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 第 189 页/共 214 页

觉了胜菩提,诸佛之行处。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能得神足。何谓为四?身轻故,心轻故,于一切法中无依止故,受四界为空界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神足。”   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身心轻亦尔,智者不著法,   受此诸四界,与空界同等。   具此四法者,能得乘神足,   一念过亿刹,供养尔所佛。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何谓为四?去诸荒秽不行瞋恚;乐净佛塔庙妙饰以供养;住威仪持戒;常先意问讯,不讥说法者,恒生世尊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殊妙端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瞋恼他人,去离荒秽行;   扫洒世尊庙,恭敬献饰宝;   常持于净戒,发意先问讯;   于法师无碍,敬心如世尊。   行此四善事,是谓勇健者,   殊妙最第一,见者莫不欢。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能得化生。何谓为四?雕刻莲华,坐佛形像;以优钵罗华、钵头摩华、拘末头华、分陀利华,及余种种杂妙诸华,满掬以散如来及诸塔庙;志愿利益无量众生,恒行和敬,不讥彼短;所种善根,为利益安乐多众生,脱生死苦恼,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得化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刻华坐尊像,种种华供养,   利益不恼众,化生诸佛刹,   恒发弘誓愿,度十方众生,   以此四妙行,恒生诸佛刹。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何谓为四?乞者不逆,于所施物不生爱惜,恒愿众生获多财宝,舍离诸见顺于正信。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大财富。”   尔时,世尊欲重明此义,而说偈言:   “施心无所逆,于财无吝惜,   信解诸佛法,生生获财富。   信解无谄嫉,不讼彼过患,   专心一向信,是故得财宝。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于他法中不生憎嫉,说除过法令无疑悔,勤精进者劝不令废,己身常乐多修空法。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大智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嫉于正法,教他除疑悔,   常将导众生,修佛诸空行。   智者乐此法,得智慧名称,   善解诸佛语,速成两足尊。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忆识宿命。何谓为四?学问诵习有所忘失者,为作忆念忘者为说;恒出适意好声令人乐闻;常行法施不令有废,为脱生死趣向泥洹故;愿如善财入禅方便。是为菩萨成就四法,能忆宿命。”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废忘令忆念,恒出适意音,   说法不疲倦,常修诸定相。   以此四法者,咸得识宿命,   能忆无量劫,速悟佛行处。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何谓为四?宁舍身命不诽谤法,宁舍身命不谤菩萨,宁舍身命不亲近恶知识,忆念诸佛无有厌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谤于菩提,亦不毁菩萨,   乐离恶知识,念诸佛无厌。   大德行此行,得值遇诸佛,   未成正觉顷,恒与诸佛会。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身。何谓为四?采诸珍宝散佛塔庙,以种种香油涂塔基座;以杂华鬘严饰塔庙;以种种伎乐而以供养;常给侍贤圣初不违离。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采宝散塔庙,又以香油涂,   杂华众伎乐,给侍适贤圣。   具相庄严身,端妙殊特好,   以此得众相,以严人中尊。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何谓为四?脱众妙衣以敷法座,给侍一切终无疲厌;诣说法处无胜论心;恭敬大众但生世尊想;劝多众生发菩提心。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敷座众妙衣,供养无疲厌,   不与持法竞,劝众发道心。   能行此法者,速得成众好,   菩萨亲近行,具好八十种。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善应辩。何谓为四?受持亲近菩萨法藏;昼夜六时诵三阴经;诸佛菩提无生无灭,世所难信,然能受持读诵,广为他说令得喜悦,不爱身命。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善应辩。”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护持菩萨藏,勇猛诵三阴,   无生世相追,方便说令喜。   不爱于身命,持十力正法,   无疑虑而行,最上胜菩提。   修此甚深法,便能得应辩,   譬如杂华鬘,天人所乐见。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土。何谓为四?不嫉妒故,等心故,护菩提行故,不亲近四部众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嫉于他人,见彼得利喜,   等心行大慈,化众无染著。   行此四无量,智者善守护,   得净土无难,速成无上道。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众。何谓为四?不希望他徒众故,不和合者摄令和解,学问诵习者给其所须,舍离两舌。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清净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终不望他众,离者能令合,   给学人所乏,不离别众生。   能行此四事,便得清净众,   为清众故行,极苦亦不舍。   “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所愿佛土随愿得生。何谓为四?于他名誉利养法中,不生憎嫉;专心修习六波罗蜜;于一切菩萨生世尊想;从初发心乃至道场常等心观,终不为利养、名誉、谄曲、虚赞故。是为菩萨成就四法,随所愿土即得往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憎他名利,求清净六度,   等尊观菩萨,终不谄求名。   菩萨行此善,能见十方界,   随心之所愿,即得生其中。”   尔时,无垢施女白佛言:“世尊,如所说菩萨行,我当奉行之。如世尊所说诸菩萨行,于此法中不行一法,则为欺诳十方现在说法诸佛。”   尔时,大德目连谓无垢施女言:“汝敢于佛前大师子吼,菩萨难行岂不知耶?终不以女身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无垢施女答大德目连言:“我今佛前作诚实愿,若于来世,必得成佛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天人师;以此诚实之愿,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于诸众生令无恼乱。如世尊所说,诸菩萨行,我尽形行者,以此实愿,于虚空中雨众天华,百千伎乐不鼓而鸣,使我变此女身成十六童子。”无垢施女发此诚实愿已,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变震动,于虚空中雨众天华,百千天乐不鼓自鸣,无垢施女即变女身成十六童子。   时,大德目连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今面礼诸佛菩萨,从初发意乃至道场。世尊,此女人乃有如是大威德神足力,能发大愿,既发愿已随愿皆成。”   佛告目连:“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菩萨从初发意乃至道场,天人所礼如佛塔庙,是诸声闻、辟支佛无上福田。”   于时,世尊熙怡微笑。诸佛常法若微笑时,口中即出青黄赤白紫颇黎等种种色光,照于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诸天魔宫日月精光皆不复明,还摄光明从顶上入。   尔时,大德阿难即从坐起,更正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天龙梵音师子吼,迦陵频伽雷震声,   除贪瞋痴生喜悦,愿十力海说笑缘。   六变震动无所娆,雨天妙华悦众情,   世尊摧伏诸外道,犹如师子伏野干。   唯愿世尊为我说,所以微笑之因缘!   万亿日月珠电光,天龙梵王诸光明,   释迦口出净光明,遏诸光明佛光胜。   眉间毫相如珂月,圆满柔软喻天衣,   白毫放光照无量,愿说何故放斯光?   世尊齿净无垢秽,方平齐密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