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30 页/共 603 页

骨   【主治】烧灰水服,下鱼骨哽(弘景)。   【附方】新一。   雀卵面斑:鸬 骨烧研,入白芷末,猪脂和,夜涂旦洗。(《摘玄方》)   喙   【主治】噎病,发即衔之。便安(《范汪》)。   嗉   【主治】鱼哽,吞之最效(时珍)。   翅羽   【主治】烧灰,水服半钱,治鱼哽噎即愈(时珍。出《太平御览》)。   蜀水花   《别录》曰:鸬 屎也。   弘景曰:溪谷间甚多,当自取之,择用白处。市卖者不可信。   颂曰:屎多在山石上,色紫如花,就石刮取。《别录》谓屎即蜀水花,而唐面膏方中,二物并用,未知其的。   时珍曰:当以《别录》为正。唐方盖传写之讹误也。   【气味】冷,微毒。   【主治】去面上黑 痣(《别录》)。疗面瘢疵,及汤火疮痕。和脂油,敷疔疮(大明)。南人治小儿疳蛔,干研为末,炙猪肉蘸食,云有奇效(苏颂)。杀虫(时珍)。   【附方】旧二,新一。   鼻面酒 :鸬 屎一合研末,以腊月猪脂和之。每夜涂旦洗。(《千金》)鱼骨哽咽:鸬 屎研,水服方寸匕,并以水和涂喉外。(《范汪方》)断酒:鸬 屎烧研,水服方寸匕,日一服。(《外台》)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鱼狗   (《拾遗》)【释名】 (《尔雅》)、天狗(同)、水狗(同)、鱼虎(《禽经》)、鱼师(同)、翠碧鸟(《尔雅翼》)。   时珍曰:狗、虎、师,皆兽之噬物者。此鸟害鱼,故得此类命名。   【集解】藏器曰:此即翠鸟也。穴土为窠。大者名翠鸟,小者名鱼狗。青色似翠,其尾可为饰。亦有斑白者,俱能水上取鱼。   时珍曰:鱼狗,处处水涯有之。大如燕,喙尖而长,足红而短,背毛翠色带碧,翅毛黑色扬青,可饰女人首物,亦翡翠之类。   肉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鱼哽,及鱼骨入肉不出,痛甚者,烧研饮服。或煮汁饮,亦佳(藏器)。   【发明】时珍曰:今人治鱼骨哽,取得去肠,用阴阳瓦泥固 存性,入药用。盖亦取其相制之意。   【附录】翡翠 时珍曰:《尔雅》谓之鹬,出交广南越诸地。饮啄水侧,穴居生子,亦巢于木,似鱼狗稍大。或云:前身翡,后身翠,如鹅翠、雁翠之义。或云:雄为翡,其色多赤。雌为翠,其色多青。彼人亦以肉作腊食之。方书不见用,功应与鱼狗相同。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蚊母鸟   (《拾遗》)【释名】吐蚊鸟、 (《尔雅》。音田)。   【集解】藏器曰:此鸟大如鸡,黑色。生南方池泽茹 中,江东亦多。其声如人呕吐,每吐出蚊一、二升。夫蚊乃恶水中虫,羽化所生。而江东有蚊母鸟,塞北有蚊母草,岭南有虻母木,此三物异类而同功也。   时珍曰:郭璞云:蚊母似乌 而大,黄白杂纹,鸣如鸽声。《岭南异物志》言:吐蚊鸟,大如青KT ,大嘴食鱼。岂各地之产差异耶?   翅羽   【主治】作扇辟蚊(藏器)。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原禽类二十三种)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鸡   (《本经》上品)【释名】烛夜。   时珍曰:按徐铉云:鸡者稽也,能稽时也。《广志》云:大者,曰蜀;小者,曰荆。其雏曰 。《梵书》曰:曰鸠七 。   【集解】《别录》曰:鸡生朝鲜平泽。   弘景曰:鸡属甚多。朝鲜乃在玄菟、乐浪,不应总是鸡所出也。   马志曰:入药取朝鲜者,良尔。   时珍曰:鸡类甚多,五方所产,大小形色往往亦异。朝鲜一种长尾鸡,尾长三四尺。   辽阳一种食鸡,一种角鸡,味俱肥美,大胜诸鸡。南越一种长鸣鸡,昼夜啼叫。南海一种石鸡,潮至即鸣。蜀中一种 鸡,楚中一种伧鸡,并高三四尺。江南一种矮鸡,脚才二寸许也。鸡在卦属巽,在星应昴,无外肾而亏小肠。凡人家无故群鸡夜鸣者,谓之荒鸡,主不祥。若黄昏独啼者,主有天恩,谓之盗啼。老鸡能人言者,牝鸡雄鸣者,雄鸡生卵者,并杀之即已。俚人畜鸡无雄,即以鸡卵告灶而伏出之。南人以鸡卵画墨,煮熟验其黄,以卜凶吉。   又以鸡骨占年。其鸣也知时刻,其栖也知阴晴。《太清外术》言:蓄蛊之家,鸡辄飞去。《万毕术》言:其羽焚之,可以致风。《五行志》言:雄鸡毛烧着酒中饮之,所求必得。古人言鸡能辟邪,则鸡亦灵禽也。不独充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