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296 页/共 603 页
虚劳不眠:干姜为末,汤服三钱,取微汗出。(《千金方》)。
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一钱,良。
鼻衄不止:干姜削尖,煨,塞鼻中即止。(《广利方》)。
鼻不通:干姜末,蜜调塞鼻中。(《千金方》)。
冷泪目昏:干姜粉一字(炮),汤点洗之。(《圣济录》)。
赤眼涩痛:白姜末,水调贴足心,甚妙。(《普济方》)。
目忽不见:令人嚼母姜,以舌日舐六、七次,以明为度。(《圣济方》)。
目中卒痛:干姜削圆滑,内 中,有汁出拭之。味尽更易。(《千金》)。
牙痛不止: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掺之。(《御药院方》)。
斑豆厥逆,斑豆服凉药多,手足厥冷,脉微。用干姜(炮)二钱半,粉甘草(炙)一钱半。水二钟,煎一钟服。(庞安常《伤寒论》)。
痈疽初起:干姜一两,炒紫研末,醋调敷四围,留头,自愈。此乃东昌申一斋奇方也。
(《诸症辨疑》)。
瘰 不敛:干姜为末,姜汁打糊和作剂,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入药在内,追脓尽,生肉口合为度。如不合,以葱白汁调大黄末擦之,即愈。(《救急方》)。
虎野狼伤人:干姜末敷之。(《肘后》)犬伤人:干姜末,水服二匕(生姜汁服亦良),并以姜炙热熨之。
蛇蝎螫人:干姜、雄黄等分为末,袋盛佩之,蛇闻药气逆避人遇螫即以敷之,便定。(《广利方》)【附录】天竺干姜(《拾遗》)藏器曰:味辛,温,无毒。主冷气寒中,宿食不消,腹胀下痢,腰背痛, 癖气块,恶血积聚。生婆罗门国,一名胡干姜,状似姜,小黄色也。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宋《嘉 》)【释名】蓬蒿。
时珍曰:形气同乎蓬蒿,故名。
【集解】机曰:本草不着形状,后人莫识。
时珍曰:茼蒿,八、九月下种,冬春采食肥茎。花、叶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气。
四月起苔,高二尺余。开深黄色花,状如单瓣菊花。一花结子近百成球,如地菘及苦 子,最易繁茂。此菜自古已有,孙思邈载在《千金方》菜类,至宋嘉 中始补入本草,今人常食者。而汪机乃不能识,辄敢擅自修纂,诚可笑慨。
【气味】甘、辛,平,无毒。
禹锡曰: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
【主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思邈)。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宋《嘉 》)【释名】时珍曰:此蒿叶纹皆邪,故名。
【集解】藏器曰:邪蒿根、茎似青蒿而细软。
时珍曰:三、四月生苗,叶似青蒿,色浅不臭。根、叶皆可茹。
【气味】辛,温、平,无毒。
诜曰:生食微动风,作羹食良。不与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气。
【主治】胸膈中臭烂恶邪气,利肠胃,通血脉,续不足气(孟诜)。
煮熟,和酱、醋食,治五脏恶邪气厌谷者,治脾胃肠 ,大渴热中,暴疾恶疮(《食医心镜》)。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宋《嘉 》)【释名】香荽(《拾遗》)、胡菜(《外台》)、 荽。
时珍曰:荽,许氏《说文》作 ,云姜属,可以香口也。其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今俗呼为 荽, 乃茎叶布散之貌。俗作芫花之芫,非矣。
藏器曰:石勒讳胡,故并、汾人呼胡荽为香荽。
【集解】时珍曰:胡荽处处种之。八月下种,晦日尤良。初生柔茎圆叶,叶有花歧,根软而白。冬春采之,香美可食,亦可作菹。道家五荤之一。立夏后开细花成簇,如芹菜花,淡紫色。五月收子,子如大麻子,亦辛香。按:贾思勰《齐民要术》云:六、七月布种者,可竟冬食。春月 子沃水生芽种者,小小供食而已。王祯《农书》云:胡荽于菜蔬中,子、叶皆可用,生、熟俱可食,甚有益于世者。宜肥地种之。
【正误】李鹏飞曰:胡荽,荞子也。吴瑞曰:胡荽,俗呼 子,根、苗如蒜。时珍曰:荞子即 子,乃薤也。李、吴二氏并作胡荽,误矣。
根叶
【气味】辛,温,微毒。诜曰:平、微寒,无毒。可和生菜食。此是荤菜,损人精神。华佗云;胡臭、口臭、 齿及香港脚、金疮人,皆不可食,病更加甚。
藏器曰:久食令人多忘。根,发痼疾。不可同邪蒿食,令人汗臭难瘥。
时珍曰:凡服一切补药及药中有白术、牡丹者,不可食此。伏石钟乳。
【主治】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沙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嘉 》)。补筋脉,令人能食。治肠风,用热饼裹食,甚良(孟诜)。合诸菜食,气香,令人口爽,辟飞尸、鬼疰、蛊毒(吴瑞)。辟鱼、肉毒(宁原)。
【发明】时珍曰: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诸疮皆属心火,营血内摄于脾,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营运,得臭恶则壅滞故尔。按:杨士瀛《直指方》云:痘疹不快,宜用胡荽酒喷之,以辟恶气。床帐上下左右皆宜挂之,以御汗气、胡臭、天癸、淫佚之气。一应秽恶,所不可无。若儿虚弱,及天时阴寒,用此最妙。如儿壮实,及春夏晴暖、阳气发越之时,加以酒曲助虐,以火益火,胃中热炽,毒血聚畜,则变成黑陷矣,不可不慎。
【附方】旧五,新四。
疹痘不快:用胡荽二两(切),以酒二大盏煎沸沃之,以物盖定,勿令泄气。候冷去滓,微微含喷,从项背至足令遍。勿 头面。(《经验后方》)。
热气结滞,经年数发者:胡荽半斤,五月五日采,阴干,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服。春夏叶、秋冬根茎并可用。(《必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