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29 页/共 603 页
方目
一名 (音纺),一名泽虞,俗名护田鸟。西人谓之蛤蟆护,水鸟也。常在田泽中,形似鸥、鹭,苍黑色,头有白肉冠,赤足。见人辄鸣唤不去。渔人呼为乌鸡,闽人讹为姑鸡。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鹭
(《食物》)【释名】鹭鸶(《禽经》)、丝禽(陆龟蒙)、雪客(李 所命)、舂锄(《尔雅》)、白鸟。
时珍曰:《禽经》云: 飞则霜,鹭飞则露。其名以此。步于浅水,好自低昂,如舂如锄之状,故曰舂锄。陆玑《诗疏》云:青齐之间谓之舂锄,辽东、吴扬皆云白鹭。
【集解】时珍曰:鹭,水鸟也。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洁白如雪,颈细而长,脚青善翘,高尺余,解指短尾,喙长三寸。顶有长毛十数茎,毵毵然如丝,欲取鱼则弭之。郭景纯云:其毛可为睫 。《变化论》云:鹭以目盼而受胎。
颖曰:似鹭而头无丝、脚黄色者,俗名白鹤子。又有红鹤,相类色红,《禽经》所谓“朱鹭”是也。
肉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虚瘦,益脾补气,炙熟食之(汪颖)。
头
【主治】破伤风,肢强口紧,连尾烧研,以腊猪脂调敷疮口(《救急方》)。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鸥
(《食物》)【释名】 (音医)、水 。
时珍曰:鸥者浮水上,轻漾如沤也。 者,鸣声也。 者,形似也。在海者名海鸥,在江者名江鸥,江夏人讹为江鹅也。海中一种随潮往来,谓之信凫。
【集解】时珍曰:鸥生南方江海湖溪间。形色如白鸽及小白鸡,长喙长脚,群飞耀日,三月生卵。罗氏谓青黑色,误矣。
肉
【气味】缺。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音烛玉。《拾遗》)【释名】 。
时珍曰: 名义未详。案:许慎《说文》云: ,凤属也。又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则 ,乃 声转。盖此鸟有纹彩如凤毛,故得同名耳。
【集解】藏器曰: ,山溪有水毒处即有之,因为食毒虫所致也。其状如鸭而大,长项,赤目斑嘴,毛紫绀色,如 色也。
时珍曰:案:《三辅黄图》及《事类合璧》,并以今人所呼白鹤子者为 ,谓其鸟洁白如玉也。与陈氏似鸭紫绀之说不同。白鹤子状白如鹭,长喙高脚,但头无丝耳。姿标如鹤,故得鹤名。林栖水食,近水处极多。人捕食之,味不甚佳。
毛及屎
【主治】烧灰水服,治溪毒、砂虱、水弩、射工、蜮、短狐、虾须等病。亦人,即能 人身,讫,以物承之,当有沙出,其沙即含沙射人之箭也。又可笼鸟近人,令鸟气相吸(藏器)。
【发明】藏器曰:以上数病大略相似,俱是山水间虫含沙射影所致。亦有无水处患者。
或如疟,或如天行寒热,或有疮无疮。但夜卧时以手摩身体,有辣痛处,熟视当有赤点如针头,急捻之。以芋叶入内,刮出细沙,以蒜封之则愈,否则寒热渐深也。惟虾须疮最毒,十活一二,桂岭独多。但早觉时,以芋及甘蔗叶,屈角入肉,勾出其根如虾须状则愈。迟则根入至骨,有如疔肿,最恶,好着人隐处。
时珍曰:水弩、短狐、射工、蜮,一物也。陈氏分为四,非矣。溪毒,有气无形。砂虱,沙中细虫也。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鸬
(《别录》下品)【释名】 (音意。《尔雅》)、水老鸦(《衍义》)。
时珍曰:案《韵书》,卢与兹并黑也。此鸟色深黑,故名。 者,其声自呼也。
【集解】时珍曰:鸬 ,处处水乡有之。似 而小,色黑。亦如鸦,而长喙微曲,善没水取鱼。日集洲渚,夜巢林木,久则粪毒多令木枯也。南方渔舟往往縻畜数十,令其捕鱼。
杜甫诗: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或谓即此。又一种似鸬 ,而蛇头长项,冬月羽毛落尽,栖息溪岸,见人不能行,即没入水者,此即《尔雅》所谓 头、鱼 者,不入药用。 音拗。
藏器曰:一种头细身长项上白者,名鱼 。不入药用。
【正误】弘景曰:此鸟不卵生,口吐其雏,亦一异也。
藏器曰:此鸟胎生,从口出,如兔吐儿,故产妇执之易生。
宗 曰:人言孕妇忌食鸬 ,为其口吐雏。尝官于澧州,公廨后有一大木,上有三四十窠。日夕视之,既能交合,又有碧色卵壳布地。则陶、陈之说,误听人言也。
时珍曰:一种 鸟(或作KT )似鸬 而色白,人误以为白鸬 是也。雌雄相视,雄鸣上风,雌鸣下风而孕,口吐其子。庄周所谓白 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者也。昔人误以吐雏为鸬 ,盖 、 音相近耳。 善高飞,能风能水,故舟首画之。又有似 而短项,背上绿色,腹背紫白色者,名青 。一名乌 。陶氏谓乌贼鱼乃此鸟所化。或云即鸭,非也。
肉
【气味】酸、咸,冷,微毒。
【主治】大腹鼓胀,利水道(时珍)。
【发明】时珍曰:鸬 ,《别录》不见功用。惟雷氏《炮炙论》序云:体寒腹大,全赖鸬。注云:治腹大如鼓体寒者,以鸬 烧存性为末,米饮服之立愈。窃谓诸腹鼓大,皆属于热,卫气并循于血脉则体寒。此乃水鸟,其气寒冷而利水。寒能胜热,利水能去湿故也。
又《外台》云:凡鱼骨哽者,但密念鸬 不已即下。此乃厌伏之意耳。
头
【气味】微寒。
【主治】哽及噎,烧研,酒服(《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