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395 页/共 603 页

漆   (《本经》上品)【释名】 。   时珍曰:许慎《说文》云:漆本作 ,木汁可以髹物,其字象水滴而下之形也。   【集解】《别录》曰:干漆生汉中山谷。夏至后采,干之。   弘景曰:今梁州漆最甚,益州亦有。广州漆性急易燥。其诸处漆桶中自然干者,状如蜂房孔孔隔者为佳。   保升曰:漆树高二、三丈余,皮白,叶似椿,花似槐,其子似牛李子,木心黄。六月、七月刻取滋汁。金州者最善。漆性并急,凡取时须荏油解破,故淳者难得,可重重别制拭之。   上等清漆,色黑如 ,若铁石者好。黄嫩若蜂窠者不佳。颂曰:今蜀、汉、金、峡、襄、歙州皆有之。以竹筒钉入木中,取汁。崔豹《古今注》汁则成漆也。   得阴湿,虽寒月亦易干,亦物之性也。若沾渍人,以油治之。凡验漆,惟稀者以物蘸起,细而不断,断而急收起;又涂于干竹上,荫之速干者,并佳。   移栽易成,有利。其身如柿,其叶如椿。以金州者为有云:微扇光如镜,悬丝急似钩。撼成琥珀色,打着有而大。六月取汁漆物,黄泽如金,即《唐书》所谓黄漆者也。入药仍当用黑漆。广南漆作饴糖气,沾沾无力。   干漆   【修治】大明曰:干漆入药,须捣碎炒熟。不尔,损人肠胃若是湿漆,煎干更好。亦有烧存性者。   【气味】辛,温,无毒。权曰:辛、咸。宗 曰:苦。   元素曰:辛,平,有毒。降也,阳中阴也。   之才曰:半夏为之使。畏鸡子,忌油脂。   弘景曰:生漆毒烈,人以鸡子和服之去虫,犹自啮肠胃也。畏漆人乃致死者。外气亦能使身肉疮肿,自有疗法。   大明曰:毒发,饮铁浆并黄栌汁、甘豆汤、吃蟹,并可制之。   时珍曰:今人货漆多杂桐油,故多毒。《淮南子》云:蟹见漆而不干。《相感志》云:漆得蟹而成水。盖物性相制也。凡人畏漆者,嚼蜀椒涂口鼻则可免。生漆疮者,杉木汤、紫苏汤、漆姑草汤、蟹汤浴之,皆良。   【主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   久服,轻身耐老(《本经》)。干漆:疗咳嗽,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蛔虫(《别录》)。杀三虫,主女人经脉不通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元素)。   【发明】弘景曰:《仙方》用蟹消漆为水,炼服长生。《抱朴子》云:淳漆不粘者,服之通神长生。或以大蟹投其中,或以云母水,或以玉水合一年,六甲、行厨至也。   则积滞去后,补性内时珍曰:漆性毒而杀虫,降而行血。所主诸症虽繁,其功只在二者而已。   【附方】旧四,新七。   小儿虫病:胃寒危恶症,与痫相似者。干漆(捣烧烟尽)、白芜荑等分,为末。米饮服一字至一钱。(杜壬方)。   九种心痛及腹胁积聚滞气:筒内干漆一两,捣炒烟尽,研末,醋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九丸,热酒下。(《简要济众》)丈夫疝气、小肠气撮痛者,并宜服二圣丸。湿漆一两,熬一食顷,入干漆末一两,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丸,温酒下。怕漆人不可服。(《经验方治女人月经瘀闭不来,绕脐寒疝痛彻,炒烟尽),牛膝末一两,以生地黄汁一升,入银、石器中慢熬,俟可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加至三、五丸,酒、饮任下,以通为度。《产宝方》:治女欲呕,不得睡。用当归四钱,干漆三钱(炒烟尽),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下。《千金》:治女人月水不通,脐下坚如杯,时发热往来,下痢羸瘦生肉症,不可治也。干漆一斤(烧研),生地黄二十斤(取汁每服三丸,空心酒下。   满,盐泥固济,锻赤,放冷研散。每服一、二钱,热酒下。但是产后诸疾皆可服。   经验方》)子大。每服二七丸,温酒下,日二服。(《千金方》)。   筒吸之。(《圣济总录》)。   十丸至百丸。(《直指方》)。   漆叶   【气味】缺。   【主治】五尸劳疾,杀虫。曝干研末,日用酒服一钱匕(时珍)。   【发明】颂曰:《华佗传》载:彭城樊阿,少师事佗。佗授以漆叶青粘散方,云服之去三虫,利五脏,轻身益气,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年五百余岁。漆叶所在有之。青粘生丰沛、彭城及朝歌。一名地节,一名黄芝。主理五脏,益精气。本出于迷人入山,见仙人服之,以告佗。佗以为佳,语阿。阿秘之。近者人见阿之寿而气力强盛,问之。因醉误说,人服多验。后无复有人识青粘,或云即黄精之正叶者也。   时珍曰:按:葛洪《抱朴子》云:漆叶、青粘,凡薮之草也。樊阿服之,得寿二百岁,而耳目聪明,犹能持针治病。此近代之实事,良史所记注者也。洪说犹近于理,前言阿年五百岁者,误也。或云青粘即葳蕤。   漆子   【主治】下血(时珍)。   漆花   【主治】小儿解颅、腹胀、交胫不行方中用之(时珍)。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梓   (《本经》下品)【释名】木王。   时珍曰:梓,或作 ,其义未详。   按:陆佃《埤雅》云: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盖木莫良于梓,故《书》以梓材名篇,《礼》以梓人名匠,朝廷以梓宫名棺也。罗愿云:屋室有此木,则余材皆不震。其为木王可知。   【集解】《别录》曰:梓白皮生河内山谷。   弘景曰:此即梓树之皮。梓有三种,当用朴素不腐者。   颂曰:今近道皆有之,宫寺人家园亭亦多植之。木似桐而叶小,花紫。《尔雅》云:椅,梓。郭璞注云:即楸也。《诗  风》云: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陆机注云: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为椅,大同而小异也。入药当用有子者。又一种鼠梓,一名,亦楸属也。枝叶木理皆如楸。今人谓之苦楸,江东人谓之虎梓。《诗 小雅》云“北山有 ”是也。鼠李一名鼠梓,或云即此。然花实都不相类,恐别一物而名同尔。   楸生山谷间,与梓树本同末异,或以为一物者误矣。   皆不堪。   梓、 、楸,一物四名。而陆机《诗疏》以楸之疏理白色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者为椅。贾思勰《齐民要术》又以白色有角者为梓,即角楸也,又名子楸。黄色无子者为椅楸,又名荆黄楸。但以子之有无为别。其角细长如箸,其长近尺,冬后叶落而角犹在树。其实亦名豫章。   时珍曰:梓木处处有之。有三种:木理白者为梓,赤者为楸,梓之美纹者为椅,楸之。诸家疏注,殊欠分明。桐亦名椅,与此不同。此椅即尸子所“谓荆有长松、文椅”者也。   梓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