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22 页/共 402 页

大贯众平胃散 治妇人阴中生虫,痛痒不定。   贯众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熟煮猪肝拌药末入阴户内,数日愈。   一方:治阴中虫痒,捣桃叶绵裹内阴中,日易三四次。   草乌煎 治妇人阴中生虫。(凡入九窍有肉突出,久而不愈,皆成痔疾。)草乌(七个,烧,存性。)用小瓦罐盛米醋,淬,乘热熏,候通,手洗之。   桂心散 治妇人交接辄痛出血。   桂心 伏龙肝(各等分)为末,空心,酒调服三钱。   妇人交接、阳道违理,及他物伤犯,血出淋沥。   百草霜(不以多少)用葫芦取汁调涂。   一方:用发灰并青布灰敷之。或刺鸡冠血涂之皆效。      卷之八十三 妇科心镜(下)   妇人阴冷候   妇人冲任虚损,风冷客之,故阴中冷袭,不受胎孕。渐不愈,令人黄瘦,或小腹时痛,口中清水如注。   五加皮酒 治妇人阴冷癖瘦。   五加皮 干姜 丹参 蛇床子 熟地黄 杜仲(制。各三两) 天门冬(一两) 钟乳粉(四两)地骨皮(二两)上细锉,以生绢袋盛,以酒十五升,渍二宿。每服温酒数杯,空心、晚各一服。   远志散 治妇人阴冷、痒涩。   远志(二分) 干姜 莲花蕊(各三两) 蛇床子 五味子(各四分)为末,先以兔尿涂阴中,次绵裹一钱内阴中,热为效。   传信方 治玉户宽冷。   硫黄 枯矾(等分)为末,煎汤洗。   海螵蛸散 治妇人小户嫁痛。   海螵蛸(二枚)烧研为细末,酒调方寸匕,日三服。   冬青叶煎 治妇人阴肿,小户嫁痛。   冬青叶 小麦 甘草(各等分)煎水洗之。      卷之八十三 妇科心镜(下)   大便不通候   大肠属金,其本燥。妇人五脏不调,七情偏胜,则肺金不能生水下滋大肠,则大肠燥而大便结矣。仲景云:妇人经水过多,则亡津液,亦大便难也。   玉烛散 治妇人血虚,大便秘涩。   当归 川芎 芍药 生地黄 大黄(蒸。各一钱)水盏半,枣一枚、葱白二寸,煎七分,空心服。   火麻仁丸 治归人肠胃风结,大便常秘。   火麻仁(去壳净,研膏) 大黄(炒。各二两) 木香 槟榔 枳壳(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温水下二、三十丸。   通神散 治妇人大便不通,肺实弦大,腰腹作痛,手不可近。   大黄 芒硝 槟榔 郁李仁(泡去皮,微炒)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木香(半两)为细末,空心,粥饮调下二钱。   皂角丸 治老妇大肠有风,气血枯槁,虚秘不通。   皂角(炙,去子) 枳壳(面炒,等分。)蜜丸,梧桐子大,空心饮汤下七十丸。   通气散 治虚人忧怒伤肺,肺与大肠为表里,致令秘涩不通。或服燥药过多,大便秘亦可用。   陈皮 苏叶 枳壳 木通(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苏麻粥顺气,滑大便。   紫苏子 麻仁(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汁,煮粥食)   卷之八十三 妇科心镜(下)   妇人泄泻候   泄泻之候,经中所谓洞泄、飧泄、溏泄、脾泄、胃泄、大肠泄、大瘕泄、小肠泄、水谷注下,其实一也。原疾之由,因肠胃虚冷而邪气乘之。经云:寒甚则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又云:寒则溏,热则垢,此得于外也。喜、怒、忧、思、恐,致使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此属内也。如饮食生冷,食伤脾胃而泄者,属不内外也。寒者温之,热者凉之,滑者涩之,湿者燥之,治泄之法,无是过也。   五苓散分利 六君子汤补脾 治中汤 温中平胃散 行湿,并治泄泻。(方见前泄泻门,通用。)豆蔻分气饮 治脏腑虚寒,泄泻无度,瘦弱,妇人产后洞泻危笃。   藿香叶 草豆蔻仁(炒) 青皮(各四两) 甘草 丁香(各半两) 乌梅(三十个)肉豆蔻(面包煨,十个)上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糯米一撮,煎七分,温服。   木香散 治脏腑冷极,及久冷伤惫,口干,下泄,米谷不化,饮食无味,肌肉瘦悴,心多嗔恚,妇人产后虚冷下泄,及一切水泻冷痢。   木香 破故纸 良姜 砂仁 浓朴(制。各三钱) 赤芍药 陈皮 桂心 白术(各半两)胡椒 吴茱萸(泡七次。各八分) 槟榔(一个) 肉豆蔻(四个,制)为细末,每服三钱,用不经水猪肝四两,去筋膜,切薄片,重重掺药。以水一碗,醋一杯,煮肝熟,入盐一钱,葱白三茎,细切,捣姜五钱同煮,水欲尽,空心顿食之。初服微泄不妨,少时自止,不可热吃。经年冷利、滑泄一服效。渴饮粥汤,忌生冷油腻。   固肠丸 治男妇久泄不止,无逾于此。   人参 苍术(制) 茯苓 木香 诃子肉(炮) 乌梅肉 肉豆蔻(面包煨) 罂粟壳(去筋膜。各等分)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饮下。   人参豆蔻散 治妇人久泄不止,诸药无效。   人参 肉豆蔻(煨) 干姜 浓朴(姜汁炒) 甘草 陈皮 川芎 桂心 诃子 北茴香(各五分)为末,水一盏,姜枣同煎六分服。      卷之八十三 妇科心镜(下)   妇人滞下候   古之滞下之病,即今之赤白痢疾者是也。治此者,当审贫富而别病机。贫人之妇,未有不因外感寒、暑、燥、湿、风、火之气而伤于脾胃。脾胃既伤,而又内伤饮食劳倦,不能克化,致令积滞而成滞下。富家妇女,尽是膏粱之变,兼受外邪,内伤生冷湿热之邪而成滞下。古人云:无积不成痢者,此也。凡滞下多生于秋后,何也?脾胃久伤,饮食之积至夏秋之间,复感暑湿之邪,触动而作。其始,腹痛洞泻,泻后里急后重,欲去不去,欲下不下,故曰滞下。今概云痢,世俗之称也。其证或红或白,或红白杂下,甚者一日一夜常行百度。其始作者,若是贫家,不论虚实,当先用神术散,发散外感、六淫之邪气,次服感应丸、承气汤之类,逐其内邪。内邪既去,再服平胃、五苓之类,调和中气,未有不效者也。若是富室,当先用感应丸、木香槟榔丸、山楂神曲麦芽汤之类,消导积滞,次用香连丸、黄连解毒汤,五苓散之类调和中气,亦未有不安者也。惟妊娠之妇,不可峻下,比之常妇,减药之半而下之,亦无伤于胎孕也。若不微下,其积不去,而痢终莫能止,此又量人之虚实轻重而施之可也。   凡滞下,曾通利消导数次,久不已者,此为气虚滑脱。经曰:下者举之,滑者涩之。此时当以升提固涩之剂,如补中益气汤倍加升麻、固肠丸之类,无不速效。医者以此推治,大人、小儿,亦无逾于此也。   神术散 治贫妇外感之邪,复伤脾胃作痢,及伤寒头痛,项背拘急,鼻流清涕,先用此发散。   苍术(半斤) 本 川芎(各三两) 羌活(二两) 甘草 细辛(各八钱)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二片、葱一根,煎七分,稍热服,要取微汗。   六神丸 治赤白痢疾。   神曲 麦芽 茯苓 黄连(赤者加倍) 广木香 枳壳(炒。各等分)为细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兼下,甘草干姜汤下。急用时,不暇丸,煎汤空心服亦可,名六神汤。   感应丸、承气汤并治滞下,积宿一服,不愈再一服,必愈。其不愈者,用和气分利药。   (方见前滞下门。)香连丸、胃苓汤、固肠丸、斗门散(并见前门。)调中汤 治滞下,以兼通利消导,但似泻非泻,似痢非痢宜此。   葛根 黄芩 白术 桔梗 本 赤芍药 白芍药 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服。   参香散 治男妇小儿阴阳不和,冷热相搏,积痢赤白,日夜无度,里急后重,脐腹疼痛,水泻肠鸣,久久注下,冷气积滞,并可治之。   罂粟壳(制) 陈皮 粉草(各一两) 浓朴(制,半两) 青皮 白姜(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陈米饮调下。忌生冷油腻、酒面炙爆。   豆蔻饼 治赤白痢疾,脐腹疼痛,水泻肠鸣,久而不愈,虚寒下脱。   罂粟壳(制) 白芍药 黄 (二钱) 陈皮 青皮 木香 诃子 肉豆蔻(煨)人参(各钱半) 羌活 当归(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二丸,水一盏,煎八分,空心温服。   石莲子散 治噤口痢如神。   石莲子(半两) 石菖蒲 人参(各二钱)上为细末,分作三服,不拘时陈米饮调下。   三黄熟艾汤 治伤寒四、五日后,大下热痢,诸药不效,宜此。   黄芩 黄柏 黄连(各一钱) 熟艾(一圆,核桃大小)上水盏半,枣一枚,煎八分服。      卷之八十三 妇科心镜(下)   腰痛候   妇人肾脏系于胞络。肾主于腰,若肾气虚弱,外感六邪,内伤七情,皆致腰痛。古方亦有五种之说,如风腰痛,宜小续命汤加桃仁、杜仲煎服;脾胃气蔽及寒湿腰痛,五积散加桃仁;如虚损及五种腰痛,青娥丸、神应丸皆可;气滞腰痛,神保丸加黑丑、茴香、橘核神效。   (总领)如神汤 治男子、妇女血滞腰痛。   当归 延胡索 桂心(等分)上为末,温酒调下二钱,甚者不过数服。   独活寄生汤 治腰痛肾虚,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若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   或腰痛拘挛,脚重痹,宜急服之。(方见腰痛门。)舒筋汤 治腰痛神效,闪挫亦良。   玄胡索 杜仲 官桂 羌活 赤芍药等分为末,酒调下。   骨碎补散 治妇人血风气攻,腰脚疼痛,腹胁拘急,肢节不利。   骨碎补(炒) 萆 川牛膝 桃仁 海桐皮 当归 桂心 槟榔(各一两) 赤芍药附子 川芎(各三分) 枳壳(半两)上为粗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热服。      卷之八十三 妇科心镜(下)   香港脚候   妇人香港脚与丈夫不同。男子则肾脏虚弱,为风湿所乘;女子以胞络气虚,为风毒所搏。   故胞络属于肾,肾主于腰脚。又肝、脾、肾三脏,经络起于十足指。若脏腑虚损,则风邪先客于脚,从下而上动于气,故名香港脚也。此皆由体虚或当风取凉,久坐卑湿,或产后劳损,或恼怒伤肝,心气郁滞,致令月信不通。因其虚伤,风毒搏肌骨,则令皮肤不仁,筋骨抽痛,五缓不遂,六急拘挛。或即冷痛,或即肿满,或两脚痹弱,或举体转筋,目眩心烦,见食则呕,精神昏愦,肢节烦痛,小便赤,大便秘,皆其证也。妇人香港脚治法与丈夫不同者,以其气血不调,怀胎难产,崩伤之异。故褚尚书疗寡妇、师尼与妻外家殊别,即其义也。凡妇人有香港脚之疾者,必无生育,此可以验其异也。凡治妇人香港脚,头痛身热,肢节痛,大便秘,或呕逆而脚屈弱者,香港脚也。轻者可与香苏散,加木瓜、槟榔、生姜煎服,然后随证治之。要知有香港脚之人,先从脚起,或缓弱疼痹,或行起忽倒,或两胫肿满,或脚膝肿热,或心中忪悸,或小腹不仁,皮顽不知,或举体转筋,或见食呕逆,恶闻食气,或胸满气急,或遍体酸疼,皆香港脚候。   黄帝所谓缓风湿痹是也。顽弱名缓风,疼痛为湿痹。寒中三阳,所患必冷,小续命汤主之;暑中三阴,所患必热,小续命汤去附子,减桂一半主之。大烦躁者,紫雪最良。   大腹皮散 治妇人风毒香港脚,肢节烦疼,心神壅闷。   大腹皮 紫苏 木通 桑白皮 羌活 荆芥 赤芍药 青皮 木瓜 独活(各五分)枳壳(一钱)上咀,水盏半,姜五片、葱七寸,煎七分,空心服。   牛膝散 治香港脚浮肿,心神烦闷,月信不通。   川牛膝 羚羊角 槟榔 大黄(炒) 芒硝(各一钱) 防己 桂心 牡丹皮 赤芍药甘草(各三分) 桃仁(五大枚)上咀,水盏半,煎七分温服。利下恶物为度,观其强弱用之。   木香散 治妇人香港脚卒发,冲心闷乱。   木香(五分,磨汁) 郁李仁 赤芍药 大腹皮 紫雪(各一钱) 桑白皮 桂心 槟榔茯苓(各三分)上咀,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木瓜煎 治妇人香港脚冲心,闷乱不知人。   木瓜 松节(各一钱) 吴茱萸 槟榔 紫苏(各钱半) 陈皮(三分)水盏半,童便三合,煎八分温服。   紫苏散 治妇人风毒香港脚,腹内壅塞,不思饮食,虚肿脚重。   紫苏 木通 桑白皮 茴香根(各一钱) 枳壳 羌活 独活 荆芥穗 木瓜 青皮 甘草(各五分)大腹子(一个)上咀,每服水盏半,姜二片、葱白一茎,煎七分,温服。      卷之八十三 妇科心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