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 第 187 页/共 214 页

唇如频婆果,齿白密齐平,    其发如鹅行,舌广而覆面。    畅音甚清净,闻者皆欢喜;    孔雀鹅雁声,音如琉璃琴,    紧那众铃声,迦陵频伽音,    拘那罗鸟音,命命拘吉罗,    及种种音乐,佛声亦如是;    其吼如师子,能破诸竞论,    除去诸垢恼,实语断诸见。    处在于大众,能尽诸问疑,    不谬而和柔,悦可于众心。    去离于二边,正说于中道,    恒说适意音,闻音皆欢喜。    口行无谄曲,随语各得解,    佛语慧庄严,如杂妙华鬘。    项圆臂修直,掌平轮相净,    手指纤长妙,爪如赤铜色。    佛身坚平满,细腰师子体,    深齐而圆好,阴藏如马王。    其身如金山,一孔一毛生,    右旋而上向,其喻如龙象。    佣髀鹿[跳-兆+尃]肠,踝平钩锁骨,    足平轮相现,千辐具分明。’   “梵志,尔时诸天子在虚空中,以如此事赞叹如来。复次,如来应供度一切有,至于彼岸得大慈悲,如大医王护诸众生,憎爱不染如莲华在水。于世尊功德,我叹少分耳!梵志,我生适七日,闻世尊如是实功德,自尔已来恒无睡眠,亦无欲觉、瞋恚觉、恼觉。自是已来,我于父母、兄弟、姊妹亲属、财宝、璎珞、衣服、城邑园观及己身寿命,尽无恋爱之心;唯除念佛。如来在在处处,有所说法,系心往听悉皆受持,若文若义不失一句。梵志,我于日夜未尝不见诸佛世尊。梵志,我观佛无厌,听法无足,供众无倦。”   尔时,无垢施女如是种种赞佛法众。时,梵天婆罗门等五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无垢施女即下车步,进诣诸菩萨、声闻所,到已尽顶礼其足,以恭敬尊重心诣大德舍利弗所,到已前立,谓舍利弗言:“我是女人,智慧微浅,多诸烦恼,又多放逸乐卑下事,为不顺思惟所牵。善哉!大德舍利弗,为怜愍我故,说微妙法;我得闻已,长夜利益增长安乐。”   始论此事,王波斯匿来至其所,闻其所说,王命无垢施女言:“汝诸快乐,悉无所少,何为忧色而不睡眠,不乐世乐?”   时,王波斯匿即为其女,而说偈言:   “端严如天女,澡浴涂香服,   璎珞等具足,何忧不睡眠?   国富多财宝,父母得自由,   有何不可乐,而不睡眠耶?   汝悦众亲意,诸人悉敬望,   我种种庄严,汝何为不乐?   汝见闻何事,而怀此忧戚?   善哉何所愿?汝语我此事。”   尔时,无垢施女以偈答父王言:   “王不觉家中,阴界入诸羸,   居世如幻妓,人命无暂停。   饮毒谁能眠?处死谁有欢?   坠岩何望活?世相皆如是。   如人处蛇间,何有睡与欲?   四大如毒蛇,何有欢乐心?   为诸怨所绕,如饥何有乐?   为诸怨国者,父王何有乐?   自从见世尊,发心愿成佛,   王我未见闻,菩萨暂放逸。” 声闻品第二   尔时,无垢施女谓舍利弗言:“大德,我欲少有所问,愿为解脱,以怜愍故。世尊记仁者,智慧中最为第一。此慧是有为耶?是无为耶?若是有为,虚诳非实法。若是无为,无为法者则无有生,无生之法则无有起;以无起故,大德智慧则无所有。”舍利弗即便默然。   大德目揵连谓舍利弗言:“大德,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舍利弗答目揵连言:“此女不问有为之法,乃问第一义谛。第一义中则无言说,是故不可以言而答。”   时,无垢施女谓目揵连言:“世尊记大德,于神足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乘神足时为众生想耶?为作法想耶?若住众生想者,众生无实,彼神足亦无实。若住法想者,法无变异,若无变异则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分别。”大德目揵连即便默然。   摩诃迦叶谓目揵连言:“大德,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目揵连言:“此女不问分别神足,诸如来菩提无作无分别,此则不可言说。”   时,无垢施女谓摩诃迦叶言:“世尊记大德,头陀人中最为第一。又复大德,怜愍众生故,入八解脱已而受施,乃至一念而受他施,以身报耶?以心报耶?若以身报,身性无记,喻如草木、墙壁、瓦砾等无异,是故不能必报施恩。若以心报,心念念不停,亦不能报。若除身心则无为法,若无为法谁能报者?”摩诃迦叶即便默然。   大德须菩提谓摩诃迦叶言:“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摩诃迦叶答须菩提言:“此女所问,问法真际,此理不可以言宣答。”   时无垢施女谓须菩提言:“世尊记大德,于无诤人中最为第一。此无诤行,入有性耶?入如性耶?若入如性,如非生相、如非灭相;若不生相、若非灭相,则是平等;若是平等则是如尔,若是如尔则是无作,若是无作则无言说,若无言说则不可思议,若不可思议则不可宣表。若在有性,有性虚诳,若见虚诳,非圣所行。”大德须菩提即便默然。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谓须菩提言:“何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须菩提答富楼那言:“我于理不应有答,唯有默然是我乐处。此女所问问无戏论法,若有言说则生过患,法性无说是无诤行。”   时,无垢施女谓富楼那言:“世尊记大德,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若说法时,说有境界法耶?无境界法耶?若说有境界法,则与凡夫等。所以者何?以凡夫说有境界法故,是以大德不离凡夫法。若无境界则无所有,若无所有,何名说法人中最为第一?”富楼那即便默然。   大德离越谓富楼那言:“大德,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富楼那答离越言:“此女不问有为,问第一义。第一义中则无言说,是故无理可答。”   时,无垢施女谓离越言:“世尊记大德,于行禅人中最为第一。大德禅时,依有心禅耶?无心禅耶?若依心入禅,心如幻化不实,此定亦复不实。若无心入禅,诸外法草木枝叶华果等亦应得禅。所以者何?以彼同无心故。”大德离越即便默然。   大德阿那律谓离越言:“何不答无垢施女所问也?”   离越答阿那律言:“此女所问诸佛行处,是非声闻所答。”   时,无垢施女言:“诸佛法、声闻法有异耶?若是有异,无为有二耶?诸贤圣皆行无为,无为之法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是无二,若是无二则是如尔,如尔无二。是故大德离越,何为作是说耶?”   时,无垢施女谓阿那律言:“世尊记大德,于诸天眼人中最为第一。大德,以天眼所见,为有物耶?为无物耶?若见有物则为见常,若见无物则为见断,若离二边则为无见。”大德阿那律即便默然。   大德阿难谓阿那律言:“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阿那律答阿难言:“此女所问为坏假名,是故不可以假名而答。”   时,无垢施女谓阿难言:“世尊记大德,于多闻人中最为第一。此多闻法,为是实义耶?为是文字耶?若是实义,义不可说;若不可说法,则非耳识所知;若非耳识所知,复不可说。若以文字,世尊说言依于了义,不依文字。是故大德阿难,亦非多闻,亦非了义。”大德阿难即便默然。   文殊师利法王子谓大德阿难言:“何为不答无垢施女所问也?”   阿难言:“此女所问多闻离于文字,此则不可以音声而答。问于平等,平等非心,离心相故。此非学地人法,我何能答耶?此是诸如来法王至彼岸处。” 菩萨品第三   尔时,无垢施女谓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世尊记汝,于深解菩萨中最为第一。汝为以十二因缘深为深耶?为以真深为深耶?若以十二因缘深为深,无有众生成十二因缘深者。所以者何?以十二因缘无来无去故,非眼识所知,非耳、鼻、舌、身、意识所知,此中十二因缘非是行法。若以真深为深,真深则非深,亦无得真深者。”   文殊师利答无垢施女言:“以始际深故深。”   无垢施女问文殊师利言:“始际则非际,是故汝知亦非知。”   文殊师利答无垢施女言:“以无知得无得故,言始际耳!”   无垢施女问文殊师利言:“无得之中无有言分,过言语道无有所说。”   文殊师利答无垢施女言:“说假文字说耳!”   无垢施女语文殊师利言:“诸佛菩提过字句言说,是故菩提则不可说。”   尔时,无垢施女谓无痴见菩萨言:“汝善男子作是言,我作是念:‘诣舍卫城,愿令城中众生必定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其所见物尽是如来像;又令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见如来时,为色身观耶?为用法身观耶?若以色身观者,则不见佛。如世尊说:‘若见我色身,闻我音声者,彼人边见,非为见我。’若以法身,法身不可见。所以者何?法身离见闻不可取故,是以不可见闻。”时无痴见菩萨即便默然。   宝相菩萨谓无痴见菩萨言:“善男子,何故不答无垢施女所问?”   无痴见菩萨言:“无垢施女所问无性法,此无性法不可说,是故不答。”   无垢施女言:“善男子,我不问无性法,无性法不可问,学已而答则无有碍。”   尔时,无垢施女谓宝相菩萨言:“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诣舍卫城,愿令城中一切种族居家,宝藏涌出,具足七宝。’汝施宝之心,为有染著耶?无染著耶?若有染著,则与凡愚同。所以者何?以凡夫有爱著故。若无爱著,无爱著中无有施宝。”时宝相菩萨即便默然。   时,无垢施女谓离恶趣菩萨:“善男子,汝言我作是念:‘诣舍卫城,愿令城中若有众生应堕恶趣者,尽使现世轻受,速脱苦恼。’如来说业不可思议,此不可思议业可速断耶?若可断者,则违如来所说;若不知云何而能轻受速断?若能断者,于无主法中汝则是主,若能断者亦当能不断。”   离恶趣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我以愿力故能令轻受速断。”   无垢施女问离恶趣菩萨言:“善男子,诸法如性,不可以愿力而受。”时离恶趣菩萨即便默然。   尔时,无垢施女谓除诸盖菩萨:“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愿令舍卫城中众生尽除五盖。’汝作是念,入是定已,能令众生不为五盖所覆,于此定中己自在耶?他自在耶?若己自在,无由及彼;一切诸法无至彼者,云何汝入禅定去他五盖?若他自在,则不能利益于他。”   除诸盖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此行以慈为首。”   无垢施女问除诸盖菩萨言:“诸佛皆行慈行。善男子,叵有佛因众生不以五盖为患者也?”除诸盖菩萨即便默然。   时,无垢施女谓观世音菩萨:“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愿令舍卫城中众生牢狱系闭速得解脱,临当死者即得济命,恐怖之者即得无畏。’夫言畏者,是有取耶?无取耶?若是有取者,凡愚之人亦复有取,是故不然。若是无取则无所施,无施法中何得有除?”观世音菩萨即便默然。   辩严菩萨谓观世音菩萨:“善男子,何为不答无垢施女之所问耶?”   观世音菩萨言:“此女不问生灭法,是故不可答。”   无垢施女问观世音菩萨言:“叵有是无生无灭问耶?”   观世音答无垢施女曰:“无生无灭中乃无文字言说。”   无垢施女问观世音言:“诸智慧者,于无文字假说文字,然不著文字,法性无碍,是故慧者不碍文字。”   时,无垢施女谓辩严菩萨:“善男子,汝言我当作是念:‘愿令舍卫城中众生其见我者皆得辞辩,以诸妙偈互相问答。’善男子,汝此所施辞辩者,以觉起耶?若以觉起者,一切有为皆由觉观而起,是故非寂静。若以爱起者,所施则虚。”   辩严菩萨答无垢施女言:“此是我初发菩提心时,愿其见我者皆得辞辩,以诸妙偈互相问答。”   时,无垢施女问辩严菩萨言:“善男子,汝今即有发菩提心愿耶?若即有者则是常见,若今无者不可以施彼,是故所愿则虚。”时辩严即便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