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96 页/共 603 页
【附方】新一。
痘后风眼:发则两睑红烂眵泪。用刺 胆汁,用簪点入,痒不可当,二三次即愈。尤胜乌鸦胆也。(董炳《集验方》)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四
(寓类、怪类共八种)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四
猕猴
(《证类》)【释名】沐猴(《史记》)、为猴(《说文》)马留(《倦游录》)、狙。时珍曰:按班固《白虎通》云: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猴好拭面如沐,故谓之沐,而后人讹沐为母,又讹母为猕,愈讹愈失矣。
《说文》云:为字象母猴之形。即沐猴也,非牝也。猴形似胡人,故曰胡孙。《庄子》谓之狙。养马者厩中畜之,能辟马病,胡俗称马留云。《梵书》谓之摩斯 。
【集解】慎微曰:猕猴有数种,总名禺属。取色黄、面赤、尾长者。用人家养者不主病,为其食杂物、违本性也。按《抱朴子》云:猴八百岁变为猿,猿五百岁变为 , 千岁变为蟾蜍。时珍曰:猴,处处深山有之。状似人,眼如愁胡,而颊陷有 。 音歉,藏食处也。
腹无脾以行消食,尻无毛而尾短。手足如人,亦能竖行。声嗝嗝若咳。孕五月而生子,生子多浴于涧。其性躁动害物,畜之者使坐 上,鞭掊旬月乃驯也。其类有数种:小而尾短者,猴也;似猴而多髯者, 也;似猴而大者, 也;大而尾长赤目者,禺也;小而尾长仰鼻者,也;似 而大者,果然也;似 而小者,蒙颂也;似 而善跃越者, 也;似猴而长臂者,猿也;似猿而金尾者,狨也;似猿而大,能食猿、猴者,独也。不主病者,并各以类附之。
【附录】 (音却) 时珍曰: ,老猴也。生蜀西徼外山中。似猴而大,色苍黑,能人行。善攫持人物,又善顾盼,故谓之 。纯牡无牝,故又名 父,亦曰 。善摄人妇女为偶,生子。又《神异经》云:西方有兽名KT ,大如驴,状如猴,善缘木。纯牝无牡,群居要路,执男子合之而孕。此亦 类,而牝牡相反者。
(音据) 按郭璞云:建平山中有之。大如狗,状如猴,黄黑色,多髯鬣。好奋头举石掷人。《西山经》云:崇吾之山有兽焉,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名曰举父。即此也。
肉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诸风劳,酿酒弥佳。作脯食,治久疟(慎微)。食之,辟瘴疫(时珍)。
【发明】时珍曰:《异物志》言:南方以猕猴头为 。《临海志》言:粤民喜啖猴头羹。
又巴徼人捕猴,盐藏,火熏食,云甚美。
头骨
【主治】瘴疟。作汤,浴小儿惊痫,鬼魅寒热(慎微)。
【附方】旧一。
鬼疟进退不定:用胡孙头骨一枚,烧研。空心温酒服一钱,临发再服。(《圣惠方》)
手
【主治】小儿惊痫口噤(慎微)。
屎
【主治】涂蜘蛛咬(慎微)。小儿脐风撮口,及急惊风,烧末,和生蜜少许灌之(时珍。
出《心鉴》及《卫生方》)。
皮
慎微曰:治马疫气。
时珍曰:《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四
狨
(戎、松二音。《拾遗》)【释名】猱(难逃切)。
时珍曰:狨毛柔长如绒,可以藉,可以缉,故谓之狨,而猱字亦从柔也。或云生于西戎,故从戎也。猱古文作 ,象形。今呼长毛狗为猱,取此象。
【集解】藏器曰: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人将其皮作鞍褥。时珍曰:杨亿《谈苑》云:狨出川峡深山中。其状大小类猿,长尾作金色,俗名金线狨。轻捷善缘木,甚爱其尾。人以药矢射之,中毒即自啮其尾也。宋时文武三品以上许用狨座,以其皮为褥也。
【附录】猿 时珍曰: 善援引,故谓之 ,俗作猿。产川、广深山中。似猴而长大,其臂甚长,能引气,故多寿。或言其通臂者,误矣。臂骨作笛,甚清亮。其色有青、白、玄、黄、绯数种。其性静而仁慈,好食果实。其居多在林木,能越数丈,着地即泄泻死,惟附子汁饮之可免。其行多群。其雄善啼,一鸣三声,凄切入人肝脾。范氏《桂海志》云:猿有三种:金丝者,黄色;玉面者,黑色;及身面俱黑者。或云纯黑是牡,金丝是牝;牡能啸,牝不能也。王济《日询记》云:广人言猿初生毛黑而雄,老则变黄,溃去势囊,转雄为雌,与黑者交而孕。数百岁,黄又变白也。
时珍按:此说与《列子》 变化为猿,《庄子》 狙以猿为雌之言相合,必不妄也。
独时珍曰:独,似猿而大,其性独,一鸣即止,能食猿猴。
故谚曰:独一鸣而猿散。独夫盖取诸此。或云即黄腰也,又见虎下。
肉及血
【气味】缺。
【主治】食之,调五痔病,久坐其皮亦良(藏器)。
脂
【主治】疮、疥,涂之妙(同上)。
兽部第五十一卷 兽之四
果然
(《拾遗》)【释名】禺(音遇)、 (音又。或作 KT )、 ( 、垒二音。或作 )、仙猴。
时珍曰:郭璞云:果然,自呼其名。罗愿云:人捕其一,则举群啼而相赴,虽杀之不去也;谓之果然,以来之可必也。大者为然,为禺;小者为 ,为【集解】藏器曰:案《南州异物志》云:交州有果然兽,其名自呼。状大于猿,其体不过三尺,而尾长过头。鼻孔向天,雨则挂木上,以尾塞鼻孔。其毛长柔细滑,白质黑文,如苍鸭胁边斑毛之状,集之为裘褥,甚温暖。《尔雅》 ,仰鼻而长尾,即此也。
时珍曰: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居树上,状如猿,白面黑颊,多髯而毛采斑斓。尾长于身,其末有歧,雨则以歧塞鼻也。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让,居相爱,生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谓仁让孝慈者,是也。古者画 为宗彝,亦取其孝让而有智也。
或云犹豫之犹,即 也。其性多疑,见人则登树,上下不一,甚至奔触,破头折胫。故人以比心疑不决者,而俗呼 愚为痴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