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372 页/共 467 页

〖注:■⑴,厂内吾。(无读音)■⑵,艹+洍。(无读音)■⑶,上穴下隽。(无读音)〗   闽川闺秀诗话 清 福州梁章鉅 撰      序   晋安风雅一事,自郑荔乡先生有《全闽诗话》、林苍岩先生有《榕海诗话》,此后继响无闻。而闺媛一门,则并未有涉笔者。余同堂兄茞林中丞公,著作等身,尤留意梓邦故事。尝辑唐以来《闽川诗钞》数十卷,并仿秀水朱氏《明诗综》之例,缀《闽诗话》。而于国朝诸诗尤详,已有十二卷成书,意欲先为脱稿单行。尝以闺秀门属予任之。余家藏书不多,闺中见闻寡浅,何足以裨益吾兄。但既承谆谆重委,所不敢辞。爰就同时亲串诸家,耳目较近者,详加采访,录寄吾兄,以资编附。时吾兄就养东瓯,郡齐多暇,已将闺秀一门,按先后次成四卷,先付梓人。承以稿本见寄,余读之,窃叹吾乡名媛旧有诗名于世者,以郑荔乡家为最盛;今则吾家自王太夫人、许太淑人以下,亦有十徐人,足与荔乡家后先辉映,为闾里荣。而编中所附录朱梅崖、鲁秋塍、汪瑟庵、林樾亭、吴清夫、陈云伯诸先生传序,皆洋洋名篇,尤足增重。则是书且当传之不朽,而余之得附名简末,有馀幸矣。适吾兄命为弁言,敬述其巅末如此。时道光己酉初春,同堂妹归许门梁韵书蓉函氏,拜手谨书。   卷一   林玉衡   林玉衡,字似荆,前明举人初文女,诗人林茂之先生(古度)之妹,归倪方伯之孙廷相。七岁即能诗。初文建小楼落成,值雪后月出,楼前梅花盛开,命之吟,应声赋云:   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   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 长老传诵,皆为惊叹。       陆眷西     陆眷西,字初月,莆田人,诗人余澹心(怀)侧室也,工吟咏。今惟存《忆西湖》绝句一首云:   曾纪西湖六月天,藕花如锦断桥边。   至今梦里犹来往,惯听钱塘唤小船。 见《莆风清籁集》。此外则并无剩句。余抄国朝吾乡先辈诗,以林茂之、余澹心二家冠集。今抄闺秀诗,复得林余二家眷属遗篇,仍以弁诸卷端,亦佳话也。   苏世璋     苏世璋,字文圭,漳浦人,归海澄公黄立斋,有《瑞圃诗抄》。《过富春渚》云:   解缆富春渚,清晨展游眺。   遥山杂云雾,逝湍见奔峭。   迢迢千里帆,缅邈区中妙。   碕岸纷参错,赤亭山照耀。   洊至殷殷雷,翻浪闻叫啸。   涉险抱中孚,风涛不能剽。   宵济渔浦潭,飞泉媚孤峤。   芳林搴落英,野旷沙垠渺。   中怀得昭旷,外物何其小。   临流发长吟,雁柱音杳杳。 兰阁中独能学选体,亦别调也。又《秋柳》用王渔洋韵云:   深秋袅袅最堪怜,一望平芜杂暮烟。   枚叔不逢空旖旎,小蛮欲别尚缠绵。   将军旧垒伤今日,帝子长堤忆昔年。   为想五株陶令宅,西风摇曳夕阳边。 则又学新城风韵矣。     林蕙     林蕙,字佳英,泉州人,所著有《香咳集》。《咏兰花》云:   春山随意住,雨过香初足。   美人在何许,不语空倚谷。 此二十字为郭韶溪学正所述。韶溪言其家旧有《香咳集》残本,许为录副见寄,余屡索之,不获得见。今韶溪亦墓有宿草,此集盖不可复得矣。     魏凤珍     魏凤珍,字友梧,侯官人,举人英妹,归诸生李联芳,有《红馀小草》。《咏韩侯钓台》云:   韩侯台上秋云阴,韩侯台下秋涛深。   英雄不遇出胯下,感恩一饭酬千金。   登坛一呼楚军窜,山河万里全归汉。   丈夫生不为真王,欲借王名却疑叛。   君不见,走兔死,猎狗烹,识时势者全功名。功高不免杀身祸,何不垂钓终平生。 慷慨激昂,在香奁中颇不易得。      吴丝     吴丝,字黄绢,莆田人。《闺秀正始集》云:“吴丝威略将军英女,钦牧室。将军幼为海寇掠,投诚后,以功累迁至水师提督。赐‘作万人敌’匾,加号威略将军。”性喜吟。黄绢其爱女也,亲课之诗,有《过莺脰湖》绝句云:   风光淡淡晚凉天,遥望渔家夕照边。   傍岸绿阴藏钓艇,一竿秋水半湖烟。 将军为倩人写作便面。     林文贞     林文贞,字韫林,莆田人,归王安明,有《韫林偶集》。尝随宦山左,暮春济宁道上得句云:   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   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 有依此诗景绘一便面者,韫林曰:“画图好,但真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远情矣。”      徐氏     徐氏,莆田人,同知庞女。《闺秀正始集》称其长于史学,有《二十一史评》。宋比玉为之传,今俱未见。有《秋日忆姊诗》三首,颇有古意。诗云:   日夕郡楼上,望远意悠悠。   四顾何萧清,不觉万物秋。   噰噰云中鸟,翩翩呼其俦。   郁郁庭前柯,凌霜枝相樛。   因之同怀气,凭轩独夷犹。   夷犹何所见,恻恻使心伤。   推窗晞众星,渺渺夜何长。   感时起百忧,怅然怀故乡。   况复高秋夕,两地遥相望。   相望隔天末,执手在何年。   生平怀壮志,怀古期前贤。   虽在闺阁中,举笔心无边。   棣花不复觏,此意与谁传。   愿为双脊令,寥廓同联翩。     俞若耶     俞若耶,莆田人,少学诗,即能惊其侪偶,及长,诣愈进,爱读《才调集》。有《捣衣诗》云:   玉楼人去几时还,夜夜寒砧不放闲。   最是乌啼天欲曙,一声残月满关山。 《欹枕诗》云:   残夜漫漫月一钩,独欹孤枕作离愁。   几回梦醒思抛却,错绣鸳鸯在两头。 《睡起诗》云:   朝朝睡起不胜春,强倚阑干托此身。   暗数落花浑是恨,容华消损为何人。    方琬     方琬玉,早寡,抚孤守节以终,所存诗无多。《寄从姊佩青》云:“可怜怀袖字,已是泪痕多。”《老姑病笃祈天请代》云:“频将血泪拭,恐动见时怜。”《避乱舟中寄弟》云:“丧乱相依吾弟在,艰危无奈老亲忧。”语语真挚,可以想见其人。闻有《断钗集》已梓行,觅之不得。仅从《莆风清籁集》及《国朝诗别裁集》中抄出数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