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119 页/共 976 页
【午集上】【玉字部】 【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牟平侯劉。【註】音薛。〇按《漢書》作渫,應卽渫字之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敕中切,音忡。竹名。 又【玉篇】丑弓切。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陟葉切,音輒。【說文】領耑也。 又【類篇】丁兼切,音佔。又【廣韻】他協切【集韻】托協切,□音帖。義□同。 又【集韻】卽涉切,音接。衣衿也。 又【類篇】的協切,音喋。義同。
苿 【申集上】【艸字部】 苿 【篇海】同菋。
舘 【未集下】【舌字部】 舘 【字彙】俗館字。
舙 【未集下】【舌字部】 舙 【字彙】同話。◎按玉篇,古文話本作□。 又【談薈】古文咠字。【六書精薀】謀譖人也。不象其往來營營,象其反復,故重三舌,明意二三其言也。
舚 【未集下】【舌字部】 舚 【類篇】同。【韓愈喜侯喜至詩】雜作乗閒騁,交驚舌牙舚。
舛 【未集下】【舛字部】 舛 【唐韻】昌兗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兗切,□音喘。【說文】對臥也。从夕相背。【博雅】舛,偝也。【前漢楚元王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註】言志意不和,各相違背也。【抱朴子任命卷】躁靜異尚,翔沉舛情。 又【廣韻】剝也。【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 又【增韻】舛,錯也。【韻會】錯亂也。【左思吳都賦】詭類舛錯。【王融靜行詩】遵塗每多舛,顧省能無忡。 又【類篇】尺尹切,音蠢。雜也。
舜 【未集下】【舛字部】 舜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輸閏切,音蕣。【說文】草也。楚謂之葍,秦謂之藑,蔓地連華。又【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傳】舜,木槿也。 又有虞氏之號。【史記五帝紀】虞舜者,名曰重華。【註】駰按: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 又姓。見【姓譜】。
苨 【申集上】【艸字部】 苨 【唐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爾雅釋草】苨,菧苨。【註】薺苨也。【劉勰新論】愚與直相像,若薺苨之亂人參。 又通作泥。【詩大雅】維葉泥泥。【釋文】張揖作苨苨。【博雅】苨苨,茂盛也。考證:〔【詩大雅】維葉泥泥。【疏】張揖作苨苨。〕 謹照原文疏改釋文。
芔 【申集上】【艸字部】 芔 【玉篇】許偉切【正韻】虎委切,□音燬。【說文】草之總名也。【揚子方言】芔,草也,東越揚州之閒曰芔。 又【廣韻】許貴切【玉篇】許胃切,□音諱。【□天子傳】流涕芔隕。【史記司馬相如傳】芔然興道而遷義。【註】芔,猶勃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莅芔歙。【註】林木鼓動之聲。 【郭忠恕佩觿】三十之卉爲百芔,非。卉音先合反,芔音許貴反,二字音義迥別,不應假借。◎按《唐韻》《集韻》等書,芔俱通卉,蓋芔之爲卉,文由隷變,非近代沿寫之訛。《正字通》云:《爾雅》諸經,凡芔皆作卉,非自今始,兹說甚正。郭氏泥古,不可據也。
芗 【申集上】【艸字部】 薌 【唐韻】許良切,音鄕。【說文】穀氣也。【禮曲禮】黍曰薌合,粱曰薌萁。又【內則】春宜羔豚膳膏薌。【註】牛膏薌,犬膏臊。 又地名。【張衡南都賦】華薌重秬。【註】華薌,鄕名。 又通香。【荀子非相篇】芬薌以送之。【史記滑稽傳】微聞薌澤。 又【集韻】許兩切,通響。【前漢書揚雄傳】薌呹肹以棍根兮。考證:〔【前漢揚雄反騷】薌呹肹以棍根兮。〕 謹照原書改前漢書揚雄傳。
芘 【申集上】【艸字部】 芘 【唐韻】【集韻】□毗志切,音鼻。【說文】草也。【鹽鐵論】浚芘蓼蘇。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音□。梨芘,荆蕃也。 又【集韻】必至切【正韻】兵媚切。□同庇。也,覆也。【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又【王應麟詩攷】九罭取鰕芘也,出《太平御覽》。
芙 【申集上】【艸字部】 芙 【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音鳧。【說文】芙蓉也。【爾雅釋草】荷,芙蕖。詳蓉、蕖字註。
芚 【申集上】【艸字部】 芚 【唐韻】【集韻】【韻會】□徒渾切,音豚。【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無知貌。【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苏 【申集上】【艸字部】 蘇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又死更生。【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易震卦】震蘇蘇。【註】恐懼不安之貌。【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書立政】司□蘇公。【傳】忿生爲武王司□,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臔 【未集下】【肉字部】 臔 【集韻】胡典切,音峴。【博雅】臔臔,肥也。又【集韻】一曰肉急也。
臕 【未集下】【肉字部】 臕 【廣韻】甫驕切【集韻】【韻會】悲嬌切【正韻】□遙切,□音鑣。【廣韻】脂臕,肥貌。【六書放】肥盛也。
臖 【未集下】【肉字部】 臖 【廣韻】【集韻】□許應切,興去聲。【玉篇】腫痛也。【廣韻】腫起。
臗 【未集下】【肉字部】 臗 【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廣韻】體也。 又臀也。【博雅】臗,尻也。 又【集韻】一曰髀上。 又【集韻】枯官切,音寬。本作髖。兩股閒。
莞 【申集上】【艸字部】 莞 【唐韻】【集韻】□胡官切,音桓。【說文】草也,可爲席。【詩小雅】下莞上簟。【箋】小蒲之席也。【爾雅釋草】莞,苻蘺。【註】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蒲。【禮禮器】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前漢東方朔傳】莞蒲爲席。【註】莞,今謂之蔥蒲。 又姓。【晉書武帝紀】吳將莞恭。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義同。 又古丸切,音官。【韻會】亦莞蒲也。 又東莞,地名。【史記註】東莞在琅邪。【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莞也。【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莞縣。 又谷名。【水經注】高都縣有莞谷。 又戸板切,音皖。【論語】夫子莞爾而笑。【何晏註】莞爾,小笑貌。 又【韻補】圭園切。【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六書故】作□。【篇海】作□。考證:〔【詩小雅】上莞下簟。〕 謹照原文改下莞上簟。
莠 【申集上】【艸字部】 莠 【唐韻】與九切【韻會】以九切【正韻】云九切,□讀若酉。【詩齊風】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孟子】惡莠恐其亂苗也。【趙註】莠之莖葉似苗。【魯語】馬餼不過稂莠。【註】莠草似稷而無實。 又【詩小雅】莠言自口。【傳】莠,醜也。 又地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莠倉城。 又【集韻】息救切,音秀。【類篇】荼也。
莢 【申集上】【艸字部】 莢 【唐韻】【正韻】古協切【韻會】吉協切,□音夾。【說文】草實。【博雅】豆角謂之莢。【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物。【註】莢物,薺莢、王棘之屬。【疏】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 又蓂莢,堯時瑞草。 又莢蒾。【本草】葉似木槿及楡、柞小樹。 又錢名。【前漢食貨志】漢興,以爲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註】如楡莢也。 又陵名。【水經注】李夫人塚,塚形三成,世謂之莢陵。 又姓。【通志氏族略】莢氏。【風俗通】莢成僖子,晉大夫。【王僧孺百家志】荀永之娶平陽莢氏。考證:〔【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莢。〕 謹照原文莢字下增物字。
莤 【申集上】【艸字部】 莤 【唐韻】【韻會】【正韻】□同□。【周禮天官】甸師:祭祀共蕭茅。【註】蕭字或爲莤,莤字讀爲□。 又【詩小雅】有酒湑我。【傳】湑,莤之也。【箋註】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類篇】莤,榼上塞也。 又【唐韻古音】莤茅之莤,亦作蕭音讀。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水草。【爾雅釋草】莤,蔓于。【註】生水中。一名軒于,江東呼爲莤。 又以九切,音酉。草名。
莥 【申集上】【艸字部】 莥 【唐韻】女久切,音狃。【爾雅釋草】鹿藿,其實莥。【註】今鹿豆也。 又【說文】敕九切,音丑。【集韻】女六切,音忸。義□同。 一作□,一作□。
莦 【申集上】【艸字部】 莦 【唐韻】所交切,音梢。【說文】惡草貌。【淮南子修務訓】野彘有艽莦槎櫛窟虛,連比以象宮室。 又【集韻】思邀切,音消。草根也。
【午集中】【皮字部】 【廣韻】【集韻】□胡官切,音桓。【博雅】,瘤病也。一曰皾,矢藏。
蕀 【申集上】【艸字部】 蕀 【唐韻】紀力切【集韻】訖力切,□音棘。【爾雅釋草】髦,顚蕀。【疏】髦一名顚蕀,一名商蕀。【廣雅】女术。【郭註】細葉有棘,蔓生。 又蕀菀,今遠志也。
蕦 【申集上】【艸字部】 蕦 【唐韻】錫兪切【集韻】詢趨切,□音須。薞蕪別名,本作須。【爾雅釋草】須,薞蕪。【註】似羊蹄,葉細,味酢可食。考證:〔【爾雅釋草】須薞蕪。【註】似羊蹄,稍細。〕 謹照原文稍細改葉細。
萮 【申集上】【艸字部】 萮 【唐韻】羊朱切,音兪。【玉篇】萮,花貌。【類篇】或作蘛。【篇海】一作□。 又【集韻】勇主切,音庾。萮茈,木耳。 又徒侯切,音頭。草名。
萯 【申集上】【艸字部】 萯 【唐韻】房久切【韻會】扶缶切【正韻】房缶切,□音婦。【禮月令】孟夏,王瓜生。【註】草葜也。今《月令》云:王萯生。 又山名。【竹書紀年】帝孔甲三年,王畋于萯山。 又宮名。【前漢宣帝紀】甘露二年,行幸萯陽宮。 又【集韻】蒲昧切,音佩。【韻會】符遇切,音附。義□同。 又【集韻】簿亥切,音蓓。與菩通。草也。 【字彙補】萯山,山海經音倍。又漢書萯陽宮,李裴亦音倍,字彙作防父切,誤。◎按負、□二字異音。負音附,□音倍,似萯山之萯,从□。萯草之萯从負,不可以倍音廢附音也。葜字原从挈作。
萰 【申集上】【艸字部】 萰 【唐韻】郞甸切,音練。草名。【玉篇】白蘞也。【爾雅釋草】萰,菟荄。 又芊萰,靑盛貌。【郭璞江賦】涯灌芊萰。
蔜 【申集上】【艸字部】 蔜 【唐韻】五勞切【集韻】牛刀切,□音敖。草也。【爾雅釋草】蔜□、□。【疏】蔜,一名□□,一名蘩□,一名雞腸草。 又【類篇】魚到切,音傲。義同。
蒳 【申集上】【艸字部】 蒳 【唐韻】奴荅切,音納。香草。【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蔲。【註】蒳,草樹也,葉如栟櫚而小,採其葉隂乾之,幷雞舌香食,益美。 又【齊民要術】山榔,一名蒳子。 又芥蒳,香名。
蒴 【申集上】【艸字部】 蒴 【唐韻】所角切,音朔。【玉篇】蒴藋,藥也。【本草】每枝五葉,子初靑如綠豆顆,每朶如盞面大,生一二百子,十月熟。
蒵 【申集上】【艸字部】 蒵 【唐韻】胡雞切,音奚。【玉篇】草也。【爾雅釋草】蘩,兔蒵。 又【集韻】戸禮切,音。屧蒵也。【南史虞玩之傳】玩之爲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視之,訛黑斜銳蒵斷以芒接之。
【酉集中】【走字部】 【玉篇】巿玉切,音屬。晉時四公子名。
蕄 【申集上】【艸字部】 蕄 【唐韻】莫耕切,音氓。【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疏】萌萌,《說文》作蕄蕄。 又武登切,音瞢。義同。 本亦作萌。見萌字註。
蕅 【申集上】【艸字部】 蕅 【唐韻】【玉篇】□同藕。【說文】張弨曰:此正蔆蕅字,俗譌作藕。 亦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虎委切,音毀。【說文】一斛米舂爲八斗也。同毇。
蕆 【申集上】【艸字部】 蕆 【唐韻】丑善切,音搌。【博雅】敕也。【左傳文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又【揚子方言】解也。 又【韻會】備也。
蕇 【申集上】【艸字部】 蕇 【唐韻】多殄切,音典。【爾雅釋草】蕇,亭歷。【註】似芥,一名狗薺。
胫 【未集下】【肉字部】 脛 【唐韻】胡定切【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音鋞。【說文】胻也。【廣韻】腳脛。【釋名】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泄。【註】脛,膝以下骨也。 又脛脛,直貌。【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註】脛脛,直貌。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儀禮鄕飮酒禮賔俎脊脅肩肺註】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又【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悻。又【集韻】戸孟切,橫去聲。義□同。 【集韻】或作踁。
胭 【未集下】【肉字部】 胭 【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烟。【說文】嗌也。【玉篇】胭喉也。 又【廣韻】胭脂,與燕脂同。
胮 【未集下】【肉字部】 胮 【廣韻】薄江切【集韻】皮江切,□音龎。【廣韻】胮肛,脹大也。【博雅】腫也。 又【廣韻】匹江切【集韻】披江切【韻會】滂江切,□音□。義同。【集韻】或作□膖肨。
胯 【未集下】【肉字部】 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故切,音庫。【說文】股也。【正韻】署胯兩股閒。【史記淮隂侯傳】不能死,出我胯下。【註】股也。 又【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又【廣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音跨。義□同。 又【集韻】枯買切,音銙。腇肥貌。
胰 【未集下】【肉字部】 胰 【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正韻】延知切,□音夷。夾脊肉。【韻會】本作胂。 又【類篇】與□。同詳□字註。
胱 【未集下】【肉字部】 胱 【正韻】姑黃切,音光。膀胱,水府也。【類篇】脅下。【博雅】膀胱謂之脬。【正字通】膀胱,重九兩一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廣二寸半,上系小腸,下聯前隂。【素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甲乙經】膀者,橫也。胱者,廣也。言其體橫廣而短也。
胲 【未集下】【肉字部】 胲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柯開切,□音該。【說文】足大指毛肉也。【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月〉胲,可散而不散也。【註】足大指也。 又【博雅】胲,備也。【莊子庚桑楚〈月〉胲註】一云備也。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五行奇胲用兵二十三卷。【註】軍中約也。 又【集韻】己亥切【韻會】尸亥切【正韻】居亥切,□音改。【集韻】頰下曰胲。【前漢東方朔傳】樹頰胲。【註】胲音改,頰肉也。
胳 【未集下】【肉字部】 胳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音各。【說文】腋下也。【廣韻】胳腋。【博雅】胳謂之腋。 又【集韻】轄格切,音垎。義同。 又【集韻】各頟切,音格。牲後頸骨。【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註】後脛骨二,膊胳也。【釋文】胳,音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