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24 页/共 402 页
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盐汤下,冬月酒下。
还真二七丹壮颜容,健筋骨,添精补随,乌须黑发,久服通仙。
何首乌(忌铁器) 黑椹子 生地黄 旱莲草(以上四味俱用鲜者,以石臼内捣,各取汁半斤) 鹿角胶 生姜汁 白蜜(各半斤) 黄精(九蒸九晒) 人参 白茯苓 小茴香枸杞子 鹿角霜(各四两) 秦椒(一两。共为末用)上除蜜另炼外,以诸汁熬将成膏,方入蜜搅匀,然后下人参等六味末药,又和匀以新瓷瓶收贮,随时以温热酒调下二三匙,夏月以白汤调。
歌曰还真二七丹,传得神仙秘。
气味补精元,造化弥天地。
无德信难逢,有福方能洱。
黑椹何首乌,鹿角胶和蜜。
生地旱莲姜,皆须八两汁。
黄精每半斤,服鲜飞升去。
斑龙顶上珠,能补关中髓。
参术小茴香,秦椒枸杞子。
以上四两称,独椒一两许。
和汁制成膏,贮以瓷瓶器。
早晚各三匙,温酒调微醉。
老当益壮哉,白发翻成漆。
久服自通仙,莫与非人识。
加味养荣丸此药能助妇人速孕,且无小产之患。
熟地黄 当归(酒洗) 白术(各三两) 白芍药 川芎 黄芩(炒。各两半) 人参 茯苓香附子 陈皮(去白) 麦门冬 贝母(各一两) 阿胶(炒成珠,七钱) 炙甘草(五钱)黑豆(四十九粒,炒去壳)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前温酒或盐汤下。忌食诸血。
神效墨附丸专治妇人久无孕育,月经不调,及数堕胎产,甚效。
香附米(一斤,分四制,酒、醋、童便、米泔,各浸一宿一日,捞起晒干用) 绵艾叶(去梗,四两,用醋二大碗,同香附一处煮干,捣烂,捻作饼钱大,新瓦上烙干研末) 上品清烟墨(一两,火煨烟尽,醋淬) 熟地黄(饭上蒸) 当归 川芎 人参 白茯苓 南木香(各一两)上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凤雏丸用头窝乌骨鸡,雌雄一对,放置一处养之,勿与群鸡相混。候生子时,将初生子顶颠上画一圈,待子数多抱时,将初子照圈开窍,用辰砂三钱,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各二钱为末,将子黄倾出,调和药末,仍入壳内,盛不尽时,另又装一壳,俱封之以浓纸,于众子内同抱,鸡出时,将药子取起去壳,用炼蜜和药丸。空心好酒送下三四十丸,药尽有孕。
何首乌丸何首乌(三斤,竹刀切作片) 牛膝(一斤,酒洗,锉)上以黑豆一斗,淘洗净,用甑一所,先以豆薄铺甑底,后薄铺何首乌,又铺豆,次铺牛膝,重重铺盖,安于釜上蒸豆熟为度。去豆以药晒干,又换豆,根据法蒸晒,晒二次去豆取药为末,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酒下,忌萝卜葱蒜。
四制香附丸调经养血,顺气有孕。
香附米(一斤,如前制) 当归(酒洗) 熟地黄(酒洗) 白芍药(酒炒) 川芎(各四两)泽兰叶 白术 陈皮(各二两) 黄柏(酒炒) 甘草(酒炒。各一两)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秘方》)神效百子丸明净硫黄(一两,用铜铫甘草汤煮一日,取出,阴干研如面)上以糊丸,如梧桐子大,约二百粒,每遇妇人月经过后,空心酒下二十五丸,次日下三十五丸,三日下四十丸,一百丸尽,交合则受胎矣。次月当不行经,如复行经者,又如法服前药一百丸,必有孕。自后可服清热养血之剂,则胎固孕妇泰也。此方百发百中,不可以其简易而略之。原夫受胎者要血热,硫黄亦只暖血耳,或者云热而有小毒,先以甘草汤煮之,所以制其性也。孕后又服清热凉血之剂,得非清其源而为治之至也。制方如此,可谓知道。
(《大典》)正心丸 治妇人妒外家,误夫无子。美色入室,少妇妒之;正士入朝,小人忌之。常服此药,可以正心,并免妒忌之病也。
天门冬(去心) 益智仁(各二两) 赤黍米(去壳微炒) 薏苡仁(炒。各四两) 茯神(去木)百合(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妇人常服,不妒有子。每服九十丸,食远白汤送下。
(《大典》)胜金丸 治妇人久虚无子,及产前产后一切病患,兼治男子下虚无力。
此药能安胎催生,妊娠临月服五七丸,产时减痛。妇人无孕,子宫冷,如服二十日,男女自至。
又治积年气血,手足麻痹,半身不遂,赤白带下,血如山崩,及治产后腹中结痛,吐逆心疼,子死腹中,绕脐作痛,气满烦闷,汗不出,月水不通,四肢浮肿无力,血劳虚劳,小便不禁,中风不语,口噤,产后痢疾,消渴,见鬼,迷晕,败血上冲,寒热头疼,面色痿黄,淋沥诸疾,血下无度,血痢不止,饮食无味,产后伤寒,虚烦劳闷,产后血癖,产后羸瘦。凡妇人诸疾,不问年深日近,并宜服之。又名不换金丸,又名女金丹。
当归(酒洗) 芍药 川芎 人参 白术(炒) 白茯苓 炙甘草 白薇(酒洗)白芷 赤石脂 牡丹皮 玄胡索 桂心 本 没药(各一两。除石脂、没药二味另研外,余皆二处磨罗) 香附子(醋浸三日,炒香晒干为末,一十五两)上十六味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银器或瓷器封固收贮。每取七丸,空心温酒化下一丸,食干物压之。服至四十九丸为一剂,以癸水调平,受妊为度。妊中三五日服一丸,产后二三日服一丸,醋汤下尤妙。
(《秘验》)鸡头粥多子神效方。
芡实肉(一斗,净) 白粱米(二升) 莲肉(泡去皮心,焙干) 薏苡仁(鲜者)怀庆干山药(为末。各一升)上为末,根据分和匀,贮一处。夏天以芡实三升为主,诸末遍减,盖恐久贮失气故也。每早空心将米汤和匀,药粉一二合,用银锅调匀,煮熟如糜粥,加白糖二匙在内。无银锅,砂锅亦可,只不用铜铁锅。或一二碗以代早粥,服后不可间断,半年后有验。草石之药,不须再服。
专理脾胃,则土旺能生万物,精气神皆由脾土而生。未有脾土弱而精独盛也。土旺精盛,自然有子。此方看之珠觉平易,诸方俱不能及。尝试有验,虽至老服之,精神愈健。
卷之八十四 螽斯广育
(《秘验》)多男三链法
西蜀邓士鲁遇异人所授者。士鲁,四川资县人。城东有临郭庵,读书其中,一日见一道士,与之谈,因言士鲁当贵,某年于山西某驿中相会。后士鲁为行人出差山西,果于某驿会其人焉。士鲁询以生子之法,其人赠以此歌云云。今士鲁已连生十子矣。
交必胎男,生必成育,百发百中,真仙术也。末犹约于建业相会,不识士鲁后果会否,而六链九链,长生飞越之法,惜乎其未闻。
天地闭,万物匝。男女秘,百嗣发。闭秘之法不可传,传之匪人天必罚。(闭者,闭藏之义。
在天地如冬时气化,蓄藏不施;在人如固闭精气,一不妄泄,故万物百嗣,生育之多也。此二仪阖辟之机,品物流形之妙,天人感通,生成一道。上达自能心悟,下士不可言传。)左右掌连心,心火暗能达。分主客,各相擦。(言手心与心脉相通,右手掌擦左手心,则左为主,而右为客;左手掌擦右手心,则右为主,而左为客,此乃运火与脐之术。心火归脐,与肾相接,合和而不走,则坎离交媾,真元自固,而谷神可灵矣。夫谷神者,虚而能应,感而遂通者也。谷神灵则剑气劲;谷神弱则剑气锋痿。此男女相感,气机发动。自然之妙。)数用重阴六十八,须知十减四七五。(此相擦之数也。如一遍六十八,二遍五十八,三遍四十八,四遍三十八,五遍二十八,是擦以十减,五遍降序至四七之数也;其遍至七八九遍,皆擦二十八遍而止。)莫教火候过离下。(离属心,离下则属肾矣。言不可使火太过,反动精也。)一擦一度伏脐间,九九老阳互相压,又知九息上增九,八十一息纯乾卦。(言擦一次即将手伏压脐中,令热气入脐中,鼻中呼吸每次九息,是息以九增,如一遍九息,二遍十八,三遍二十七,九遍渐增至八十一息也。干数用九,九九则为纯干之卦。心火属阴,故擦用重阴;肾气属阳,故息取老阳。其法于子后入室,盘坐良久,心定气平,以左手仰置左膝上,用右手心擦之六十八遍,即以左手心伏于脐间,而以右手压于左手之上,鼻中呼吸九息,用意存想,使息息归脐,此第一度。却以右手仰至右膝上,用左手心擦之减十遍,即五十八遍,即以右手心伏于脐间,而以左手压于右手之上,鼻中呼吸增九息,成一十八息,亦用意存想,使息息归脐,此第二度。以后,左右换手,上下伏压,存想俱同,但擦以十减,息以九增,共九度而足。如此四十九日,祖气足,方可取鼎。)春夏秋冬名四时,二十四气尸生化。三五七九夺气机,一夺一吸深取之,周而复始天不达。
(此房中之术,言采夺女之气之机也。三五七九皆阳数,言与女交时,但至四数皆深入其中,上以鼻吸,下以胁提,而夺取之,使女之气过我也。周而复始者,三五七九既毕,而又再从三起也。周天之数,三百六十,三五七九,共二十四数,以合二十四气。交时先仰行六遍,每遍二十四,得数百四十有四。后合行九遍,每遍亦二十四,得二百一十有六,共成三百六十,以合周天之数。此妙理也,非仙莫悟。仰合即天地否泰,男女上下,互相迭施之道,非梦漫真人,不足以语此云。)坎水常胜离,离火易焚灭。仙草占先春,得阳阴复结,浓煎湿注参仙诀。
离火才欲燃,满口莫入咽。漱无声,吐无决。暖席取溺壶,徐将肝火泻。心慵作曝蟆,虚脊凡七跌。功成敌万人,真元莫浪泄。(离火易焚者,言男子之精易动,待其将动之时,即将浓浓温茗,满口含之,缓漱慢吐,不可使耳闻之。又取夜壶小便,以泻肝火。又作虾蟆仰曝之状,以两足两手着床席,举脊向上跌,凡七次,则精即上升而不走矣。)要算坎水潮生月,信进我退投,信遏我进接,一二链法不可缺。更有一言只须说,左男右女肩间截。(言遇女子癸水生时,必俟其三日潮退,方与之交合。一二炼法指夺气机等法而言。左男右女肩间截者,此生男之诀也。女人怀胎,在左为男,在右为女。男子将泄之精,必要向女子偏左射之,仍以手向女子左肩立砍一掌,即女子左边气即上缩,精随入左,必胎男矣。)此是多男三炼法,六炼可长生,九炼能飞越,约尔他年逢建业。(阴阳妙,二气之运,坎离八卦之门,天地之大,尽于是焉。天地生人物之散殊,亦尽于是焉。故离火易燃,坎水易竭,阴阳动静,杂揉不齐,真元不固,谷神不灵矣。兹三链法,《易》谓:天地 ,万物化醇,非耶?天人合一,余恐是法将若六链九链没没而无传也,故嘱之梓。威凤山人书于三山海上。)
卷之八十四
调经论
岐伯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则有子。盖任主胞胎,通以阴道之泰也;冲为血海,盛则气血俱盛也。妇人肾气全盛,冲任周流,如月之亏盈,应期行止,而有常度,曰调。遇交合则有子矣。否则三五错踪,皆所谓不调也。不调则百病变生,甚至不治,孕暇言乎?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况心属阳而主血,脾裹血以行气。若月经不通,未必不由心事不足,思虑伤脾,有所劳倦,谷气不输,肺金失养,肾水无滋,经血津液,日以枯涸,以致三五不调,渐至绝闭,虚损内热,骨蒸劳瘵之证作,而卒至于难治也。所以养心则血生,健脾则气布。二者胥和,则气畅血行。而调经之要,斯其至矣,复何患之有?且夫行经之时,亦必保之如产,远房劳,戎浴洗,毋过于寒热喜怒。一有失中,疾病随起。调治之法,如气郁血虚,潮热黄瘦,而经不调者,以丹桂散、香附丸之类主之;气虚血热先期而来,过多不止者,以镇经汤、固经丸之属治之;过期不来,腰腹胀痛者,以促经汤、红花散之属行之;湿痰麻木者,术附丸燥之。至于虚实寒热,更详脉法,抑何有经之不正,而孕之不育乎?
卷之八十四
调经方法
一、经闭绝不通者,血枯也。
四物汤倍当归加红花、桃仁、牛膝;热加黄芩,寒加肉桂。
一、经水不及期而行者,血热也。
四物汤加生地黄、黄芩、黄连;肥人兼痰,药加苍术、半夏、香附子。
一、经水常过期而行者,血少也。
瘦人多是血虚,倍四物汤加当归、熟地黄、黄芩、白术、甘草,少佐以红花、桃仁。
肥人大概气虚挟痰,四物汤去地黄,合二陈汤加参、 、香附。
一、经过期而色淡者,挟虚有痰,因水以混之也。
四物汤倍当归、地黄,合二陈汤煎服。
一、经将来腹中作痛者,血气实。此血欲行而气滞也。
四物汤加香附、桃仁、红花、玄胡、青皮、牡丹皮、木香,甚者加莪术、大黄。热加黄芩、柴胡。
一、行经后作痛者,血气虚也。
八珍汤宜服。血虚者,倍当归、地黄;寒加干姜;气虚加人参。
一、肥盛妇人,月经不通,或二月、三月一行,由痰多躯脂满闭。
宜导痰汤加当归、黄连、香附、苍白术之类。
一、有虚热经少不来,或来过多。
四物汤加黄芩之类。
一、经水或来或断,发热发寒。
四物汤合小柴胡煎服。
一、经行三五日后,腹中绵绵作痛者,盖血因气滞而未尽也。
宜四物汤加木香、槟榔之属。
一、妇人血病以当归为主,肥白者必合参 ,瘦黑者必合生地黄、香附。
一、妇人之病,不可全外于气,盖血因气使,人鲜知之。气畅则血和,一定之理也。
一、带下赤白带者,因胃中痰积流下,渗入膀胱,治法宜散湿导痰清热为主。以二陈汤加苍白术,或加升麻、柴胡以升之,或用吐法以提之。白者属气,赤者属血。血虚加芎归,气虚加参术。
一、瘦人带下,热之所致。如泉本清,火熬之即浊。宜以滑石、樗皮、川芎、海石、青黛之类。
一、血崩证有因虚,有因热。虚则下陷,热则流通。视其缓急,分标本而治之,庶得王霸之经权也。缓用四物汤加条芩、附子;急以立效散、神效丸之属。
一、血脏虚冷,崩中下血,宜四物汤加阿胶、黄芩、参 。东垣谓崩带下久,有属于寒,不可一途而谓。
一、妇肥盛而无子者,由痰多脂膜闭塞子宫。宜行湿燥痰之剂,更服顺坤丹、降生丹之类即孕。
一、瘦人无子,因血虚子宫干涩,不能配取精气。宜养血滋阴。人多不审寒热,悉谓子宫虚冷,概以乌附辛热之药煎熬,气血愈亏,祸不旋踵,孕安得乎?
卷之八十四
药方
加减四物汤 治妇人血病为主。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各等分)上水煎服,加减于后。
气虚头痛,加参、 、白术、甘草;发热心烦加芩连、栀子;骨蒸劳热加知母、黄姜、黄芩、银柴胡、地骨皮;虚劳气弱,咳嗽喘满加人参、麦门冬、姜、浓朴、枳壳;烦渴饮水加石膏、知母;脐下虚冷,腰腹痛加玄胡索、川楝子;血热烦躁,口苦舌干加天花粉、麦门冬、黄芩之类;风虚眩晕,加秦艽、羌活;呕吐加白术、人参、藿香、姜、连;中湿身重,加苍白术、白茯苓;筋骨肢节疼痛,加防风、羌活;血积块痛,加三棱、莪术、官桂、干漆、苏木、红花。
卷之八十四 药方
四物汤论
甫按:四物汤,古方为血病而制。当归养血为君,熟地为臣,芍药滋阴为佐,川芎行血为向导之使。此立方之本旨,固为血之妙剂也。后谓女人以血为事,则以四物汤主之。养血调经,胎前产后,悉以资用。盖自常而言之,诚有不可遗焉者。及用之弗效,而反加病者有之,甚则至于误死者有之,其故何也?盖四物治血,虽工用之于脾胃无伤,只是血病,则四物之功,岂复能有过之者?今人不察脾胃虚实,一概放用,以故误也。何则?脾胃虚者,用之益虚,饮食浸减;元气浸衰,而血益无资生之地矣。不理会者,久服不已,即脾泄而中满之证作矣。甫见如此而伤生者何限?调经养血又乌足以语哉!凡用四物治血,须审其人脾胃。虚者,必先用六君子、补中益气之类以养胃,然后合四物而用之,万无一失。盖六君子、益气汤亦能益血,四物汤不能益气补脾胃,多用之,则为脾胃之害。所以脾泄中满之证,非四物之害而何!殊不知血由脾胃所生,根据气而充行经脉。书曰:血不自行,随气而至。人只气一耗,则血虽独存,而必无能生之理。则气绝而死者,血初未常破耗也。可见血无气而不能以独生人,补血而不补气,斯可别矣。所以古方女金丹,纯以香附子一味为君,谓能调经开郁。今人用之,反致气血两虚,而经益不调矣。苟不知止,必病甚而伤生。何则?香附味辛性燥,耗气燥血,止可以开有余之郁耳。今之妇女动以虚弱者多,则经不调,皆因虚而致也。春甫创制八珍益母丸,用之者,曾不终剂而经正且孕矣。何也?益母调经为君,佐以八珍滋补气血,所以神效者,此也。知者审诸。
八珍益母丸专治气血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违期,或先期而至;或腰疼腹胀,缓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断或续;或赤白带下,身作寒热,服之罔不获效。
一月之后,即可受胎。虚甚者用药一斤,必能对期受孕。
益母草(四两,不见铁器,止用上半截带叶者) 人参(去芦) 白术(土炒) 茯苓(去皮)炙甘草(去皮)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醋炒) 熟地黄(酒洗)上为末,蜂蜜为丸,如弹子大。空心蜜汤下一丸。如不能嚼者,丸以细粒如小豆大,每服七八十丸。
脾胃虚寒者,加砂仁一两,姜汁炒。
腹中胀闷者,加山楂一两,净,肉饭上蒸。
只常多食者,加香附子一两,童便制。
丹桂散 治气血虚损,内则经闭不行,外则肢体羸瘦,潮热,渐成骨蒸。
牡丹皮 桂心 蓬莪术 京三棱 玄胡索(炒,八分) 当归(酒洗,钱半) 陈皮(去白赤芍药 甘草(各五分) 干漆(炒) 没药(另研 红花 苏木(各四分) 鬼箭(三分)乌药(各钱)上水盏半,煎八分,不拘时服。
小温经汤 治经水初来,因有感冒风寒,身上疼痛,寒热往来,阴阳颇虚,头眩烦闷不快,或作呕吐。
当归 芍药 地黄(各七分) 川芎(三分) 白术 陈皮(各六分) 柴胡 黄芩 枳壳 羌活桂枝 香附子(各五分) 砂仁 小茴香 甘草(各三分)上水二盏,姜三片、葱一茎,煎一盏,空心热服。
逍遥散(即柴胡四物汤)专治经脉不通,脾胃虚弱,或寒或热,不喜饮食,饱胀,呕吐,烦躁,服之神效。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黄 人参 半夏(制) 柴胡 黄芩 陈皮 麦门冬 甘草(等分)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
呕吐不能食加砂仁、白术;少睡加酸枣仁;咳嗽加杏仁、五味子;腹痛加玄胡索。
香附八珍汤 治经后续来,气血不足者宜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