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 第 179 页/共 214 页

假使至尽时,体色终无变。   设欲净其身,倾河以自洗,   身尽莫能净,其事亦如是。”   于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五百诸长者言:“若诸菩萨发胜志乐,趣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观此身四十四种。何等名为四十四种?一者、此身可厌,性无和合故;二者、此身臭秽,脓血常流故;三者、是身不坚,毕竟败坏故;四者、是身羸弱,支节相持故;五者、是身不净,秽恶流溢故;六者、是身如幻,诳惑凡愚故;七者、是身疮门,九处常流故;八者、是身火燃,欲火盛故;九者、是身为火,瞋火猛故;十者、是身遍燃,痴火遍故;十一者、是身盲冥,贪瞋痴故;十二者、是身堕网,爱网覆故;十三者、是身疮聚,疮遍满故;十四者、是身不安,四百四病故;十五者、诸虫住处,八万户虫故;十六者、是身无常,毕竟归死故;十七者、是身顽痴,于法无知故;十八者、犹如瓦器,生住坏故;十九者、是身逼迫,多忧恼故;二十者、无有救护,必坏灭故;二十一者、是身险恶,谄诳难知故;二十二者、如无底坑,诸欲难满故;二十三者、如火受薪,贪色无厌故;二十四者、身无厌足,贪受五欲故;二十五者、如被捶打,随损害故;二十六者、是身不定,盛衰增减故;二十七者、身随心转,不正思惟故;二十八者、身不知恩,必弃冢间故;二十九者、身为他食,狐狼所啖故;三十者、身如机关,筋骨相持故;三十一者、身不可观,脓血粪秽故;三十二者、身不自由,依饮食生故;三十三者、身妄缠裹,终败坏故;三十四者、身为恶友,多逆害故;三十五者、身为杀者,自残害故;三十六者、身为苦器,苦所逼故;三十七者、身为苦聚,五蕴生故;三十八者、身为无主,众缘生故;三十九者、是身无命,离男女相故;四十者、是身为空,应观蕴、界、处故;四十一者、是身虚妄,如梦中故;四十二者、是身不实,如幻化故;四十三者、身为幻惑,如阳焰故;四十四者、身为欺诳,如影像故。是为四十四种。菩萨作是观时,所有身命爱欲执著,妻子、舍宅、饮食、衣服、车乘、香鬘一切乐具,皆悉厌离无所顾恋,速能成就六波罗蜜,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善得人身甚为难,莫为此身造众恶,   毕竟冢间餧狐狼,勿为恶见生贪爱。   凡愚迷惑痴狂故,由爱此身造诸业,   此身亦复不知恩,昼夜唯增众苦缘。   机关动转常疲困,洟唾便利恒充满,   饥渴寒热相煎迫,何有智者爱此身?   此身无厌如大坑,徒能长养众怨害,   由此身故常作恶,于无量劫受诸苦。   应念定死修胜福,正信生于佛法中!   饮食衣服及涂香,长养此身来已久,   谁能执持令不坏?应知无益勿耽迷。   牟尼世尊难可遇,无量劫中时出现,   当于佛法生净信,恶道可畏勿随行。   设令寿命千亿岁,犹惧无常生厌离,   何况须臾不可保,为彼沉沦恶趣中?   或有恶友来相劝,人身难得今已得,   多求财宝受娱乐,及此盛年恣嬉游。   何有求财而乐者?设得守护犹勤苦,   如此愚人徒妄言,是故智者应观察。   财物如幻亦如梦,愚痴众生被诳惑,   刹那时得刹那失,何有智者生爱心?   譬如幻师幻化事,乾闼婆城种种色,   财宝如是诳凡愚,于虚妄中何有实?   种种苦恼求财利,水火王贼常侵夺,   由此能为众苦因,何有智者生爱乐?   有诸常怀贪爱者,驰逐财利无厌时,   能于父母无慈心,乃至亲属生怨害;   言语善顺心乖违,造作种种欺诳缘,   或学邪论邪咒等,夸炫伎艺如淫女;   或复谄诳现柔和,或复刚强示威猛,   如是无量众恶业,莫不皆由财利生。   珊瑚金玉摩尼珠,是物本来如泡沫,   不能了知如幻化,为此虚诳坠三塗。   弥勒世尊出现时,一生次当补我处,   国界黄金而布地,是等为从何所来?   劫尽世间悉烧坏,须弥河海尽燋枯,   毕竟磨灭归虚空,而此宝物何从去?   种种恶业求财物,养育妻子谓欢娱,   临命终时苦逼身,妻子无能相救者。   于彼三塗怖畏中,不见妻子及亲识,   车马财宝属他人,受苦谁能共分者?   父母兄弟及妻子,朋友僮仆并珍财,   死去无一来相亲,唯有黑业常随逐。   智人终不为亲爱,作诸恶业入阿鼻,   唯除业尽方得出,亲属无有能代者。   阎罗使者唯考业,不问亲缘及友朋,   汝得人身不舍恶,极苦今应甘忍受。   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   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   父母妻子无能救,唯当勤修出离因,   是故应舍枷锁业,善知远离求安乐。   于家妻子应生怖,恒依佛教正修行,   在家炽然为苦本,犹如焰炉甚可畏。   身心燋热镇烧燃,谁有智者生贪著?   爱乐修行诸佛教,无所营求为快乐,   愚闇凡夫不觉知,家为苦本横贪爱。   于彼皮筋骨肉中,迷惑妄生夫妇想,   不能了知如幻化,凡夫于此生贪著。   智者能知此过患,世间欲乐皆捐弃,   乐法当如求药想,应速舍离居家缚。”   尔时,五百长者闻此法已,得无生忍,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庆哉获大利,诸利中最上!   我等于佛法,皆生欣乐心。   发趣于菩提,利乐众生类,   以善而养命,觉慧自安心。   怜愍诸众生,愿当成佛道,   我等皆已发,无上菩提心。   金色相庄严,照明于世界,   乐菩提心者,当得如来身。   大心菩提心,诸心中最上,   解脱一切缚,具足诸功德。   少福诸众生,于此无欣乐,   不观生死过,不乐菩提心。   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   周遍虚空界,无能容受者。   恒河沙数等,诸佛刹土中,   假使布珍宝,供养于诸佛,   有能一合掌,回向菩提心,   其福过于彼,边际不可得。   非唯供养福,余福亦复然,   如是菩提心,最胜仙所说。   菩提心最胜,如阿伽陀药,   能除一切病,与一切安乐。   我见诸众生,三火所热恼,   智者无量劫,勤苦常修习,   如医王勇猛,具足菩提行,   救拔众生苦,永离诸忧恼。   于一切生处,终不舍是心,   勤修诸行愿,勇猛求佛法。   我等得善利,我等心欣乐,   今遇释师子,当得如来身。”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从其面门放种种光,青黄赤白红紫颇黎,照于无量无边世界,乃至梵世日月威光皆悉隐蔽,还绕三匝从佛顶入。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有何因缘现此微笑?如佛所现,非无因缘。”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诸佛最上之导师,不以无因现微笑,   哀愍世间利益者,愿说所为之因缘。   贫乏众生无法财,应说最上大乘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