不宁,【肝痹之脉】左关弦数,肝家有热。或见沉滞,肝家郁结。或见虚弦,肝家少血。
【肝痹之治】左关弦数者,泻青丸或泻肝汤。左关沉滞者,柴胡疏肝散。左关虚弦,
泻青丸
当归龙胆草川芎栀子大黄羌活防风
龙胆泻肝汤
见前肝火胀。
柴胡疏肝散
柴胡陈皮川芎芍药枳壳香附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