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注(汉阴长生) - 第 3 页/共 13 页

初正则终循#48干立未可持。   阳为干,阴为肢,即金水之谓,金虽唱,水尚力微,未可扶持,即成真实。但初首火正,则一月正,一年可得而知之,终始循环,更相代也。   一者己#49掩蔽,俗人#50莫知之。   一者,谓水。水数一也,而水蒙蔽器上,制水便其不逸焉。而世俗之人,莫知有此道,虚亡货财也。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   上德言水,下德言火。水则湛然常静,无为之体。火则炎而常动,有为之宗也。处无为之地,自求无为。在有为之时,则用不休矣。   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   上者,水也。下者,火也。火以气达,用气者虚。无水以体,位见体者为用。   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   神德者,水也。火气者,无也。无以炎上,凝水而流水火气及还丹之用也。   此两孔窍法#51,吟气亦相须#52。   两孔为经纬,上下口也,须相也。上口近水,下口逼火。水火之气,两相调和。调和顺宜,金体成矣。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   水黑,金白也。金精者,黄芽。必使水之不流逸,莫先於金精者焉。神者,妙万物之为言者也。物之极妙,方化为真,如神降之不知来迹也。   水者道枢,其数名一#53。   五行之中,水数一也。水能变化,为道枢机。   阴阳之始,玄含黄芽。   玄者,水也。黄芽,金精也。金水初交之时,即是阴阳之始也。   五金之主,北方河车。   河车者,五金之精,即铅之异名。   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铅虽外黑,内有金华之象,如人怀玉,外衣褐而佯狂也。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金生水,故为母焉。水生於金,复称其子。未产之际,常隐胞胎。   真人至妙,若有若无。   虽有真宝之象,未为真宝之形,故云若有若无也。   髻髭#54大渊,乍沈乍浮。   大渊者,器中也。水得火气,浮沈无常。   进#55而分布,各守境隅。   谓水、火、金、木俱进之时,则四神分布,各守於境隅也。   采#56之类白,造之则朱。   探动之时,金如白色。造作既毕,其色如朱也。   炼为表卫,白裹贞居。   白者,水也。贞者,正也。采炼之时,水为金表。道成德就,水隐金中,合体而居,共成正道。   方圆径寸,混而相扶#57。   金水两相和同,方圆共有一寸。   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若蓬壶。环匝#58关闭,四通踟蹰。守御密固,阏绝奸邪。曲阁相通,以戒不虞。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气满堂,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   先天地者,器也。天地有,金生水也。先立其器,然后入於金水,是以称先。器首出於炉头,故称尊高矣。以土为炉,状如垣阙;炉器相接,有如山形,所以比其蓬莱,谓真人在内炉中。器外周匝如环,轮回相通,象於曲阁。固塞际会,阏绝纤微,务使坚完,贵其牢密,识其妙理,则无思而成。失其本源,乃忧愁无益。动静休息之间,为取拾之际,虽功在水火,而成在金水,亦由於人,非自得也。故曰动静休息,常与人俱也。   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   谓胎息之道,视五藏而存思也。   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   履行星,步北斗,服六甲之符,吞日月之炁也。   阴道厌一九,浊乱弄元胞#59。   一者,元炁。九者,阳道。为房中之衍,则元炁、阳道乱浊,而将亡也。   食气鸿#60肠胃,吐正吸所邪#61。   身中为正,身外为邪。吐身中之正,吸身外之邪,常使肠之鸿满也。   昼夜不卧寐,肠呜#62未尝休。身体既#63疲倦,恍惚状如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   为历脏等法,日夜肠呜,未常休歇,则百脉疲倦,状若痴人也。   累垣#64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像,梦寐感慨之。心欢意悦喜,自谓必延期。遂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   此数者为信鬼神之道,而数祭祀为功,妄想心成,梦寐亦见以为得道,遂自悦焉。不知失天命之中,更加夭折也。为法者,多在山林之间。至于命终,自然腐露。胎息已下,皆非正道,所以引而明之,殊非合和之流,乃是乱常之类。《太清经》曰:长生之道,不在祭祀、事鬼神也,不在导引、屈伸也,不在咒呵、多语也,不在精思,自勤苦也。长生之道,要在神丹。知之甚易,为成是难,唯待九转八琼丹。其余维法,多所误人。苟知正道,慎勿为也。   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   《太清经》曰:黄老,谓中央黄老君;九都,谓九真之法,皆自然之道。   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   以要言之,黄者,土也;九者,阳也;土压阳也,不令飞举。诸卫之中,唯《参同》最妙。审察圣意,知其事源,则道无不成,德无不就也。   勤而行之,夙夜不怠#65。   营之一年,昼夜不倦。   经营#66三载,轻举远游。   日服一稻米,三年道成。即欲冲虚,任其多少。   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一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应箓受图。   太一之神,监护烧炼。合丹之后,先白上清,上清知之,当受图箓矣。身亦上升也。   《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   炉火之事,本法阴阳。人者,阴阳之元,取象以相明也。   偃月法炉鼎。   器形如偃月。   白虎为熬枢。   白虎者,金也。先下金,后下水,水以金为枢纽。   汞日为流珠。   流珠,汞也,太阳之精物也。   青龙与之俱。   青龙者,水也。水与金,俱入於器中矣。   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求#67。   龙为水,虎为金。金水相合,如人之有魂魄。阴神曰魄,阳神曰魂。魂魄相求,即是阴阳相合矣。   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68。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   二八一十六,共成一斤。虽取象阴阳,乃变易之道也。   铢有三百八十四,亦应火候爻象之计#69。   二十四铢为一两,当三百八十四铢,一卦六爻,六十四卦都有三百八十四画,即与易道相应也。   以金入猛火#70,色不夺晶光#71。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   引喻以明之。   金木#72从月生,朔旦受日符。   月既受符於日水亦受符於金。   金友归其母,月晦日相包。   月晦之时,金包於水。   隐藏其垣郭#73,沈沦於洞虚。   金水未成垣郭之状,且沈没於洞虚之内。   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嬉#74。   以金成金,复其本也。金既受已,鼎喜其功。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谐和#75,八石正纲纪。   子为水,水数一。午为火,火数二。相合成三。戊己,土也,土数五。三与五合成八。为金水之纲纪者,唯水、火、土而已。《中经》日三物一家,都归戊己者是也。凡言三物者,即是水、火、土之三物也。   呼吸#76相贪欲,伫息#77为夫妇。   水火之气,呼吸於器中。金水禀之而相交。金为男,水为女。金水合体,即夫妇之道存焉。   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   流珠者,丹砂之名。金生於土,水出於砂,土克水,故言鬼。使水不飞者,唯土之功也。   朱雀为火精,气平调胜负。   朱雀火之精,炉南以画之。能调金水者,唯火而已矣。   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   火虽炽盛,终为水之消灭。俱息之际,土块然独存。还丹既成,水火亡矣。   三性已会合#78,本性共宗祖。   三性为金、水、火,五行相生,更为宗祖。水与金合,遇火而成。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   服巨胜,尚得延年。饵还丹,岂无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