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28 页/共 603 页

(《食疗》)【释名】野鸭(《诗疏》)、野时珍曰:凫从几(音殊),短羽高飞貌,凫义取此。《尔雅》云:故也。俗作晨凫,云凫常以晨飞,亦通。   【集解】时珍曰:凫,东南江海湖泊中皆有之。数百为群,晨夜蔽天,而飞声如风雨,所至稻粱一空。陆玑《诗疏》云:状似鸭而小,杂青白色,背上有纹,短喙长尾,卑脚红掌,水鸟之谨愿者,肥而耐寒。或云食用绿头者为上,尾尖者次之。海中一种冠凫,头上有冠,乃石首鱼所化也。并宜冬月取之。   肉   【气味】甘,凉,无毒。   诜曰:九月以后,立春以前,即中食,大益病患,全胜家者,虽寒不动气。   《日华》曰:不可合胡桃、木耳、豆豉同食。   【主治】补中益气,平胃消食,除十二种虫。身上有诸小热疮,年久不愈者,但多食之,即瘥(孟诜)。治热毒   血   【主治】解挑生蛊毒,热饮探吐(时珍。出《摘玄》)。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音甓梯。《拾遗》)【释名】须 (《尔雅》)、水KT (音札。《正要》)、 (《日用》)、刁鸭(《蜀本注》)、时珍曰: 、须 ,并未详。 、刁、零丁,皆状其小也。油,言其肥也。   【集解】藏器曰: ,水鸟也。大如鸠,鸭脚连尾,不能陆行,常在水中。人至即沉,或击之便起。其膏涂刀剑不锈。《续英华诗》云:马衔苜蓿叶,剑莹 膏,是也。   韩保升曰:野鸭有与家鸭相似者,有全别者。其甚小者名刁鸭,味最佳。   时珍曰: ,南方湖溪多有之。似野鸭而小,苍白文,多脂味美。冬月取之,其类甚多。扬雄《方言》所谓“野凫,甚小而好没水中者,南楚之外谓之 ,大者谓之鹘 ”,是也。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五味炙食,甚美(时珍。出《正要》)。   膏   【主治】滴耳,治聋(藏器)。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鸳鸯   (宋《嘉 》)【释名】黄鸭(《纲目》)、匹鸟。   时珍曰:鸳鸯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崔豹《古今注》云:鸳鸯雄雌不相离,人获其一,则一相思而死,故谓之匹鸟。《涅 经》谓之婆罗迦邻提。   【集解】时珍曰:鸳鸯,凫类也,南方湖溪中有之。栖于土穴中,大如小鸭。其质杏黄色,有文采,红头翠鬣,黑翅黑尾,红掌,头有白长毛垂之至尾。交颈而卧,其交不再。   肉   【气味】咸,平,有小毒。孙曰:苦,微温,无毒。   瑞曰:酸,无毒。禹锡曰:多食,令人患大风。   【主治】诸 疥癣,以酒浸。炙令热,敷贴疮上,冷即易(《嘉 》)。清酒炙食,治疮。作羹 食之,令人肥丽。夫妇不和者,私与食之,即相爱怜(孟诜)。炙食,治梦寐思慕【附方】旧一,新一。   五痔 疮:鸳鸯一只,治如常法。炙熟细切,以五味、醋食之。作羹亦妙。(《食医心镜》)血痔不止:鸳鸯一只,治净切片,以五味、椒、盐腌炙,空心食之。(《奉亲养老》方)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音溪敕。宋《嘉 》)【释名】溪鸭(《异物志》)、紫鸳鸯。   时珍曰:按:《杜台卿淮赋》云: 寻邪而逐害。此鸟专食短狐,乃溪中敕逐害物者。   其游于溪也,左雄右雌,群伍不乱,似有式度者,故《说文》又作溪 。其形大于鸳鸯,而色多紫,亦好并游,故谓之紫鸳鸯也。   【集解】禹锡曰: ,南方有短狐处多有之。性食短狐也,所居处无复毒瓦斯,人家宜畜之。形小如鸭,毛有五采,首有缨,尾有毛如船柁形。   肉   【气味】甘,平,无毒。冬月用之。   【主治】食之,去惊邪及短狐毒(《嘉 》)。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之一   (音交睛。《拾遗》)【释名】交 (《说文》)、茭鸡(俗)、 (音坚。出《尔雅》)。   时珍曰:按:《禽经》云:白 相睨而孕, 睛交而孕。又曰:旋目其名 ,名,交目其名 。观其眸子,而命名之义备矣。《说文》谓之交 , 亦目瞳子也茭鸡,云多居茭菰中,而脚高似鸡。其说亦通。   【集解】藏器曰: ,水鸟也,出南方池泽。似鸭绿衣。人家养之,驯扰不去。可厌火灾。《异物志》云: 巢于高树颠,生子穴中,衔其母翼,飞下饮食。   时珍曰: 大如凫、 ,而高似鸡,长喙好啄,其顶有红毛如冠,翠鬣碧斑,丹嘴青胫。养之可玩。   肉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炙食,解诸鱼、虾毒(时珍)。   【附录】旋目。水鸟也,生荆郢间。大如鹭而短尾,红白色,深目,目旁毛皆长而旋。   《上林赋》云“交睛旋目”,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