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录 - 第 13 页/共 42 页
君子惟义是守命有所不恤也
君子性其气小人气其性
扫却浮云而太虚自清彻去蔽障而天理自着
世人信占卜小术以为己有富贵之命一切不修人事恣纵妄为偃然侥幸所获葢有不遂所欲而反罹咎者多矣命其果可恃乎惟君子则不然凡百恐惧修省惟义是守而贫贱富贵一聴于自然命葢有所不计也星命家最误人君子得吉卜固若常事而不废其修省之功小人得吉卜则曰吾命素定矣虽为不义之事可无伤也恃此而取败者多矣
命虽在天而制命实在己有人于此以星命家言之谓其有永年之寿矣然入水即溺入火即焦所谓永年者不可恃也不入水火即不焦溺岂非命虽在天而制命在己乎
又如人素羸瘠乃能兢兢业业凡酒色伤生之事皆不敢为则其夀固可延永矣又如素强壮乃恃其强恣意伤生之事则其祸可立待也此又岂非命虽在天而制命在已欤
程子曰修养之引年为国之祈天永命常人之至于圣贤皆工夫至此则有此效验信哉斯言也
观无逸耽乐之戒则祈天永命者诚有在
程子曰吾以徇欲伤生为深耻学者体此则可以保身矣
圣人为治推其固有之善及人才有私意即入于权谋术数矣
为善须表里澄彻方是真实为善有纎毫私意夹杂其间即非真为善矣
韩魏公范文正公诸公皆一片忠诚为国之心故其事业显著而名望孚动于天下后世之人以私意小智自持其身而欲事业名誉比拟前贤难矣哉
君子行义以俟命小人恃命以忘义
天道福善祸淫昭然可验间有不然者幸不幸耳敬是方做工夫诚是已成就处
心如镜敬如磨镜镜才磨则尘垢去而光彩发心才敬则人欲消而天理明
读书録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録卷六 明 薛瑄 撰读隂符经杂言【并序】
伊川程子曰老子甚杂如隂符经却不杂然皆窥天道之未至者也间阅其书而録所得之语如左
上篇
经曰天道天行五赋天性人心一也天道者元亨利贞天行者春夏秋冬五赋者仁义礼智信天性者即天道天行五赋之徳具于人心者也人心萃理气之灵有作为运用之妙观天道执天行见五赋而施行于天囊括宇宙而造化在我皆由此心而已故曰人心机也机之一字又隂符经之至要至要者欤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总结上两节而言
机发太过而变怪见机发得宜而万化定理欲之谓也性有巧拙以气质之禀清浊而言清者巧而浊者拙巧者识其机而能伏藏拙者昧其机而不能伏藏能伏藏者九窍之邪不能动其中也不能伏藏者九窍之邪皆得以汩其天也九窍之中有三要耳目口是也巧者于三要动静皆不失其宜而能伏藏拙者诚能变拙为巧而能致力于视听言之间使皆一出于正则余邪悉皆退听而亦可以收伏藏之效矣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机之过也知之修炼谓之圣人机之宜也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隂阳生杀消息盈亏理之自然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人物乃安盗得其宜则生也杀也皆顺其理而万物安矣盗失其宜则生也杀也皆逆其理而万物病矣食其时则百骸理人能利天地自然之利则一身得其养矣动其机则万化安人能合天地自然之机则万化得其宜矣
人知其神之神者贵于耳而好闻其异也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者习于目而不察其理也
程子所谓恶亦不可不谓之性者三盗之谓也
圣功生神明出知化穷神之事也
盗机在人而莫能见莫能知者蔽于气禀之偏也君子善用之而逢昌小人不善用之而罹殃防矣深矣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絶利一源致一也用师十倍其效也三返昼夜致一之精也用师万倍其效也
心生于物物诱也心死于物物化也物化物诱其机皆在于目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而不言所利天之无恩而大恩生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无恩之谓也
主乐顺理故其性广大而有余至净无染故其性廉洁而无私生死恩害隂阳相根理之自然
隂符经杂言终
夫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君子之获福宜也小人之获福幸也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惟贵乎时君子之处世亦曰时而已矣
位与时学易者宜深体之
理无穷而气亦无穷但理无改变而气有消息如温热凉寒气也所以温热凉寒理也温尽热生热尽凉生凉尽寒生寒尽温复生循环不已气有消息而理则常主消息而不与之消息也气有聚防理无聚防于此又可见
人有矜伐者亦劳矣
无形皆是道有形皆是气气形而下者也道形而上者也
人只于身内求道殊不知身外皆道浑合无间初无内外也
不可将身外地面作虚空看葢身外无非真实之理与身内之理浑合无间也
程子所谓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正周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之气象
圣人之心应物即休元不少动
圣人应物虽以此理应之其实理只在彼物上彼此元不移也
外慕者内不足
万物各有定分已不得一毫侵预之
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造化亦然
如此物未生时此理不是先此物已生时此理不是后一以贯之
应事既以理依旧在此元不随去
圣人治人不是将自己道理分散与人只是物各付物知无极而太极者穷神之事也
只主于敬才有卓立不然东倒西歪卒无可立之地薛子宴坐水亭忽郁然而云兴滃然而集泠然而风生锵然而虫急羽者飞秀者植童者侍鳞者适羣物杂然而声其声形其色薛子窈然深思独得其所以为是声与色者而中心悦
敬为百圣传心之要凡见于书者尤详程子发明其所以为敬之义精矣
敬则卓然
敬则光明
才到理处便难言
滞于言则愈蔽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即无极之妙
千古为学要法无过于敬敬则心有主而诸事可为人为外物所动者只是浅
相业自大学经学中来者深自史学俗学中来者浅要见古人之相业伊传之书宜熟读
后世非无救时之相只是浅
相业有格心之学则其规模宏逺矣
歴代世变固不可不考然当以明理为本
春秋谨严不止于谨华夷之辨字字谨严句句谨严全篇谨严
春秋意在言表
春秋词简而防防欲尽得圣人之心于千载之上难矣兴师以正任帅得人吉之大者
师卦辞最明
兴师择将行赏用人之要备于师
兴师之义既正又得丈人为之主帅在我者先胜矣征伐其有不克乎
才説理便无可言者
理气无缝隙故曰器亦道也道亦器也
太极不可以动静言然舍动静便无太极
理是天地万物之极至处更复何言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偏向一隅
书终于秦誓殆圣人之防意欤
书所载皆帝王经世之大法而终之以侯国之书岂非衰世之意邪
孟子曰不下带而道存焉举目而皆物即物而道存陈司败谓孔子有党孔子曰丘也幸茍有过人必知之其气象之大可想
程子谓人天资有量者虽江海之大皆有满唯圣人之量道也自无满时近观人素称有量者不能不满益信程子之言矣
道大无穷尽无方体圣人体道无二其量无所不容又安有满时邪
此理真实无妄如天地日月风云露草木昆虫隂阳五行万物万事皆有常形定则旦古今而不易若非实理为之主则嵗改而月不同矣
一理一切穿透又不黏带其妙不可言
观人之法只观含蓄则浅深可见
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私则如灯只有一面光不能徧照也
观人之法听言最先虽不能尽亦可得七八分
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
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
淤泥塞流水人欲塞天理去其塞则沛然矣
人当大着眼目则不为小小者所动如极品之贵举俗之所歆重殊不知自有天地来若彼者多矣吾闻其人亦众矣是又足动吾念邪惟仁义道徳之君子虽愿为之执鞭可也
凝重之人徳在此福亦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