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416 页/共 603 页
【附方】旧九,新五。
咳嗽吐血,甚者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经验方》)。
消渴尿多:入地三尺桑根,剥取白皮,炙黄黑,锉。以水煮浓汁,随意饮之。亦可入少米,勿用盐。(《肘后方》)。
产后下血:炙桑白皮,煮水饮之。(《肘后方》)。
血露不绝:锯截桑根,取屑五指撮,以醇酒服之,日三服。(《肘后方》)。
坠马拗损: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膏,敷之便止。已后亦无宿血,终不发动。(《经验后方》)。
金刃伤疮:新桑白皮,烧灰,和马粪涂疮上,数易之。亦可煮汁服之。(《广利方》)。
杂物眯眼:新桑根白皮洗净捶烂,入眼,拨之自出。(《圣惠方发鬓堕落:桑白皮(锉)二升。以水淹浸,煮五、六沸,去滓,频频洗沐,自不落也。
(《千金方》)。
发槁不泽:桑根白皮、柏叶各一斤,煎汁沐之即润。(《圣惠方》)。
小儿重舌:桑根白皮煮汁,涂乳上饮之。(《子母秘录》)。
小儿流涎:脾热也,胸膈有痰。新桑根白皮,捣自然汁涂之,甚效。干者煎水。(《圣惠方》)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家桑东行根取研汁服。(《圣惠方》)。
小儿火丹:桑根白皮,煮汁浴之。或为末,羊膏和涂之。(《千金方》)。
石痈坚硬不作脓者:蜀桑白皮阴干为末,烊胶和酒调敷,以软为度。(《千金方》)。
皮中白汁
【主治】小儿口疮白漫漫,拭净涂之便愈。又涂金刃所伤燥痛,须臾血止,仍以白皮裹之,甚良(苏颂)。涂蛇、蜈蚣、蜘蛛伤,有验【附方】旧一,新三。
小儿鹅口:桑白皮汁,和胡粉涂之。(《子母秘录》)。
小儿唇肿:桑木汁涂之,即愈。(《圣惠方》)。
解百毒瓦斯:桑白汁一合,服之,须臾吐利自出。(《肘后方》)。
破伤中风:桑沥、好酒,对和温服,以醉为度。醒服消风散。(《
桑椹
(一名文武实)【主治】单食,止消渴(苏恭)。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多收曝干为末,蜜丸日服(藏器)。捣汁饮,解中酒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时珍)。
【发明】宗 曰:《本经》言桑甚详,然独遗乌椹,桑之精英尽在于此。采摘微研,以布滤汁,石器熬成稀膏,量多少入蜜熬稠,贮瓷器中。每抄一、二钱,食后、夜卧,以沸汤点服。治服金石发热口渴,生精神及小肠热,其性微凉故也。《仙方》晒干为末,蜜和为丸,酒服亦良。
时珍曰:椹有乌、白二种。杨氏《产乳》云:孩子不得与桑椹,令儿心寒,而陆机《诗疏》云:鸠食桑椹多则醉伤其性,何耶?《四民月令》云:四月宜饮桑椹酒,能理百种风热。
其法用椹汁三斗,重汤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两,生姜一合,煮令得所,瓶收。
每服一合,和酒饮之。亦可以汁熬烧酒,藏之经年,味力愈佳。史言魏武帝军乏食,得干椹以济饥。金【附方】旧一,新七。
水肿胀满:水不下则满溢,水下则虚竭还胀,十无一活,宜用桑椹酒治之。桑心皮切,以水二斗,煮汁一斗,入桑椹再煮,取五升,以糯饭五升,酿酒饮。(《瘰 结核:文武膏:用文武实(即桑葚子)二斗(黑熟者),以布取汁,银、石器熬成薄膏。每白汤调服一匙,日三服。(《保命集》)。
诸骨哽咽:红椹子细嚼,先咽汁,后咽滓,新水送下。干者亦可。(《圣惠方》)。
小儿赤秃:桑椹取汁,频服。(《千金方》)。
小儿白秃:黑葚入罂中曝三七日,化为水,洗之,三七日神效。(《圣济录》)。
拔白变黑:黑葚一斤,蝌蚪一斤,瓶盛封闭,悬屋东头一百日,尽化为黑泥,以染白发如漆。(陈藏器《本草》)。
发白不生:黑熟桑椹,水浸日晒,搽涂,令黑而复生也。(《千金方》)。
阴症腹痛:桑椹绢包风干,过伏天,为末。每服三钱,热酒下,取汗。(《集简方》)。
叶
【气味】苦、甘,寒,有小毒。
大明曰:家桑叶:暖,无毒。
【主治】除寒热,出汗(《本经》)。汁,解蜈蚣毒(《别录》)。煎浓汁服,能除香港脚水肿,利大小肠(苏恭)。炙熟煎饮,代茶止渴(孟诜)。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嫩叶煎酒服,治一切风。蒸熟捣, 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 烂,涂蛇、虫伤(大明)。研汁,治金疮及小儿吻疮。煎汁服,止霍乱腹痛吐下,亦可以干叶煮之。鸡桑叶,煮汁熬膏服,去老风及宿血(藏器)。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时珍)。
【发明】颂曰:桑叶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即采取,与前叶同阴干捣末,丸、散任服,或煎水代茶饮之。又霜后叶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又微炙和桑衣煎服,治痢及金疮诸损伤,止血。
震亨曰: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
时珍曰: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附方】旧二,新十一。
青盲洗法:昔武胜军宋仲孚患此二十年,用此法,二年目明如故。新采青桑叶阴干,月按日就地上烧存性。每以一合,于瓷器内煎减二分,倾出澄清,温热洗目,至百度,屡试有验。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月十七,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普济方》)。
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集简方》)。
赤眼涩痛:桑叶为末,纸卷烧烟熏鼻取效,《海上方》也。(《普济方》)。
头发不长: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七次可长数尺。(《千金方》)。
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凉茶服三钱。只一服止,后用补肝肺药。(《圣济总录》)。
小儿渴疾:桑叶不拘多少,逐片染生蜜,线系蒂上,绷,阴干。细切,煎汁日饮代茶。
(霍乱转筋,入腹烦闷:桑叶一握,煎饮,一、二服立定。(《圣惠方》)。
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过,带温罨纳之。(《仁斋直指方》)。
肺毒风疮,状如大风:绿云散:用好桑叶。净洗,蒸熟(一宿候),晒干,为末。水调二钱匕服。(《经验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