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艳丛书 - 第 315 页/共 467 页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宝钗生日,贾母独捐赀办戏,已见贾母属意宝钗。
黛玉闷睡房中,必待宝玉拉起,然后出来,是暗写醋意。
宝钗点《醉闹五台山》,念出《寄生草》一曲,分明是宝玉后来遁入空门影子。
史湘云心直口快,说出小旦像黛玉,当下并不提黛玉着恼,直至人散后方说破;而黛玉恼湘云光景已活现纸上。妙极!若于席间出,则与贾母特办戏酒面上不好收拾。此文章于事后追神法。
宝玉一偈一词,却已入悟境,不过尚有人我相。若后文六祖之偈,真是离一切诸相。
黛玉续偈之“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固为超脱,而其不寿亦于此可见。
宝钗引语录,是不要宝玉谈禅,但以冰阻水,冰消水长,恐宝玉禅心因此更深。不特《寄生草》一曲误了宝玉,也是文章暗深一层法,
各人灯谜,就是各人的小照,与《红楼梦曲》遥遥照应。宝钗灯谜是竹夫人。
第二十二回 于庆寿赏灯热闹中插入禅机谶谜,如夏至炎热,一阴已生,直与造化同功。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芹儿管事在芸儿之先,足见风姐之权胜于贾琏。贾琏于说芹、芸管事时,忽带说昨晚亵语,描写少年夫妇情景最为深刻。
宝玉同诸姊妹不住园中,不能有许多事情。但贾政古板,必不肯办,有元妃传谕,方好遵依。是大观园聚集之始。
金钏戏言,可见宝玉吃渠胭脂已非一次。不但为后事伏笔,且为前事补笔。
宝玉四景诗,是后来诗会联句引子。
宝玉一见小说、传奇,便视同珍宝,黛玉一见《西厢》,便情意缠绵。淫词艳曲移人如此,可畏!可畏!此处直伏四十二回情事。
花冢埋花,虽是雅事,却是黛玉结果影子。
黛玉听曲至“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二句,想起多少古诗,伤心落泪。短命人往往如此。
于聚集大观园之始,独叙黛玉埋花伤心等事,此黛玉之所以终于园中也。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鸳鸯绝无怜爱宝玉意,与众不同;其结果亦与众不同。贾芸未得凤姐欢心,先为宝玉所爱,是为小红引线。
卜世仁不肯赊给贾芸香料,反衬倪二之义助,又伏一百四回情事。
贾芸送香料,正在端节需用之时,宜凤姐之欣然收受,可谓善于钻营者。
凤姐向芸儿卖情,芸儿即将贾琏撇开,真是善于逢迎者。
小红不见手帕,于秋纹、碧痕查问时说出,不露芸儿拾得痕迹,善用藏笔法。
小红之属意贾芸,是秋纹等讥诮、奚落逼之使然,否则必专门勾引宝玉矣。
小红一梦,是一小红楼,妙在入梦时不先说破,读者几疑窗外真是芸儿叫他,化工之笔。
第十七回至二十四回一大段,应分三小段。十七、八回为一段,叙大观园告竣,元妃省亲大事。十九、二十、二十一回为一段,写宝玉、黛玉深情及袭人、平儿之灵慧。二十二、三、四回为一段,写宝玉禅机发动,各人灯谜、谶语,黛玉之因曲伤情及初聚园中,栽种花果之盛。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抄《金刚经》引出马道婆,惹出五鬼、双真。由道入魔,祛魔成道,即是仙佛工夫。
二十回中宝玉嗔说贾环,凤姐正斥赵姨,及此回中之宝玉戏彩霞,凤姐之提醒王夫人,俱为赵姨咒诅根由。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风姐之铁槛寺弄权,是净虚尼说合,赵姨娘之给衣物魇魔,是马道婆作法。三姑六婆,为害不浅。
五鬼将作祟前,夹写凤姐戏谑一段文字,双真解释邪祟后,夹写宝钗讥笑黛玉一番说话,便觉精彩陆离。
写赵姨劝贾母,暗描小人以为得计,反跌出空中木鱼声来。
此回实写赵姨、马婆之恶迹,为后来报应证据,且见宝玉之尘缘未断,凤姐之恶贯未盈,故双真特来解救,为一部书结上起下之肯綮。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小红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又说“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虽非实在看透,却是后来谶语。
佳蕙说宝玉说怎么收拾房屋,怎么做衣裳,小红冷笑正要说话,却被小丫头打断,妙极!若再议论短长,不但与上文重复,笔亦不灵活。小红同李嬷说话,一是无心,一是有意,妙极!
《西厢》元微之同双文,原是中表姊妹,不终所愿,与宝、黛相似。引用曲文,亦非无意。
写薛蟠识别字,活画一个呆霸王。
冯紫英来而即去,正是为蒋伶伏线。
黛玉听见晴雯不肯开门,已是气怔,又听见宝钗在里面说笑,其妒其恼,真有不可言语形容者。付之一哭,安得不鸟飞花落?晴雯遭忌,已于不肯开门时肇端。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宝钗戏彩蝶 埋香冢黛玉泣残红
宝钗见宝玉进潇湘馆,即抽身走回,听小红同坠儿私语,便假装寻人。善于避嫌,是宝钗一生得力处。
小红传平儿说话,琐碎而明白,活写出伶俐小丫头口吻。
探春做鞋一段话,是于闲中描写赵姨之妒鄙。
黛玉哭花冢末句云“花落人亡两不知”,直射将来死时光景。
埋花与宝玉同埋,哭冢亦只宝玉听闻,两相照应,文情兼美。
黛玉《哭花词》极叹红颜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与《红楼梦曲》遥相关照。宝玉闻哭恸倒,亦是预伏后来得知黛玉凶信时情状。
第二十七回写小红与贾芸情事是宾,写宝玉、黛玉两人心事是主。
第二十八回 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宝玉之恸直恸到一家,深浅不同,是两人分别处关键。
写黛玉之不睬宝玉,越显其钟情宝玉。文笔反衬得足,则一笔兜转,正面已透,
黛玉处处不放宝钗,宝钗处处留心黛玉,二人一般心事,两样做人。
宝钗冷香丸是自己细说,黛玉丸方是宝玉谎说,遥遥关照。
宝玉说“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却被黛玉听见,借端讥诮,可见黛玉先走,并未径走,原有心等宝玉同行。作者于后文描出前情,既省笔墨,更为得神。
顺手叙出凤姐要小红,前后血脉贯通。
酒令各曲俱有情关照,惟薛蟠所说、所唱村俗可笑,曲亦并未唱完,酒底亦不说,描尽呆霸王粗蠢,文笔亦变换不板。
蒋玉函于酒令中无意说出“袭人”二字,松花汗巾玉函先已束腰间,大红汗巾夜间宝玉又系袭人腰里,姻缘固有前定,伏笔构思甚巧。
元妃节礼宝玉与宝钗一样。不但贾母属意宝钗,即元妃亦同有此。
宝玉见宝钗肌容发呆呆看,是钟情,亦是意淫。 黛玉咬帕暗笑,想见已在门槛上偷看多时。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清虚观打醮,极力铺张热闹,反照异日凄凉。
写凤姐打道士,贾母安慰小道士,恃势、厚道两相对照。
写张道士说话举动,的是一个有体面的老道,又是荣国公之替身。最妙处是说宝玉形容举动,同国公一样,流下泪来一段,此老道(世情周旋,圆活可人)才能,却有不可及处。
张道士用盘送符,请宝玉通灵玉给众道看,中间夹写凤姐戏言,不但前后灵活,且即借伏凤姐短命。
神前拈戏,第一本《白蛇记》,汉高祖斩蛇起事,是初封国公已往之事。第二本《满床笏》,是现在情形。第三本《南柯梦》,是后来结局。所以贾母默然,止演第二本。
宝钗金锁,已惹黛玉妒心,偏又弄出金麒麟,及张道士说亲,黛玉安得不更妒?真是多心人偏遇刺心事。黛玉说宝钗专留心人带的东西,有意尖刻;宝钗装没听见,亦非无意,只是浑含不露。
宝玉砸玉,黛玉吐药,宝、黛等四人无言对泣,描写吵闹情形,既真切又有孩子气。
玉可砸,则穗亦当剪,宝、黛姻缘中断,已兆于此。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椿龄画蔷痴及局外
宝玉向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是以谶语作伏笔。黛玉一面哭一面又将手帕摔给宝玉拭泪,描画妒愈深,而情更深。
宝钗怒而能忍,借靓儿寻扇发话,又借戏文讥诮宝、黛,其涵养、灵巧固高于黛玉,而其尖利处亦复不让。金钏说“金簪落在井里”,亦以谶语作伏笔。宝钗借丫头寻扇,讥诮宝、黛,引出后文撕扇等事。
女伶龄官于蔷薇架边画“蔷”字,真是睹物怀人,又为三十六回伏笔。
宝玉淋雨,袭人被踢,俱是意外事,引出后文金钏投井、宝玉受责等意外事来。
袭人一口鲜血,引起后文宝玉遍身是血。
袭人忍痛不怨,真是可人。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晴雯奚落袭人,反衬后来晴雯被撵、袭人送衣钱等事。
宝玉要打发晴雯出去,亦是反跌后文。
宝玉、袭人哭,黛玉走来冲散。黛玉去后,薛蟠请酒醉归。随起随落,紧凑超脱。
宝玉又说“做和尚”,回顾前文,黛玉笑记遭数。哭化为笑,灵活非常。
借晴雯口中,补写宝玉与碧痕洗澡,借宝玉、黛玉口中,补写湘云假扮宝玉,及扑雪人儿情事,觉有善戏美女,跳跃纸上。
写湘云分送袭人等戒指,必须亲自带来,甚有情理;但金钏此时应已逐出,不知此戒指着落于何处。
黛玉说湘云配带金麒麟,引起后文湘云拾得金麒麟。
湘云说“阴阳”二字,颇有意味,且暗藏消长之理。末后以翠缕主仆分阴阳,截住上文,不致说破男女,尤为得体。
蔷薇架下金麒麟,必是宝玉遇雨时遗失。可想见昨日淋雨,仓惶走来,误踢袭人,一夜心慌意乱,不暇检寻光景,是暗暗补写法。
翠缕拾得麒麟,笑说“分出阴阳来了。”先拿湘云的麒麟瞧,不说明谁阴谁阳,含蓄得妙。
湘云说无数人物阴阳,俱是宾,只有翠缕拾起金麒麟,笑说“分出阴阳”句是主。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