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501 页/共 521 页
贯众 赤芍药(各一两) 甘草(炙) 升麻 枳壳(各半两,麸炒)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竹叶七片,同煎至五分盏,去渣温服,量大小与之。此药内贯众,主腹中诸热邪毒,其味微寒故也。患疮痘,烦渴咽躁喘急,大便秘小便赤涩,口干目赤,皆里热也,宜服之。如无里热证,则与药不相当,反为之害,若当服而不服,斯害也已,可不审之?三十一、甘草散。治疮子未出,及虽出躁渴者,宜服。
上用大甘草不以多少,炙过为末,每服一钱或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呷之,以少解利热毒即住。若疮出迟,当常服紫草饮子,方见疮疹初出门。大人当针两腕砚子骨间,男左女右取之。或灸一壮,亦助发疮痘毒瓦斯,已发不必用。
三十二、紫草如圣散。疮疹初出急服,方吃乳婴儿与乳母兼服之,四五岁已外,只令儿服之。
紫草(二两) 陈皮(去白,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葱白三寸,煎至五分盏,去渣温服,量儿大小与服。《妙选方》云:疮疹气匀即出快。紫草滑窍,去心腹邪气,陈橘皮快气,葱白发散而开泄腠理也。
三十三、化毒汤。治疮疹已出未出,并可服之。
紫草 升麻 甘草(炙,各半两)
上件如麻豆大,水二盏,糯米五十粒,煎至一盏,去滓放温,分作数服。刘氏傅云:麸豆疮欲出,浑身壮热,不思饮食,若服此一服即内消,已有一两颗出,即解其半。若令出即当日头焦,只三服瘥。详其前人处方药与化毒之名,至于主治之证,无不切要,但看人临时用之何如尔。且疮疹病无他病加兼,无不愈也,又在人禀受虚实不同,冬夏各异,又乘异气所得之因,由风寒食惊不一,当随时而曲顺安养之。又如仲景治伤风云:正患伤寒,如其人有故疾者发动,则兼以故疾药攻之。《活人书》云:治伤寒云:病中又感异气者,乃时令寒暑躁湿风不节,脉息与少阳相异,证候与伤寒不同者,当随宜以法治之,不可泥于一曲也。
此药化毒,但能化实热之毒。若禀虚而浮热而伏冷者,皆当调适,以平为期。
三十四、调中散。
白茯苓 人参 紫河车 甘草(炙)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作两三次服。
三十五、紫草木通汤。治小儿疮疹。
木通 紫草 人参 茯苓 糯米(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粗末,每抄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放温,分二三服。小儿疮痘热,热甚则出,热心主之,热甚则小便赤涩,其热蕴蓄而生病,此药利心火,以躁脾土,心清则不生他疾,脾平五脏自安也,木通导心火,糯米归脾土也。
三十六、如圣汤。治小儿疮疹,毒攻咽喉肿痛。
桔梗(炙) 甘草(炙) 牛蒡子(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细细呷服,入竹叶煎尤妙。董汲方同,以牛蒡子为恶实,盖异名也。
三十七、蝉蜕甘草汤,发小儿斑疮。
大蝉蜕(二十一个,去足) 甘草(一钱半)
上用水半碗,煎至一小盏,旋旋与服,效,已用验。
三十八、紫草枳壳汤。治疮子出不快,倒靥。
紫草 木通 甘草(炙) 枳壳(麸炒)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大抵壅瘀则荣卫不行,令出不快则倒靥。用枳谷宽大肠,木通利小肠,紫草滑窍,治心腹蕴蓄邪气,皆易出也。大小便秘涩者,无不可用。
三十九、当归散。治小儿初得病,便惊狂身热汗出,问之不增寒,不恶风,脉洪数者,当下之。如觉得有此证,疮痘未发之前,宜服当归散。
当归(一两) 甘草(一钱,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豆豉十粒,同煎至半盏,去滓,量儿大小服,以利为度,逐日冷吃甘草汁,三岁以下,一岁以上,加减服之。
四十、快毒丹。治小儿疮疹,气匀即出快。盖血与气相随,若内有邪热,即血妄行,使气不匀。大抵疮疹气快自匀,宜快毒丹,疮疹出,皆宜服之。
牵牛(黑者,略炒) 木香(以上各一分) 肉豆蔻(半两) 青皮(一两,半生半熟)
上件捣罗为细末,滴水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浓煎紫草葱白汤下,乳前服之,量大小加减。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 疮疹论药方
防备熏沐用之第六
四十一、胡荽酒。治小儿初觉不安,辨证是疮疹,或已发未发,以出而快者用之。盖疮疡烦躁痛痒,皆出于心,胡荽味辛,能通心窍,故以胡荽酒煎喷之立出。心主疮疡,主烦躁,主痛痒,主惊悸。凡为疮疹,数证必备,是胡荽能通心窍,而通之则疮疹易出也。若辨证是疮疹,而大便利者,紫草胡荽二药皆未可用,恐紫草性寒,胡荽利大肠故也。则宜先温之,脏腑如常,疮疹证未退者宜用之。
上用胡荽三两,细切,以酒二大盏,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气出,候冷去滓,微微从顶以下涂儿面颊眼目之间,喷背膂及两脚胸腹令遍,勿喷于面。钱氏用好酒二盏煎一两沸,入胡荽四两再煎。又云:病患左右上下常令有胡荽气,即令辟去汗气恶气,疮疹出快,忌外人及向秽触之物。虽不可受风冷,然亦不可壅遏,常令衣服得中,并虚凉处坐卧。
四十二、葡萄酒。治时气发疮疹不出者。
上以葡萄研酒饮之。葡萄味甘平,利小便,取穗出快之义也。
四十三、烧赤术猪甲。
仲景谓疮疹表出之间,宜于房室烧赤术(乃苍术也) 猪甲二物辟恶气,父母常戒其色欲,亦令人守房室门户,勿令外人入房,恐触犯,令小儿疮疹难出。或有触犯,得上喘面青黄色者犹轻。因此犯而死者,不可胜数,宜谨之。
四十四、烧乳香。熏疮疹法。
如疮疹正发,则忌诸臭秽恶气,以逆荣卫,恐陷伏倒靥也。于房室中常令烧乳香不绝,可去恶气,疮疹无不效者。
四十五、黄土末敷疮痘已出者,不可发表。如又表之者,更增斑烂,若发脓痛甚者,即用干净黄土罗为细末敷之,仍数数食蜜为妙。
四十六、芒硝猪胆汁,如疮斑烂为不合,表之太过,一手一足,面脑腹背,皆各为一片疮相似。令不忍观之者,用芒硝猪胆汁调涂疮上,勿令动着,直候疮痂落,有大段疮发不通卧席者,用麦麸簟卧,将息为妙。
四十七、黑牛粪烧灰贴疮疹,治已出而未平,切忌见杂人,恐劳力之人及狐臭熏触故也,未愈不可风,当风则成疮瘢也。如脓 出,可 黑牛粪贴之,令速愈而无瘢痕也。
四十八、黄柏膏,小儿疮痘出后,即须爱护面目,勿令沾染,欲用胡荽酒,喷时,先用此方涂面上,然后喷四肢,大人婴孩有此,悉宜用之。
黄柏(一两) 绿豆(一两) 甘草(四两,生)
上件捣罗为末,再研令细,后以生麻油调如薄膏,从耳前眼唇并浓涂三五遍,上涂面后,可用胡荽酒喷也。早用此方涂面上,令不生疹痘也。如用此方涂迟,纵有疹痘亦少。诸家方爱护面目者,皆以此方治疗,分两用法皆同,惟疹痘论,一料用缘豆粉三两五钱。
四十九、白芥子散。治小儿患疮疹,令不入眼。
上用白芥子为末,水调敷脚心,则疮不入目矣。
五十、烂肉汁治豌豆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