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375 页/共 467 页

可怜咫尺间,便如天壤阔。   梦寐不能忘,嗟嗟及明发。   遥知此时情,孤灯照白发。 盖亦深于天性者。惜未获读其全稿也。      郑徽柔     郑徽柔,字静轩,建安人,固安令善述女,兖州守荔卿先生(方坤)之姊也。母黄氏昙,亦能诗,归陈日贯,早寡,以贞寿得旌表,有《芸窗寒响集》。静轩与黄莘田先生为中表亲,故集中有《贺莘田表弟重宴鹿鸣诗》云:   手执异人斫桂之玉斧,足踏大海驾柱之鳌头。   路傍观者互啧啧,是何惨绿年少真风流。   中年作宰不称意,牛刀小试高人羞。   拂衣归里且却扫,溪山诗酒此外更何求。   以兹葆光养性享大寿,须眉如雪明双眸。   朝廷有诏待国老,大袍都纻杖则鸠。   与新郎君旅进退,重听鹿鸣之呦呦。 倜傥不凡,可以想见其才调矣!      郑翰莼     郑翰莼,建安人,字秋羹。承其父新蘩令石幢先生(方城),及叔父荔乡先生之教,以通诗礼名家,归山阴令林培根先生(其茂),以内政佐其循声。早寡,自课其二子,皆有令名称于世,即樾亭、香海二先生也。所著《带草居诗集》、《画荻编》,尚未梓行。有《归舟次建安》二律云:   风木有馀恨,音容都渺茫。   绿痕缘旧壁(绿痕书屋为先君宴息处,手书扁额犹存),墨渖胜残香。   遗照三年泪,虚廊五夜霜。   凄凉今日返,不见出扶将。   往事同棋局,吾生类聚萍。   关山多阻隔,亲故半凋零。   去棹波偏急,浇愁酒易醒。   谁知别后意,哀雁落寒汀。 神韵苍凉,是玉台中别调。培根先生令山阴,不名一钱。去官后,家计萧条,但剩残书两簏而已,而太安人处之恬如。《墓春感怀》云:“几有残书堪课读,家无长物不知贫。”又《送春》绝句云:   残春委地恨无涯,狼藉谁怜旧绮霞。   不忍看他零落尽,为伊细细护根芽。 如此襟期,林氏之兴,宜其未有艾矣。      郑镜蓉     郑镜蓉,字玉台,建安人,荔乡先生之长女,归陈文思,为文安令衣德子妇。早寡,以节终,得旌表。有《垂露斋集》、《泡影集》。荔乡先生一门群从,风雅蝉联,膝前九女,皆工吟咏。长即镜蓉,次云荫,字绿苔。三青苹,字花汀。四金銮,字殿仙。五长庚,阙其字。六咏谢,字凌波,又字林风。七玉贺,字春盎。八风调,字碧笙。九冰纨,字亦未详。九人中惟冰纨未嫁而殇,长庚诗无可考,余则人人有集。荔乡先生守兖州时,退食余闲,日有诗课,拈毫分韵,花萼唱酬,有《垂露斋联吟集》。自古至今,一家闺门中诗事之盛,无有及此者。近人撰《闺秀正始集》,但云先生四女能诗,所登又仅玉台、花汀两人诗,殆未之详考耳。    王渔洋《秋柳》诗,当时闺秀和者至数百家,惜无好事者为之编辑成书。吾乡郑玉台亦有和作云:   遗愁何处写诗魂,节序惊心白板门。   斜日寒塘留故态,秋风凉露即啼痕。   长条有意萦归舫,暮色无端黯别村。   为惜当时眉样好,临风惆怅与谁论。   蝉吟蛩怨到微霜,蘸影长堤水半塘。   苦调惯依迁客笛,嫁衣久叠女儿箱。   祗今摇落人悲宋,犹忆萧寥赋学王(王粲有《构赋》,余丙寅岁途中亦作《衰柳诗》)。   未必陈根多委露,春来依旧簇花坊。   砧杵声中正授衣,良辰回首是还非。   即看踠地垂条尽,尚拟漫天作絮飞。   愁惹馆娃泪零落,梦回板渚思依稀。   雁门迩日音书滞,试卜归期几载违。   弱态何曾解乞怜,无缘泪眼滞寒烟。   江淹赋就魂先黯,霍玉愁深病转绵。   蝶瘦螀寒几知己,桂浓枫醉共芳年。   堪嗟灞水分襟处,无限柔情古道边。 四首音节谐婉,含毫邈然。虽未见深警之思,在闺阁中,亦可称合作矣。      郑云荫     郑云荫,字绿菭,荔乡先生次女,归严应矩,为常山令以治子妇,有《四时吟》。《和殿仙妹韵》云:   寒威消尽喜春晴,便逗暄和柳眼明。   芳草含烟先旖旎,棠梨滴露乍凄清。   画楼树密藏莺语,花坞香浓滞蝶情。   九十光阴如过电,又闻社鼓一声声。   梅子黄时天色晴,前溪露宿白沙明。   千寻云气奇峰涌,一曲熏风溽暑清。   曲沼浮香搴净植,方枰布子寄闲情。   宵来乍觉凉生簟,细听芭蕉过雨声。   爽气宵澄宿雨晴,芙蓉红映镜中明。   雁来南国书犹杳,荀到东篱影亦清。   湘女冰弦无限思,鄂君翠被若为情。   银蟾万里同孤照,更奈寒砧一片声。   陇上寻梅雪乍晴,霜侵寒月半楼明。   频添兽炭迎冬暖,细听鲸钟入夜清。   刺绣自堪消短晷,裹头雅欲寄诗情。   飕飕风过窗纱紧,畏听庭前促织声。    郑青苹     郑青苹,字花汀,荔乡先生第三女,归国学生翁振纲,为举人基子妇。有《夏日诗》云:   学飞乳燕绕回廊,出水芙蓉冉冉香。   曲院花凝晨露润,小窗人耐晚风凉。   蝉声不隔千条柳,蛙吹时生半亩塘。   隐几横斜书数卷,了将清课日初长。 余少时承有美明经(荔香先生子)以残书相示,曰“此尚是吾先君课女旧稿”也。中密圈‘小窗’七字,评云‘蕴藉’,今此纸不知落谁手矣。      郑金銮     郑金銮,字殿仙,荔乡先生第四女,归诸生林守良,为选贡生含光子妇,有《西爽斋存稿》。《长江夜行》云:   万里秋逾远,霜浓鸟自惊。   沙汀无限爽,短苇有余清。   江色涵山色,钟声苍橹声。   客情偏耿耿,渔火映窗明。 《蓬莱阁观海和韵》云:   高阁层峦上,沧溟那有垠。   射工迎落日,飓母类奔云。   缥缈来三岛,高寒到十分。   登临馀感慨,渔笛不堪闻。 《寒食忆里门诸姊》云:   春阴四野柳依依,天气余寒细雨稀。   善病怕逢饧粥熟,索居喜见雁书飞(新接福州建宁信)。   马摇金勒行歌答,人搭花球带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