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94 页/共 3614 页

滑石汤治伤寒小肠有伏热。状如热淋涩痛。   滑石(碎)冬葵子榆白皮(锉各等分)上粗捣筛。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温服。   葵子汤治伤寒小便赤涩不通。   冬葵子滑石(各二两)朴硝赤茯苓(去黑皮)木通(锉各一两)茅根(锉)石苇(去毛各一两半)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血余散治伤寒小肠不通。便如血淋。   乱发灰(二钱匕)大麻根(切一两)上先将麻根。以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下乱发灰。搅匀。食前温服。   桑白皮汤治伤寒小便赤涩似淋。膀胱风热。   桑根白皮(锉)冬葵子滑石(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朴硝(一两半)青橘皮(去白切炒一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葱白五寸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枳壳汤治伤寒后小便不通。脐腹痛。气胀攻上喘促。   枳壳(去瓤麸炒)滑石大腹皮(锉各半两)甘草(炙锉)青橘皮(去白切焙)结石根紫苏茎叶朴硝麦门冬(去心焙)冬葵子(各二分)前胡(去芦头)赤芍药(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三寸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竹茹汤治伤寒小便出血。   青竹茹木通(锉各一两)甘草(炙锉一分)连翘芦根(锉)蒲黄(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灯心少许。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四逆加茯苓散治伤寒少阴证。小便不利。   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柴胡(去苗各一两)芍药(一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上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以米饮调下。日三。   滑石汤治伤寒时行小腹胀满。小便不通。   滑石(二两)葶苈(微炒)防己(各一两)木香(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   煎至三合。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茯苓汤治伤寒发汗后。腹下气满。小便不利。   赤茯苓(去黑皮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咀如麻豆。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入大枣二枚擘。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   木通汤治伤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心下痛引胁者。   木通木猪苓(各二两)瞿麦滑石甘草(炙)芍药(各一两)上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琥珀饮治太阳病。热结下焦。小便不利。或便血赤黄杂出疼痛。   琥珀芒硝甘草(各一两)滑石(三两)上捣筛。以一匙沸汤和服。小便少顷便通快。   疗伤寒热盛。小便不利方。兼疗天行。   上捣生葱。敷脐下横纹中。燥易之。   芍药干姜汤治伤寒汗后。腹中时痛。小便清者。   芍药白术干姜桂枝(各半两)上锉细。每服五钱。生姜同煎。   卷一百四十三 伤寒门   伤寒下部疮(附论)   夫伤寒后疮者。因腹中有热。其人食少。胃中空虚。三虫须食。或食五脏。或食下部。   隐僻有疮。故名疮。其候齿无色。舌上尽白。四肢沉重。惚惚喜眠。甚则唇里有疮。其疮在上唇里。如米粟。心内懊痛者。此虫食五脏之证也。若下唇里有疮。其人喜眠者。此虫食下部之证。若肛烂见五脏者死。又云。夫慝病。与百合狐惑湿气鬼气皆相类。宜精察节气。   其   方   桃仁散治伤寒虫蚀下部。躁闷痒痛不已。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槐子(微炒)熟艾(微炒各二两)黄连(一两去须微炒)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雄黄散治伤寒下部生疮。蚀肛门疼痛。   雄黄(一两细研圣济方作一分醋煮研)青葙子(一两半)黄连(一两半去须)苦参(一两半锉)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为细散。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食前。   又将散子绵裹如杏仁大。纳于下部中。良。圣济方。再同研匀。每服一钱匕。若在下部。   以绵   麝香散治伤寒心中懊。下部有疮疼痛。   麝香(一分研细)雄黄(一分细研)朱砂(一分细研)羚羊角屑(一分)青葙子(二分)黄连(一分去须)贝齿(一分)川升麻(一分)桃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为细散。每服二钱。煎大麦饮调下。食前。   青葙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初有。下部生疮疼痛。   青葙子(一两)芦(二两)野狼牙(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扁竹(一两)上为细散。每服粥饮调下。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