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纪事诗 - 第 64 页/共 70 页
楼台海上湧金银,织罽西来自大秦。
谁识子云高阁畔,遗书寂寞订先民。
《同治上海县志》:“郁松年字万枝,号泰丰,恩贡生。好读书,购藏数十万卷,手自校雠。以元明旧本世不多见,刊《宜稼堂丛书》。”昌炽案:泰峰,道光二十五年恩贡,见《上海县志选举表》。
《师友渊源记》:“松年饶于财,凡宋人典籍,有未刻或刻而板废者,不惜重资,以罗置邺架。吴门黄氏百宋一廛所藏,归山塘汪阆源家,近亦散布而入沪渎矣。”
莫氏《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魏鹤山《毛诗要义》三十八卷,仪征相国采进遗书,亦未见。上海郁泰峰氏乃搜获曹楝亭旧弆宋椠本于嘉兴士家,海内更无第二本,遂卓然为宜稼堂数十宋椠之冠。”
《甘泉乡人稿沈晓沧炳垣寄赠徐君渭仁新刻思适斋集》诗:“沈侯嗜好别流俗,休沐逍遥辞剧务。好事近得郁与徐,异书校勘为点注。”自注云:“上海郁松年所刻《宜稼堂丛书》,晓沧亦曾相赠。徐、郁两君所刻书,皆晓沧精心为之校定。”
《持静斋书目》:“《建康实录》,有‘郁泰峰己酉年所收书’印。”
《松江府志》:“顾秉渊字润泽,南汇人,监生。少有神童目,长益探讨经史,购藏书万卷,人拟之小琅嬛。”
三七四、沈楙德翠岭【叶昌炽】
先鬻当年本后收,云烟难得几时留。
五陵裘马非吾好,上绍山来与慧楼。
《昭代丛书补编沈维鐈序》:“吴江沈君翠岭,有《昭代丛书》之刊,其友人迮君青崖为乞序,其书凡十集,而先刊其八集,张山来、杨慧楼先生所辑也。《壬》、《癸》二集,沈君方谋补辑以待刊。余闻沈君居县之雪巷,门临流水,市远嚣尘,慷慨捐数千金,以成此艺林盛事。谓非有豪杰过人之识而宅心远大者,其能然欤!”又《李星沅序》:“沈君所辑,自国初林、梨洲,及今耆宿,凡所撰述,粲然具陈,识大识小,皆与圣人之道合焉。其书精深浩博,堪以昭示来兹而无疑。”又朱珔序:“书之为物,丰财则后收,歉财则先鬻,寒儒购且不能,奚有于刻!素封之家,恣声色,侈裘马,愿者率亦肥田宅,庇子孙云尔,焉有肯输厚值而钻故纸!是则沈君斯举,诚度越乎寻常者矣。”
俞曲园先生《昭代丛书序》:“康熙间,张心斋止《甲》、《乙》、《丙》三集。乾隆中,震泽杨列欧又辑成五编,曰《新》、曰《续》、曰《广》、曰《禆》、曰《别》各五十种。至道光间,吴江沈翠岭先生又辑二编,曰《补》、曰《萃》,从张氏之例,命《新编》曰《丁集》,《续编》曰《戊集》,《广编》曰《己集》,《禆编》曰《庚集》,《别编》曰《辛集》,《补编》曰《壬集》,《萃编》曰《癸集》。又就原书汰其小品之无禆掌故有乖大雅者凡六十种,别为一编,命曰《别集》,而补以有用之书,仍如其原数。”
三七五、顾沅湘舟【叶昌炽】
吴下名园顾辟疆,蛾眉列屋为添香。
荒摊敝纸难收拾,竟使遗闻付梦梁。
钱泰吉《可读书斋诗集》:“吴山遇吴门顾湘舟沅,知其收藏书籍及金石文字,甲于三吴。剧谈良久,既而过访寓斋,以其姬人绿卿、素君、紫娟合画团扇见赠,属题《绣余读书图》,率成三绝句:‘东吴顾文学,卅载旧知名。阅肆得相遇,高谈四座惊。’‘赠我白团扇,丹青一一工。腐儒无艳福,也幸拂清风。’‘南面百城拥,豪于列屋居,岂知读画后,分校数行书。’”
《持静斋书目》:“《周易旁笺》,顾沅家藏,有‘古吴武林叔子湘舟氏珍藏’印。”“《樊川文集》,有‘武林怀古书屋收藏’、‘秘香阁收藏’、‘顾沅湘舟氏’诸印。”“《徐正字文集》,顾沅跋云:‘山阴沈霞西精钞本,绍郡获此,如得奇珍。’”昌炽案:湘舟辟疆园在郡城甫桥西街,庚申之劫,其所藏尽为丰顺丁中丞捆载以去。《持静斋书目》所著录,多其家书也。去岁己丑,余游琉璃厂阅肆,在一荒摊见破书三册,皆湘舟裒刻,同时人赠言及所刻书序。初仅索价京钱三四千,继视余把玩不释,疑为奇货可居,遽藏去不肯售。湘舟遗事遂不能详,至今耿耿于怀,不能去也。
三七六、莫友芝子偲【叶昌炽】
世上居然有唐本,千年古镜出尘埋。
虺隤我亦马生疥,欲得君家枯柳揩。
曾文正公《翰林院庶吉士遵义府学教授莫君墓表》:“君讳与俦,字犹人,一字杰夫,贵州独山人,嘉庆己未进士。子九人,友芝,道光辛卯科举人。”
《松江府续志流寓传》:“莫友芝字子偲,博学嗜古,尤精小学,著有《郘亭文钞》。”
友芝《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引》:“同治改元初夏,舍弟祥芝自祁门来安庆,立黟县宰张廉臣有唐人写《说文木部》之半,篆体似《美原神泉诗碑》,楷书似唐写佛经,桥?[木恒]讳阙,而柳卬不阙。例以《开成石经》不避当王之昂,盖在穆宗后人书矣。余命录副以来,廉臣见祥芝分毫摹似,仓猝不得就,慨然归我。近人获《蜀石经》残拓,宝过宝椠,矧此千岁秘笈,绝无副迻。径须冠海内经籍传本,何仅仅压皖中名迹也!廉臣名仁法,陕西山阳进士。”又诗云:“湘乡相公治经如治兵,号令罢茶龃龉皆峥嵘。莫府军闲结习在,刊徐左许时铿铿。谓余此卷虽晚出,试数四部官私谁第一?元钞宋刻总奴隶,为子性命耽书报良直。”
曾文正公题词:“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莫君所得殊瑰奇,传写云自元和时。问君此卷有保珍?流传显晦经几人?君言是物少徽识,残笺黯黮不能神。豪家但知贵锦帙,陋巷谁复怜綦巾!黟县令君持赠我,始吐光怪干星辰。许书劣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千年尘。篆文已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目新。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就中一字百搜讨,诘难蜂起何囗[齿斤]囗[齿斤]。暗与此本相符契,古辙正合今时轮。乃知二徐尚卤莽,诒误几辈徒因循。我闻此言神一快,有如枯柳揩马疥。我昔趋朝陪庶尹,颇究六书医顽蠢。四海干戈驱迫忙,十年髀肉销磨尽。却思南阁老祭酒,旧学于我复何有。安得普天静搀枪,归去闭户注《凡将》。”昌炽案:莫君所著《宋元旧本经眼录》三卷,《附录》二卷,其家已刊行,子绳孙跋云:“同治乙丑迄己巳,先君客游所见,或解题,或考其椠钞善劣,或仅记每叶行字数目,或并录其序跋及藏家跋语、印记,皆经眼时随笔志之,以备循览。绳孙谨次为三卷,更集他书衣及碑帖题语为二卷附焉。吾家影山草堂,僻在黔南,旧藏粗备,尤多先人手泽。乱后散佚略尽,不可复得,今卷中仅存一二,先君少时所校也,念之泫然。同治癸酉七月丁未朔,第二男绳孙志于江宁旅舍。”
三七七、刘康春禧 袁芳瑛漱六【叶昌炽】
册外风烟蝉蚓鸣,山中金璧光莹莹。
百楹楼屋容登未,八月洞庭湖水平。
何绍基《东洲草堂集阅宁乡刘春禧康红豆山房藏书目 喜而有赠》:“藏书不解读,如儿嬉戏得珠玉;读书不能藏,如千里行无糗粮。刘侯生自湖湘秀,要与俗儒饿寒陋。善本莹莹金璧光,古人堂堂天地寿。深山楼屋可百楹,新篇蠹岫皆有情。山中日月圣贤宇,山外风烟蝉蚓鸣。贱子藏书无最目,读书贪多不贪熟。正流歧巷各有会,要与壑源同一族。示君此语然未然,何时铅椠相周旋。期君来蹑蓬山路,共校金绳册府篇。”昌炽案:湘中袁漱六芳瑛,乙巳进士,官松江知府。其卧雪楼藏书极富,黄再同前辈曾见其书目四大册,《汉书》宋元刊本多至十许部,余可知矣。李木斋同年随父中丞公宦湖南,得其书最多。
三七八、刘履芬彦清【叶昌炽】
未闻脉望餐烟火,岂有爰居飨鼓钟。
君本清才难作吏,可怜横死到黄龚。
高心夔《代理江苏嘉定知县刘君墓志铭》:“君讳履芬,字彦清,生于云间,故号泖生。以同知直隶州充苏州书局提调。光绪五年,江南乡试,嘉定知县程其珏调分校,君往代。受事之日,民先有逼嫁致死,督部檄一干下县决杀者,君已不怿。此干笑侮之,因迹求民间数事,密闻诸台,句捕尽得。君慈恕不忍文致,亲送囚行省,且陈其疑,此干请必尽杀乃止。君痛悔失图,茹惨危遽不自胜,反嘉定,疾作,满有日矣。或诈告杀人,需诣验,君神明已伤,仰天言:‘吾德薄,灾殃及民,不如死也!其日不食,夜分不寝,迟明从者叩扃无声,翘而入,僵于地,喉骨断裂,血污被膺,右手短翦握固未脱,几烛将跋,’《洗冤录》端展宛然。事上抚部,固始吴公重君所以死也,厚恤之。”
又刘彦清《莎厅课经图册书首》:“吾之君所,恒见以面覆书,书上下五色相刺,字纫句缉,充箧溢架,耳目所际,身所周旋皆书,寒暑晦明,殆不征其气候,与游八九年,乐未有以徙也。”
叶裕仁《刘泖生莎厅课经第二图后序》:“江山刘泖生刺史,性嗜书,遇善本必倾囊购之,其不能得者,手自钞录,日课书十纸,终日伏案矻矻,未尝见其释卷以嬉也。”昌炽案:泖生先生与余为忘年交。其子名毓盘,先生殁时甫襁褓,今已为学官弟子,且能读父书矣。顾先生廉吏,家甚贫,其书已不能守。倾闻吴中有持元刻《郭茂先乐府》陆敕先校本求售,此先生秘笈,余所素知者也。此书也,先生之书尽出矣。
三七九、杨继振幼云 崇恩语铃【叶昌炽】
标识分明卷帙精,鞠花凉雨荡帘旌。
累累天籁珍藏印,又见敔翁与石筝。
鲍康《为继振幼云跋币拓册子》:“春宇同年之弟幼云,与余有同癖。壬申解组旋都下,闻幼云收藏益富。”又《为幼云跋陈氏十钟拓册》:“秋雨初过,盆菊已花,披读数过,不觉红日之西坠。尘海中独余与幼云最闲,傔从往来,必以墨拓相示,未始非清福之一端也。”又《戏柬继幼云》诗:“从来同癖气相求,拓本纷传等置邮。凉雨一帘花满屋,翩然尘海两闲鸥。”昌炽案:春宇先生讳宜振,汉军镶黄旗人。道光乙巳恩科进士,工部侍郎。同治乙丑,视学江苏,昌炽以童子受知幼云。先生不独藏泉最富,金石图书亦充牣,近渐散佚,昌炽得其奇零小种,藏印累累。每册有“杨”字圆印、“石筝馆猗欤又云”印,两纸黏合处,有“雪蕉馆”骑缝印,卷首有长方巨印,其文曰:“予席先世之泽,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自少及长,嗜之弥笃。积岁所得,益以青箱旧蓄,插架充栋,无虑数十万卷。暇日静念,差足自毫[豪?]。顾书难聚而易散。即偶聚于所好,越一二传其不散佚殆尽者亦鲜矣。昔赵文敏有云:‘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澄神端虑,静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予谓吴兴数语,爱惜臻至,可云笃矣,而未能推而计之于其终,请更衍曰:‘勿以鬻钱,勿以借人,勿以贻不肖子孙。’星凤堂主人杨继振手识,并以告后之得是书而能爱而守之者。”又题后云:“予藏书数十万卷,率皆卷帙精整,标识分明,未敢轻事丹黄,造劫楮素。至简首卷尾,钤朱累累,则独至之癖,不减墨林,窃用自喜,究之于书,不为无补。”又案:宗室语铃方伯崇恩,亦富收藏,身后为琉璃厂肄雅堂捆载而去。装潢精整,触手如新。余近得其所藏刘燕庭《金石苑》,卷首一印曰“语铃所藏,初印精本,得者宝之,庶传久远。”其余藏印曰“玉牒崇恩”,曰“绣漪精舍”,曰“绣漪老渔”,曰“壶青阁”,曰“澹园”,曰“敔翁”,曰“涧村”。
三八○、座主潘文勤公讳祖荫【叶昌炽】
黄子寿师讳彭年 子再同编修国瑾
雷塘弟子追成录,雪苑宾僚忆赋诗。
犹是羽陵亲到处,不堪东阁再窥时。
潘文勤师,图书金石之富,甲于吴下,其藏书印曰“八求精舍”,曰“龙威洞天”,曰“分廛百宋,迻架千元”。癸未奉讳归吴,延昌炽馆于滂喜斋,尽窥帐秘。宋刻《金石录》十卷,即《敏求记》所称冯研祥家本,宋刻《白氏文集》残本、《后村先生集》残本、《葛归愚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皆士礼居旧藏,北宋本《广韵》,则泽存张氏所刊祖本也。其它高编大册,断璧零缣,皆世间希有之秘,每睹一书,辄为解题,成《滂喜斋读书记》二卷,赏析之乐,宛如昨日。客冬十月,遽遘龙蛇之厄,越月而又闻贵筑黄子寿师殁于鄂渚。师开藩吾吴,奖掖寒畯,惟恐不及,昌炽受知最深。戊子之冬,公子再同编修相约至京,馆于其邸,得尽见所藏书。再同孤介违俗,顾独与余有水乳之契。病肺误服温剂,致失音,骤罹大故,一恸几绝。正月南旋,朋辈往送别,皆忧其不起,乃未几而讣至矣。余此稿再同曾录副,而文勤师欲为付梓,不意数月之间,师友沦丧,泚笔赋此,不胜梁木之感云。辛卯二月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