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67 页/共 142 页
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
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夷音语嘲口哲。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阛阓。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蟹。寅年足虎豸区。
成人男作草。事鬼女为巫。楼暗攒倡妇。堤长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沽。
见果皆卢橘。闻禽悉鹧鸪。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
月移翘柱鹤。风泛磜樯乌。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鼍鸣江擂鼓。蜃气海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绣面谁家婢。 头几岁奴。
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
忆归恒惨澹。怀旧忽踟蹰。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蕴藏经国术。轻叶度关。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
名声逼扬马。交分过萧朱。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
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竽。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定场排越妓。促坐进吴歈。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
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一杯愁已破。三醆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
李酣尤短窦。庾醉更荐迂。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筹并频逃席。觥严别置盂。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
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日近思虽重。云高势却孤。翻身落霄汉。矢脚到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望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
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刊。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江关未彻警。淮寇尚稽诛。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
庐峰莲刻削。湓水带萦纡。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残芳悲。暮节感茱萸。蕊拆金英菊。花飘雪片芦。
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孔穷缘底事。颜夭有何辜。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
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
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贫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天涯书达否。泉下哭知无。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壮志因愁减。衰容与病俱。
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
原选者评。波澜壮阔。笔力沉雄。较代书百韵更腾。杜甫而下罕与为俪。图字一韵。重押。以。字。义不同也。唐宋人往往有之。
许彦周。诗话。曰。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此语未易及也。冯舒曰。先叙东南行情景。因情景追念前时。以见题之。后先轻重与代书一篇体势殊甚。各致其情。文章变化。因物赋形。多类此也。汪立名曰。按。洪氏隆兴职。方乘岭南村落有市。谓之墟。以其不常会。多虚日也。西蜀曰癛。言如癛疾。间而后作。江南恶以疾称。因止曰亥。独徐筠。水志。云。荆吴俗以寅申己亥日集于市。观公诗用亥日甚多。则徐氏之说为是。
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
早攀霄汉上天衢。晚落风波委世途。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荣枯。
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颜事舅姑。碧落三山曾识面。年深记得姓名无。
原选者评。喻意颇俚俗。一入文人之口。便极风雅。其情深也。
庾楼晓望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原选者评。中两联写景。一远一近。结十四字如生铁铸成。有千钧之力。
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闲出乘轻屐。徐行踏软沙。观鱼傍湓浦。看竹入杨家。林迸穿篱笋。藤飘落水花。
雨埋钓舟小。风飏酒旗斜。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淹留不知夕。城树欲栖鸦。
柳影繁初合。莺声涩渐稀。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西日韶光尽。南风暑气微。
展张新小簟。熨贴旧生衣。绿蚁杯香嫩。红丝绘缕肥。故园无此味。何必苦思归。
原选者评。清气溢素襟。句句切春末夏初景色。
题元十八溪居
溪风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房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原选者评。通首娟静。腹联对句更超妙。
江楼早秋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
清风水苹叶。白露木兰枝。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
送客之湖南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跳惟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原选者评。青草湖。黄梅雨。时地一并醒出。属对工切浑成。
百花亭晚望夜归
百花亭上晚徘徊。云影阴晴掩复开。日色悠扬映山尽。雨声萧飒度江来。
鬓毛遇病双如雪。心绪逢秋一似灰。向夜欲归愁未了。满湖明月小船回。
原选者评。次联有气势。苏轼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二句本此。而下字更奇。
西楼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青芜卑湿地。白露泬寥天。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
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原选者评。神似杜甫。庾楼新岁
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
原选者评。唐汝询曰。此登楼而感谪宦也。羁旅之貌。随时而销。怀乡之愁。触景而发。人情之常也。若乃牢落江湖之意。则于新年登庾楼而益甚焉。
上香炉峰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嶂。便是香炉峰上人。
早发楚城驿
过雨尘埃灭。沿江道径平。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寂历闲吟动。冥蒙暗思生。
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宿犬闻铃起。栖禽见火惊。胧胧烟树色。十里始天明。
原选者评。汪立名曰。按。太平寰宇记。贞观八年废楚城县归浔阳。详其地。即旧属柴桑。又云。按。图经。晋建兴元年始立郡。领浔阳柴桑彭泽上甲九江等五县。则浔阳柴桑各有其地。自后并浔阳入柴桑。后废柴桑为浔阳。于是浔阳柴桑合一县而名异。
建昌江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重题
长松树下小闲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绕阶流。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
原选者评。触境怡情。及时行乐。迁谪之感毫不挂怀。全是一团真趣流露笔墨间。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原选者评。自负语。实是苦心语。末学诋诃居易。殆杜甫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也。
湖上闲望
藤花浪拂紫茸条。菰叶风翻绿剪刀。闲弄水芳生楚思。时时合眼咏离骚。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
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词飘朱槛底。韵堕渌江前。清楚音谐律。精微思入玄。
收将白雪丽。夺尽碧云妍。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八风凄间发。五彩烂相宣。
冰扣声声冷。珠排字字圆。文头交此绣。筋骨软於绵。氵项氵勇同波浪。铮钅丛过管弦。
醴泉流出地。钧乐下从天。神鬼闻如泣。鱼龙听似禅。星回疑聚集。月落为留连。
雁感无鸣者。猿愁亦悄然。交流迁客泪。停住贾人船。暗被歌姬乞。潜闻思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