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278 页/共 3614 页

宜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洗方。   又歌曰。百合昏如祟物厌。或时喜食或时嫌。似寒不冷热无热。欲不难行卧不恬。百合者。百脉之宗举皆受病。无所谓经络传次也。皆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脏腑不平。变而成此。   其状似寒无寒。似热无热。意中欲食。复不能食。默默欲卧。复不得卧。强欲出行。复不能行。崇朝口苦。小便赤黄。药入即吐利也。病源所在。证状一同。其脉微数。每溺则头痛者。   六十日愈。若溺不头痛。但淅淅如寒者。四十日愈。若溺则快然。而但眩者。二十日愈。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滑石代赭汤。鸡子汤。百合洗方。选用之。   方   百合滑石代赭汤   (出千金方)   治百合。伤寒已经下后。   百合(七枚擘破)滑石(一两碎)代赭(如弹子丸大一枚碎)上先以水洗百合。   渍一宿。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新汲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别用新汲水二盏。煮滑石、代赭。   取一   百合鸡子汤   (出千金方)   治百合伤寒病。吐之后者。   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新汲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纳鸡子黄。搅匀。分温再服。圣惠用鸡子白。不计时候。顿服之   百合知母汤   (出千金方)   治百合伤寒已经汗后。病患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   欲卧。复不能卧。欲行复不能行。有寒如无寒。有热如无热。饮食或美不美。如强健人   而卧不能行。口苦。小便赤。药入口即吐利。此因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此疾。   名百合候主之。发汗后者服。   百合(七枚擘)知母(一两)上先将百合擘碎。用新汲水二盏。浸一宿。当有白沫出。   去却沫水了。却用新汲水二盏。煮百合取汁一盏。去滓。盛于净器中。又将知母。亦用新汲水二盏。煮取汁一盏。去滓。后将百合、知母汁相和。同煎取一盏半。不计时候。分温作二服。   百合滑石散   (出千金方)   治百合伤寒病。变发热。并小便涩。脐下坚急。   百合(一两)滑石(三两)上捣罗为散。更入乳钵研如粉。每服空心。米饮调下二钱。   日二服。当微利。即住服。   百合地黄汤   (出千金方)   治百合伤寒病。已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   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盏)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新汲水二盏。煮取一盏。去滓。纳地黄汁。再煎取一盏半。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盒饭如漆。   百合半夏汤   (一名熟地黄汤)   治百合伤寒病不瘥。不思食。欲成劳。日渐羸   瘦。   百合(二两)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圣惠用白茯苓)半夏(汤洗七次炒令干)黄连(去须锉微炒)知母(各一两)生干地黄(焙一两半圣惠用熟干地黄)上粗捣筛。每服五钱半。   入   百合柴胡汤   (出圣惠方)   治百合伤寒病久不瘥。不思食。欲成劳。   百合(二两)柴胡(去苗)知母(焙)黄连(去须锉微炒)秦艽(去苗土)栝蒌(各一两)甘草(半两炙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   食前   百合紫菀汤治百合伤寒病。似劳。形状如疟。   百合紫菀(去苗土)白茯苓(去黑皮)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甘草(炙令微黄)柴胡(去苗)上等分。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半分拍碎。煎七分。去滓。   空心   浓朴散治百合伤寒。补阴养阳。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令赤黑色一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一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令黄别研一两)紫石英(别研)白藓皮五加皮桑根白皮(锉各半两)上捣研为散。更入乳钵一处研如粉。每服食前。用葱白糯米煎汤。调下二钱。日二。   百合前胡汤治伤寒瘥后。已经二七日。热不解。将变成百合病。身体沉重无力。   昏如醉状生百合(三枚擘洗)前胡(去芦头)麻黄(去节各一两半)葛根(锉二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石膏(三两碎)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取七分。去滓。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