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辽文 - 第 36 页/共 50 页
天庆寺前一片石。造就观音神在哉。八万由旬妙高骨。三千世界明月胎。潜救众生恼去。默传诸佛心印来。十首新诗赞功德。等閒难继贯休材。
(八)刘环
久遗贞石混纤埃。二像时镌事卓哉。顺俗慈悲须假相。出尘神力亦非胎。绍名早授昔师记。救苦分临末世来。盖是性坚无变易。会逢高鉴岂淹材。
(九)史仲爱
遗脱贞珉在地台。高人识辨事奇哉。造成补洛山中像。不假摩耶腹内胎。种种形容何处现。巍巍神力此中来。荒吟赞颂陪诸彦。轻重纤茎抵巨材。
(十)曲正夫
尘埋雨渍近楼台。久弃通衢亦命哉。今日方成白玉像。昔年谁义紫金胎。人存果验功须济。物级终知泰自来。元自御碑当未建。四分材内一分材。
(十一)王执中
坚珉刻像降蓬台。敬礼瞻容睟美哉。救难龙鱼鬼与火。度生卵湿化兼胎。待多诸佛未闻见。善应诸方无去来。足表英雄心匠力。随根通变不遗材。
(十二)于复先
玉像镌成置宝台。威严神在叹奇哉。身披雪氎凝山骨。眉放虹光剖月胎。相好尽疑如化出。慈悲重为度生来。向非大士垂精鉴。应被凡工作础材。
(十三)王仲华
窣雲披雾下峰台。岁久还逢藻鉴哉。相为应根方有像。性因绝垢自无胎。琢磨迥出三身外。具足非从一日来。万法皆由人即显。空门触物愿同材。
(十四)孟初
瑞毫辉映紫金台。镂石尊容焕赫哉。山卷碧雲呈玉骨。水摇白月晃珠胎。一枝杨柳光严住。百宝莲花影像来。珍重吾师承道荫。义林高耸豫章材。
(十五)张识
夔峰久劚滞留台。尘拂方能遇鉴哉。应手刻成白玉像。化身免託子宫胎。初疑入梦补陀去。又讶随缘震旦来。从此睟容日瞻仰。亿年不朽表良材。
(十六)杨涤瑕
谁让昏蒙明镜台。吾师智见大雄哉。偶窥片石非凡相。特命良工刻圣胎。救苦尽随威力去。欲求还应愿心来。从前高士有多少。不识白山一分材。
(十七)李师范
相见巍巍佛力裁。立承瞻奉亦时哉。谁知韫玉贞颀质。自是音应现胎。天庆门前遗旧隐。补陀山内恰新来。幽岩此石知多少。不遇知人是不材。
(十八)李□□
和雲巨石拔沈埋。镌作观音□□哉。营自师心分異体。出自山腹□□胎。端凝相在生群喜。坚固身存□□来。遭遇若非大龙像。不过为□□□材。
(十九)张□□
何代何年筑此台。因人得用□□哉。他山原作谿雲伴。今日翻成□□胎。只见威仪随相现。不知示□□□来。若非早入名师眼。犹被尘□□□材。
(二十)寇□
谁刻贞珉在宝台。威神之相□□哉。补陀山下白雲骨。极乐天中□□胎。能遣众生忧患去。可令千种□□来。十篇所赞神通力。方见吾师□□材。
(二十一)张墧
青松影畔昔为台。大器今方□□哉。拂尽暗尘披素质。凿开诸相□□胎。圆明独对灵珠现。温润常含□□来。历劫定随宏誓在。吾师能□□□材。
(廿二)韩汝砺
御运当时自隗台。丰碑馀剩□□哉。得逢大智镌成像。益表中心□□胎。尘骨乱随金錾去。珠光入□□来。已闻结社招吟客。尽是皇朝□□材。
(廿三)沙门善□
巍然独立绝纤埃。相好奇哉复□哉。因睹工移珉作像。方知凡与圣殊胎。垂恩未省怀悲喜。救苦何曾□觉来。□□□□□□□。□□只出□□材。
(廿四)沙门性 连
神姿劚就置层台。俨雅威灵从异哉。实智已圆千劫相。权仪不许四生胎。用兴体密还复往。定阔悲深去又来。积岁未承英匠别。也当遗梦曲□材。
(廿五)沙门性 鉴
枕道常为避暑台。偶然易质大惊哉。镌成月面舒蟾魄。断就珠毫露蚌胎。龙岳应缘期日往。凤都乘运出尘来。若非英鉴能如此。千载湮沈谓不材。玉石观音像唱和诗碑。
(作者孟初已见上文寿昌二年撰《孟有孚墓志铭》。作者张墧有天庆二拥撰《马直温妻张馆墓志铭》附于此。)
(作者张识已见上文大安四年《造经题记》。)
○马直温妻张馆墓志铭(并序 天庆二年 张峤)
適有人至。致马君之讣曰。四月六日。小姐夫人去逝。仆年七十有二。牙齿动摇。耳目眩惑。志气渐弱。毛髮日衰。老病沉锢。能久存乎。夫人舍我先逝。斯所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彊者亡而病者全。峤惊惶号恸欲绝者数四。书尾又云。去冬见子于燕。获请子之辞以志其夫妇。知生死之分。予营窀穸。以从先内翰寺侍郎夫人之兆也。幸愧其可。今夫人将以日月葬。必求子之铭。是其死而不为辱也。峤乃夫人次三弟也。昔在未冠。击拂蒙困。皆自马君与夫人惠爱之德。况二宗族世名氏德业又甚详。敢不终始而铭之。夫人姓张氏。其先清河人。曾祖讳琪。故龙门县令。赠太宁军节度使。幼有化问。靡事生产。魁伟不倚。落落若千丈之松。逍遥无隅。翻翻如九包之凤。祖讳俨。赠太子少傅。学该才美。冠映今古。当一飞冲天。谁谓剑光之冲斗。恨终世不弟。直须桂子之落坟。父讳嗣复。左仆射兼侍中晋国公致仕。文章大匠。社稷元龟。辞阁雄才。得五诰三盘之体。庙席陈迹。有八元十乱之风。母曰晋国夫人郑氏。幽贞有仪。秾婉无妬。能以均一为母道。未尝富贵骄于人。乃唐末谏议大夫雲叟之后。翰林学士赠侍中兀节之女。左丞相洛京留守尚父陈王张俭之外孙。故相国赠中书令颛之姊。夫人实晋公之长女。讳馆。字文国。性度英敏。风仪幽闲。王緌相衮之华。发为秀色。露菊霜兰之馥。散作清声。蘋蘩可以荐宗庙。诗书可以教子孙。宜其室家。睦于亲姻。内辅君子。更践清显。自归马君。终始一节。马君讳直温。字子中。扶风人。族世昌茂。雄视燕蓟。以德行著偁于士林。文雅厚重。有长者之风。周流华次。仅五十年。未尝有过。闺门之荫。夫人承之。大安元年冬。特封清河县君。乾统七年夏。进封清河郡夫人。膺钿轴鲛轩之命。从龙旌虎节之游。归省其姑。亲事疾药。左右携扶。朝夕无懈。旋居姑丧。越于礼。服除。马君移典顺州。将受代。天庆二年冬。表乞归。允之。拜右散骑常侍致仕。夫人相贺曰。自归于君。迨五十年。玄首皆已成华。幼子童孙而满眼前。家事虽理。田园将无。今引年获请。携手东归。渔阳山水。自古清秀。乐时娱燕。斯于偕老。岂不美欤。马君深然之。遂相携东归。无何。未乐已悲。夫人三年二月暮日。感疾浃旬。少损。三月十有四日再作。四月六日乃卒于正寝。享年六十有六。以其年五月庚辰朔。二十四日癸卯。葬于燕京析津县招贤乡东綦里之生藏。有子五人。曰辽孙。曰镇孙。曰起翁奴。并夭。曰梅。举进士。两就庭试不利。遂内供奉班祗候。时不我与。空悲车胤之聚萤。禄贵及亲。勉效班超之投笔。曰栲老儿。亦夭。女五人。曰枢哥。適殿中少监大理寺知正耶律筠。即守太子太傅兼侍中判武定军节度使事开国公讳彦温之次子也。从荫封咸阳县君。早卒。瞻望不能。易散彩雲之影。笑言如在。已为黄坏之尘。曰崇政女。许適静江军节度使刘祐太师孙行春奴。曰同璋。许適诸宫提辖制置使李贻训男石。皆不及娶而卒。玉槛蕣凋。青帝已收于春辔。银河鹊散。星郎难御于飚轮。曰迎儿。適礼宾使御院通进张仁规。即故启圣军节度使讳求让男。曰省哥。续適姊夫鸿胪少卿北面主事耶律筠。封咸阳县君。岭梅苑杏。皆掌上之名花。鹊渚凤箫。俱天边之灵匹。有弟四人。曰峄。秦州团练使知金肃军城主。曰屺。少府临知尚书吏部铨。曰峤。守同农少卿前知忠顺军节府副使。曰岐。太子左翊卫率府副率。前顺州商麴都监。各负俊才。早登华级。岂不由祖功宗德。宜锺不世出之英雄。玉季金昆。自然天生之羽翼。有妹一人。和柔贞婉。室家宜之。有宽厚之心。无妒忌之行。先適閤门祗候左班殿直韩秉信。早逝。即故太子少保知宣徽南院事讳昭懿次男。再適守卫尉少卿。知随驾太常礼院韩君详。已逝。即故左谏议大夫讳近长男。峤生也不辰。九岁而母逝。十六而父薨。姊妹弟兄六人。婚姻仕宦。振翼飞散。迨今四十馀年。其间或川陌阻修。音书断绝。每烟花融丽。星月清妍。未尝不送目天涯。涕泪交洒。而相与会聚者。其不满十数。一日夫人谓峤曰。先丞相国夫人捐馆。我与诸弟妹。年齿并已迟暮。勿言名仕淹达。资产厚薄。所喜俱获佳健。时一相见。浮生难事。不意去秋九月。得侄德舆哀讣曰。父团练者。以八月十二日病卒。实峤之长兄也。何痛如之。去冬十一月。方与夫人南游故乡。获拜觐于堂上。抑哀默哭。不忍以兄丧吊告之。自秋涉夏。隔此九月。岂期前哭我兄。后铭我姊。呜呼。天哉。霜鸿断序而飞。棠华雕辉而失彩。姊去泉之下。弟在天之涯。而峤又素以愚直。动触忌讳。遭时排■〈扌冓〉。栖惶淹留。衰病贫困。自顾难久为生。况哀戚缠绵。又不知死何日矣。所恨阻远千里。吊送不及。敛而不得抚其棺。瘗而不得绕其坟。生死永诀。独抱无穷之悲。谨再拜长恸而为铭曰。
夫人之父 名相而文 夫人之母 晋国小君 和肃孕粹 庭墀兰薰 芳仪淑质溶溶春雲 归乎君子 绝类离群 宜有其子 诗书足云 良人秉钺 挟纩三军归省其母 协力服勤 亲事疾药 至于栉■〈分上巾下〉 二宗谕德 激芳颺芬 及尔偕老华髮纷纷 获归田里 辞荣怀忻 亦即归止 笑歌耕耘 夫人云亡来讣天垠手足之丧 如炎如焚 玉音蕙质 不见不闻 忍看奁笥 金凤罗裙 子孙夫妇□□□分 烟松霜草 晓月夕曛 幽泉漠漠 张夫人坟 拓本。
(志盖题:“清河郡夫人张氏墓志”九字三行篆文。志文前题“大辽金紫崇禄大夫右散骑常侍柱国开公致仕马直温故妻清河郡夫人张氏墓志铭并序”一行三十七字。又“弟朝议大夫守司农少卿前知忠顺军节度副使上骑都尉清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张峤撰”一行四十二字。)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序(释道■〈辰殳〉)
原夫如来一代教海。虽言文浩汗。理趣渊冲。而显之与密。统尽无遗。显谓诸乘经律论是也。密谓诸部陀罗尼是也。爰自摩腾入汉。三藏渐布於支那。无畏来唐。五密盛兴於华夏。九流共仰。七众同遵。法无是非之言。人析修证之路。暨经年远。误见弥多。或習显教。轻诬密部之宗。或专密言。昧黩显教之趣。或攻名相。鲜知入道之门。或学字声。罕识持明之轨。遂使甚深观行。变作名言。秘密神宗。翻成音韵。今乃不揆琐才。双依密显二宗。略示成佛心要。庶望将来。悉得圆通。故依教理。略启四门。一、显教心要。二、密教心要。三、显密双辨。四、庆遇述怀。(《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上。)
(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二卷,卷上为《显教心要》,《密教心要》,卷下为《显密双辨》、《庆遇述怀》,附《供佛利生仪》。此为开卷总序。)
○显密二教颂(释道■〈辰殳〉)
数年何幸顿忘愁。显密双逢称所求。五部神功功可赖。十玄妙观观无休。音高音下真言转。身去身来华藏游。法界众生观喜事。只疑都在心头。(《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下。)
○密教深胜偈(释道■〈辰殳〉)
大圣亲宣五教文。千门万户入天真。遍观受一非馀者。尽是佛家不了人。(《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