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93 页/共 603 页
(《纲目》)【释名】 鱼(必)、赤眼鱼。
时珍曰:《说文》云:鳟( ),赤目鱼也。孙从必。
【集解】时珍曰:处处有之。状似 而小,赤脉贯好食螺、蚌,善于遁网。
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暖胃和中。多食,动风热,发疥癣(时珍)。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
鲩鱼
(音患。《拾遗》)【释名】 鱼(音缓)。草鱼。
时珍曰:鲩又音混,郭璞作 。其性舒缓,故曰鲩,曰闽畜鱼者,以草饲之焉。
【集解】藏器曰:鲩生江湖中,似鲤。
时珍曰:郭璞云:今 子,似鳟而大,是矣。其形长身圆,肉浓而松,状类青鱼。有青鲩、白鲩二色。白者味胜,商人多 之。
肉
【气味】甘,温,无毒。
时珍曰:李鹏飞云:能发诸疮。
【主治】暖胃和中(时珍)。
胆(腊月收取阴干)。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喉痹飞尸,暖水和搅服(藏器)。一切骨鲠、竹木刺在喉中,以酒化二枚,温呷取吐(时珍)。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
青鱼
(宋《开宝》)【释名】时珍曰:青亦作鲭,以色名也。大者名 鱼。
【集解】颂曰:青鱼生江湖间,南方多有。北地时或有之,取无时。似鲤、鲩而背正青色。南方多以作 ,古人所谓五侯鲭 即此。其头中枕骨蒸令煮拍作酒器、梳、篦,甚佳。旧注言可代琥珀者,非也。
肉
【气味】甘,平,无毒。
《日华》曰:微毒。服术人忌之。
【主治】香港脚湿痹(《开宝》)。同韭白煮食,治香港脚脚弱烦闷,益气
【气味】与服石人相反(《开宝》)。
弘景曰:不可合生胡荽、生葵菜、豆藿、麦酱同食。
头中枕
【主治】水磨服,主心腹卒气痛(《开宝》)。
解蛊毒(
眼睛汁
【主治】注目,能夜视(《开宝》)。
胆(腊月收取阴干。)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点暗目,涂热疮(《开宝》)。消赤目肿痛,吐喉痹痰涎及鱼骨珍)。
【发明】时珍曰:东方青色,入通肝胆,开窍于目。用青鱼胆以治目疾,盖取此义。其治喉痹骨鲠,则取漏泄系乎酸苦之义也。
【附方】新八。
乳蛾喉痹:青鱼胆含咽。一方:用汁灌鼻中,取吐。万氏:用胆矾盛青鱼胆中,阴干。
每用少许,吹喉取吐。一方:用朴硝代胆矾。
海螵蛸末等分。龚氏《易简》:用黄连切片入片脑少许,瓶收密封。每日点之,甚妙。
各七个、牛胆半两,熊胆二钱半,麝香少许,石决明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空心茶下十丸。(《龙木论》)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
竹鱼
(《纲目》)【集解】时珍曰:出桂林 湘、漓诸江中。状如青鱼,大而少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爱,鳞下间以朱点。味如鳜鱼肉,为广南珍品。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和中益气,除湿气(时珍)。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