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第 66 页/共 103 页
卷之十三 肺痈证治
苇叶汤
治肺痈。
薏苡仁 瓜瓣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先以苇叶一握,煎取一盏,去滓入药,煎六分,食后服。或吐脓血,勿怪。
卷之十三
腰痛叙论
夫腰痛,虽属肾虚,亦涉三因所致。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在内则忧思恐怒,以至房劳坠堕,皆能致之。方书五种之说,未为详论,但去圣逾远,文籍简脱,难以讨论,虽是缺文,不可弃置,随其有无,提其纲目,庶几后学以类推寻,为治疗之典据耳。
卷之十三
外因腰痛论
太阳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阳明腰痛,不可以顾,顾则如有所见,善悲;少阳腰痛,如针刺其皮,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顾;太阴腰痛,烦热,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则遗溲;少阴腰痛,痛引脊内;厥阴腰痛,腰中强急,如张弩弦状。此举六经以为外因治备。大抵太阳少阴多中寒,少阳厥阴多中风热,太阴阳明多燥湿。以类推之,当随脉别,其如经中有解脉、散脉,同阴会、阴阳维、衡络、直阳、飞阳、肉里、尻交等穴,皆不出六经流注,但别行,各有所主,不欲繁引,请寻《内经·刺腰痛论》以备明之,准此,从所因汗下施治。
卷之十三
内因腰痛论
失志伤肾,郁怒伤肝,忧思伤脾,皆致腰痛者,以肝肾同系,脾胃表里,脾滞胃闭,最致腰痛。其证虚羸不足,面目黧黑,远行久立,力不能尽,失志所为也;腹急胁胀,目视KTKT ,所祈不得,意淫于外,宗筋弛纵,及为白淫,郁怒所为也;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闪坠腰胁,忧思所为也。准此,从内所因调理施治。
卷之十三
不内外因腰痛论
肾着腰痛,腰冷如冰,身重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腰以下冷重如带五千钱,因作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 (公对切)腰痛者,伛偻肿重,引季胁痛,因于坠堕,恶血流滞;及房劳疲力,耗竭精气,致腰疼痛,准此,从不内外因补泻施治。
卷之十三 腰痛治法
独活寄生汤
夫腰痛,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
独活(三两) 桑生(《古今录验》用续断,即寄生亦名,非正续断也) 杜仲(制,炒断丝) 细辛(去苗) 牛膝(酒浸) 秦艽(去土) 茯苓 白芍药 桂心(不见火) 芎 防风(去芦) 甘草(炙) 人参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匕,水二盏,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气虚下利,除地黄,并治新产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痹弱,不得屈伸。此汤最除风消血。《肘后》有附子一枚,无寄生、人参、甘草、当归,近人将治 节风并香港脚流注甚效。
小续命汤
治风腰痛最妙。(方见中风门,加桃仁炒去皮尖)
卷之十三 腰痛治法
牛膝酒
唐筠州刺史王绍颜《传信方》云,顷年予在姑苏,得腰痛不可忍,医以肾伤风毒攻刺,此方即制一剂服之,便减五分,步履渐轻。
牛膝 川芎 羌活 地骨皮 五加皮 薏苡仁(各一两) 甘草 生地黄(十两) 海桐皮(二两)
上为锉散,帛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月分数服,旋浸三五宿。每服一杯,日三四杯,长令酒气不绝为佳。一法,入杜仲一两,炒丝断入。
卷之十三 腰痛治法
杜仲酒
风冷伤肾,腰痛不能屈伸。并补肾虚。
杜仲(一斤,切,姜汁制,炒去丝断)上用无灰酒三升,浸十日。每服二三合,日四五服。一方,为末,温酒调一钱,空心服。
卷之十三 腰痛治法
肾着汤
治肾虚伤湿,停着为病,身重,腰冷如水洗状,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腰以下冷痛,重如带五千钱。
干姜(炮) 茯苓(各四两,一法,茯苓、白术四两,干姜、甘草二两) 甘草(炙) 白术(各二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空腹冷服。又治体虚自汗甚效。
卷之十三 腰痛治法
鹿角丸
治肾虚伤冷,冷气入肾,其痛如掣。
鹿角屑(一两,酥炙方) 附子(炮,二两) 桂心(三分)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盐酒下三五十丸,空心服。
卷之十三 腰痛治法
安肾丸
治肾虚腰痛,阳事不举,膝骨痛,耳鸣口干,面色黧黑,耳叶焦枯。
补骨脂(炒) 葫芦巴(炒) 茴香(炒) 川楝(炒) 续断(炒,各三两) 桃仁(麸炒,去皮尖,别研) 杏仁(如上法) 山药(炒切) 茯苓(各二两)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盐汤五十丸,空心服。
卷之十三 腰痛治法
青娥丸
治肝肾虚,腰 重痛。并治风湿香港脚。常服壮筋补虚,填精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