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81 页/共 3614 页

(出圣惠方)   治伤寒狐惑病。脉数者不可灸。或因火为邪。即加烦热。   故血妄行于脉茯神(一两)半夏(三分汤洗七次去滑)黄芩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焙)黄连(去须各一两)甘草(炙微赤锉)知母(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   入生姜半   治伤寒发汗不出。毒瓦斯在脏。或毒瓦斯攻于咽喉。为狐惑证。令人干呕。心烦。恶闻   食气。不黄连(去须)薰草(各二两)上细锉。以醋浆水二大盏。渍之一宿。煮取一大盏。   去滓。   分为三服。不计时候。温服。   黄连散治伤寒毒瓦斯未散。欲变为狐惑。目赤。面色斑斑如锦纹。   黄连(去须)木通(锉各半两)犀角屑川升麻(各三分)黄芩大青茯神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百合(三分)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竹叶二十七片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不经发汗。变成狐惑。六七日不解。寒热来去。胸   胁满痛。默默前胡(半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黄芩(三分)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三分炙微赤锉)当归(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   煎至   又方   (出圣惠方)人参(去芦头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一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当归(锉微炒)半夏(汤洗七次去滑)前胡(去芦头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   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赤芍药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不经发汗。后成狐惑。默默欲眠。起则不安。咽   中干。心腹满赤芍药(一两)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半夏(半两汤洗七次去滑)黄芩(半两)前胡(一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   煎   又方   (出圣惠方)薰草黄连(去须各一两)黄芩(三分)石膏(二两)葛根(锉)柴胡(各一两去苗)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不经发汗。十日以上。变成狐惑。腹胀。面赤。   恶闻食气。   羚羊角屑(半两)木通(锉)桑根白皮大腹皮(锉)柴胡(去苗各半两)石膏(一两)川朴硝(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不经发汗。后成狐惑。下痢。腹中坚。干呕。肠   鸣。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黄芩人参(去芦头)干姜(炮制锉)黄连(去须微炒各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知母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狐惑病。咽喉干痛。唇口破裂。或吐脓血者。   知母(一两)石膏(二两)甘草(炙微赤锉)黄芩(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糯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出圣惠方)茅根(一两锉)子芩(三分)羚羊角屑(半两)石膏(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木通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服冷药过多。寒气在脏。手足厥冷。爪甲梢青。踟   蹰之间变成狐木通(锉一两)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干微炒)桂心(一两)细辛(半两)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枣二枚。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温频服。   又方   (出圣惠方)附子(炮裂去皮脐)白术(各三分)桂心(半两)吴茱萸(汤浸七次焙炒半两)细辛(一分)木通(三分锉)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