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纪事诗 - 第 62 页/共 70 页
吾识虞东隐君子,晁陈绝学守丛残。
高斋鸡黍犹前日,怅绝牙弦不复弹。
同治《苏州府志》:“瞿镛字子雍,岁贡生,居菰里村。父绍基,好购书,收藏多宋元善本。镛承先志,益肆力搜讨。常邑自绛云、汲古,以至爱日、稽瑞,二百余年间,储藏家代不乏人。镛所著《铁琴铜剑楼书目》,既博且精,足为后劲。”
黄廷鉴《恬裕斋藏书记》:“出宾汤门十里,其塘曰南塘,辛峰左峙,清水东潴。有村曰罟里,沃壤千畦,桑竹弥望。故学博荫棠先生隐居在焉,有斋曰‘恬裕’,其藏书之所也。君以明经选授广文,一试职即归隐,读书乐道,广购四部,旁搜金石。历十年,积书十万余卷,昕夕穷览,尝绘《检书图》以寓志。时城中稽瑞、爱日两家,竟事储藏,先后废散。君复遴其宋元善本为世珍者,拔十之五,增置插架,由是恬裕藏书,遂甲吴中。尝慨世之好典籍者,皆为造物所忌。今君之哲嗣子雍明经,克成先志,搜奇罗逸,不懈益勤,则藏书为造物忌之说,于是不售矣。道光庚子十月朔。
张星鉴《怀旧记》:“季明经锡畴,字菘耘,太仓州人。敦品励行,为文谨守先正,出入震川、尧峰之间。晚年馆虞山瞿氏,馆中多善本书,得于黄氏士礼居者为多。君悉跋尾,遂成《藏书志》若干卷。“
同治《常昭两县志流寓传》:“锡畴校书盈千种,异同舛误,靡不悉心考证。咸丰十年,避寇李墅,抑郁以终。遗书千卷,烬于火。”
张瑛《虹月归来图记》:“咸丰庚申四月,粤寇陷苏州,吾邑瞿氏,家世藏书。闻惊,敬之、濬之昆仲检世所罕有者,分置村北之荷花溇、西之桑坝及香塘角,又取经部寄于周泾口张氏。八月,常熟陷,亲至各处捆载,舍去十之二三,择千余种,一寄归市董氏,再寄张市秦氏,复运至鹿阿唐氏。已而土寇蜂起,复运至定心潭苏氏。同治元年十二月,吾邑首先反正,四乡蹂躙殆遍。瞿氏之书,一劫于菰里,再劫于香塘角,所存仅苏氏一处。乃更择宋元刊及秘钞精校本,汇集十夹板,二年二月渡江,藏之海门大洪镇。五月寇退,载书回里,其幸存者计若干种,可谓艰矣。”昌炽案:瞿氏藏书,今尚巍然无恙。秉渊字敬之,秉濬字性之①,皆子雍先生子也。贤而好客。余尝偕管子申季、王子芾卿三席访之,敬之兄弟尽出藏书以见示,并以《铁琴铜剑楼书目》属为补辑。每到必盘桓日夕,谈晁陈之学,相得甚欢。自丙子以后,余南北奔走,不复能再叩琅嬛,而敬之兄弟,亦先后殂谢。眷念黄墟,为之三叹。
据王欣夫《补正》云,“秉濬字性之”当为“秉清字濬之”。
三六一、朱绪曾述之 甘福德基【叶昌炽】
西湖三箧空手写,烟水秦淮正黯然。
回首东园高树畔,讽书嘒嘒正鸣蝉。
陆心源《开有益斋读书志跋》:“上元朱述之先生,讳绪曾,道光初举人。一目十行,无书不览,藏书甲于江浙。累官浙江秀水、孝丰知县,有循声。其书仿《郡斋读书志》之例,而精核过之。”
刘寿曾《开有益斋读书志跋》:“上元朱述之先生,以研经博物闻名于东南。所著《开有益斋集》,都十余万言,佚于兵火。此《读书记》六卷,《金石文字记》一卷,盖全集三之一。先生哲嗣桂模之言曰:‘先君子藏书至富,每遇秘笈,尤喜传钞。咸丰癸丑,粤寇陷江宁,先君子方官浙中。慨收藏之灰烬,因取旅次所存数十箧,日夕关览,掇其大旨,笔于别简。其假自友朋者,亦为题记。尝曰:吾集与《甘泉乡人稿》相类,无空言也。’”
甘元焕《读书续志跋》:“先生所居秦淮水榭,藏书十数万卷,丹黄斠画,皆精审。先石安仲兄,喜搜乡邦掌故及金石雅训之学,时从讨证。先生辑《金陵诗征》,亦假余家津逮楼书,瓻借往还,几于置驿。先生官浙水,又获钞文澜阁本,故所弆宋元秘笈,多外间所罕见者。”昌炽案:甘君字建侯,为余丙子同年。
《开有益斋读书志》:“绪曾祖父云浦公,年八十,手写《尔雅》,以为娱老清课,故绪曾七岁即能熟诵此经。尝于秋日,先父携至东园苑家桥,蝉嘒嘒鸣高树,命诵《释虫》篇蜩属,索解不已。”
《曝书杂记》:“述之权知海昌,得纵观所藏书。余拟助之编纂书目,述之调任嘉兴,遂不果。后其书载归金陵,已付劫灰矣。”
张文虎《感逝》诗:“藏书遭贼焚,三箧还自写。一官落西湖,所不愧风雅。何时镜湖水,流到西陵下。”注云:“朱述之太守家江宁,藏书甚富,悔于贼。君在浙,公暇写书不倦。咸丰十年,贼破杭州,客死山阴。”又《秋日怀人》:“万卷残书付劫灰,烽烟回首尚惊猜。西湖收拾闲风月,珍重瑶编远寄来。”注云:“朱郡丞绪曾,在浙得秘籍,辄以见寄。”
《续纂江宁府志人物传》:“甘国栋字遴士,江宁人,晋于湖敬侯卓裔也。家有津逮楼,积书至十余万卷,子福、遐年、延年。福子煦,字耆壬,弟熙。”又《孝友传》:“甘福字德基,号梦六。生平嗜学慕古,蓄书极富,至今谈收藏者,犹称甘氏津逮楼焉。著有《保彝斋日记》、《钟秀录》。”又《目录类》:“甘福《津逮楼书目》十八卷。”
三六二、刘位坦宽夫 子铨福子重【叶昌炽】
河间君子馆砖馆,厂肆孙公园后园。
月老新书紫云韵,长歌聊为续梅村。
何绍基《怀都中友人诗》:“退翁余韵在檐楹,天咫宦中面百城,妙有儿郎能好古,勤收翠墨馔先生。”自注:“刘宽夫所居,即孙退谷遗址,乃郎子重,亦好古。”昌炽案:宽夫先生名位坦,子重名铨福。大兴人,藏弆极富,贵筑黄子寿师,其女夫也。余客岁馆子寿师,次君再同前辈京邸,见宋刻《婚礼备要》、《月老新书》、紫云增修校正《礼部韵略》,皆先生旧藏。《月老新书》尤为奇秘。余仿梅村祭酒体作长歌一首纪之。再同云:先生“叠书龛”在城中广济寺,因得河间献王君子馆甎,名其居曰:“君子馆甎馆”,又日“甎祖斋”;所居在后孙公园。其门帖曰:“君子馆甎馆,孙公园后园。”今其孙尚守旧宅,而藏书星散矣。
三六三、陆筠瓠尊 章全①益斋【叶昌炽】
授经如见伏生图,八十分湖一钓徒。
白发红颜相对写,阿翁何似赵凡夫。
钱仪吉《陆瓠尊翁筠八十像赞》:“积书满家耄学勤,珊羡擿误理放纷。门庭整洁礼教敦,菀枯一致娱斯文。有晬者容长说忻,淑我里闾皆德薰。蒲轮他年资方闻,乞言百岁此隐君。”
《曝书杂记》:“瓠尊名筠,本贯吴江,后寄居秀水。其子孙遂为秀水学官弟子。吾友金岱峰之妇翁也。”又云:“《咸淳临安志》,顷从秀水章益斋广文金案头见旧钞本,乃赵东潜借绣谷亭本过录者。益斋云,以校汪氏新刊,有可补阙。”又云:“益斋年瑜古稀,钞书不辍。二十年前,当钞《乐书》全部,影宋精绝,共计一千二百余叶。以旧藏宋本、更假东津亭马氏所藏宋本校正,阅两年而成。图谱多其长子妇所绘,吾家几山文学善扬之女也。自陆丈瓠尊下世,吾乡劬书者章君为鲁灵光矣。”又《陆蘋香暴书图跋》:“瓠尊先生所藏书,皆校勘精审。得一善本,丹黄不倦,晚年犹从余假何义门兄弟《后汉书》校本过录,余亦从先生得录《三国志》评点本。未几先生下世,所藏尽散,而蘋香能守叔父之所授,表而章之。”
张鉴《题陆蘋香鐄杉林山馆图》:“吴越诸陆朱两轓,族均顾氏源平原。”又云:“他年相访临顿里,何知不是桑苎园。”
校勘记:益斋名“全”,叶氏沿《曝书杂记》作“金”,误。《嘉兴府志》所载甚详。又其所读书题以“秀水章全遂衷氏句读”字样,王欣夫已辨,故据改。
三六四、胡惠墉篴江【叶昌炽】
九经已有四经亡,披发巫阳下大荒。
一旦复还诗要义,卿云如盖覆书堂。
《皕宋楼藏书志》:“《丽泽论说集录》十卷,有‘当湖小重山馆胡氏篴江珍藏’朱文长印。胡氏名惠墉,平湖人,道光中藏书家也。”
《曝书杂记》记钱梦庐语云:“《龙龛手鉴》,昔年书友顾姓携辽板大字本,余怂恿小重山馆主人购藏,不果。”
莫氏《宋元本经眼录〉:“《毛诗要义》,有钱天树跋云:‘魏鹤山《九经要义》,《四库全书》载《周易》、《仪礼》,尚是全帙,《尚书》、《春秋》皆非完本。扬州阮氏得《尚书》三卷,即《四库》所阙之卷。又《礼记》三十一卷,首阙《曲礼》上下二卷,其余四经,克无从咨访矣。壬辰仲春,篴江婿不惜重值,购得宋椠《毛诗要义》,首尾完整,触手如新,为曹楝亭旧藏,真希世之秘笈也。郡城金氏藏有宋椠《礼记》首二卷,即阮氏所阙之帙,当访求之。从此《易》、《诗》、《书》、《二礼》五经皆成完书,真大快事也。篴江席丰履厚,而不以他好萦心,惟古人秘笈,搜访不遗余力,是可尚已。”
【补正】
皕宋楼藏书志 欣夫案:《静嘉堂秘籍志》廿九旧抄《六贴补》有胡惠孚印 不作‘墉’,俟考。
所见印记均作‘惠孚’,此误承陆志。《光绪平湖县志经籍》:“《小重山馆书目》六册,胡惠孚著。”注:“惠孚钱天树婿,天树精鉴赏,所购诸书,皆天树过目,内写本居十之六,余多宋元精劾及国朝诸名人手校之册,钱警石《曝书杂记》甚称之。”篴江藏印曰“胡惠孚篴江氏珍藏书画之印”朱文长方印、“篴江鉴赏”朱文方印、“当湖胡篴江珍藏”白文长方印。
三六五、曹言纯种水 管庭芬芷湘【叶昌炽】
四面天青立秋隼,抢榆肯共莺鸠飞。
樊桐南野虽已矣,元会仲容或庶几。
《曝书杂记》:“同邑曹种水明经,名言纯。自弱冠后,专心词章之学。家苦无书,借人书籍,节取其精华,蝇头细书,三十余年,无虑千百册。余尝劝其仿庾仲容《子钞》、马元会《意林》,钓玄提要,汇为一编,种水颔之而未暇为。今遗书满籯,恐无人收拾矣。近时海昌喜钞旧籍,而端楷不苟者,莫若郭溪葛囗[氵辛]南继常。余尝从管芷湘庭芬处,见其手写谈孺木《海昌外志》、周松霭《海昌胜览》,因至郭溪访之,相与订交。囗[氵辛]南淳笃君子也,芷湘与潘梧君蔼人,皆喜钞书。梧君专录名人文集,寒暑不倦。芷湘留心海昌掌故与囗[氵辛]南同,而于目录之学,尤为专门。近校《读书敏求记》,视邗上新刊者为胜。陈节亭名欣时,专钞明季遗事,不下数十种。若排比成书,亦谈氏《国榷》之亚。”
李贻德《赠曹种水》诗:“我昨舣棹鸳湖旁,白眉为我谈古香。樊桐南野不可作,后之敕者尤飞扬。少时森森梃玉笋,藏镪半为买书尽。草间狐免不敢骄,四面天青立秋隼。”自注:“古香,种水旧号。”昌炽案:种水藏书处曰五千卷室,亦见《曝书杂记》。
【补正】
曝书杂记 《光绪嘉兴县志》:“曹言纯字古香,贡生。刻苦助学。(略)家故贫,妻女篝灯夜纺。手一编,分光砚此,掌录口哦无虚日。(略)著《徵贤堂集》、《种水词》。”郭廖《灵芬馆诗话》:“近识曹君言纯于扬州,貌古气醇,自力于学。先时藏书甚富,家中落後斥宝无多,然皆手自丹黄一过矣。”
《曝书杂记》 《梅昌艺文志》:“管庭芬字培兰,又字子佩,号芷湘,诸生。博览载籍,兼工绘事,尝佐钱学博泰吉篆修《海昌备志》。”《花近楼丛书》自序:“入秋以来,风鹤频警,余奉母远遁乡曲,其寓仅破楼一间,聊蔽风雨。遥见烽火烛天,炮声殷地,日藉笔砚以消郁垒笈携小品尽手录之,不足,复於材塾及邻近告借以续之。顷余虽旋里。(略)而故家典籍,大半毁於劫火,深为天丧斯文之叹。因集萃所存,得七十余种,署之曰《花近楼丛书》,盖取杜少陵‘花近高楼伤客心’意也。”章钰《读书敏求记校证.补辑类记》:“芷湘海宁诸生,钱警石先生弟子。尝馆硖石蒋氏慎习堂,为校行别下斋诸书。著有《海昌经籍志》、《停溪旧闻》,见《甘泉乡人稿》;《渟溪老屋自娱集》,见《杭州府志》;诗采入《杭郡诗三辑》及《两浙輶轩续录》,《三辑》小传记其著述尤备。平生好手写书籍,钰所得见者为《持青书屋杂钞》五百三十八种,内自撰《散记》一种、《消夏录》四种、《一瓻笔存》一百二十四卷,今在天津图书馆。咸丰庚申杭垣被陷,芷湘塾居乡曲,尚借钞小品七十余种,续二十余种,名曰《花近楼丛书》,其序跋二卷,上拥有印本。”《杭郡诗三辑》、芷湘《典衣买书歌》:“天涯有客芷湘子,青山嫩隐隐村市。贫居陋巷无所求,愿与史籍同虫死。既耕还调瓯屡虚,仰天狂笑心不舒。天生我材必有用,供我岂乏今古书。叩门喜接西吴客,一笑相逢皆秘册。绕状其奈阿堵无,欲舍仍留费筹画。温袍挂体春衣间,呼童且质钱刀还。奇文换得自欣赏,绝滕梦游嫏环间。芸香谨贮心亨室,雠校乐可销永日。丹黄涂乙且咿唔,两手晨昏少停笔。吁嗟乎,富儿插架为闭奇,开卷茫然何所知?深房空锁少人迹,蠹鱼作粮蛛萦丝。寒士寥寥虚卷轴,个中欲想格清福。苦心积得几残篇,也要後人能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