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红楼梦 - 第 6 页/共 26 页
这里尤三姐正与老尼姑叙谈,只听院内有人说话,就知是他们到了,连忙迎了出来道:“你们的车好慢啊,我到了好一会了。”凤姐道:“你怎么找了下处也不迎了我们上去呢?”
尤三姐道:“你越发狂的受不得了,怎么还要我迎了上去呢。”
凤姐道:“你原是我们的护身符儿,方才你前头来了,我们的车正走的好好的,忽然跑出三两个乞丐来,浑身上下精他娘的没一条线儿,巴住了车辕只是要钱,小太监吆喝着,那里肯听。
幸而我车内还有一吊钱,打开串子拿给一百,不够;再拿给一百,还不够;我着了急,连串子拿了出去,他们才散了,吓的我这会子心还跳呢。我回过头来,从玻璃窗内瞧瞧鸳鸯姐姐,他倒在车里闭着眼,坐的没事人儿似的。”鸳鸯也笑道:“可教我有什么法儿呢?我心里也急的什么似的,只是那些人精的那个样儿,可教人怎么睁得眼睛呢?”老尼姑笑道:“奶奶、姑娘们都是娇养深闺的人,那里见过这些个人呢?这些乞丐是这里常有的,我们是见惯了的,也不为怪。且请到禅堂歇息歇息罢。”
于是,大家进了禅堂,一齐归坐。老尼姑便叫智能儿道:“我方才都问过了,这都是贾府上的奶奶、姑娘们,可将行李搬到里边小套间里。说给厨房里收拾上等酒饭,泡了好茶来。”
智能儿答应着去了。凤姐道:“这个智能儿,是老师父几时收下的徒弟,他是我们的个旧人儿。”老尼姑又将智能儿的来历述了一遍。凤姐听了,也不理会这个秦相公是谁。
鸳鸯道:“老师父,方才智能儿说我们老太太到你这里过来,如今过去了好些日子了。老师父可知道我们老太太现在那里呢?”老尼姑道:“老太太过去的日子久了,目今的下落这却难知。我们这里的规矩是进城之后,头一天先在城隍大老爷衙门点名过堂,第二日才带见阎王稽查了善恶,也有送往上界骨肉完聚的,也有打发脱生转世的,也有发在各处地狱里受罪的,种种不一。我们如何能知老太太的下落呢!”凤姐听了,着忙道:“这可怎么好呢?我们三个人原是从太虚幻境奉娘娘之命,来访寻老太太的,我想我们老太太一生好善,也断不至有地狱之虞,此时或者送往上界去了,或者脱生转世去了,皆不可知,可教我们怎样寻访呢?”尤三姐道:“你不用着急,咱们明日到了城隍衙门,也就好寻访了。”凤姐道:“我们原是太虚幻境的人,本不属城隍所辖,为什么出头露面、不顾羞耻,自己寻上门去教人家点名过堂呢?”鸳鸯道:“二奶奶,咱们千辛万苦,原为老太太而来,也讲不起出头露面的话了。”
凤姐道:“你更糊涂了,就是咱们明日出头露面见了城隍,难道敢问城隍要老太太不成。”老尼姑劝道:“奶奶、姑娘们不必发急,一路辛苦,此时也饿了,且摆饭罢,吃了饭我替你们想个主意。”于是,吩咐智能儿摆上酒饭来。
大家吃毕,送上茶来,凤姐警了茶杯,笑道:“老师父,你方才说替我们想个主意,我倒要领教领教,你到底有个什么主意呢?”老尼姑道:依我的愚见,奶奶、姑娘们且不必进城,就住在这里。我这个徒弟智能儿,他有个姑表兄弟秦相公,不时的瞧他妹子来呢。奶奶给他几两银子,托他到各处里打听老太太的下落,如果得个准信儿,你们再做商量,岂不妥当么?”
凤姐听了,点点头儿道:“如此甚好,就依着老师父罢。”大家俱各欢喜,惟有智能儿捏着一把汗儿,恐怕露出他的破绽来,却也无可如何,只得将行李搬到小套间里,替他们铺了炕,收拾点上灯来。大家又闲谈了一回。将要归寝,只见尤三姐问老尼姑道:“你们这里可有方便的去处么?”老尼姑道:“我这禅堂西边,有一小后院,极其僻静、奶奶、姑娘们就在那里走动走动罢。”尤三姐向凤姐、鸳鸯道:“你们不去走走么?”
凤姐道:“你和鸳鸯姐姐先去,我随后就来。”于是,尤三姐、鸳鸯头里去了。凤姐这里慢慢的口里吐净了槟榔渣儿,装了一袋玉兰香吃着,缓步出了禅堂,向西而去。
谁知秦钟因与智能儿生前绸缪过度,一病而亡。后因智能儿找了来,二人虽然情好甚密,却不敢在老尼姑面前露出形迹。
每晚黄昏,乘人乱的空儿,他便钻在智能儿屋里,只等上头老尼姑睡了,智能儿回房,两个便赴巫山。今晚,正在智能儿房里潜等了良久,不见智能儿下来,只得伏在窗下,舐破窗棂望外偷看。忽见一个妇人向西而去。此时月色朦胧,看不真切是谁,但见一个白生生的脸儿晃了过去。秦钟自思,必是老尼姑睡了,智能儿到后院子小解了。他便大了胆子,蹑手蹑脚的溜到后院门首推了推,门扇儿插得紧紧的,不觉心中暗笑道:“这个作怪的蹄子,今儿可又轻浪的插上门了。”正然寻思,只听“吱喽”的一声,开了门走出一个妇人来。秦钟也并不细看是谁,一把拉了他的手,笑道:“你师父睡了么?”吓得凤姐魂不附体,大声嚷道:“不好了,有了贼了!”尤三姐生来的矫捷便利,上前一步,一把遂将秦钟揿倒。鸳鸯便嚷道:“老师父快拿灯来,捉住贼了!”禅堂内老尼姑听见外面喊叫有贼,也就慌了手脚,忙命智能儿提了灯,师徒二人走上前来一看,只见尤三姐揿着一个人,只叫快拿绳子来捆了他。智能儿一看,认得是秦钟,吓得呆了,连忙跪下央告道:“二奶奶、三姑娘不必生气,他就是宝二爷的朋友、小蓉大奶奶的兄弟。”凤姐道:“怎么是秦钟这个小子么?好小子,干起这样没脸的勾当来了。”秦钟在地下哼哼道:“原来是琏二婶娘!我该死,认错了人了,当是智能儿呢。二婶娘饶了我罢!”凤姐道:“三妹妹,放起他来罢!”尤三姐一松手,秦钟羞羞惭惭的爬了起来给凤姐请安。只见老尼姑照着智能儿脸上,下死劲儿的啐了一口道:“没脸的东西,成日家闹姑表兄弟,今儿可不闹了!
奶奶、姑娘既然认得这个秦相公,且请到禅堂坐下,慢慢的讲罢。”
于是,大家进了禅堂坐下。凤姐道:秦钟小子呢?”秦钟只得讪讪的走到跟前。凤姐笑道:“好孩子,几年没见,你竟干出这些把戏来了。”秦钟也笑道:“这都是二婶娘的过失。”
凤姐道:“嗳哟哟,你们听听,他们两人干下不才的事,怎么都是我的过失呢?”秦钟道:“那年给我姐姐送殡,二婶娘若不带了我们住在馒头庵,那里有这一件勾当呢?”凤姐笑道:“这么说起来,宝玉一定也被你们引诱坏了。我只说你们多大点子小崽子,竟会成起精来了。老师父,你方才说秦相公,我也再猜不到就是他。他是我侄儿的小舅子呢。老师父,你可将智能儿让我们赎了去,成就了他们两个的生死姻缘,也是你出家人的好事,我们好差他寻访老太太去。”老尼姑道:“很好,奶奶说的很剪绝,我早就要教他还俗呢。”
秦钟道:“前者我听见智能儿说,老太太过去了好些日子了,二婶娘怎么又来寻找呢?”凤姐道:“我们如今都在太虚幻境,你姐姐也在那里呢。我们是奉了元纪娘娘之命,来访寻老太太的。他们两人你可认得么?”秦钟细将尤三姐、鸳鸯看了一看,笑道:“这一位好像鸳鸯姐姐,我在老太太屋里见过的。这一位姐姐也面熟,只是想不起来是谁。”尤三姐笑道:“好个小猴儿,我是你姐夫的三姨儿,你如今和我翻了辈儿,叫起我姐姐来了。我不看你这个小模样儿长的怪可怜见儿的,我打你几个好耳刮子呢。”秦钟听了,笑着连忙给尤三姐请安,又给鸳鸯作揖,道:“二婶娘、三姨儿放心罢,侄儿明日起个黑早进城,到城隍衙门里,有个冯书办,我们两个人最相好的,找着他,必然知道老太太的下落。”凤姐道:“很好,相公用点心儿罢,我好替你成全好事。智能儿呢?怎么羞的躲着去了?
这里来,我和你师父说明白了,你如今放心大胆的把你这个小女婿子带了房里去罢。我们和你师父也要安歇呢。”他二人听了,只得老着脸儿双双的去了。这里凤姐等三人进了套间,各自就寝。老尼姑也在外间睡了。
次日,天才黎明,凤姐等尚未起来,只听门外人喊马嘶,打的庙门山响。鸳鸯忙起来穿上了衣服,推他二人道:“二奶奶、三姑娘快穿上衣裳罢。你们听,外面嚷闹的了不得,不知是什么事情?”说着,忙下炕走出外间,将老尼姑推醒。老尼姑连忙起来,走出外边,开了庙门看时,只见一群衙役进来嚷道:“昨晚这里的乡约地保报了大老爷,说你庵里窝藏下了美人儿似的三个姑娘,你们可莫要放他们走了。大老爷少刻差管家奶奶们来相看呢。”老尼姑听了吓了一跳,飞也似的跑了进来,道:“奶奶、姑娘们,不好了,你们昨晚住在这里,城里的大老爷知道了,差了许多衙役把守庙门,说少刻差人来相看你们呢。”凤姐听了大惊失色道:“这还了得,那里有这样的混帐大老爷呢,我们又不属他辖管,相看我们作什么?况且我也是五品的宜人、有夫之妇,相看了他又敢怎么样呢?只是他们两个人倒有些费手。”鸳鸯道:“二奶奶说的是什么话呢,不如趁早儿商量着大家逃出去,倒还妥当些。”老尼姑道:“这也说不起了,现官不如现管,又有许多衙役如狼似虎的把守着庙门,你们飞也飞不出去,只好等他们相看了,再作商量罢了。”尤三姐大怒道:“拿我的鸳鸯剑来,等我杀了出去。”
正忙乱之间,只听院内有个妇人的声音,问道:“老姑姑起来了没有?”老尼姑听了,连忙出来一看,只见是两个妇人,一个是鲍二家的,那一个不大认识。老尼姑大喜道:“奶奶、姑娘们不用怕了,前儿跟老太太的鲍二嫂子来了,你们问问他就知道老太太了。”凤姐等听了,连忙出来一看,大喜道:“你们两人从那里来?这一个不是司棋么?”原来这两个妇人果是司棋、鲍二家的,一齐进来,笑道:“原来才是二奶奶,林姑娘没来吗?”凤姐道:“你们两个从那里来的,如何问起林姑娘来了?”鲍二家的道:“二奶奶原来不知,这里的城隍就是我们的林姑老爷,前儿老太太认了亲了。姑太太因为林姑娘去了世,没到这里来,怕是走迷了路,如今现在四城门贴了告示,遍处寻访。昨儿晚上,有这里的乡约地保报说,观音庵住下了美人儿似的三位姑娘。姑太太听见恐怕内中有林姑娘,所以五更天催齐了人役,打发我们两人来看来了。”凤姐等三人听了,真是喜出望外。凤姐道:“方才老师父来说,城隍老爷要差人来相看我们呢,把我们都唬糊涂了。”老尼姑笑道:“这个话想是外头衙役门把话说错了,倒教奶奶、姑娘们受惊。”
鸳鸯笑道:“这都是我们鲍二嫂子的过失,他当日说我们二奶奶是阎王老婆,今日几乎儿教城隍老爷相看了去。”说的众人都笑了。
凤姐又道:“你们两人怎么得到姑老爷衙门里的?”司棋、鲍二家的各将自己的始末述了一遍。凤姐道:“你们这两个蹄子倒有造化,都得了好处了,我倒替你们受了多少委屈。鲍二家的我也不恨他了,是我们那个爷自己平常。司棋,你和你姑舅哥哥偷情,就该机密着些儿,为什么又弄你娘的个香袋儿,扔在山子石背后,教傻大姐儿拾了去递给大太太,好教我受太太的数落!”说的司棋红了脸,低头不答。鲍二家的笑道:“二奶奶,我们如今都改了,求你老人家当着老姑姑给我们留点脸儿罢!司姑娘,你也出去告诉你们那一个,快回去给老太太、姑太太报个信儿,再抬几顶轿子来伺候。”司棋听了,连忙自去。
这里老尼姑欢喜非常,忙叫智能儿收拾早饭来。不多一时,只见秦钟上来与凤姐道喜。凤姐笑道:“老太太有了下落了,这里的城隍就是我们林姑老爷。你和智能儿也跟了我们去罢。”
秦钟道:“承二婶娘见爱,我也正没个托足的地方。”老尼姑道:“如此甚好,我们智能儿终身也有了靠了。”凤姐道:“你白折了个徒弟,我心里又觉不安。”老尼姑道:“这倒不相干,我的徒弟多着呢,只要奶奶在大老爷面前将我提拔提拔,多赏点布施就有了。”正说时,智能儿端上早饭来。大家欢欢喜喜的吃毕。喝茶时,只见潘又安进来,先给凤姐等请了安,禀道:“小的适才回去禀知了,老太太、姑太太都欢喜的了不得,立刻抬了轿子来接奶奶、姑娘们进府呢。外边已经伺候妥当了。”凤姐等三人立起身来,向老尼姑道谢,又出了十两布施。老尼姑千恩万谢的道了简慢,直送至大殿前头,服侍他们一一的上了轿,方才回去。
这里,凤姐等三人坐了轿,但见旂锣伞扇,前呼后拥,热闹非常,十分得意,也无心看那六街三市的风光。不多一时,转弯抹角到了城隍辕门。但见看热闹的闲人如千佛头一般,军牢用棍打开。只听一声点响,重门洞开,一直抬进二堂方才落轿。两边闪出许多仆妇来,搀了他们三人进了宅门,早望见贾母与贾夫人在上房倚门而待,见他三人进来又悲又喜。贾母道:“我的凤丫头、鸳鸯都来了,这一位姑娘是谁呢?瞎!我只说你们年轻的小人儿家,往后来还有几年的福享,怎么就都走了这条路了呢!”凤姐、鸳鸯见了贾母,便跪下痛哭,贾夫人忙搀起他们来,劝道:“请老太太进来罢,娘儿们相逢,本该欢喜才是。”
于是,大家进房,一一的行过了礼。贾母问道:“这位姑娘好面熟啊,怎么再也想不起是谁呢?”凤姐道:“他是我珍大嫂子的第三个妹子,那年为柳湘莲退亲,抹了脖子的就是他哟!”尤三姐不好言语,恨的狠狠的瞅了他一眼。贾母道:“尤三姑娘来的年代久了,你们如何会在一处了呢?”凤姐道:“我们好些人都在太虚幻境呢,不属这里管,元妃娘娘、林妹妹、迎妹妹都给老太太请安。”贾母听了惊喜道:“你说真些,你林妹妹,你元妃姐姐都在那里呢?”凤姐又高声道:“太虚幻境!”贾母道:“什么叫个太虚幻境?这个地方离咱们这里有多远?”凤姐道:“太虚幻境在上界之下,下界之上,原是个虚无缥缈的所在,都是些仙人的住处。”贾夫人听了,也欢喜道:“如此说来,你们姊妹们如今都是些仙人了?你林妹妹既在那里,为什么不和你们一块儿来呢?”鸳鸯道:“我们并不知道姑老爷、姑太太在这里。我原因老太太去了世没人服侍,我就自缢找了来了。后来到了太虚幻境,才知道元妃娘娘、林姑娘都是那里的仙子,因他二人不放心老太太,所以才差了我们三个人来访寻的。林姑娘是那里有名儿的潇湘仙子,如何能够私自来呢?”贾母听了愈加欢喜,道:“我这个鸳鸯丫头,真真的不枉我疼了他一常”贾夫人又问凤姐道:“你黛玉妹妹在那里可有人伺候他么?”凤姐笑道:“姑太太放心,那里除了元妃娘娘,他就是第二位了!跻倭耸谒歉龈也凰藕蛩兀靠銮姨矸痰幕褂星琏⒔痤硕馔坊褂醒σ烫业南懔猓锏娜囟备荆燃宜擎⒚昧礁觯写溻值拿钣瘢锬锬潜哂钟杏妹茫日饫锘谷饶侄嘧拍亍!奔帜傅溃骸扒岸话涯愎寐杓被盗耍哑呤尽⑹瞬愕赜挤烁龉裁徽易拍懔置妹谩=穸忝妹糜辛讼侣洌愎寐枰卜帕诵牧恕!奔址蛉肆骼岬溃骸拔胰缃袼淙环帕诵模恢颐悄锒羌甘辈拍芗婺兀俊奔帜傅溃骸罢庖膊槐刈偶保裙美弦亓搜妹派塘烤褪橇恕!奔址蛉酥坏玫愕阃范昧搜劾帷;赝非萍酒逭驹诒吲裕愕溃骸澳阏飧鲅就罚趺刺湃饶至耍膊坏共枞ツ兀哺酶嫠叱坷镌け冈绶埂!?
司棋听了,忙去斟茶。鲍二家的便到厨房告诉去了。凤姐忙道:“我们在观音庵吃过饭了。只预备老太太、姑太太的饭罢。”
贾母问凤姐道:“家里你两个公公、两个婆婆、你宝玉兄弟他们都好么?”凤姐道:“二位老爷、二位太太都好,只有宝兄弟,我听见香菱说,中了第七名举人,后来跟着个什么癞头和尚出了家了。”贾母闻言大惊失色道:“怎么的宝玉出了家,当了和尚了?这还了得!这个傻小子,媳妇也娶了,举人也中了,放着福不享,好好儿的为什么出家呢?”凤姐尚未及时回答,鸳鸯道:“总为的是林姑娘么!”凤姐急的忙把鸳鸯瞪了一眼,贾母也会过意来,叹了一口气道:“罢了,都是我的业障,教我也后悔不来了。”贾夫人听见话语蹊跷,又见凤姐瞪了鸳鸯一眼,不好往下追问,便也叹道:“这个孩子怎么干出这样糊涂事来了,这把他娘活要想坏了呢。不知他娶的是谁家的姑娘?这可不把人家的女孩耽搁了么?”贾母叹道:“就是薛姨太太的女儿。”贾夫人道:“不是小名儿叫个宝钗的么?”凤姐道:“就是他,姑太太倒还记得。”
正说时,只见贾珠进来,站在上房门口问妹妹们的好。凤姐吃了一惊,立起身来道:“怎么的大哥哥也在这里么?”贾夫人便将贾珠的原委告诉了凤姐一遍。凤姐道:“鸳鸯姐姐,你去替我给大哥哥请安,就说家里大嫂子很好,兰哥儿也中了举人了。”贾珠也很欢喜,道:“这都是二婶娘的疼爱所致。”
贾母道:“你宝玉兄弟也中了举人了,这个下流种子,放着福不享,跟了和尚出家去了。珠儿,你在外头采听着,如若知他在那个庙里出家,把他给我活活的捉着来。”贾夫人笑道:“这个老太太想是气糊涂了,阴阳路隔,寿夭各有定数,岂能活捉呢。若都由着人的性儿活捉起来,凤丫头早把琏儿活捉来了。
”凤姐也笑道:“好姑太太,才见了侄儿媳妇就说起趣话儿来了。为什么不说教我大哥哥把我大嫂子活捉了来呢?”说的贾珠也笑了。正然说笑,只听外面“当”的一声点响,威武开门。
贾珠忙退了出来,道:“姑老爷回来了。”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第五回庆生辰元妃开寿宴
得家报黛玉慰芳心
话说凤姐等听见林如海回来,一齐站了起来,整理衣裳,预备叩见。只见林公笑吟吟的走进来,道:“姑娘们都到了,咱们都是至亲,不必多礼,请到里间坐罢。”这里凤姐、尤三姐、鸳鸯三人早已拜了下去,林公答了三揖。丫头们将里间的帘子打起来,让他三人内室暂坐,司棋便随了进去。林公先与贾母道了喜,然后归坐。贾夫人便将凤姐所言黛玉在太虚幻境的光景,告诉了林公一遍,林公也自欢喜,道:“我前日在崔判官衙门里赴席,提起黛玉的话来,崔判官也说有个太虚幻境,当日白乐天的《长恨哥》上有句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就是那个地方。如今令爱姑娘不到地府,必是登了太虚了。我还谦说那里能够呢。谁知果然应了他的话了。”贾夫人道:“老爷也要想个主意,教我们娘儿们也见一见。”林公听了,沉吟了一会,叹了一口气,道:“夫人不用性急,我想女儿位列仙班,自不能私离职守,我们也有官守责任,不敢擅离此地。我到任已满九年,明年必转天曹,那时同到太虚,母女相见,也不过转瞬光景。如今只好写封家书,烦来的人带去,以慰女儿之心,也就同见了他的一样。”贾夫人流泪道:“如此说来,还有一年的光景,教我如何熬耐呢!”林公道:“夫人不必伤心,多的日子都熬过了,何在乎这一年呢?待我写了家书,就打发两个小太监明早先回去,且留下三位姑娘住着陪伴老太太,明年同我们一块儿也不为晚。”
说到这里,只见鸳鸯走了出来,道:“适才我们三人也商量来,我与二奶奶好容易见了老太太,也不忍遽离。尤三姑娘却不能久住,他要先回去呢。”林公道:“既然如此,且留三姑娘与两个太监多住几日,让我们稍尽地主之谊。”贾夫人道:“这个自然。今日可吩咐外头,叫一班小戏儿来,预备在后花厅上,请老太太和他们姊妹们听听。再打点孝敬元妃娘娘并送别位姊妹们的礼物,也给女儿带些衣物去。早些办妥了,免得临时周章。”林公道:“这个自然。依我的主意,这些事你竟托大侄儿替咱们办一办,免得外头弄来的不合你的意思。”林公说罢,便站起来道:“把我的早饭摆在书房里去,这里让老太太和姑娘们多说说话儿。”说毕,自往书房里去了。这里贾夫人便催着叫人打扫花厅,安排唱戏,与他们姊妹接风。又告诉了林公,将秦钟、智能儿搬进衙门居祝智能儿从此留发还俗。这些节目不须多赘。
再说林黛玉自从凤姐等去后,每日与香菱讲究诗词,倒也快乐。这一日偶坐闲谈,提起旧事。香菱向黛玉道:“前儿我父亲归山,十分忙迫,我替你们问了宝二爷、柳二爷的下落,我父亲只说得‘青埂峰’三个字便不见了。但不知青埂峰是什么地方?姑娘何不在《一统地舆志》上查一查,到底是那一省,属那一州县所管呢?”黛玉听了,沉吟了一会道:“是了,我记得那年丢了通灵玉时,求妙姑扶乩,上面有‘青埂峰”三字,又有什么‘入我门来一笑逢’的话。想来那和尚、道士必非凡人,既然度了他们两人去出家,自必他们两个夙有仙根,方能有此奇遇。我想这个青埂峰也不过是个山名,也同太虚幻境一般。《地舆志》上那里查得出来呢?前儿是尤三姐姐他的痴情不断,故有此问。我如今把那些尘世的俗缘也都看淡了。倒不如咱们姊妹们在一处长长的聚守,无拘无束、自在逍遥的倒觉得爽快。”香菱笑道:“你说的倒好,只怕临时又由不得你了。
前儿我父亲去时,给我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锦匣儿,上写‘仙家妙用,敬谨开看’八个字,今儿趁晴雯、金钏儿都不在家,我们打开悄悄的看看,不知里面到底是些什么?”黛玉笑道:“难为你那一日拿回匣儿来,这些日子我总没瞧见,你到底藏在那里了?”香菱道:“姑娘不留心,就在书橱子上,和你那个葫芦在一处放着呢。”黛玉道:“你就取来咱们看看,顺便将葫芦也带了来,我也教你瞧个稀罕的玩意儿,那也是警幻仙姑送我的。”香菱遂走至橱边,伸手将锦匣儿并葫芦取了下来,递与黛玉。黛玉接来,看了匣面上的八个字,便仍递与香菱,笑道:“这是甄老伯给你的,我如何敢拆封呢?你且打开看了,如果我也看得,那时再看也不迟。”香菱笑道:“姑娘总是这样多心。”说着,便打开锦匣一看,原来是两种名香,各五十支。一名返魂香,一名寻梦香,俱有七寸长短,各有金字引单,上写:返魂香出自天竺国,焚之能返亡人之魂,与生者相会。寻梦香出自西番,焚之能送生人之梦,与亡人相会。一是汉武帝所制,一是楚襄王所制。意秉虔诚,无不神效,切忌孕娠。
香菱看毕,笑道:“原来是两种名香。姑娘你瞧瞧,这张引单上写的倒也有趣。”黛玉接来看了一遍,笑道:“这是甄老伯疼你的意思,教你焚起返魂香来,就可以回家去看看你们大爷,再孝薛大哥焚起寻梦香来,就可以到这里看看你;李夫人见了汉武帝,楚襄王也就会了神女了,果然有趣。”香菱笑道:“你怎么跟着琏二奶奶学的,说起这样话来,可不要招出我的话来,你又该着了急啐人家了。”黛玉道:“随你怎样编排着说去,我的心早已定了,一尘不染,各人干各人的正路是真的。”香菱笑道:“既是这样,前儿尤三姑娘人家打听人家的柳二爷,你为什么听见又那个样儿了?”黛玉正然手里摩弄葫芦,听了便笑着啐了他一口,道:“你不信了罢,你只瞧瞧这个葫芦里头是什么,你就知道了。”香菱接来一看,道:“好个西湖景儿,里头是什么故事?”说着,便将玻璃小镜对在眼上看了好一会,忽然放下葫芦,骂道:“好个没脸的娼妇!”
黛玉听了,吓得怔了,问道:“你骂那个呢?”香菱道:“我们那个死鬼奶奶。”黛玉忙道:“你瞧见什么故事了?”香菱道:“里头很好的一院房子,只见我们死鬼奶奶和一个少年的相公在一处坐着,两个人只用一个酒杯,一替一口儿喝酒,那个样儿真真的难看,我也不好往下说了。”黛玉不信,拿起葫芦来,在小镜中仔细一望,仍是漆黑的一无所有。知是天机奇妙,便问道:“你看见的那个少年到底是谁呢?”香菱道:“那个人的模样儿也像在那里见过的似的,只是说不出是谁来呢。
”黛玉说的顺了嘴,便道:“你看像宝玉不像?”香菱不觉大笑起来,道:“这可不是我来,你自家可把吃醋的话都顺嘴儿说出来了。”黛玉自觉把话说冒失了,红了脸笑着就要撕香菱的嘴。二人正然嘻笑,只听外面有走的脚步响,就知是晴雯、金钏儿回来了,连忙将锦匣并葫芦依旧收起。
只见他二人走进来,晴雯先笑道:“我今儿偏了二位姑娘了,适才在蓉大奶奶家和尤二姨儿、妙师父,我们四家子斗了半日的牌,赢了他们好些瓜子儿、干果子。”说着,便向袖子里拿出个手帕包儿来,打开都是些松瓤、杏仁、葡萄干、蜜枣儿之类,便抓了一把放在黛玉的面前,又抓了一把递与香菱,又抓了一把递与金钏儿。金钏儿接来,笑道:“你今儿不过是彩头好,赢了些嘴头子吃,你可没得看见个稀罕的事儿。你们四家子刚上了场,我就缚了个鸡毛毽儿,到警幻仙姑那里,和那些仙女们踢起毽儿来,倒也好玩。”晴雯道:“踢毽儿就算个稀罕的事儿吗?”金钏儿道:“你听罢,人家还没有说完呢,你就拦人家的话靶儿。我们正踢到热闹中间,只见正南上远远的轿马人夫、牌匾伞扇,过了一队又是一队,都向正南上去了。
我只当是拜咱们来的什么客呢,问了问警幻,他才说今儿是腊月二十三了,过去的都是各府州县的灶王爷。我就问他,咱们怎么也不祭送灶王呢?他说灶王爷不敢当咱们的祭,他明日反倒要把收下人家的灶糖,差人送些来给咱们吃呢。你说这事儿稀罕不稀罕呢?”晴雯道:“这也没有什么稀罕处,咱们在家里的时候,那一年腊月二十三又不祭灶呢。”金钏儿便使性子道:“不稀罕也罢,明儿灶王爷送了糖来,你就不用吃!”黛玉笑道:“你这个丫头,大家不过白说闲话,也值得闹脸急了吗,快给我们倒茶去罢。这个枣儿吃的嗓子里怪甜的。”金钏儿这才咕嘟着嘴倒茶去了。
黛玉又向晴雯道:“我们如今住在这里,连四时八节也都不知道了,才听金钏儿说起祭灶的话来,不是离年尽了么。元妃娘娘的生日到了,咱们可打点些什么礼物送送呢?”晴雯答道:“据我看来,咱们这边所有的东西,娘娘那边都是有的,纵然多送几样也不为奇特。依我的主意,前儿娘娘到这里逛来的时候,瞧见姑娘的那株绛珠仙草,爱的什么似的,他那里正少这个。如今趁着还有好几天的空儿,何不将仙草四边发的嫩牙儿移了出来,栽在白石花盆内,照着原样儿做成朱红架子,这么一色儿的八盆送过去,作为祝敬,又新鲜又合娘娘的意思,岂不比别的强呢?”黛玉听了,点点头儿道:“也罢了,你成天家也是白闲着呢,只当解闷儿似的,你就布置起来,每日多浇些甘露,不过七八天的工夫,就可以长成盆景儿了。”晴雯答应了,便去布置,不必多赘。
过了些时,乃是除夕,太虚景况并不似人世繁闹,惟有烛烟香篆,氲氤芬馥而已。次日元旦,乃是元妃诞辰。自黛玉、警幻以下,都有祝敬,无庸细述。元妃见了这八盆仙草,喜不自胜,即安放在正院。大排筵宴以待。少顷,黛玉、香菱、尤二姐、秦氏可卿、妙玉、警幻等一齐来到,迎春替元妃迎客。
大家进宫,先行朝贺之礼,然后谢恩,依序坐下。元妃先向黛玉笑道:“前日在妹妹处偶见仙草香艳异常,十分爱幕,今承概赠,足见多情。”黛玉立起身来道:“娘娘千秋,臣妹无以为敬,葑菲小草,何敢自私。”元妃又和妙玉等诸人叙了一回闲话,乃命摆上酒筵,大家畅饮。命众仙女们奏起钧天乐来,又歌了一回“霓裳羽衣曲”,音响节奏非人世所有。
须臾乐止,元妃笑道:“这些歌舞,实在也听厌了。依我的意思,今日姊妹们聚会,不必拘泥常礼,倒不如大家猜拳行令,倒觉有趣。”黛玉等诸人俱各立起身来,答道:“今日乃娘娘千秋,又是元旦令节,体制攸关,臣妹等何敢放肆。”元妃笑道:“这些年,我在宫里实在教这礼数把我拘的受不得了,今日好容易离尘超世,你们仍然还要拘礼,教我也难了。也罢,拿笔砚过来。这绛珠仙草,我十分喜爱,我就以此为题,做七律一首,你们能诗者步韵作起来,岂不雅趣呢。”众人听了,又道:“娘娘聪明天纵,学问渊深,臣妹等学识浅陋,焉敢续貂。”元妃笑道:“不必过谦。”只见宫娥送上文房四宝来。
元妃提笔,一挥而就,递与黛玉。黛玉接来,仔细读道:自是灵河不朽身,偶因一念谪红尘。
分来兰蕙瑶池品,占断风花上苑春。
青甫入帘香彻骨,苔初绕砌翠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