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379 页/共 467 页

苍茫陈迹凭谁说,搜古阿兄兴偏发。   兹楼托始黄德温,便唤黄楼如江滑。   楼前山径通曲折,小步浑忘藓侵袜。   我来恰好当春风,举茗花前欣一呷。   移花补竹缅重构,匝月经营劳畚锸。   倏然邱壑回春姿,阳和已夺秋霜杀(自注:楼工始于客岁小春,阅两月而竣事)。   登楼推窗快吟眺,道山恰献金银刹。   元龙百丈气更豪,直与层峰势相轧。   凌空翚翼翩欲起,赖有嫏嬛万书压。   遂令多景聚楼中,远树遥云吞巚巚。   楼下冲瀜新□□,活泼游鲦兼乳鸭。   此中倘更着扁舟,定许临风梦苕霅。   吾乡鳌峰书院有诗赋课。一日以《荔支香》命题,蓉函偶为群从捉刀挥笔成之。时陈恭甫编修主讲席,得一卷,为之拍案叫绝,持以谂余。余早知出蓉函手,以实告之。编修曰:“后幅波澜老成,未经前人拈出,此必传之篇。吾乡才士虽多,恐皆为之阁笔矣。”诗云:   荔支香,驿路长,岭南贡使超上阳。   十里一置五里堠,七日七夜飞骑忙。   长生殿上南熏凉,累累虬卵倾瑶筐。   颠坑仆谷那复计,喜及蟠桃筵上供新尝。   荔支来,妃子笑,玉骨冰肌朗相照。   仙果真开顷刻花,乐章恰进清平调。   吁嗟乎!侧生馀毒流瓠犀,岂知疮痏先黔黎。   红尘影断迷烽火,霓羽歌残咽鼓鼙。   沈香亭北春风冷,梨树坟边秋雨凄。   方家红,陈家紫,绝品枫亭世无比。   征求幸不到闽南,未共官茶斗充篚。   莆阳有女淑且美,闲吟团扇长门里。   不用明珠慰寂寥,讵因口腹烦乡里。   区区恩宠奚足论,要识河洲风化始。   君不见,当时爱梅高调致自佳,何曾遣进罗浮花。   余由苏藩引疾归田,有《吴中留别》四律,和者至数百家。而蓉函诗情文相生,词调谐稳,若不知其为次韵也者,独出冠时之作,实足以旗鼓中原也。诗云:   诏书特许返林泉,力瘁宜邀当纻怜。   径去阳春真有脚,纵盟江水尚无田。   新秋鲈脍迎张翰,故里池塘近惠连(卜宅与兰笙弟对门)。   留得吾家真面目,芦帘纸帐总萧然(时与嫂氏郑夫人联舟而返)。   故山廿载锁苍苔,猿鹤相迎莫浪猜。   天禄校书中垒旧,长杨献赋予云来。   江南图画留棠荫(兄前有东南棠荫图咏之刻),淮北歌谣志芋魁(闻去夏即作归计,以经理账务中止)。   省记萱闱闲话日,早从小少识驹才(先慈许太涉人在日,常目兄为吾家千里驹)。   读书读律答清时,抚字巡宣事事宜。   心照沧浪濯缨水(兄在吴中倡修沧浪亭),情深江汉赠行诗(前岁以江汉赠言寄示)。   倦飞自合归田早,待泽应愁出岫迟。   敢劝东山莫高卧,会当重起慰讴思。   归宁两度访烟萝,追话儿时乐趣多。   小雪庭除惊岁月,大雷书信断关河。   吟成忝附吹篪末,才薄其如击钵何(群从皆步韵献,余咸篇独后出诗)。   已向敝庐扫花径,柴门日日候鸣珂。   余构东园,分十二景,作诗纪之。外间朋好及家中弟妹儿女各有和章,而蓉函和诗中《潇碧廊》一首云:   潇潇苍雪暗三湘,日暮香侵翠袖凉。   石径如鳞愁步屟,手扶碧玉度长廊。 诗中有画,句中有人,余拟倩名手绘图纪之。     余在温州挈丁儿、恭儿游雁荡,曾以诗寄福州。蓉函有和句云:   公今年高兴益高,腰脚真堪夸辈行。   笑挈佳儿作游侣,俯视雁行轼辙抗。   循陔盛事世所稀,彩服行春非孟浪。   惜不得如惠连随康乐,千里和诗寄遥帐。 并附手书略云:“窃谓此题,自以吾兄高年就养,老福豪情。两侄侍游,成兹盛事,为作诗正面语。而卷中和章佳作林立,多未及此,故拙诗中‘俯视雁行’云云,聊以补之。平仲、敬叔两侄诗正得此意,看似平平,而必得如此作法,方可谓之切题也。”蓉函诗律之细如此。       梁秀芸     十一妹秀芸,为九山公第三女,适国学生陈兆骧,早卒。少尝受业于余,工绘事,亦善为诗,与诸姊唱和,独能作豪壮语。《出山海关》云:“海光时动壁,城势欲争山。”《永安桥大雪》云:“人疑骑白凤,寒欲透华貂。”《渡巨流河》云:“倒影万峰环北镇,急流千里接东瀛。”《出都作》云:   京国陔兰近十霜,闽云回首转苍茫。   今朝忽唱归来曲,不道还乡似别乡。 时九山公全家皆在京师,独秀芸随婿南去也。   周蕊芳     周蕊芳,侯官人,儒士周登龙女,余十弟兰笙之继室也。母高氏,亦能诗,通经史,故蕊芳幼承母训,素解吟咏。年十七,归兰笙,复从余九妹蓉函讲贯,诣益进。善楷书,尝手录唐宋古近体诗千余首,以授儿辈。并工鼓琴,摒挡家计之暇,挥弦染翰,乐而忘疲。随兰笙赴南安广文任,卒于官署,年仅三十有七。尝自编其吟稿一卷,题曰《生红馆诗抄》,兰笙录以寄余点定。余最爱其《灯下课杏堉两儿读<尔雅>》云:   课读襄而父,相期此宁馨。   问奇宜识字,致用在穷经。   且学笺虫鸟,终须辨豹鼮。   天鸡他日赋,莫忘一灯青。 雅似老都讲口气。又《兴化江口驿行滨海山径中口占》云:   坡垅如涛涌复斜(苏诗《城东》云:“垅所风似吹,海涛低复起”),笋舆稳似泛轻槎。  岭云蒸日易成雨,海岸掠风无定沙。   水气混茫摇雉堞,汀烟低约辨渔家。   瀴溟万象供吟眺,赋手何因拟木华。 亦刻意之作,杂之《四灵集》中,殆未易辨。      梁兰省   余长女兰省,字筠如,幼聪慧,随余宦游南北,濡染见闻,于书史亦靡不宣究。归浦城祝普庆,随任温州郡丞,未几孀居,乃专心课子,不暇以吟咏为工,然《梦笔山房诗稿》,已裒然成帙矣。余于福州新居构东园,分为十二景,各系以诗,和题之作甚多。率多摹绘景物,惟筠如按切情事,独惬余心,即拟勒石园中,以奉召北行,匆匆不果作。因备录之,以存此园故实焉。《藤花吟馆》云:   双株非昔花,三间岂旧馆。   诗老卜重居,复此花纂纂。   愿依爱日晖,长护春心暖。 《榕风楼》云:   昔编《玉台咏》,许我供抄胥(家大人抄《闽中闺媛诗》,曾命余誊写初稿)。   今综风雅全,八九将成书。   榕风谡谡来,不负好楼居。 《百一峰阁》云:   一阁出尘表,千峰发画屏。   秀出者百一,逗妍在尹邢。   凭栏忽有触,何如来青亭(余浦城别业中有来青亭,亦擅一邑之胜)。 《荔香斋》云:   少小离乡井,久不闻荔香。   廿年始归来,一沃冰雪肠。   浓阴更消暑,高斋真夏凉。 《宝兰堂》云:   褚临黄绢本,艺林所喧传。   得之且上石,盛事岂偶然。   宾兰语非夸,千秋珍墨缘。 《曼华精舍》云:   曼华乃佛香,精舍即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