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374 页/共 467 页

黄幼蘩     黄幼蘩,字汉宫,幼藻妹。有《咏月诗》云:   清切空阶月,相依到深更。   暄寂非一致,千秋同此明。   萧萧庭中女,俯仰关中情。   到此令人远,况乃兼秋声。   人生有代谢,万汇有衰荣。   茫茫天地中,相积为愁城。   欲挽西江水,一洗襟怀清。   问月月不语,清泪落寒檠。 字字老成,不似闺房凡响。     郑孟姬     郑孟姬为鱼门中丞(任钥)之女,归晋江许明经臣骥,翼城令崇楷之母,博罗令懿善之祖母也。早寡,以节孝受旌,复以崇楷官赠孺人。建宁朱梅崖先生(仕琇)为之传云:孺人父鱼门先生,由巡抚罢官,留修湖北城。孺人捐产业衣饰,得白金二百斤助费,先生得归。孺人因携子女,从父居侯官,而弃其田庐之在晋江者,尽与夫昆弟。泉州知府义之,书门曰“巾帼君子”。每岁依古方以善药制丸散济人,冬则作絮衣数十,贻婚亲之无衣者。家既日贫,偶念族有男女二人流落异乡,适子崇楷自粤寄金数斤,遂以赎之。时孺人乏粮已数日矣,其好义如此。孺人聪明刚毅,能断大事,其于文学,天性也。尤熟诸史,工诗,能书画。崇楷童试,督学取附侯官籍,诸生讼之,除名。孺人赴诉辕门,官令具牒,孺人舆中出纸笔,手书数千言,各得条理,观者惊叹。夫病,阴刲股肉以进。有责其毁伤者,泣曰:“寡妇称未亡人,夫万一不幸,当以身殉,岂惜此一股之脔哉?”言者无以夺也。存诗不多,仅从旧本中抄得二首。《即目》云:   新竹如柳垂,弄影清池上。   幽禽偶一栖,亚枝作微响。   见人已高飞,焉能识所往? 《秋夜》云:   暑退衣单薄醉醒,流光荏苒度流萤。   片云忽暗庭前树,一夜秋声带雨听。 虽着墨无多,而具有气格。尝从其曾孙荫坪广文访求遗稿,不可得也。      庄九畹     永福庄兰斋,字吴晫,亦黄莘田先生戚末也,未婚而寡,以节终。有《贺莘田先生重宴鹿鸣》诗云:   江夏无双有夙因,耆年隽望照驺闽。   早书淡墨魁时彦,老把金丹度后人。   北海文章留不朽,东山丝竹写其真。   大罗尽有钩天响,也许皇荂簉扣尘。 声韵俱足,忘其为巾帼中诗也。着有《秋谷集》,莘田先生为之序。     张季琬     闽县张宛玉,能诗,尤工绘事。《题画蝶诗》云:   蘧蘧飞过宋东家,春去何心恋落花。当得滕王新粉本,小窗只当写南华。 题画不即不离,出之闺媛,尤为难得。宛玉归金陵朱豹章参军(文炳),自号月鹿侍史,吾乡人所熟闻。而《随园诗话》以为黄莘田妻,与莘田同有研癖,捕风捉影之谈。随园老人往往孟浪如此。     庄氏     永福黄莘田妻庄氏,能诗。莘田下第,游汴三载未归,庄《除夕寄外》有“万里寒更三逐客,七年除夕五离家”之句。见《永福县志》。      许琛     乾隆间吾乡闺嫒之能诗者,无过素心老人。遇亦最苦,妇孺皆能详其事。素心名琛,字德瑗,瓯香先生(友)曾孙女,月溪先生(遇)孙女,澳门郡丞良臣之女也。早寡,以节终。有《疏影楼稿》,已梓行。闽中女士家有其书,林樾亭先生为之传,足以传素心矣。传曰:“节妇幼聪慧,能诗,工书画。随父宦粤,许字同里何元祥之次子燧隆。何故巨家,饶于赀财,海舶往来诸夷岛贸易,遇风覆舶,赀尽没,其家遂贫。元祥之妻早卒,乃挈其长子光年及媳,旅食于吴,而使燧隆就婚于粤。时乾隆壬申,节妇年二十有二。燧隆素有劳瘵疾,日从事医药,居二年卒。节妇欲以身殉,为父母所持,不果。庚辰父罢官归,节妇随夫柩归里,何氏已无宅,仍依父母以居。会光年有子,立其次子铎为嗣。未几,父母偕没,节妇益困。所居许氏宅东垣外小楼一间,一蓬头老妪,应门执爨,庭植梅竹,自扁其楼曰“疏影”。日焚香观书,间展纸作画,自题小诗其上。先时节妇画,工花鸟草虫,至是乃专写梅竹,及寒菊数枝,具苍辣疏古之致。诗亦直摅胸臆,不藻饰规橅以为工。其‘素心’之号,亦自是始着也。今湖北布政使陈公,贵州布政使汪公,广东琼州府福公,先后官闽,其夫人皆耳节妇名,相与礼重,结为文字相知。及去,皆厚资之,故节妇藉以自给。辛卯,元祥卒于吴,又数年,光年父子相继死,铎亦旋夭。节妇乃大恸曰:‘吾所以忍死三十年,徒以翁及嗣子耳。今俱已矣,姑之柩权厝荒山,已四十年,翁柩复在吴,谁当为营抔土者?’因出所资赠余金,买地治具,驰书于吴,促其姒扶翁柩归,与姑合葬。又为燧隆治冢,而虚其右穴以自待。土石之费不足,则尽鬻衣钗图书之属,以成之。葬之日,髽绖登山,哭踊复土,仅茕茕一弱妇,匠役及山旁居人聚观,交口称叹。有为之陨涕者,既复念祭扫无人,邱陇终不可保,则写梅竹一幅,系以一诗,赠山人刘长宜,而托之守墓。有‘竹梅聊当子孙贤’语,见者哀之。于是节妇年五十九矣,善病,时起时卧,即诗画亦不常作云。”论曰:“许氏代以诗画仕宦显其家,七世同居,闻于朝,遂获邀御制诗,及御书扁额之褒。节妇之于诗画,固濡染者深,而其能持大节,亦无愧义门世范哉。余尝从容语今巡抚徐公,欲为之请旌,且谋置嗣。节妇闻之愀然曰:‘吾宁不抱不祀之痛哉!顾何氏子姓凌替,孰可嗣者?且吾为何氏妇,不及事吾姑,翁复远客于外,吾未尝致一日之养,又不能抚孤子以成,偷生视息,愧憾多矣,尚奚足邀朝廷盛典乎?亟为吾谢大人。’及闻余将为之传,则又曰:‘吾即死瞑目矣!’呜呼!是尤可悲也已!”      林氏     林氏,莆田人,有《贺黄莘田先生重宴鹿鸣诗》云:   丹桂花开六十秋,振衣又到广寒游。   嫦娥细认曾相识,前度人来竟白头。 别出手眼,为一时所传诵。     吴荔娘     吴荔娘,莆田人,秀才陈蔚之妾。早卒,有《兰陂剩稿》。《随园诗话》云:“莆阳有吴荔娘者,庖人之女也。性爱洁,而能诗,陈豹章聘为旁妻,未三年卒,豹章为写其《兰陂剩稿》。有《春日偶成》云:   眬瞳晓日映窗疏,荏苒光阴一枕馀。   深巷卖花新雨后,沿门插柳嫩寒初。   莺儿有语迁乔木,燕子多情觅旧庐。   那用踏青郊外去,芊芊草色满阶除。 又《咏牡丹》句云:‘国色日来描不得,世人空自费胭脂。’又《题吴兴女士严静甫墨竹》句云:‘我为丹青先比较,此君风韵却输卿。’皆从题外设想,运笔自是不凡。”      卷二     黄淑窕     黄姒洲,为莘田先生爱女。莘田先生寿登八十,重宴鹿鸣,吾乡先辈以诗贺者,名篇甚伙。同时闺秀亦有作,姒洲一律,为时传诵,实不愧为香草斋后人也。诗云:   人间一第比登天,谁识天仙又地仙。   接席簪裾多后辈,称觞儿女也华颠。   姓名千载标真诰,恩礼三朝宠大年。   韵事如斯关掌故,讵徒家庆谱新编。       黄淑畹     纫佩为莘田先生次女,与姒洲同承庭训,于诗工力尤深。杭堇圃《榕城诗话》只录其《题杏花双燕图》二绝句,此外佳什尚多。如《春阴》云:“朱户半扃人语碎,粉廊回合鸟声多。”《残月》云:“坐久不知更漏尽,满天凉露湿轻纱。”《梅花》云:“风定月斜霜满地,西廊人定一声钟。”又云:“只恐笛声吹落去,不如移入胆瓶看。”《刺桐花》云:“最好斜阳云外透,绿阴墙角簇猩红。”皆清丽可喜。而《游鼓山》句云:“负郭磳田春水绿,隔江画舸夕阳红。”尤堪入画也。      游合珍     游合珍为黄姒洲女,莘田先生之外孙女也,亦能诗。有《贺外祖重宴鹿鸣诗》云:   松筠标格鹤精神,白发簪花作瑞人。   六十年来典型在,新嘉宾拜旧嘉宾。      林琼玉     林琼玉亦莘田先生外孙女,早寡,以节受旌。《闺秀正始集》云:“琼玉为女史黄纫佩女,绰有外氏家风。”《寄许德瑗表姊》云:   疏影楼头问起居,迩来诗思复何如。   知君多为梅花瘦,我比梅花瘦有余。 与素心老人,可称同调。      廖淑筹     廖寿竹为林来斋先生女,出继廖氏,归礼部郎许雪村先生(均),陈留令月溪子妇也。《闺秀正始集》称其随舅官陈留时,会官署灾,先拥护其小郎小姑,而后及其子。夫卒归里,困踬无以为生,乃写花竹以自适,课子孙读书。有“清时弦诵重,廉吏子孙贫”句,为世传诵。廖寿竹有《渡仙霞岭》句云:“地虚编竹补,山断借云连。”写景维肖。其《贫甚遣儿子东游诗》云:   先人长物本来无,只抱遗经付阿奴。   清白儿孙今至此,衰年看汝作饥驱。   羞涩言词未易陈,二三君子是周亲。   何妨悬磬频频说,汝父贫交有几人。 令人酸楚,不忍卒读。      林瑱     侯官林瑱,字自芳,为天玉广文之妹,归谢廷诏。早寡,以节孝受旌。陈秋坪先生云:“孺人有诗数十章,五十年来未尝问世。今年近七旬,白发皤皤,身受旌典,嗣子善垂《始裒集》以示人,人亦始知谢家妇之能诗也。”今按所刻名《自芳偶存》,后附《哭夫文》一首,读之酸鼻。《病中答琳芳三妹》云:   舒绣窗前别,归来病已缠。   几番分药饵,空复费金钱。   莲子心同苦,梅花骨自坚。   抱疴吾久耐,劝尔莫忧煎。 友爱之情,溢于楮墨。又《端阳感赋》云:   屈骚读罢读曹碑,吊古心怀往事悲。   难得千秋成案在,忠臣孝女没同时。 亦见思致。     林蕙圃     林蕙兰,侯官人,归黄明经(汉章)。余久闻黄明经之室人蕙圃能诗,明经只为余诵其《灯下怀母氏》一首云:   母生我廿年,我离母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