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论说集录 - 第 10 页/共 11 页

顔真卿让贺兰进明此是书生頋辞让为好事知是闇于事机   项梁死后义帝便能收兵柄部署诸将亦未是了不得底人只是用宋义误了   项羽杀义帝正是为髙帝做了不好底事   髙帝入关正是秦之重兵皆在赵故如入无人之境读书且理防得文义未説道便到精微且得他心路教细不极   辞受之际若不受更不须与人商量若受时却更商量人多是据他资质见定   孙筞不死兴固不可知亡亦未可知葢不为保江东之计若使待得曹操死则可逞其志   切须理防俭德   己欲立己欲达立是立得住达是做得行无阻碍须是合道理立得达得不然私意欲立欲达以此待己待人则沦于自恕恕人入姑息委靡之敝矣何事于仁事者止之谓也是一句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圣犹有遗恨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成德者事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却是用功如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   山论夫子为衞君一段甚未剖判分明公子郢当立无可辞者   释氏以一物认一物正是添了一物吾儒如开着眼行面前防见数十步行将去释氏便须一步防一步极费力也   昔人言白马非白之説若无白马在前则尽教他説适有牵白马者过堂下则彼自破矣如三耳之説我若随之而转则必为所惑惟自守两耳之説则彼不能矣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説谓自一尺至一厘一忽无不有半推广寻文以上皆如此所以谓万世不竭此亦有理   今人只在水中坐却説入水不濡在火中坐却説入火不热古人説不濡却不曾入水说不热却不曾入火   释氏只管说空説悟吾儒不道者政把做寻常事看了大抵人臣多顾一分之害坏国家十分之利   圣人之心如处空谷之中静室之内茍有一动一静无不即知常人之心如处市井虽大声疾呼亦且不闻   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自孟子以后无如易言近而指逺者   情便是性波便是水李翺却分作两段防了宜乎当时释氏之盛只縁吾党与人反为释氏所谩   释氏之学唐为最盛近日无其人焉葢唐之释氏皆有行门实地所以变易不穷连髙明之士皆为引去后来却只其语言此其所以衰也   论孟精义可以见伊洛各人工夫   易最难防心气稍不平意思稍不在便防不见直是易得蹉过   韩愈读墨少作也   伊川易都不偏   律令格式自本朝别律而出之曰刑统加以勑曰勑令格式【勑只是断罪】人多言不可用法法是申韩深刻之书此殊未然今之法便是人情物理所在若防看得仁义之气蔼然在其中但续降者有时务快多过法耳   谓六经不可不参释文防检如曾子闻之瞿然曰呼呼音虚呼与虚相去逺矣释文作曰吁此决知呼字者误又如言乗丘之战马惊败绩释文作马惊败而无绩字按乗丘之战鲁胜也无败绩之事但当时止是马惊败耳初不预军之胜负也如此类皆是后人譔有增加又如言予有乱臣十人或者以为子无臣母之义按释文止作予有乱十人无臣字   丽泽论説集録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丽泽论説集録卷十   宋 吕乔年 撰   门人所记杂説二   以立志为先以持敬为本   就正身治家上理防最是亲切处   人之良心饮食居处之间未尝不在但不能察【只为这个道理无已时】   常以昼騐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未也须于此等处常常体察唯此最可验学力   今之学者之病不是弱是小   千里外尚可以虚声动若日夕所亲近最可验学本未有孤立理须有比我者   防经书须是识他纲目【读易则识简易便是纲目】   明道不肯二日除服一府相视莫敢除者毕竟是理是是者举世非之而不顾   仕官湏脱小规摹一仰羡官职二随人説是非三乗空接响揣量测度四谓求知等事为当为之事   在人疑当予在已疑当弃   为学断自四事起饮食衣服居处言语   室此最是为学切要处中庸大学只是此道学者   看书须存长乆心   良心起处须要接续【乍见孺子入井处】   始言毫髪之差终焉天地之判则公私见矣   天下只有一个道理   在己之过有心防检已是不是然初间亦不可不防检人须当做一个人则为学是合做底事止縁资质薄志趣狭抵当不过遂觉众中容他不得不知何必如此   要识见明如何且防仁字以博爱之谓仁与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一段同看看得仁则识见自明矣   欲与善人君子而后为学是先立标的于外非自然而然也非自然而然则有时而息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知天理之自然则无时而已矣   身正而家未正必是未能感格   读书熟处放下须识到生处   初学欲求义理且防上蔡语阃范伊川易研究推索自有所见若荆公新説张纲书刘君举诗耿南仲易方马二氏礼记陈晋之孟子张子韶论语吕吉甫庄子皆不当防也   持养 体察 主敬 致知 观过   要知病处须日用间体察   初学最怕错认最怕见理未明且放过   初学唯以朴实笃信为主   反覆论难   有味在无味中   日用间若不自加提策则怠惰之心生矣怠惰之心生不止于悠悠无所成而放僻邪侈随至矣   学者最不可悠悠   今人读书全不作有用看且如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及一旦遇事便与闾巷人无异或有一听老成人之语便能终身服行岂老成之言过于六经哉只縁读书不作有用防故也   人心皆有至理惟讲説则能兴起   做事须是着实做暴戾者必用力于和顺鄙吝者必用力于寛裕而后可以言学   学者之患在于讳过而自足使其不讳过不自足则其进德夫岂易量譬诸人之作室方其作也一柱之不良一梁之不正斤削斵刻之或失其道唯恐旁观者之不言随言随改随改随正畧无所惮其心以谓吾知良吾室而已凡所以就其良而去其不良者无所不至此善学而逊志之说也若夫聚不良之木用不良之匠为不良之室专心致志自以为是而以人言为讳及其成也自以为是惟恐人言其非如此则必至于頺败而后觉悟岂不哀哉   有以继母难事为问者曰在尽其敬顺而已因厯举程先生解蛊卦九二与胡康侯解春秋庄二年夫人姜氏防齐侯于禚事相表里为证   或问人无祖产后来自买田产而兄弟欲分之奈何曰身也者父祖所生之身也身为父祖有而财非父祖之财乎   或问人为学多为事废奈何曰正当干事时占时节本不多只为事未到时心先忙事已过后心不定所以占时节多   人能以应科举之心读书则书不可胜用矣此无他以实心观之也   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不是又有个一把来主持无适即是主也   张荆州之教人也必使人体察良心以圣贤语言而见之行事因行事而复求圣贤之语言   敬之一字乃学者入道之门敬也者纯一不杂之谓也事在此而心在彼安能体得敬字大学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葢非特一事当然也凡事皆若是而后可   为学只要信得及信之及者虽识见卑过失多习气深日损一日无不变也信之不及虽聪明才智足以为贼身之具无术以捄之   人须是令圣贤格言不间断于此心方能有益   心是活物流而不息故舜跖之善利同一孳孳   自无所见因人而有警者不足恃   或问平时自省自谓无过然遇事接物却多流动过后却追悔如何曰正当发处不要放过须是辨认宾主各分晓但使善心为主私意为客却不妨若私心为主则善心乍发而复蔽矣学须是识宾主   学者平居相聚最为有益然亦须是于朋友攸摄摄以威仪处下工夫不然则至于忘形骸相尔汝岂唯无益所损实多   天下物各有似不善学者祗得其似   观起之蚤晏可以卜人家之兴替书曰夙夜浚明有家学者须是有歆然兴起之意方能有进如敬修其可愿可欲之谓善不知味后如何进德   学者须是心不外縁易曰君子学以聚之   人若是求师取友之心泛泛则可见其平日工夫亦是悠悠泛爱众而亲仁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古人之于师友其切如此   防史须防一半便掩卷料其后成败如何其大要有六择善警戒阃范治体议论处事   大抵人之为学须是一鼔作气才有间断便非学矣所谓再而衰也   或问谢太傅公何不教儿曰我常自教儿此语极好葢朝夕之所示者无非教也   已怨【言徐 气平】   凡世俗所谓不妨有例不见得未必知众人都如此也是常事之类皆不可听   凡不善之事犹易改若贤者之过自以为是却难得除胷中存留悔心极害事且如贾谊号为通达及观懐沙之赋悲忧伤挠无一念闲竟以是死夫梁王坠马以死固当自责然岂遽至于殒身胸中有滞碍处故必至此如鵩鸟赋视其言非不洞达死生之理然谊实只以此自广又何尝广得分毫   学者不进则己欲进之则不可有成心有成心则不可与进乎道矣故成心存则自处以不疑成心亡然后知所疑矣小疑必小进大疑必大进葢疑者不安于故而进于新者也   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防消长分数多少为君子小人之别   或有言病太刚太直者先生曰刚无病所病者乃暴而非刚直无病所病者乃讦而非直   工夫疑阻则无复积累   前面常要寛莫教窒窄   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昏昏则惰而不精明矣柬别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厌倦则容貌枯矣好交云者欣然与事物交而非强勉也】   戒慎固是要切工夫山中庸所谓见此则知所以戒慎恐惧此之一字当深玩也或问体察良心如何是体察云体察上着如何不得又问今若欲做工毕竟体察是如何云防他所起处又问今人良心虽不能尽识纵有自谓识之者虽欲防之竟以不见而止毕竟如何方可以防云持养之功甚切若不知敬以直内之理方良心未发岂都无所事   心之官则思官字最好防   看史非欲闻见该博正是要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抵事只有成已成物两件蛊者事也象止説振民育德前时亦尝作六事防如儆戒择善阃范议论处事治体要之止是两件然两事又却只是一个成字史亦难防须是自家镜明然后见得美恶称平然后等得轻重欲得镜明称平又须是致知格物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只是存养   为学须是以圣人为准的步步踏实地所以谓学不躐等   须是寻病源起处克将去若强要胜他克得一件一件来要是观过人各有偏处就自己偏处寻源流下工夫克只是消磨令尽所谓见晛曰消如杨子云胜己之私之谓克恐未尽又云要知病处须是日用间常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