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64 页/共 142 页
送客回晚兴
城上云雾开。沙头风浪定。参差乱山出。淡泞平江净。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
袅袅秋竹梢。巴蝉声似磬。
原选者评。江城风景。逐层写得凄凉。笔墨之外。逼出一。愁。字。
东楼竹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倚枕看未足。
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原选者评。娟净可爱。
东坡种花二首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天时有早晚。地方无高低。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来栖。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
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
剗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余。封植来几时。高下齐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原选者评。前一首细写种花之趣。静观物理。及时行乐。独喜之义也。后一首推广言之。与柳宗元郭橐驼种树说同意。兼济之志也。妙在说得极纤悉极平淡。乃具真实本领。宋儒谓杜子美情多得志。必能济物。亦是此意。陈蕃不事扫除一室而欲经营天下。宜其志大而才疏也。
劝农均赋省事宽刑。岂独治一郡哉。虽以治天下可矣。
。二老堂诗话。曰。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与物无著。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步东坡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
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
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苔成白路。
原选者评。容斋随笔。曰。东坡居黄州。始自称东坡居士。其意专慕乐天而然。如。赠写真李道士。云。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商山老居士。赠善相程杰。云。我似乐天君记取。
华头颠赏遍洛阳。春送程懿叔。云。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入侍癙英。云。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缘深。去杭州。云。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则公之所以景仰者。不止一再言之。非东坡之名偶尔暗合也。
竹窗
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余载。见竹未曾忘。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
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
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烟通杳霭气。月透玲珑光。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
乃知前古人。言事颇谙详。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卷二十二
太原白居易诗四十四首
江南遇天宝乐叟
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千官起居环珮合。万国会同车马奔。
金钿照耀石瓮寺。兰麝薰煮温汤源。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欢娱未足燕寇至。弓劲马肥胡语喧。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从此漂沦落南土。万人死尽一身存。
秋风江上浪无限。暮雨舟中酒一樽。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来君莫问。骊山渭水如荒村。新丰树老笼明月。长生殿暗锁春云。
红叶纷纷盖欹瓦。绿苔重重封坏垣。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
原选者评。前叙乐叟之言。天宝旧事也。后叙告乐叟之言。乱后景象也。
俯仰今昔。满目苍凉。言外暗然欲绝。乐叟未必实有其人。特借以抒感慨之思耳。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
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
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衡门寂寞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
朝来暮去多携手。穷巷贫居何所有。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
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偶语闲攀芳树立。相扶醉踏落花归。
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
我年渐长忽自惊。镜中冉冉髭须生。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
问我栖栖何所适。乡人荐为鹿鸣客。二千里别谢交游。三十韵诗慰行役。
出门可怜唯一身。弊裘瘦马入咸秦。冬冬街鼓红尘暗。晚到长安无主人。
二贾二张与余弟。驱车逦迤来相继。操词握赋为干戈。锋锐森然胜气多。
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二张得隽名居甲。美退争雄重告捷。
棠棣辉荣并桂枝。芝兰芬馥和荆叶。惟有元犀屈未伸。握中自谓骇鸡珍。
三年不鸣鸣必大。岂独骇鸡当骇人。元和运启千年圣。同遇明时余最幸。
始辞秘阁吏王畿。遽列谏垣升禁闱。蹇步何堪鸣珮玉。衰容不称著朝衣。
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
宫花似雪从乘舆。禁月如霜坐直庐。身贱每惊随内宴。才微常愧草天书。
晚松寒竹新昌第。职居密近门多闭。日暮银台下直回。故人到门门暂开。
回头下马一相顾。尘土满衣何处来。敛手炎凉叙未毕。先说旧山今悔出。
岐阳旅宦少欢娱。江左羁游费时日。赠我一篇行路吟。吟之句句披沙金。
岁月徒催白发貌。泥涂不屈青云心。谁会茫茫天地意。短才获用长才弃。
我随鹓鹭入烟云。谬上丹墀为近臣。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
惆怅知贤不能荐。徒为出入蓬莱殿。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大抵浮荣何足道。几度相逢即身老。且倾斗酒慰羨愁。重话符离问旧游。
北巷邻居几家去。东林旧院何人住。武里村花落复开。流沟山色应如故。
感此酬君千字诗。醉中分手又何之。须知通塞寻常事。莫叹浮沈先后时。
慷慨临歧重相勉。殷勤别后加餐饭。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
原选者评。七古长篇。一气盘旋。不必刻意求奇。自具大家风格。非晚唐人寒俭迫促者所能到。惆怅知贤不能荐。四句。自占身分极高。末段仍归旷达。是诗作于元和之初。居易为左拾遗。未几即丐改官。除京兆户曹参军外出。盖立朝而道不行。则奉身而退。知愧者庶可无愧也。
画竹歌并引
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时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知予天与好事。忽写一十五竿。惠然见投。予厚其意。高其艺。无以答贶。作歌以报之。凡一百八十六字云。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惟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白。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原选者评。波澜意度。直逼子美堂奥。与香山平日面貌不类。盖有意规仿子美题画诸作而为之者。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埽。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