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 第 5 页/共 37 页

○酌而不失其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真作贞。 ○顾盻可以驱辞。   梅本盻作盼,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盻作眄。   立斋按:盻音系,说文「恨视貌。」盼音判,玉篇「目黑白分明貌。」眄音,虞卿以顾眄而指相印,见前汉书班固叙传,从唐写本作眄是。王失校。 ○壮志烟高。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志作采。   立斋按:骚体志郁而文盛,壮字非,从唐写本作采是。      明诗第六 ○歌永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歌作哥。   立斋按:哥、古文歌,见说文。 ○圣谋所析。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谋作谟。   立斋按:从谟是。 ○诗者持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持上有故字。 ○有符焉耳。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有上有信字。 ○昔葛天氏乐辞云。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无天氏二字,下无云字。   立斋按:依下文「黄帝云门,理不空弦」,上应作「葛天乐辞,玄鸟在曲」,氏云均衍文,见玉海引「昔葛天乐辞,玄鸟在曲」可证。唐写本脱天字。 ○黄帝云门,理不空绮。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注云:「绮、朱云当作弦。」唐写本正作弦。   立斋按:诗谱正义云:「既能合集,必不空弦。」弦之所歌,即是诗也;从弦是。 ○大唐之歌。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唐作章。   立斋按:大唐、大章、大巷,皆尧乐名,参注订。 ○舜造南风之诗。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舜作虞。   立斋按:上称尧,下称舜,从舜是。 ○太康败德。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太作少。   立斋按:此据史记夏本纪:「帝太康失国。」作少非,少康乃诛浇者、夏后相之子也。 ○五子咸怨。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怨作讽。   立斋按:「五子咸怨」,句本尚书五子之歌,讽字非,范注杨校均误。 ○子夏监绚素之章。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监作鉴。   立斋按:监、鉴字通。监、察也,视也。览本义为大盂,见说文,引申亦为视义,义属后起,监字是,读平声。 ○可与言诗。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与作以,唐写本诗下有矣字。   立斋按:与字本论语,以字非。 ○王泽殄竭。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殄作弥。   立斋按:尚书毕命:「余风未殄。」殄、绝也,与下文辍字偶,杨校云「唐本作弥」非也,盖行草之,往往近尔;是从非尔也,杨校误识。 ○风人辍采。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辍作掇。   立斋按:从辍是。 ○以为宾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为作成。 ○李陵班婕妤。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并无妤字。   立斋按:婕妤、官名,古于官号多单称,如右丞曰丞,丞相曰相,太宰曰宰,婕妤称婕,唐写本御览并可从。 ○见疑于后代。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后作前。王校云:「疑读作拟亦通。」   立斋按:疑、拟古通,惟此则从疑为是,缘上文莫见五言句义而致后文之疑也,王校非。 ○召南行露。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召并作邵。   立斋按:召字经典无作邵者,唐写本及御览并误。 ○阅时取证。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证并作征。 ○两汉之作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两上有故字,御览上有固守。   立斋按:御览固字是。 ○婉转附物。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王校云:「唐写本婉作宛。」   立斋按:唐写本正作婉、非作宛也,王校误识。 ○怊怅切情。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怊作惆。 ○清曲可味。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及御览曲并作典。梅注云:「曲,作典。」   立斋按:从典是。 ○暨建安初。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初上有之字。   立斋按:王校于唐写本此条脱。 ○五言腾踊。   梅本凌本黄本踊并作踊,唐写本踊作跃。   立斋按:踊经传皆作踊,诗邶风「踊跃用兵。」礼檀弓「辟踊,哀之至也。」从踊是。 ○唯取昭哲之能。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哲并作晰。   立斋按:从晰是。 ○唯稽旨清峻。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唐写本旨并作志。   立斋按:王校于唐写本此条脱。 ○若乃应璩百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一作壹。 ○辞谲义贞。   梅本凌本黄本唐写本并同。御览贞作具。   立斋按:从贞为长。 ○张潘左陆。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及御览作张左潘陆。   立斋按:时序才略诸篇皆作左潘。 ○嗤笑徇务之志。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嗤作羞。 ○或文以为妙。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唐写本作析。   立斋按:从析是,为析之别体。 ○崇盛亡机之谈。   凌本黄本并同。梅本唐写本亡并作忘,王校从徐曰:「当作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