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 第 61 页/共 63 页
若依病期而言,则葛粉宜于早期,发热或呕吐者非但不忌,且宜频服,后期口渴者,用之亦无忤;荸荠粉亦宜于早期,后期痰热仍重者,用亦无妨;山药粉、百合粉均宜于后期;菱粉则宜于后期及慢性病患者;莲子粉、芡粉、零余粉并宜于病后;橡子粉则宜于慢性病而肠滑者;藕粉则先后咸宜,乃通用之品。
第四卷\附录
(二)谈中药的变通使用
中药的资源,相当丰富,中药的品种,相当繁多。我国疆域广大,过去由于交通的不便,尽管是甲地易得之品,往往乙地又有一时不济现象。再则,有些药材,本身就是很稀少的东西。所以古代医家,便想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来,不但作为权宜之计,而且形诸笔墨,留给后人参考。考中药代用之法,由来已久,张仲景称无猪胆以羊胆代之,又说,无胆亦可用。《金匮 杂疗方》治饮食中毒方,用苦酒,而方后云:“或以水煮亦得”。仲景以后方书,类此者,又层见不穷。今将此类资料,梳剔整理,述其要者,归纳成类,供从事中医中药者之参考。
1.限于地域的变通使用(1)植物──《本事方》引柳柳州纂《救死方》用橘叶,注云:“北地无叶,以皮代之”。
又《圣济总录》治干香港脚之杉节汤,亦用橘叶,注云:“皮亦得”。当是考虑北地使用之故。
(2)水类──《千金方》风眩薯蓣汤,用江水,注云:“秦中无江水处,以千里东流水代之”。又《琐碎录》治痔漏,以海水煎汤熏洗,注云:“入盐煎亦得”。《苏沈良方》治肠痔,用河水,注云:“井水亦得”。《鸡峰普济方》及《圣济总录》均有同样记载。
2.照顾少数民族习惯的变通使用
古方中变通使用之法,颇有可供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工作之参考者,特辑为一类,其最初立方,虽不必因此而设,但是,能以启发吾辈,俾得触类旁通。
《千金方》肺虚寒门用猪胰,注云:“无猪胰,以羊胰代”。《圣惠方》治妇人乳痈方以猪胆汁调服,注云:“以醋浆水服之亦得”。
《圣济总录》摩傅神明膏用猪膏,注云:“以牛酥代猪膏亦佳”。《圣惠方》治头疮方用猪脂调涂,注云:“用麻油调亦可”。
3.季节性的变通使用(1)冬雪夏水──魏氏鼻衄奇效散,须“频用雪块熨药上”。注云:“无雪只冷水扫”。
《保幼大全》治 疮,用雪水,以雪水须预藏,故注云:“无雪水,用新水”。
(2)冬根夏叶──《博爱心鉴》谓水杨:“春冬用枝,秋夏用叶”。《备急方》疗口中及舌上生疮方用蔷薇根,注云:“冬用根,夏用枝叶”。《圣惠方》治妇人乳痈方用蔓菁叶,注云“冬无叶,即用根也”。
(3)冬用干者──《古今录验》苏子汤,用苏子及生苏叶,注云:“冬天煮干枝、茎叶亦佳”。《千金方》妊娠尿血方用生艾叶,注云:“冬用干者”。
4.鲜货与干货的变通使用(1)干代鲜──《圣惠方》治难产方“益母草捣汁三合,如无生者,用干者一握,以水煎服”。
《圣济总录》治舌上出血清心散用刺蓟研绞取汁,注云:“如无生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又治小儿脾热方用桑根白皮,取自然汁,注云:“如无新桑根白皮,取干桑白皮,细文献极多,如《深师方》五味子汤,《古今录验》桂心汤等均是。
(2)鲜代干──《肘后方》治笃病新起早劳方用干苏,注云:“无干者,生亦可用”。
(3)分两须有变动──《本草新编》云:“蒲公英百斤,无鲜草可用干者,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全婴方论》有云:“如无生地黄,只用干地黄,每干地黄五两,当生地黄一斤。”以上为干须减量之例。《直指方》肠痈四圣散中,有生栝蒌一枚,注云:“若干栝蒌,则用两枚。”又是干须加量之例。
5.不同部份的变通使用
这一类的文献很多,各举一二例,恕不详引。
(1)根代叶──《是斋百一选方》治小儿走马疳,用芭蕉杆或叶,注云:“无即用根”。
(2)根或根皮代花──《短剧方》茅花汤云:“若无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又《伤寒百问歌》治鼻衄方云:“无(茅)花,可以茅根代之”。《妇人良方》疗妇人乳痈方,以芙蓉花研烂,注云:“若无花,只取根上皮,先用竹刀,刮去粗皮,但用内一层嫩白皮,研烂”。
《经验秘方》仙方香连丸用葛花,注云:“无葛花,以葛粉代之”。葛粉乃葛根中之淀粉也。
(3)根代子──《证类本草》黄蜀葵条引《经验后方》用黄蜀葵子,注云:“如无子,以根细切,煎汁令浓滑、待冷服”。
(4)侧根(子根)代主根(母根)──《古今录验》牡丹丸中用乌头,注云:“无乌头,附子亦可炮用之”。又《方氏家藏方》健脾散,亦以附子代乌头。
(5)茎、叶代子──《澹寮方》苦参圆:“苍耳子,无,则以茎叶代用”。
《圣惠方》治龋齿方,用葫芦子,注云:“茎叶亦可用”。
(6)苗、叶、子代瓜──《圣济总录》消渴竹龙散用冬瓜,注云:“无冬瓜,用冬瓜苗、叶、子煎汤俱可”。
(7)枝代果、子──《圣惠方》治妊娠霍乱转筋方用木瓜,注云:“如无木瓜,煎枝亦佳”。
《圣济总录》胞衣不出槐子汤注云:“如无(槐)子用枝”。
(8)茎叶代花──《外科精要》金银花散注云:“无花,用苗叶嫩茎代之”。
(9)花代根、叶、子──《直指方》瞿麦汤,“如无茅根,只用茅花”。《圣济总录》肝藏风毒天麻汤用甘菊叶,注云:“如无叶,以花代”。扬氏紫草散用红花子。注云:“如无,红花代之”。
(10)子代叶、花──《肘后备急方》疗小儿蠼 疮方用蒺藜叶,注云:“无叶,子亦可。”注云:“无花时,只用葵子。”(11)核代果──《朱氏集验方》治骨鲠方用橄榄,注云:“若无橄榄,核烧为炭,亦可”。
(12)骨代脏──《千金翼方》补虚劳方用羊心、肺、肝、肚、肾。注云:“若无羊五脏,羊骨亦可用之”。
(13)角代茸──《寿亲养老书》中有鹿茸方,注云:“如无,以鹿角屑代之亦妙”。
6.同类品的变通使用(1)同称异物──《叶氏录验》有用葵叶方,注云:“如无葵叶,蜀葵子亦得”。
(2)同物异称──《妇人良方》舒经汤云:“无姜黄,用嫩莪术代之”。
(3)同是油类──《外科精要》白龙膏,用杏子油,注云:“芝麻油亦可”。
(4)同类而易得──《活人事证后集》糜茸圆注云:“无糜茸,以鹿茸代”。《活幼口议》暖金丹,“无牛黄,以黄牛胆代,加用”。
7.功效相似的变通使用(1)疗风──《千金翼方》秦王续命大八风散,用牡荆子,注云:“若无,用柏子仁代”。
(2)润燥养阴──《活幼口议》黄 散,用天门冬,注云,“麦门冬亦得”。
(3)保肺──《圣济总录》咳嗽百部煎用生百合汁,注云:“如无,以藕汁代”。
(4)宁心──魏氏小儿安神圆用琥珀,注云:“如无琥珀,以茯神代之”。
(5)风痹──《朱氏集验方》独活寄生汤注云:“无桑寄生,则以川续断代”。
(6)除痰──《卫生家宝》中暑地榆夺命散用牛胆制天南星,注云:“如无,以法制半夏代之”。
(7)解热──《经心录》漏芦汤用白薇,注云:“如无,则用知母”。《卫生宝鉴》地仙丹用青蒿,注云,“如无,则用竹叶。”(8)止血──《伤寒蕴要》及《医碥》生地黄汤,均用生藕自然汁,无藕则用刺蓟汁,再无则用刺蓟末。
(9)活血──《千金方》之远志汤;茯苓汤;白芷圆;内补当归汤;及《外台秘要》引深师温脾丸,均以川芎代当归。
(10)退黄──《医宗金鉴》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下注云:“无梓皮,以茵陈代之”。
(11)下气──《寿亲养老书》云:“如无乌药,用浓朴亦得”。《兰台轨范》引局方藿香正气散注云:“大腹皮换槟榔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