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 第 63 页/共 63 页
余尝逆旅于北京颐和园附近,周遭皆是稻田,亦曾介绍病家用之,因捶手可得也。
桑 柴 火抱朴子谓“一切药,不得桑煎不服。桑能助药力,除风寒痹诸痛。”李时珍谓“凡一切补药诸膏,宜此火煎之。”又谓“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瓦斯而祛逐风寒。”
此虽指炙法而言,然亦可作煎药用桑柴之参考。又于木部,桑枝之下注云“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观《灵枢经》治寒痹内热,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痹处。治口僻,用马膏法,以桑钩钩其口,及坐桑灰上,皆取此意也。”余家治喉蛾而兼痹症者,每介绍病家以桑柴煎药,煎络石防风营柳汤,即指明用桑柴火,虽属遵循李氏之说,然亦于实践中证明其确有裨益。
炭 火在昔煤炭未曾普通使用前,取暖、炖食,煎药,熨衣,大都皆用木炭,李时珍谓“栎炭火宜 炼一切金石药, 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又谓“栎炭取其力紧, 炭取其力慢。”总之,炭火煎药,既便于掌握火候,又不致影响药力,宜采用。至煤炭煎药及煤油炉煎药,则不相宜,尤其煎喉症之药,更不相宜。
以上附录三则,均是耿鉴庭讲解,耿引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